•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主要目的為介紹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且進行名詞釋 義。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 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莘莘學子拚了命的想上好大學,為了未來能到好公司、獲 取好職位,就可以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研究者在助人工作實務現場看到與 聽聞的是,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在工作場域耗竭的員工、以及許許多多 為了有所成就而煩惱的人們,如同童話中代表著幸福的青鳥,人們想要去追尋,

卻不知道它在哪裡、長什麼樣、如何得到,而對現代人來說,幸福似乎也不只是 好大學、好工作那樣的簡單,想得到幸福對多數的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本篇研究 欲針對幸福此一概念作探究與了解。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較低的基本需求 滿足後,就會往上發展到高層次的需求,意指當生理、安全等需求滿足後,就會向 上追求愛與歸屬、自尊,到最後是自我實現(Maslow, 1943)。即使 Maslow 的觀點 置於現代心理學當中已有些過時與差池,但其理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距今提出已 過了半個世紀以上,依然可說是人人悉知的概念,可見其確實反映了多數人的需求 與追求。以現在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的動機可分為基本動機與高層次動機,基 本動機是為了延續生命,包含飲食、性慾、攻擊等,對應到Maslow 較底層的需求;

而高層次動機則是涉及心理與社會的行為,包含內在動機、成就動機與自我調節動 機(陳學志、卓淑玲,2018),則可對應到 Maslow 較高層的需求,這些需求與動 機可說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本能,也是我們追求幸福的原動力,而其中的自我調節,

為本研究另一研究重點。

隨著時代的進展,十九世紀時,人們的生活從農業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生產

力提高,財富迅速的累積,愈來愈多人能得到溫飽,基本需求達到滿足,更高層次 的需求也日益浮現,時至1945 年二戰後,隨著西方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 提高,幸福感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並且展開探討,人們開始關心生活質量、

心理健康等議題(邢占軍,2005),可知在一個穩定發展的國家裡,幸福感是人民 必然關注且追求的,然而,幸福是什麼?卻是眾說紛紜,古今中外有許多心理學、

社會學、宗教、哲學家等皆提出各自的看法,不禁讓人好奇,幸福的組成為何?與 什麼條件有關?如何才能通往幸福?

幸福感是一個複雜的構念,在目前的社會科學領域中,對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與幸福感(well-being)並沒有一致被接受的定義,學者們關注的面向、

擁護的價值觀、使用的研究工具、引導目的、採用的立場與理論架構等方面多有不 同(Gasper, 2010)。其中最被討論的莫過於客觀資料所定義出的幸福生活與主觀感 受到的幸福感之爭論,目前在全世界為各國所使用的為融合主、客觀資料的美好生 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 BLI),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 2013 年始用以評估國家之幸福感的指 標,其評估方式包含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

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人身安全、工作與生活平 等11 個領域,除主觀幸福感為個人自評分數外,其餘皆為客觀的評估標準。

本研究關心的是主觀感受,即不論個人客觀上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本研究只關 注於個人感受到的,因此本研究將採用自陳式量表,以衡量個人主觀的知覺感受。

目前的研究中,以個人主觀感受為幸福感評斷標準的,大略上可歸類為以下兩種:

一個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強調的是個體以自身標準,主觀 地對生活質量做的整體性評估(Diener, 1984),與快樂的概念相接近,其包含情意 與認知兩部分,即正、負向情緒的多寡與生活滿意度;另一個是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認為幸福不僅是快樂,還包含充分發揮潛能以 達到完美的體驗(Ryff, 1995),與自我實現、正向心理功能有關。前者源自於享樂

主義(Hedonism)較關注於快樂,也就是正向情緒,而後者源自於完善論(Eudae-monism)較關注個人是否發揮潛能,回應到了 Maslow 理論中的自我實現,往最高 層次的需求前進,也是本研究欲關注的面向。

人格是最常被用來預測幸福感的變項之一,Eysenck(1983)表示,幸福可謂 穩定的外向性與低程度的神經質,正向情緒與善於社交相關,能與他人自然、快樂 的相處,而情緒不穩定則與不幸福感相關。人們會使用「個性」去形容自己或他人 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溫和的、冷酷的、外向的、討喜的,以簡單的幾個詞語形成 對一個人的概略想像,根據Allport(1937)定義,人格是個體用以適應環境的獨特 方式,是心理生理系統中的動力組織(dynamic organization),即人格為個人在與環 境互動時所形成的反應模式,已有研究指出,成年後的人格大致已趨於穩定,不太 會變動(McCrae & Costa, 1994),對個人來說,是一個穩定的條件,也因此我們對 於某個人的印象,不太會因為幾個月不見而大相逕庭。幸福感指的是人在生活中大 部分、或持續較長時間內的生活狀況,而人格則有跨時間、情境的穩定性,因此人 格可說是幸福感的一項有力且可靠的預測變項(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過去許多的學者關注於此,欲了解一個人的人格,是否會影響其所感受到的幸福。

人格與幸福感的關聯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相當豐富,結果多指向幸福感與外向 性有正相關、與神經質有負相關(Costa & McCrae, 1980; Diener, 1984; Emmons &

Diener, 1985; Eysenck, 1983; Francis, Brown, Lester, & Philipchalk, 1998; McCrae &

Costa, 1991),即開朗外向的人,擁有較高的幸福感,而情緒較不穩定者,則會導 向較低的幸福感。然而,以人格特質解釋幸福感尚不夠充分,因這個模式並未提供 其中影響的機制與結構的訊息(張興貴,2005),無法具體解釋特質如何影響個人 的經驗和行為。為使理論對變項間關係的解釋更為細緻,探索其中的影響機制為何、

是否會因情況而異,則能擴充理論的適用條件與範圍,有其重要性,因此探索人格 與幸福感間的中介或調節變項為本研究重要目的之一。

人格特質論強調行為的跨情境一致性,即個人因著其特質,即使在不同的情

境底下依然會表現出相近的行為,這提供了人格穩定的觀點,此點卻也遭到某些 批評,Mischel(1968)表示,人們的行為在不同情境下常有所變異,這樣的不一 致反映了人們能區辨情境差異並從中獲得回饋以調整自身行動。在 1970 至 1980 年代初期,心理學界掀起了人與情境爭論(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即探討 情境因素與人格特質對行為的影響,到底孰輕孰重?Diener(1996)指出,了解特 質如何影響行為以及特質是如何與環境互動的,是很重要的,可知情境因素也是需 納入考量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擬加入社會認知論的觀點,以了解個 人、環境與行為之互動情形。

1990 年代末期,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生產力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創 造、流通與利用之上,以知識帶動經濟成長、財富累積與促進就業(APEC, 2000;

OECD, 1996)。世界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是,過去的學習多僅限於學校,而 現代社會學習是無處不見的,其延伸至了職場、生活中,終身學習的概念也逐漸獲 得重視。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1999)曾提及,社會與科技正在改變,自我調 節(self-regulation)在職業生涯中變得愈顯關鍵,一個人要能夠隨著所面臨到的各 種挑戰而調整自身的狀態,以達成任務,知識與技術若無法與時俱進,則會失去競 爭力。在這個世代,自我調節的能力可說是影響人們與環境互動之結果的一個重要 因素,因此本研究擬將自我調節納入研究架構當中,探索其與人格、心理幸福感之 間的關係。

心理幸福感一詞的提出者Ryff,將幸福感重新定義為較理性積極的層面,著 重於正向的心理功能之充分運作,這對身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更顯重要,當人們 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不僅要求填飽肚子,更要求有品質、有意義的生活,

本研究者認為,自我調節與心理幸福感都是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受到重視,在這 個千變萬化的資訊時代,需有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去因應,幫助個人追求自己理 想的生活,而人格則是個人在接收環境中刺激時的一套應對方式,這樣的應對方 式可能會影響個人培養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心理幸福感的高低,本研究欲探究其間

的關係,並提出一套可能的解釋。

人格特質雖可預測幸福感,但並沒有就心理現象上提供完整的說明,在現有的 研究當中,也缺乏機制上的解釋,Diener(1996)指出,短期而言,人格通常是比 情境因素更弱的預測變項,因此加入情境因素的影響,對於我們完整的理解人格與 幸福感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主觀幸福感提出的時間較早,過去在人格與幸福 感的研究中,著重在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較多,以心理幸福感來定義幸福的研究則較 少,近年來有逐漸受到重視。綜合上述,本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 了解心理幸福感之現況。

(二) 探討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情形。

(三) 探討自我調節是否會中介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