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第 一 節 人際互動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人際互動的理論基礎;第二節探討師生網路人際互 動的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究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相關研究;第四節說明師生 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之關係,各節說明如下。

第 一 節 人際互動的理論基礎

人與人的互動在青少年生活中具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也是學生學習中非常重

要的課題之一。積極正面的互動建立與維持可以帶給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人格 養成和情感支持,更是學習歷程中的強力後盾。因此,想要暸解青少年的人際互 動就必須先從人際互動的理論來著手,研究者在此將提出W.Schutz 的人際行為 三向度理論並加以論述。

壹、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

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因此每個個體都有與人互動的表現存在,互動的建

構與維持依賴著個體的需求程度。Schutz(1992)是美國的心理學學者,他的人際 行為三向度理論是在1952 年韓戰期間,被召回美國海軍服務時所做的研究。他 企圖從研究理論和調查當中來理解和預測:怎樣在一群男性士兵中挑出可以一起 組隊工作的組合,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W.Schutz 終於在 1958 年出版了他的第 一本書:「FIRO:人際關係三維理論」(FIRO: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和其施測工具 FIRO:B。

Schutz(1958)指出人類是否能與他人建立及持續一段關係,取決於每個人表 現出的行為程度高低,並將人際間的基本行為分成三類,分別是:情感行為、歸 屬行為、控制行為。但因Schutz 有感於情感行為(affection)被大眾誤用,過於著 重在感受成分而不是行為,於是他將情感行為修改成開放行為(Openness) (Schutz,

1992)。茲將此三類行為加以敘述如下:

第一種是開放行為(Openness):開放行為是著重於每個人對他人實際開放自 我的程度,其程度的兩端分別為開放(Open)及封閉(Close)。有些個體享受著與他 人的親密關係,能夠信任別人並傳達自己的感受和內在想法;但有些人則習慣與 人保持距離,對於事情他們喜愛公事公辦,不喜歡提及私人的想法,甚至對於親 人和朋友都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第二種行為是歸屬行為(Inclusion):歸屬行為 是個體在團體中實際與他人接觸、交往頻繁的程度。例如:有些人比較外向,喜 愛團體行動,而且喜愛與陌生人對話;相反的,有些人寧願花時間獨處,也不要 跟別人一起。此程度的兩端為緊密(In)和疏離(Out)。第三種則是控制行為(Control):

控制行為是個人在團體中能夠去控制別人的程度。例如:有些人喜歡命令別人、

管理別人並且決定自己及他的事務;反之,有些人則喜愛被他人管理,希望別人

8

能給他清楚的指令或告知其權利義務(Henry,2000)。此行為程度分為高(Top)和 低(Bottom)。

Schutz(1992)認為這三種行為都能透過測驗工具 Element B(改良過的 FIRO:B) 測量到的分數來判斷每個人對於三種行為的程度高低。此測驗工具包含三個面 向:1.內容:開放行為(Openness)、歸屬行為(Inclusion)、控制行為(Control)三個面向。

2.方向:付出(Do)、得到(Get)。3.狀態:實際看見的(See)、心裡想要的(Want)。因此,

3(內容)×2(方向)×2(狀態)=12,總共會有 12 種類別(Henry,2000),如下表所示:

表2-1-1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開放行為的分類

開放行為(Openness)

付出(Do) 得到(Get) (people are open with me) 心裡想要的

歸屬行為(Inclusion)

付出(Do) 得到(Get) 實際看見的

(See)

我接納他人 (I include people)

別人接納我 (people include me) 心裡想要的

(Want)

我想接納他人 (I want to include people)

我想要別人接納我 (I want people to include me)

表2-1-3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控制行為的分類

控制行為(Control)

付出(Do) 得到(Get) 實際看見的

(See)

我控制他人 (I control people)

別人控制我 (people control me) 心裡想要的

(Want)

我想控制他人 (I want to control people)

我想要別人控制我 (I want people to control me)

9

貳、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相關研究

國內有許多研究者也都將 W.Schutz 的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加以探討,故研 究者在此將各位學者對Schutz 的理論研究依項目來分類,並加以分析比較後整 理成圖表以供參考,如下:

ㄧ、題目與年代

對於 Schutz 的理論名稱及年代,各位學者都有不一樣的見解。陳淑萍(2000) 把其理論稱為「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並指出年代為1960 年。林正文(2005)和 王凱生(2009)的研究中都使用「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此名稱,把陳淑萍的「行 為」ㄧ詞改為「關係」;年代也和陳淑萍不同,兩人都認為是1973 年。呂欣怡(2006) 在題目翻譯中取消了三向度一詞也沒有使用前兩位學者的「行為」及「關係」一 詞而是提出「需求」二字,變成「人際需求理論」,年代跟陳淑萍一樣,標記的 是1960 年。鄭雅芬(2009)與徐文堂(2015)皆跟呂欣怡一樣使用「人際需求論」一 詞,只是鄭雅芬沒提出年份,而徐文堂將年份標示為1958 年。

據上述研究所示,各位學者對 Schutz 的理論名稱和理論年份多有不同,因 此研究者將依循的是Schutz 第一本出版書的名稱「FIRO: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來命名為「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將

Interpersonal Behavior 翻譯為「人際行為」,相較於「關係」(Relation)、「需求」

(Need)會更為貼近原著的意義。至於年代的部分,徐文堂(2015)雖在其文章當中 提到此理論為1958 年,但其文獻參考的部分卻是標註為 1960 年,研究者認為應 該是寫作時的謬誤。至於陳淑萍(2000)和呂欣怡(2006)都將此年代註記為 1960 年,

且在文獻參考的部分都列出Schutz, W.C.,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Holt,1960.一書,但經筆者查證之下,發現此書的出版 年代實為1958 年,故筆者在此還是以初版的 1958 年為準。王凱生(2009)、林正 文(2005)皆是參考 Schutz 1973 年出版的書《Elements of encounter》故與筆者標 記之年代有所不同。

二、三向度內容

在三向度的論述部分,王凱生(2009)對此並無多加敘述,只有提出人際需求 三向度的類別為歸屬、控制及情感三種。陳淑萍(2000)把三個向度分為包容需求 (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inclusion)、控制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control)

與情感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affection),此一包容需求即是王凱生提到 的歸屬一類,此向度是希望與人建立和諧關係的欲望,此欲望的表現有:交往、

溝通、參與…等,反之則是孤立、排斥、疏離…等;控制需求是將友好關係建立 在權力上,其表現有:控制、支配、領導…等,反之則為受人支配、抗拒威權、

10

忽視秩序…等;最後一個向度是情感需求,此為在情感上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此行為特徵為:親密、友善、照顧…等,反之則是憎恨、厭惡、冷淡。林正文(2005) 提出的三向度為接納需求(與王凱生提出的歸屬需求、陳淑萍提出的包容需求相 同)、控制需求、情感需求三種。接納需求是個體想要融入團體的欲望,個體根 據自我感受被需要、有價值及被關懷中來得到,根據林文正所述,Schutz 認為接 納需求過多過少都不好,過少者容易內向退縮;第二個需求是控制,控制需求是 希望有影響其他人事物的能力,沒有控制需求的人會逃避責任反之則會過度控制;

第三個是情感需求,反應著個體對接受及表達情感的需求,強調不同廣度的愛恨 情緒,過多者會太輕易相信他人,如:過度人際關係(overpersonal)者;反之則是逃 避親密及情感,如:缺乏人際關係(underpersonal)者。呂欣怡(2006)所提出的論點 皆與林文正相似,故在此不多加贅述。鄭雅芬(2009) 對三種需求的定義也皆與 林正文類似,但在各項需求的內容則做了更多的解釋,如:歸屬需求的強度兩端 為缺乏社交(under social)與過度社交(over social),缺發者較封閉退縮、喜愛 獨處;過度者無法忍受獨處,一旦獨處則顯得緊張不安。控制需求則分為逃避型 (Waiver)、獨裁型(Autocrats)與民主型(Democrats),逃避者逃避責任、獨裁者剛愎 自用,只有民主者是最適度的。另外,在情感需求方面,除了原本林文正提到的 underpersonal(鄭雅芬稱為「缺乏個人性」)、overpersonal(鄭雅芬稱為「過度個人 性」)兩類之外,鄭雅芬還提出 personal「適度個人性」者三種,只有「適度個人 性」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徐文堂(2015)對三種需求的定義皆與鄭雅芬類似,故在 此不多加贅述。

三、理論內容

在 Schutz 的理論內容方面,陳淑萍(2000)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的需求,但因 思想、個性、理念及生長環境的不同,都發展出其特有的人際反應特質,這些反 應特質即是人際關係的三種需求。但林正文(2005)除了提到每個個體都有人際需 求外,還特別強調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為自我概念會影響到需求的廣度以及 人際關係的滿足與否。呂欣怡(2006)、鄭雅芬(2009)對此理論內容則多與林文正 相同,故不多加贅述。王凱生(2009)則將理論的重點放在三種需求的滿足與否,

只有需求滿足且適宜的人才能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則不然。徐文堂(2015) 則是詳細的提到Schutz 在 1958 年提出了人際需求的三維理論,且在 1966 年出 版的《人際關係的底層》(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1966)一書中提到,人際 需求理論即為人際關係三維理論。

11

包容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inclusion)-希望與別人建立與維持和諧關係的慾望。

控制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control)-在 權力上與別人建立與維持良好關係的慾望。

情感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affection)-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與維持良好關係的慾望。

情感 (affection)-個體表達自己和接受他人情 感的欲望。

情感(affection)- 個體表達自己和接受他人情 感的欲望。

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希望在團體中讓他人 覺得自己重要、有價值的感覺。

控制需求(control need)-希望有權力或能力來影 響周遭事物的欲望。

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個體表達情緒和接受 他人情感、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慾望。

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有三種基 本需求,依互動的雙方需求程度來決 定,此需求程度也和個體的成長經驗 有著密切的相關。

12

四、其他

除了上述理論重點之外,有些學者還提出了一些相關圖表,例如:陳淑萍 (2000)、林正文(2005)和鄭雅芬(2009)皆提出了 Schutz 的基本人際關係取向表,

但因陳淑萍提出之表格與林文正相似,故在此以陳淑萍之表格為代表,無呈現林 文正之表格。筆者將之整理如下:

表 2-1-5

Schutz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

行為表現 人際關係

主動性e 被動性w

包容I 主動與他人來往 期待別人接納自己 控制C 支配他人 期待別人引導自己

情感A 對他人表示親密 期待別人對自己表示親密

資料來源: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0 頁)。東吳大學,台北市。

圖 2-1-1 Schutz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

資料來源: 鄭雅芬(2008)。台南市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22 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這兩個表格雖然不同但其實際上內容卻是相同的,三位學者皆提到三項人際 需求的代號分別為:歸屬需求(I)、控制需求(C)、情感需求(A),每個需求項目又分 成:主動表現(e)和被動期待(w)兩種狀態,因此人際取向就有 2×3=6 六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