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第 一 節 研究結論

本節根據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問題,透過資料數據之分析歸納後,條列出本研 究的研究結論如下:

壹、台東縣國中無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者多於有網路人際互動者。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台東縣國中師生沒有使用網際網路做為媒介來與 學生做人際互動者仍然較多。研究者認為:第一,從導師的立場看來,大部分導 師也希望課後保有自己的私人的時間與空間,例如,導師也想在社交軟體上抒發 自己私人的情緒或動態,但卻不希望被學生看到;或者是平常在學校公務繁忙,

不想再因為與學生的網路互動佔據其課後休息的時間。第二,若從學生的角度來 看,有些學生也不希望課餘之時在網路的私人空間還要受到導師的約束,進而拒 絕有網路上的交流。因此,在無網路互動的數據上仍高於有網路互動者。

貳、台東縣國中有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者,其互動方式以通訊軟體「LINE」

為大宗。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互的方式以通訊軟體 Line 的使用率為最高。研究者認為:第一,Line 的使用在台灣非常普及,用戶數也較 多,因此在連絡上非常即時、方便。第二,Line 的使用以留言、通話及視訊為主,

遊戲、購物為輔,可選擇一對一或一對多之通訊,對話者們可選擇具有隱私性的 對話或開放性的對話方式,且不易受廣告、留言過多而受干擾,也不易遺漏訊息。

第三,Line 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大部分功能皆為免付費,故因此成為師生互動 重要的工具。

72

參、有師生網路人際互動之學生在「師生人際互動」及導師「班級經

營效能」上優於無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者。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有師生網路互動者在「師生人際互動」個構面及

「班級經營效能」個構面上都優於無網路互動者。研究者認為:此結論驗證了文 獻探討中各學者之說法,良好的人際互動可促進師生間的瞭解、溝通與關注,增 進師生情感的交流,導師也能適時的體察學生的動態、問題或困難,給予及時的 協助,進而輔助其班級經營、提高班級經營效能。

肆、八、九年級學生在「師生人際互動」及導師「班級經營效能」上

大部份高於七年級學生。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八、九年級學生在「師生人際互動」及導師「班 級經營效能」各構面上除了「學生輔導經營」之外,其餘皆高於七年級學生。研 究者認為:八、九年級學生跟其導師已經過一兩年的適應及磨合,兩方對於其溝 通方式、相處模式或教學上的步驟大多非常熟悉,且互相都能找到一個平衡點;

反之,對於剛進入新學習階段的七年級新生來說,校園、老師、課業及同儕都是 新的,才剛要摸索熟悉時常會遇到許多的衝突,例如:與導師或同學之間的相處 方式、新環境的適應以及課業上的難易度及老師的教學方式……等等,都還在磨 合、適應中,故除了班級經營效能中的「學生輔導經營」部份與八、九年級無異 之外,其餘數據皆較低。另外,從導師的角度來看,部分導師會認為七年級學生 因剛入學,在各方面較有可塑性,因此為了讓學生在一開始就養成好習慣,導師 對於學生課業、班級常規……等等會要求較嚴格,態度也較嚴厲,造成學生與導 師間的距離感,這也可能是造成此一結論的原因之一。

伍、5 年以下年資之教師在「師生人際互動」總量表上優於 21 年以

上年資之教師。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5 年以下年資之教師在「師生人際互動」量表上 優於 21 年以上年資之教師。研究者認為:從導師的角度來看,5 年以下年資教師 為新進之教師,大部份都對於與學生的相處模式還在嘗試及摸索階段,因此其方 式也較開放、多元,與學生保持著亦師亦友的狀態,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從學 生的角度來看,這類的導師大多都與自己年紀較相仿,因此在思想、溝通方式及 次文化的理解上也較相近,溝通起來也輕鬆。反之,21 年以上年資之教師因資 歷深厚,對於與學生互動方式常使用自己慣有的一套模式及原則,不容易改變,

加上與學生的年齡差距,在文化及思想、價值觀上也略有不同,因此兩者相較之 下就與 5 年以下年資之教師之間形成了差異。

73

陸、5 年以下、6-10 年、11-15 年以及 16-20 年年資之教師在「班級

經營效能」上優於 21 年以上年資之教師。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在學生覺知導師的「班級經營效能」大部份層面 上,5 年以下、6-10 年、11-15 年以及 16-20 年年資之教師皆優於 21 年以上年資 之教師。研究者認為: 5 年以下以及 6-10 年年資之教師大部分年紀較輕、資歷較 淺,也與學生年紀差距較少,故在與學生較無隔閡;11-15 年以及 16-20 年年資 之教師則是擁有十足的教學與帶班經驗,容易對症下藥解決學生課業上及輔導方 面之問題。年資 21 年以上之教師固然在各方面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但可能因年 紀較長,帶班的體力和熱情都不如年輕的教師,在加上年紀與學生差距大,在交 流上較無法融入學生的次文化,導致在班級經營的效能上較劣於其他四者。故在 班級經營效能上 21 年以上年資之教師低於另外四類之教師。

柒、研究所學歷之教師在「教學活動經營」上優於師專、師大、師院

及教育大學學歷之教師。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在導師的「教學活動經營」層面上,研究所學歷 之教師在「班級經營效能」上優於師專、師大、師院及教育大學學歷之教師。研 究者認為:師專體系畢業之導師多擁有較傳統的班級經營模式及風格,但隨著時 代的推進,社會背景的改變、教育方法推陳出新,學生的特性也和幾十年前大有 不同,若在此期間沒有再進修的狀況下,隨著日新月異的教育政策、教育思想及 大環境的改變,只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及舊思維來教學與經營班級,其所學的資 訊或技巧可能不敷使用,容易造成老師與學生間的隔閡,效能也不彰,事倍功半。

捌、 「網路互動品質」與「班級經營效能」各構面皆有顯著相關。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網路互動品質構面與班級經營效能個構面呈顯著 相關。研究者認為:保有良好的互動品質對班級經營有直接的助力,尤其在這個 資訊化的社會,利用網路資源與學生互動更能掌握互動的即時性與便利性,透過 教師開放、溫暖的關懷與理性的溝通、指導,讓師生不用在學校也能透過優質的 網路互動進行班級經營的活化與維持。故保有理性、關懷的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讓 整個班級經營的推動更有加分的效果。

74

玖、 「網路互動頻率」與「教學活動經營」、 「學生輔導經營」有顯著

相關。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網路互動頻率構面與教學活動、學生輔導經營 構面呈現顯著相關。研究者認為:學生的學習及生活上的問題不是只有在學校才 會發生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存在,故如果利用網路來即時的為學生處理學習上 及生活中的疑難雜症或傾聽學生困難,不但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增加互動 頻率、促進師生網路人際互動更能因此增進班級經營之效能,好的網路互動品質 為前提在加上穩定維持的互動頻率,對教學活動、學生輔導經營上更是一大助力,

網路也能成為師生互動間的好工具。

拾、 「網路互動頻率」與「師生互動經營」呈現無顯著相關。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網路互動頻率構面與師生互動經營構面呈現無顯 著相關。研究者認為:人際關係是國中時期學生發展的重點之一,此時期的人際 互動以慢慢的從以父母親為主的兒童時期轉變至以同儕團體為主的青少年時期,

同儕團體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漸漸大過於父母及師長。故此一時期與導師的人際互 動較為輔助性質,例如:當學生有困難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會尋求導師幫助,或 有心情要抒發無處宣洩時,也容易求助於導師。因此,從此一研究結果顯示:「網 路互動頻率」與「師生互動經營」呈現無顯著相關,代表著此時期的青少年不是 與其交往的越頻繁就是越好,應該要就學生的需求適當的幫忙與介入,還要注重 與其互動的品質,是否擁有與學生的同理心、用開放的角度傾聽學生的想法,以 及和平理性的溝通與討論,幫助學生處理問題與抒發情緒達到良好的互動品質,

才是師生互動經營效能是否顯著、有效的關鍵。

拾壹、「網路互動品質」對「班級經營效能」有預測力。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網路互動品質」對「班級經營效能」有顯著的 預測力。研究者認為:誠如研究結果所示,好的師生網路互動對班級經營效能是 有直接且正面的影響力,師生間除了平時在校及在課堂間的互動外,如果願意利 用網際網路在課餘時多花一點點時間在建立好的師生人際互動上,對於導師在班 級經營效能各層面,無疑的是如虎添翼,讓學校教育中重要的課題之一─班級經 營能更事半功倍,呈現更好的效果,進而達成教育目標。

75

拾參、「網路互動頻率」對「師生互動經營」有負向預測力。

根據本研究結果數據顯示,「網路互動頻率」對「師生互動經營」有顯著的 負向預測力。研究者認為:延續著研究結論玖的探討,「網路互動頻率」與「師生 互動經營」不但呈現無顯著相關,而且在這個青少年以同儕關係為主軸的時期,

有時候,導師過度熱情的關心反倒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孩子易把導師的關心當作 愛管閒事、雞婆,甚至覺得厭煩時,就會使學生感到反感,亦對於師生間的人際 互動經營造成反效果,使得互動頻率越高的師生反而造就了較差的師生互動經營 效能,所以若想要營造出好的師生互動結果,必須要從師生的互動品質下手,唯 有越好的互動品質才能造就好的師生互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