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第 三 節 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班級經營一直是教育研究中一門重要的課題,也和教學的效能有著密切相關。

本節筆者將就各位學者所提出的班級經營意義、內涵與不同背景變項在班級經營 之差異在此章做個探討與小結。

壹、 班級經營的意義

班級是學校組織最基本的單位,也是由複雜的人、事、物組合而成的小型社 會體系(王宏彰,2004)。由此可知,「班級」是偌大教育體系中的一顆小螺絲,

這顆螺絲雖然小但卻是組成教育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就有學者提出說:

班級經營是教師主動積極營造出的活動或歷程且有利於教學之情境。其成功與否 都關係著教育的成敗,班級經營的能力愈佳的教師愈有能力有效地規劃教學工作、

營造學習氣氛、發揮教學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岳修平,2000)。故班級經 營是擔任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工作影響著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與教學氣氛,對 教學成敗有著重大的影響(黃彥超,2014)。甚至,也可能影響到整個學校經營的 效能。

因此,如何達成有效的班級經營呢?范熾文、莊千慧(2009)也如同上述學者一 樣認為教師領導行為影響著學生的整體表現,攸關教育的成敗。所以教師不能馬 虎,必須有通盤性的規劃、系統性的採取有效的行動與策略,來達成最終的目的,

就是讓學生能有效學習,這就是班級經營中最關鍵的核心。施怡僑與賴志峰(2013) 提出班級經營效能是指教師預先作好經營計畫,在依其制定的目標來妥善規劃班 級中的人、事、時、地、物和資源,並有效的利用以推展其經營計畫,使教學活 動有好的品質,學生學習有好的績效,進而達成教育目標。曾榮祥、張家瑜(2013) 也從較狹義範圍指出班級經營策略就是教室中所發生的師生互動過程,

老師能適當而有效地處理班級事務及學生狀況,使其教學效能得以發揮,進而達 成班級教學目標之歷程。張簡英玲(2015)也認為班級經營是一項專業的技能,此 技能讓教師在其班級中打造出優質的學習環境,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維持和諧 的師生關係,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惟有此專業能力的發揮才能達成國民基礎教 育目標的所有歷程。

每位學生每天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學校裡學習、生活,因此除了教師的 計畫與領導之外,蔡淑桂(2009)也點出班級經營的成功與否,最大的要素是「教 師」本身的能力和努力,並且著重於是否有「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此話也點 出班級經營成功的關鍵奠基於良好的師生互動。

但良好的師生互動光是老師有能力、肯努力是不夠的,學生也是能否達成良 好互動不容忽視的關鍵。彭翊榛、張美雲(2015)就提到班級經營是指教師為了達 到有效教學,而和學生共同努力來處理班級事務與維持班級關係的和諧。沈承宗 (2006)也認為好的班級經營是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的,透過系統化的領導、

規畫、管理、執行與學生的配合,來達成教學成效與教育目標而共同地努力。

22

黃超彥(2015)也對班級經營提出各層面的解釋: 1.就內容而言:班級經營包含 教學與教學之外一切的學生事務。2.就對象而言:班級經營的項目包含了學生、

行政同仁、家長與老師。3.就過程而言:班級經營是一段長時間的歷程,其成效 無法立即看到,需靠教師對學生的潛移默化。4.就目標而言:班級經營的主要目 的在於達成有效的學習及教育目的。5.就定位而言:班級經營是學校一切行政的 基礎,也是擔任教師的重要工作。

綜合上述學者之研究,筆者歸納出班級經營的意義為:班級經營是學校教育 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師透過通盤性及系統性的規劃,

利用周邊資源與學生共同努力的投入活動的過程,維持良好互動,使教師能發揮 教學效能、提高學生學習成果,達成教育目的。

23

24

貳、 班級經營的內涵

許多學者都有提出班級經營的內涵,其層面或多或少,筆者將之詳述並整理 如下:

施怡僑與賴志峰(2013)、彭翊榛和張美雲(2015)、林長義(2012)、許清田(2003)、

都將班級經營內涵分為五個層面:(一)班級氣氛的營造:老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 氣氛,同學間互相關懷、團結合作、互相尊重,激發班級的向心力及歸屬感。(二)

班級常規建立:班級常規的建立是引導學生自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維持 優良的教學品質及學習效果。(三)班級環境規劃:教師需妥善規劃教室的硬體 設施,如:圖書箱、故事角…等,佈置成有利學生學習的空間。 (四)班級教學 管理:包含教師的教學準備、教學活動以及課後的評量與補救教學,都要扣緊學 生的能力與程度,達到最高的學習效果。(五)親師溝通:結合家長的力量共同 輔導孩子。

沈承宗(2006)雖然也提出班級經營五項層面,但卻跟上述學者不大一樣,他 認為班級經營應包含:(一)行政經營層面:針對班級事務訂定其實施計畫,例如:

幹部遴選及培訓、班級行事曆…等等。(二)教學經營層面:有關教師教材的選用是 否符合學生程度、教學法的採用是否引起學生興趣以及其內容設計是否符合學生 生活…等教學生的規畫。(三)常規經營層面:是指班級常規的訂定與執行。規範的 訂定須因地制宜,故教師須留意學生的特性來制定公平適用的班級規範。(四)班 級環境經營層面:包含教室的硬體設備、教室四周的佈置、衛生清潔的環境以及 班級座位安排…等。(五)人際關係經營層面:包含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親師之間 以及教師之間的關係維持與營造。

范熾文、莊千慧(2008)也在研究中將班級經營的層面分為為教師教學品質、

班級環境規劃、學生學習成果、班級常規表現、親師生關係等五個面向:(一)教師 教學品質:班級經營和教學是分不開的,教師對於課程進度與設計課程的邏輯須 符合學生程度,並選用適宜之教材使學生有共鳴,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策略,引 發學生的思考與動機,且掌握時間運用使教學流暢的進行。(二)班級環境規劃:

良好的班級經營需妥善安排其環境及空間的規畫,營造適合學習之氛圍感受。教 師可運用座位安排、空間佈置利用,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創造一個整潔、乾 淨、友善、溫馨、愉樂的教學環境。(三)學生學習效果: 教師能透過良好的班級 經營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中影響學生的學習,促進學業成就,提高學習意願,培 養習慣與態度,並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四)班級常規表現:班級如同一個小型的社 會,為了維持班級的和諧,秩序及班規的制定與遵守是非常重要的。班級常規的 內容包括教師獎懲的運用,良好習慣秩序的建立、班級規範的訂定,以及對偏差 行為學生的輔導技巧。(五)親師生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是班經的要素 之一,其內容包括教師能無條件關懷、傾聽學生說話,並且適時地使用肢體語言 做回饋。此外,也要善用班親組織,和家長進行良性溝通,建立夥伴的關係,共 同來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提高學生之學習成效。

25

楊士賢(1997)則認為班級經營內涵應該有六面向,包括:(一)班級行政經營:

教師將班級事務預先計畫並妥善分配,讓班級能有效順利地運作。(二)班級教 學經營:教師應正確的掌握教學的目標,在妥善的安排下施以有效的教學方法與 世性的評量模式。(三)班級常規表現:教師應制定合理且明確的班級規範,對 於違規學生施以懲罰以期達到自治自律的模式。(四)班級氣氛營造:教師須凝 聚班級向心力,使學生團結一心,讓學生對班級感到滿意及溫暖。(五)教室環 境經營:善用教室的空間來輔助學生學習,且拿掉會影響學生的不良因素,營造 溫馨安全的學習環境。(六)親師關係經營:教師須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來與家長聯 合,共同為學生的學習來努力。

陳詩榕(1998)也提出其想法,認為班級經營應包含:(一)教學活動:教師在 課前的準備及計劃,課中的實施與課後的評量過程。(二)學生學習效果:學生 學習的程度,是否有足夠的先備知識來消化新知。(三)班級常規表現:合理及 明確的規範制定須符合學生需求及狀況。(四)班級氣氛營造:建立友善及具有 向心力的班級氣氛。(五)建立親師關係:強化親師之間的聯繫以做為孩子學習 的後盾。(六)營造學習環境:注重班級環境的佈置及硬體設施的規劃運用。

呂美芳(2007)則提出班級經營的六個層面:(一)班務的運作:用最有效率的方 式來處理班級事務並推展班級活動。(二)常規的建立:透過公平公開的程序訂定出 適合每位學生的班級生活公約,讓學生在言行處事方面更有依據與方向。

(三)教學的規劃:教師教學前妥善的規劃與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方式,來達到教學的 目標與效果。(四)環境的安排:利用外在環境的影響來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且有 助於學生的學習及身心靈發展。(五)親師生間的溝通:及和家長的力量,使親師之 間緊密配合,來達到共同輔導的目的與效果。(六)公共關係的維持:結合班級內外 的資源來幫助班級推展,例如:結合社區資源…等等。

劉素倫、林清文(2007)將級經營內涵歸納整理如下:(一)班級常規管理:建 立符合班級需求的規範,以期許學生發展自治能力,並對於學生問題行為進行生 活輔導與處理,使學生能融入班級活動,以利教學順利進行。 (二)教學經營:

教師依據學生需求訂定教學目標及課程內容,組織教學內容且運用教學方法與教

教師依據學生需求訂定教學目標及課程內容,組織教學內容且運用教學方法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