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 經營效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 經營效能之研究 "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 經營效能之研究

研究生:陳情情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 經營效能之研究

研究生:陳情情 撰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中華民國一○六年八月

(4)
(5)
(6)

謝 誌

真的沒有想到我竟然能順利的在八月底的這個時刻打上我的謝誌,打了謝誌 代表一個工作階段的完成,在這裡首先要感謝我最最親愛的燿男老師,老師溫和 但嚴謹的研究態度也深深影響了我,在老師辛苦的督促和指導之下才能有今天這 個成果,也恭喜老師當上系主任啦!謝謝老師!

再來要謝謝我的老公忠祐和剛滿兩個月的女兒耘心,沒有老公的支持和超會 選時間的女兒到來,我沒辦法如期的完成這本論文,然後一家在水里的宿舍展開 新生活。還要謝謝我的爸媽、妹妹、哥哥和嫂嫂,幫助我一起顧小孩讓我有時間 上研究所口考以及寫論文。我的同事怡穎、同門的學姐亞芝、學長鴻毅也非常感 謝你們對我的幫忙,作為寫論文的前輩不厭其煩的教導我、幫助我,讓我的研究 和統計都跑的順順利利、開開心心。

最後,超級開心能遇見 106 級台東大學教育系課程與教學組暑期在職專班的 你們,瑪嫩、妙珊、鴻哲、鎔而、曉慧、方婷、琳恩、暐心、敏穎、銘益、金牌、

文青、亘葦、惠姿、惠齡、春幸、淑茵、慧霜,希望大家以後還能聯絡聚聚,辦 個同學會,會有永遠記得和你們一起上課,分組、做 ppt、報告、去日本、溯溪、

寫論文、口考然後一起畢業,謝謝你們豐富了我三年來的暑假,祝大家未來順心。

陳情情 謹誌 民國 106 年 8 月 21 日

(7)

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 之研究

作者:陳情情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旨主要在瞭解台東縣的國中學生與其班導師之網路互動現況,是否影 響班級經營之效能,以及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師生互動及班級經營效能之差異情 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並依據相關文獻的探討與修改後,完成「師 生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調查問卷」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以分層抽 樣的方式對台東縣的國中學生進行調查,有效樣本數 494 份。研究者再依據填答 結果作描述性統計、t 考驗、ANOVA、Pearson 積差相關以及迴歸分析。本研究之 結論如下:一、「有無師生網路人際互動」、「年級」在「師生人際互動」及「班級 經營效能」上有顯著差異。二、「導師年資」在「師生人際互動」及「班級經營 效能」上有顯著差異。三、「網路互動品質」與「班級經營效能」各構面有顯著 相關。四、「網路互動頻率」與「教學活動經營」、「學生輔導經營」有顯著相關。

五、「網路互動頻率」與「師生互動經營」呈現無顯著相關。六、「網路互動品質」

對「班級經營效能」有預測力。七、「網路互動頻率」對「師生互動經營」有負 向預測力。

關鍵詞:人際互動、網路人際互動、班級經營

i

(8)

Research of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lassmangementefficacy between taitu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

Ching-Ching Che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lassmanagement efficacy between Taitung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 of classmanagement efficacy between variable background students. The study took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survey method and the researcher produce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lassmanagement efficacy questionnaire ”as the study tool according to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vision, and do the survey to Taitung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the way of stratified sampling. In order to make this research more accurate, there are 494 effective samples and the study results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One-way ANOVA,Pearson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s follow:

1.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wareness of class management efficacy” between “actual Internet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r not” and “student’s grades.”

2.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wareness of class management efficacy” between “homeroom teachers’ years of experience” .

3. The aspects of “Internet interactionquality”and”classmanagement efficac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4. “Internet interaction frequency”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eaching activities management” and “ students counseling management.”

5.”Internet interaction frequency” is significantly not correlated with

“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anagement.”

ii

(9)

6. “Quality of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has predictive ability for “class management efficacy.”

7.“Internet interaction frequency” has negative predictive ability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anagement.”

Keyword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classroom management

iii

(10)

目 次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i

第 一 章 緒論………1

第 一 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 二 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 三 節 名詞釋義………5

第 四 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7

第 一 節 人際互動的理論基礎………7

第 二 節 師生網路人際互動的內涵與相關研究………13

第 三 節 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相關研究………21

第 四 節 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之關係………31

第 三 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35

第 一 節 研究架構………35

第 二 節 研究假設………36

第 三 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37

第 四 節 研究工具………38

第 五 節 資料分析方法………46

第 四 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7

第 一 節 各研究變項之現況分析………47

第 二 節 背景變項與各研究變項之差異分析………50

第 三 節 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分析………64

iv

(11)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71

第 一 節 研究結論………71

第 二 節 研究建議………75

參考文獻………77

一、中文文獻………77

二、英文文獻………80

附錄………81

附錄一 正式問卷………81

附錄二 量表授權書………85

v

(12)

表 次

表 2-1-1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開放行為的分類………8

表 2-1-2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歸屬行為的分類………8

表 2-1-3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控制行為的分類………8

表 2-1-4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內容彙整表………11

表 2-1-5 Schutz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12

表 2-2-1「師生人際互動」意涵彙整表………15

表 2-2-2「網路人際互動」意涵彙整表………17

表 2-2-3「性別與人際互動之相關研究」結論彙整表………19

表 2-2-4「社經地位與人際互動之相關研究」結論彙整表………20

表 2-3-1 班級經營之意義彙整表………23

表 2-3-2 班級經營的內涵………26

表 2-3-3「教師性別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28

表 2-3-4「教師年資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29

表 2-3-5「教師學歷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結果彙整表………31

表 2-3-6「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之關係」研究彙整表………33

表 3-3-1 台東縣各區學校及學生所佔母群比例之統計表………37

表 3-3-2 本研究問卷實際回收統計表………37

表 3-4-1 專家效度名單表………38

表 3-4-2 專家內容效度審查意見彙整表………39

表 3-4-3 社經地位計算方式………41

表 3-4-4 師生人際互動因素分析摘要表………43

表 3-4-5 班級經營效能因素分析摘要表………45

表 4-1-1 背景變項百分比次數分析表………48

表 4-1-2 師生人際互動現況分析表………49

表 4-1-3 班級經營效能現況分析表………49

表 4-2-1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互動頻率之差異分析表………51

表 4-2-2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互動品質之差異分析表………52

表 4-2-3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整體師生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53

表 4-2-4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互動頻率之差異分析表………54

表 4-2-5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之互動品質差異分析表………55

表 4-2-6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整體師生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56

表 4-2-7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教學活動經營之差異分析表………57

vi

(13)

表 4-2-8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師生互動經營之差異分析表………58

表 4-2-9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學生輔導經營之差異分析表………59

表 4-2-10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與整體班級經營效能之差異分析表………60

表 4-2-11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教學活動經營之差異分析表………61

表 4-2-12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師生互動經營之差異分析表………62

表 4-2-13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學生輔導經營之差異分析表………63

表 4-2-14 不同導師背景變項與整體班級經營效能之差異分析表………63

表 4-3-1 網路師生互動與班級經營各構面之相關分析表………65

表 4-3-2 網路師生人際互動與教學活動經營迴歸分析表………65

表 4-3-3 網路師生人際互動與學生輔導經營迴歸分析表………66

表 4-3-4 網路師生人際互動與師生互動經營迴歸分析表………66

表 4-3-5 網路師生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總量表迴歸分析表………67 表 4-3-6 台東縣國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研究假設成立對照表 70

vii

(14)

圖 次

圖 1-1-1 台灣上網人口統計………2

圖 1-1-2 台灣 12 歲以上行動上網與無線上網人口統計………3

圖 2-1-1 Schutz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12

圖 2-1-2 人際需求之相容互補與相悖衝突………13

圖 3-1-1 研究架構圖………35

viii

(15)

1

第一章 緒論

此研究主要探討師生在網際網路上的人際互動對其班級經營成效之影響。本 章主要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 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釐清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者期藉本章確立研究之方向,

為後續研究奠定基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這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人與人的互動不再只侷限於面對面的溝通、

書信或電話的來往,網路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溝通管道。於是研究者想透過此 研究來瞭解在網際網路上的師生人際互動對於班級經營各個層面的影響,也希望 藉著研究結果能有助於研究者本身以及許多現職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工作推行。

壹、 研究背景

隨著電腦科技的不斷進步,電腦的普及、無線網路的成熟都影響著網際網路 (internet)的普及化,二十一世紀儼然已進入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的地球村世代。國 際行銷組織(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2011)表示台灣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 70.0%,若以全球各大區域的比率來看,台灣的普及率已經超過亞洲(23.8%)、

歐洲(58.3%)、大洋洲(60.1%)、非洲(11.4%)。此外,在十二個亞洲主要國 家當中,台灣的網際網路的普及率也是名列前茅,排名第四,僅次於南韓(80.9

%)、日本(78.4%)及新加坡(77.2%),由此數據可知網際網路即時性及便利性的 資訊傳遞已幾乎遍佈了整個台灣,影響著大多數人的生活。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TWNIC﹞) 的調查「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2015)結果顯示,我國民眾的上網比率也從 2014 年的75.6%上升到 80.3%,約估台灣上網人口數已逾 1,700 萬人。由圖 1-1 即可 看出從93 年起,台灣的上網人口數目已進入穩定成長的狀態,到了民國 101 年 以後則維持在17 萬人,如圖 1-1 所示。

(16)

2

圖 1-1-1 台灣上網人口統計(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台灣網路基礎建設概要。取自 TWNIC,

http ://stat.twnic.net.tw

此外,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提高和 4G 用戶數的 成長更是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大大增加了網際網路使用的便利性與即時性。

上網不再侷限於固定的建築,例如住家或工作場合…等,而是在任何大眾運輸、

餐廳……等公眾場所都能隨時隨地的使用,這樣的網路科技進步為人類社會帶來 許多的重大改變,其中之一即是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傳播方式。

面對面的交談、書信的傳遞以及電話使用不再只是唯一的溝通方式,社群網 站(Online Community)和通訊軟體(instant messaging)的使用率也占了很高的比率

。國發會(2014)的通訊傳播績效報告中指出,在十二種網路活動參與中使用即時 通訊服務的比率占了84%,位居十二項活動中的第二名;社群網站的使用也占 了81%,排在第三名,而且超過八成的網友都有使用此兩項服務的經驗。由此 顯示,社群網站及通訊軟體的即時性及便利性早已廣泛的被國人使用。

除此之外,在近年來成長的網際網路使用人口年齡層中,青少年的使用人口 數也急速地攀升。根據 TWNIC(2015)的調查報告「台灣網路建設基礎概要」中 顯示:台灣地區 12 歲以上使用行動上網與無線上網的人數從民國 97 年的 157 萬 人和573 萬人快速增加到 103 年的 1003 萬人和 1277 萬人,成長的比率在青少年 人口急遽的增加。其中,12~14 歲這個年齡層的使用率也從 102 年的 41%快速提 升至 103 年的 72%,網路使用人口成長速率之快且年紀也有向下延伸的趨勢,

青少年漸漸地成為網際網路使用人口的大宗。

(17)

3

圖 1-1-2 台灣 12 歲以上行動上網與無線上網人口統計(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台灣網路基礎建設概要。取自 TWNIC,

http ://stat.twnic.net.tw

基於上述的環境背景,近年來越來越多教學者將教育融入於網路世界,例如:

教學部落格、班級網站、班級虛擬社群群組……等各式各樣的教育性網站。無疑 地是希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學習,以達成教育的本質。蔡淑桂(2009) 曾在其文中提到,班級經營的成功與否,全靠的是教師用能力和努力來建立起師 生良好的互動關係,為有良好的師生互動、班級經營策略的活用,才能使教師信 服於學生,也才能帶給孩子幸福。郭榮澤也提出師生互動是極為重要的課題,如 果忽視師生間互動的重要性,就無法建立情感,以致於教學目標也將無法達成。

(引自黃鈺雯,2004)。由此可知,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良好與否,是非常重要及 關鍵的,攸關於是否能有良好的班級經營來支持整個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教育基本 的目的達成。

於是,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環境條件想進一步來探討,既然師生互動如此重要,

那在一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世代,替用網路將會對我們的教學環境有什麼樣的 影響呢?網路媒介是否也能成為教師與學生間重要的溝通橋樑呢?這樣新興的人 際互動管道到底可以為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呢?這些問題即是本研究者想積極 探討的。

貳、 研究動機

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使用網路的年輕人口急遽增加。現在的學生幾 乎人手一機,且隨時隨地皆能得到無線網路及行動上網的服務,研究者在擔任導 師的三年中,也時常因為學生使用手機的時機及學生違反使用手機之校規而煩惱 不已,但從學生種種的行為看來,皆能從這些現象發現一隻手機對學生的重要性,

但站在研究者身為一個國中導師的立場,懇切地希望手機不再只是打電話、上網 玩遊戲及打發時間的工具。身在教育現場的教師,我們該如何運用智慧型手機及 網際網路的便利性和即時性打破時空的限制,作為課堂外的延伸學習或輔助,利 用與學生在社群網站或即時通訊軟體上的人際互動來輔導學生、輔助學校及教室 裡的班級經營是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一。

(18)

4

自網際網路及電腦資訊產業盛行以來,教育性網站就一直層出不窮,深刻地 影響整個教學層面,且融入到班級經營及生活的應用,進而開啟了資訊融入班級 經營的模式(張自強,2006)。在社群網路和即時通訊軟體上也有許多教育前輩紛 紛成立班級部落格、臉書社團……等等。此種新穎的教育方式打破了時間與空間 對班級經營的種種限制也無疑地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師生互動距離的拉近 是順利的引導學生達成教育目的的重要歷程(郭榮澤,1985)。因此,班級經營此 教育議題之重要性就被受各家學者之討論。一個良好的班級經營、良好的班級氣 氛是造就成功教學的關鍵,惟有良好的師生互動才能保有良好的學習情境(劉明 松,1997)。但自古以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新興的人際互動方式到底對 班級經營有多少的成效及幫助呢?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旨在於探討臺東縣國中師生使用網際網路互動的方式與現況,以及此 一現況對班級經營的效能及影響為何。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所與達成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臺東縣國民中學師生網路人際互動之現況。

二、分析臺東縣國民中學師生有網路人際互動與無網路人際互動者,其班級經營 狀況之差異。

三、探討臺東縣國民中學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其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

 

貳、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列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臺東縣國民中學師生無網路人際互動之現況為何?

二、臺東縣國民中學師生有網路人際互動之現況為何?

三、臺東縣不同背景之國中師生在人際互動上之差異為何?

四、臺東縣不同背景之國中師生在班級經營效能上之差異為何?

五、師生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為何?

六、師生網路人際互動是否可預測班級經營效能?

(19)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節將就研究中重要的名詞加以解釋,並提出實驗的操作性定義,使之後 在研究進行上能夠更清楚明瞭。

壹、師生網路人際互動

師生人際互動是師生在適當的媒介下傳遞價值觀、想法、情感、態度以及行 為的連續性循環圈,這個循環的過程和結果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但 不變的是,這樣緊密的循環會帶來一定的效果、實現教育目標並且對學生和老師 都帶來影響。而網路人際互動則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透過網際網路的使用來進行 信息的交換、溝通及分享。Steuer 以電腦為媒介進行的互動定義為:使用者能夠 依照其意願在任何時間點參與互動,並且對於互動的內容、方式及情況依個人意 願變更及修改,強調網路互動的個人化(引自林素真、林麗娟、方世杰與陳建智,

2009)。因此研究者認為師生網路人際互動是導師與學生透過網際網路的使用,

來進行信息的交換、溝通及分享,透過此一方式達到傳遞價值觀、想法、情感、

態度以及行為的連續性循環圈。

本研究所指的師生網路人際互動的操作性定義是指在研究者改編之「師生人

際互動量表」的網路互動得分,得分越高則代表網路人際互動頻率、品質越高,

得分越低則反之。

貳、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來完成班級的各項事務,以達成教學品質與 實現教育目的過程與結果。故施怡僑與賴志峰(2013)曾提到班級經營的層面包含

「人」與「物」兩部分,「人」是指教師預先做好的經營計畫,訂定所欲達成之 目標;而「物」則是依其專業經營效能妥善規劃班級中的人、事、時、地、物…

等資源。故研究者認為班級經營效能是教師運用其專業經營知能妥善規劃班級中 的資源,有效地推展、實施其班級經營計畫,使教學品質提升,且學生展現良好 的行為表現與學習效果,達成教育的最終目標。

而本研究所指的班級經營效能的操作性定義是指在研究者改編之「班級經營 效能量表」的得分,得分越高則代表班級經營效能越好,得分越低則反之。

(20)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是採量化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透過文獻的收集與數據的分 析來理解師生網路人際互動情形與班級經營的效能,但在人力、時間等多方限制 下仍有許多不周延的地方,此章就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加以說明。

壹、 研究範圍

依據本研究的研究地區、研究對象之範圍兩方面來依序說明。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基於研究者服務工作及地緣關係,研究對象為臺東縣地區之23 所公 立國中,不包含私立國中及其他縣市學校。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105 學年度臺東縣 23 所公立國中(含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 學國中部)一到三年級的學生來做為研究抽樣的母體群,採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 式來進行調查。

貳、研究的限制

依據本研究的研究地區、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的限制三方面來依序說明。

一、研究地區的限制

本研究之地區因只限於臺東縣的 23 所公立國中(含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 級中學國中部),所以其研究結果只能解釋臺東地區之現況,無法推論至其他縣 市。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之對象僅限於國中學生,故實驗結論將無法擴及至高中、國小…等其 他學習階段。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所方法採用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屬於自陳量表。且基於時間及 交通…等因素限制,研究者將接洽各學校之教務單位,委託校方自行填答後以郵 寄方式寄回,而非現場發放問卷,此一狀況將導致研究者無法控制研究對象填答 時之情境,可能造成認知的偏差存在,為此研究方法的限制。

(21)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人際互動的理論基礎;第二節探討師生網路人際互 動的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究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相關研究;第四節說明師生 網路人際互動與班級經營之關係,各節說明如下。

第 一 節 人際互動的理論基礎

人與人的互動在青少年生活中具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也是學生學習中非常重

要的課題之一。積極正面的互動建立與維持可以帶給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人格 養成和情感支持,更是學習歷程中的強力後盾。因此,想要暸解青少年的人際互 動就必須先從人際互動的理論來著手,研究者在此將提出W.Schutz 的人際行為 三向度理論並加以論述。

壹、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

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因此每個個體都有與人互動的表現存在,互動的建

構與維持依賴著個體的需求程度。Schutz(1992)是美國的心理學學者,他的人際 行為三向度理論是在1952 年韓戰期間,被召回美國海軍服務時所做的研究。他 企圖從研究理論和調查當中來理解和預測:怎樣在一群男性士兵中挑出可以一起 組隊工作的組合,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W.Schutz 終於在 1958 年出版了他的第 一本書:「FIRO:人際關係三維理論」(FIRO: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和其施測工具 FIRO:B。

Schutz(1958)指出人類是否能與他人建立及持續一段關係,取決於每個人表 現出的行為程度高低,並將人際間的基本行為分成三類,分別是:情感行為、歸 屬行為、控制行為。但因Schutz 有感於情感行為(affection)被大眾誤用,過於著 重在感受成分而不是行為,於是他將情感行為修改成開放行為(Openness) (Schutz,

1992)。茲將此三類行為加以敘述如下:

第一種是開放行為(Openness):開放行為是著重於每個人對他人實際開放自 我的程度,其程度的兩端分別為開放(Open)及封閉(Close)。有些個體享受著與他 人的親密關係,能夠信任別人並傳達自己的感受和內在想法;但有些人則習慣與 人保持距離,對於事情他們喜愛公事公辦,不喜歡提及私人的想法,甚至對於親 人和朋友都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第二種行為是歸屬行為(Inclusion):歸屬行為 是個體在團體中實際與他人接觸、交往頻繁的程度。例如:有些人比較外向,喜 愛團體行動,而且喜愛與陌生人對話;相反的,有些人寧願花時間獨處,也不要 跟別人一起。此程度的兩端為緊密(In)和疏離(Out)。第三種則是控制行為(Control):

控制行為是個人在團體中能夠去控制別人的程度。例如:有些人喜歡命令別人、

管理別人並且決定自己及他的事務;反之,有些人則喜愛被他人管理,希望別人

(22)

8

能給他清楚的指令或告知其權利義務(Henry,2000)。此行為程度分為高(Top)和 低(Bottom)。

Schutz(1992)認為這三種行為都能透過測驗工具 Element B(改良過的 FIRO:B) 測量到的分數來判斷每個人對於三種行為的程度高低。此測驗工具包含三個面 向:1.內容:開放行為(Openness)、歸屬行為(Inclusion)、控制行為(Control)三個面向。

2.方向:付出(Do)、得到(Get)。3.狀態:實際看見的(See)、心裡想要的(Want)。因此,

3(內容)×2(方向)×2(狀態)=12,總共會有 12 種類別(Henry,2000),如下表所示:

表2-1-1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開放行為的分類

開放行為(Openness)

付出(Do) 得到(Get) 實際看見的

(See)

我對他人開放 (I am open with people)

別人對我開放 (people are open with me) 心裡想要的

(Want)

我想對他人開放 (I want to be open with people)

我想要別人對我開放 (I want people to be open with me)

表2-1-2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歸屬行為的分類

歸屬行為(Inclusion)

付出(Do) 得到(Get) 實際看見的

(See)

我接納他人 (I include people)

別人接納我 (people include me) 心裡想要的

(Want)

我想接納他人 (I want to include people)

我想要別人接納我 (I want people to include me)

表2-1-3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控制行為的分類

控制行為(Control)

付出(Do) 得到(Get) 實際看見的

(See)

我控制他人 (I control people)

別人控制我 (people control me) 心裡想要的

(Want)

我想控制他人 (I want to control people)

我想要別人控制我 (I want people to control me)

(23)

9

貳、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相關研究

國內有許多研究者也都將 W.Schutz 的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加以探討,故研 究者在此將各位學者對Schutz 的理論研究依項目來分類,並加以分析比較後整 理成圖表以供參考,如下:

ㄧ、題目與年代

對於 Schutz 的理論名稱及年代,各位學者都有不一樣的見解。陳淑萍(2000) 把其理論稱為「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並指出年代為1960 年。林正文(2005)和 王凱生(2009)的研究中都使用「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此名稱,把陳淑萍的「行 為」ㄧ詞改為「關係」;年代也和陳淑萍不同,兩人都認為是1973 年。呂欣怡(2006) 在題目翻譯中取消了三向度一詞也沒有使用前兩位學者的「行為」及「關係」一 詞而是提出「需求」二字,變成「人際需求理論」,年代跟陳淑萍一樣,標記的 是1960 年。鄭雅芬(2009)與徐文堂(2015)皆跟呂欣怡一樣使用「人際需求論」一 詞,只是鄭雅芬沒提出年份,而徐文堂將年份標示為1958 年。

據上述研究所示,各位學者對 Schutz 的理論名稱和理論年份多有不同,因 此研究者將依循的是Schutz 第一本出版書的名稱「FIRO: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來命名為「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將

Interpersonal Behavior 翻譯為「人際行為」,相較於「關係」(Relation)、「需求」

(Need)會更為貼近原著的意義。至於年代的部分,徐文堂(2015)雖在其文章當中 提到此理論為1958 年,但其文獻參考的部分卻是標註為 1960 年,研究者認為應 該是寫作時的謬誤。至於陳淑萍(2000)和呂欣怡(2006)都將此年代註記為 1960 年,

且在文獻參考的部分都列出Schutz, W.C.,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Holt,1960.一書,但經筆者查證之下,發現此書的出版 年代實為1958 年,故筆者在此還是以初版的 1958 年為準。王凱生(2009)、林正 文(2005)皆是參考 Schutz 1973 年出版的書《Elements of encounter》故與筆者標 記之年代有所不同。

二、三向度內容

在三向度的論述部分,王凱生(2009)對此並無多加敘述,只有提出人際需求 三向度的類別為歸屬、控制及情感三種。陳淑萍(2000)把三個向度分為包容需求 (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inclusion)、控制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control)

與情感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affection),此一包容需求即是王凱生提到 的歸屬一類,此向度是希望與人建立和諧關係的欲望,此欲望的表現有:交往、

溝通、參與…等,反之則是孤立、排斥、疏離…等;控制需求是將友好關係建立 在權力上,其表現有:控制、支配、領導…等,反之則為受人支配、抗拒威權、

(24)

10

忽視秩序…等;最後一個向度是情感需求,此為在情感上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此行為特徵為:親密、友善、照顧…等,反之則是憎恨、厭惡、冷淡。林正文(2005) 提出的三向度為接納需求(與王凱生提出的歸屬需求、陳淑萍提出的包容需求相 同)、控制需求、情感需求三種。接納需求是個體想要融入團體的欲望,個體根 據自我感受被需要、有價值及被關懷中來得到,根據林文正所述,Schutz 認為接 納需求過多過少都不好,過少者容易內向退縮;第二個需求是控制,控制需求是 希望有影響其他人事物的能力,沒有控制需求的人會逃避責任反之則會過度控制;

第三個是情感需求,反應著個體對接受及表達情感的需求,強調不同廣度的愛恨 情緒,過多者會太輕易相信他人,如:過度人際關係(overpersonal)者;反之則是逃 避親密及情感,如:缺乏人際關係(underpersonal)者。呂欣怡(2006)所提出的論點 皆與林文正相似,故在此不多加贅述。鄭雅芬(2009) 對三種需求的定義也皆與 林正文類似,但在各項需求的內容則做了更多的解釋,如:歸屬需求的強度兩端 為缺乏社交(under social)與過度社交(over social),缺發者較封閉退縮、喜愛 獨處;過度者無法忍受獨處,一旦獨處則顯得緊張不安。控制需求則分為逃避型 (Waiver)、獨裁型(Autocrats)與民主型(Democrats),逃避者逃避責任、獨裁者剛愎 自用,只有民主者是最適度的。另外,在情感需求方面,除了原本林文正提到的 underpersonal(鄭雅芬稱為「缺乏個人性」)、overpersonal(鄭雅芬稱為「過度個人 性」)兩類之外,鄭雅芬還提出 personal「適度個人性」者三種,只有「適度個人 性」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徐文堂(2015)對三種需求的定義皆與鄭雅芬類似,故在 此不多加贅述。

三、理論內容

在 Schutz 的理論內容方面,陳淑萍(2000)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的需求,但因 思想、個性、理念及生長環境的不同,都發展出其特有的人際反應特質,這些反 應特質即是人際關係的三種需求。但林正文(2005)除了提到每個個體都有人際需 求外,還特別強調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為自我概念會影響到需求的廣度以及 人際關係的滿足與否。呂欣怡(2006)、鄭雅芬(2009)對此理論內容則多與林文正 相同,故不多加贅述。王凱生(2009)則將理論的重點放在三種需求的滿足與否,

只有需求滿足且適宜的人才能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則不然。徐文堂(2015) 則是詳細的提到Schutz 在 1958 年提出了人際需求的三維理論,且在 1966 年出 版的《人際關係的底層》(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1966)一書中提到,人際 需求理論即為人際關係三維理論。

(25)

11

表2-1-4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內容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三層面 理論內容

陳淑萍 (2000)

包容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inclusion)- 希望與別人建立與維持和諧關係的慾望。

控制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control)-在 權力上與別人建立與維持良好關係的慾望。

情感需求(the interpersonal need for affection)- 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與維持良好關係的慾望。

認為每個人都需要與人共處,但 因生長環境的不同,而產生特有的人 際關係基本傾向,這些傾向即是人際 關係的三種需求。

林正文 (2005)

接納(inclusion)-希望被團體接納肯定的慾望,

透過自我感覺重要、有價值,被愛與被關懷的 感受。

控制(control)-希望有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權 力。

情感 (affection)-個體表達自己和接受他人情 感的欲望。

每個個體都有人際的需求,此需 求的廣度受到人際關係滿足與否以及 自我概念形成的影響。

呂欣怡 (2006)

接納(inclusion)-希望被團體接納肯定的慾望,

透過自我感覺重要、有價值,被愛與被關懷的 感受。

控制(control)-希望有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權 力。

情感(affection)- 個體表達自己和接受他人情 感的欲望。

每個人都有人際需求,人際需求 的程度,因自我概念形成與人際關係 的滿足與否影響深遠。

鄭雅芬 (2009)

歸屬需求-個體感覺融入團體,自覺是被他人接 納的欲望。

控制需求-能支配他人、掌握權力及對事物有影 響力的欲望。

情感需求-個體希望能表達和接受情感的欲望。

三種人際需求的程度影響著人際 關係的開始、建立或維持,依雙方相 互的需求配合而決定。

王凱生

(2009) 歸屬需求、控制需求、情感需求

人都有人際需求的表現,不同需 求類型的人表現出的人際行為也不 同。每個人對三種向度的需求都有差 異,唯有三種需求適宜的人才能與人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徐文堂 (2015)

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希望在團體中讓他人 覺得自己重要、有價值的感覺。

控制需求(control need)-希望有權力或能力來影 響周遭事物的欲望。

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個體表達情緒和接受 他人情感、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慾望。

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有三種基 本需求,依互動的雙方需求程度來決 定,此需求程度也和個體的成長經驗 有著密切的相關。

(26)

12

四、其他

除了上述理論重點之外,有些學者還提出了一些相關圖表,例如:陳淑萍 (2000)、林正文(2005)和鄭雅芬(2009)皆提出了 Schutz 的基本人際關係取向表,

但因陳淑萍提出之表格與林文正相似,故在此以陳淑萍之表格為代表,無呈現林 文正之表格。筆者將之整理如下:

表 2-1-5

Schutz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

行為表現 人際關係

主動性e 被動性w

包容I 主動與他人來往 期待別人接納自己 控制C 支配他人 期待別人引導自己

情感A 對他人表示親密 期待別人對自己表示親密

資料來源: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0 頁)。東吳大學,台北市。

圖 2-1-1 Schutz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

資料來源: 鄭雅芬(2008)。台南市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22 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這兩個表格雖然不同但其實際上內容卻是相同的,三位學者皆提到三項人際 需求的代號分別為:歸屬需求(I)、控制需求(C)、情感需求(A),每個需求項目又分 成:主動表現(e)和被動期待(w)兩種狀態,因此人際取向就有 2×3=6 六種分類。

(27)

13

另外,徐文堂(2015)則是提出人際需求之相容互補與相悖衝突一圖來顯示雙 方的人際發展與維持是需要靠其需求的相容互補,如圖2-1-2 所示,當你所想要 的需求也被對方所滿足,並且你也能滿足對方需求時,雙方才達成相容互補的關 係並維持人際。但相反的,如果你想給對方的並不是對方想要的需求時,就會形 成相悖衝突的狀態,因而無法維持人際。

圖 2-1-2 人際需求之相容互補與相悖衝突

資料來源: 徐文堂(2015)。國中學生 LINE 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網路霸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22 頁)。中華大學,新竹市。

第 二 節 師生網路人際互動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隨著網路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教育研究者都將師生的網路人際互動視為重 要的研究方向。於是,本節將整理出各位學者對於師生人際互動、網路人際互動 的意涵和不同背景變項對人際互動差異的相關研究結果,並且將筆者個人的見解 加以闡述。

壹、 師生人際互動的意涵

良好的師生人際互動是學生成功學習及維持學習動機的重要關鍵之一,因此 師生之間的人際互動行為是否能使雙方產生良好的影響與溝通是非常重要議題。

故林美智(2000)在其文中提出不論從生物學、社會學還是心理學層面來思考,

師生人際互動的意涵都是在人類社會的傳統規範與學習中所獲得的一種特殊行 為模式,因為這種行為模式會因為外在環境的不同、內在的個性不同而產生不同 的回饋及反應,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互動時應該要因地而制宜,針對不同的學生狀 況來調整與學生的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人際互動模式。

(28)

14

除此之外,師生人際互動的行為也是學校潛在課程的一環,黃鈺雯(2004)就 提到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行為過程中許多思想、觀念、行為都對學生有淺移默化 的效果,學生常在不知不覺中受教師的領導行為影響甚鉅。Wubbels、Brekelmans 與Hermans 也用系統性的觀察方式來研究課室中的師生人際互動行為,認為教師 的行為確實會影響學生,但相反的,教師的行為同時會受學生的反應及回饋行為 所影響,這樣的交互影響之下,師生的互動就會形成一個循環的歷程 (引自林日 宗、許淑婷與洪振方,2014)。此一論點也印證了楊致慧、黎瓊麗(2013)在文中提 到的,認為師生人際互動的良好與否是教學歷程中的重要過程,透過各種不同模 式師生互動,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適時的提供學習鷹架,亦可 從學生回饋的行為反應中發現自己教學上的不足,而進行教學方式及進度的調 整…等;同時,教師在師生人際互動中也可運用其專業技巧及影響力,來提升學 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並增進班級氣氛與同儕互動,營造更優良的學習氣氛。

除了上述關於互動行為的影響之外,師生人際互動的要素中還包括了溝通行 為的產生,潘正德(1993)指出師生人際互動其實就是師生間訊息的傳遞,教師 與學生同時扮演著訊息發送者與接收訊息者的角色,兩者將彼此欲傳達的種種訊 息,透過各種不同媒介及方式傳達給對方,並且發生反應結果,而此反應結果再 回饋給對方,雙方在這樣不斷交互作用的情況下,形成了師生互動的回饋循環系 統,此一系統就在雙方運作之下相互牽引著。因此潘正德(1993)也提到師生人 際互動關係的五項特點:一、師生人際互動關係是流通、變動的過程,而非靜止 的。二、師生間訊息的傳一是需要透過有效的媒介,如語言、表情、行為…等文 字與非文字的媒介。三、其互動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已經跳脫了我們所知的課本 及教室,也就是所謂的認知層面,而擴張至情感、態度、思想、行為以及價值觀 等情感、技能層面。四、在良性的師生互動及正確的訊息傳遞下,其結果通常可 以達到某一預期效果。五、訊息接收者將預期效果做正確而系統化的回饋後,有 助於師生間建立良性的回饋循環系統。關於師生互動是訊息傳遞一說,孫旻儀 (2007)也提出其想法,認為師生人際互動關係是發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雙方經 由語言、符號、非口語等溝通方式,互相影響、改變,且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行 為會有顯著的影響。李郁樓、蔣世寶與吳崇榮(2011)認為互動源自於溝通,在溝 通過程中,傳播者和接收者具有掌控資訊的權利,能控制傳播的環境與內容的程 度,也能將彼此的角色互換,相互回應來滿足彼此的溝通需求。

此外,在訊息溝通中達成價值的傳遞與實現教育目的是師生人際互動最主要 的目標,黃鈺雯(2004)在文中提到師生人際互動是班級生命力的表現與核心,

也是一個價值與想法的交換、傳遞與創造的歷程,師生之間形成了一個緊密的互 動循環圈,並且逐步達成教育目標,也即是教育工作上最基本最具體的表現。陳 連成(2008)也認為師生人際互動是一種雙方訊息交流造成影響及改變的過程,且 此一過程不斷的在教室中上演。透過此過程,教師能將其權威性、主導性與專業 性擴展至學生身上,影響學生心理、改變學生的行為準則,進而完成教學所要達 成的目標和教育目的。

(29)

15

表2-2-1

「師生人際互動」意涵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內容

Wubbels、

Brekelmans 、 Hermans

1987 在師生人際互動行為中,教師與學生會互相影響彼此的行為,

所以在交互影響之下,師生的互動就會形成一個循環的歷程

潘正德 1993

師生人際互動是師生間訊息的傳遞,兩者將彼此欲傳達的種種 訊息,透過各種媒介傳達給對方,並且發生反應結果及回饋,

形成了師生人際互動的回饋循環系統。

五項特點:

一、此關係是變動的過程,而非靜止的。

二、此循環需透過有效的媒介來達成。

三、互動內容是非常廣泛的。

四、其結果通常可以達到某一預期效果。

五、正確而系統化的回饋有助於建立良性的回饋循環系統。

林美智 2000 師生人際互動是一種特殊的行為模式,會因為外在環境的不 同、內在的個性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回饋及反應,須因地而制宜。

黃鈺雯 2004

師生人際互動是班級生命力的表現與核心,也是一個價值與想 法的交換、傳遞與創造的歷程,緊密的互動循環圈可逐步達成 教育目標。

孫旻儀 2007

師生人際互動關係是發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雙方經由語言、

符號、非口語等溝通方式,互相影響、改變,且對學生的學習 狀況及行為會有顯著的影響。

陳連成 2008

師生人際互動是一種雙方訊息交流造成影響及改變的過程。教 師能將其權威性、主導性與專業性擴展至學生身上,影響學生 心理、改變學生的行為準則,進而完成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和 教育目的。

李郁樓 蔣世寶 吳崇榮

2011

互動源自於溝通,傳播者和接收者具有掌控資訊的權利,能控 制傳播的環境與內容的程度,也能將彼此的角色互換,相互回 應來滿足彼此的溝通需求。

楊致慧

黎瓊麗 2013

師生人際互動的良好與否是教學歷程中的重要過程,教師可以 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適時的提供學習鷹架,亦可從學 生回饋的行為反應中發現自己教學上的不足;同時也能提升學 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並增進班級氣氛與同儕互動,營造更優 良的學習氣氛。

總而言之,歸納上述學者的見解,研究者認為師生人際互動是師生在適當的 媒介下傳遞價值觀、想法、情感、態度以及行為的連續性循環圈,這個循環的過 程和結果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這樣緊密的循環會帶來 一定的效果、實現教育目標並且對學生和老師都帶來影響。

(30)

16

貳、 網路人際互動的意涵

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時時刻刻在上演,但除此之外,在虛擬網路世界的人 際互動也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而佔據的我們的生活,虛擬網路逐漸地模擬了真實 社會,也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Steuer 認為網路人際互動是透 過網路平台為媒介工具來交換意見或討論訊息,訊息發送者與訊息接收者都能透 過此工具來建立一個模擬社會真實的溝通情境(引自林素真、林麗娟、方世杰與 陳建智,2009)。張純富(2010)也提出網路人際關係的藍圖在現今社會中已具體實 踐,透過電腦為中介傳播的工具來傳遞訊息,並且也能將豐富的人際資訊散播出 去,在這小小的積體電路中所打造一個無國界的空間,建構出一種類似真實社會 的人際網絡。

有一派研究者則認為網路人際互動是另一種型式的人際溝通工具,可以打破 傳統面對面互動的時間與空間限制。Hoffman、Novak(1996)在其研究中就指出網 路互動是指藉由網際網路來做人際之間的溝通橋樑,例如使用者可以利用電子郵 件或討論區…等各式各樣的軟體設備來和其他使用者進行人際溝通般的互動。因 此陳連成(2008)在文中指出網路人際互動又被學者稱為「電腦中介傳播」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此一互動方式是使用者透過電腦軟 體及工具程式,編輯所欲傳達的訊息,透過網際網路傳遞至伺服器或彼端電腦使 用者,讓意欲溝通、互動的對象能夠透過相同方式來接收此一訊息,接收者在訊 息接收後也提供訊息會回饋來達到相同於面對面人際互動的功能。林建丞(2006) 也提出網路互動性具有溝通的特徵,但其最大的不同是有別於傳統媒介的單項傳 播,網路互動不侷限於兩方的溝通互動,可以使虛擬社群成員以一對多、多對多 或者是和媒介本身的互動的方式來進行資訊的溝通與交流。以上研究皆點出網路 在現今社會中扮演著人際溝通的重要角色。

林素真、林麗娟、方世杰與陳建智(2009)則認為以電腦為中介傳播的互動性 是指傳播資訊者與接收資訊者彼此之間傳送的訊息必須是對方有共鳴而且具有 關聯性的訊息,而傳送與接收的雙方角色是可以互換的,並且兩者皆具有傳播的 控制權力,此權力是指雙方都能選擇參與或拒絕,或者主動對傳播的內容進行增 刪、改變傳播情境,以滿足各自的傳播需求。甚至,吳姝蒨(1996)還提出網路人 際互動是由於社會心理的趨力所影響,使得使用者上網尋求社會支持,並藉由匿 名方式與人互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之後進而發展出情感與親密關係,並從中 獲得社會、情感的支持。因此筆者認為網路人際是雙方皆有主導權力且因著各種 不同的需求而存在的互動情境。

另外一方面,在網路人際互動的溝通模式上,Keng 與 Ting 也把網路互動性 定義分成兩種方式:「人際互動」(interpersonal interactivity)與「人機互動」(machine interactivity)。人際互動是強調使用者能夠在網站上相互交流溝通、交換信息;

人機互動則是是指人們單方面的以瀏覽、搜尋或回饋等方式參與網站的使用(引 自馮天昱、陳玉華,2015)。

(31)

17

表2-2-2

「網路人際互動」意涵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內容

Steuer 1992

透過網路平台為媒介工具來交換意見或討論訊息,訊 息發送者與訊息接收者都能透過此工具來建立一個模 擬社會真實的溝通情境。

吳姝蒨 1996

由於社會心理的趨力所影響,使用者上網尋求社會支 持,並藉由匿名方式與人互動,從中獲得社會、情感 的支持。

Hoffman

Novak 1996

藉由網際網路來做人際之間的溝通橋樑,例如利用電 子郵件或討論區…等各式各樣的軟體設備來和其他使 用者進行人際溝通般的互動。

林建丞 2006

網路互動性具有溝通的特徵,有別於傳統媒介的單項 傳播,網路互動不侷限於兩方的溝通互動,可以使虛 擬社群成員以一對多、多對多或者是和媒介本身的互 動的方式來進行資訊的溝通與交流。

陳連成 2008

又稱為「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是使用者透過電腦軟體及工 具程式,編輯所欲傳達的訊息,透過網際網路傳遞至 伺服器或彼端電腦使用者,讓意欲溝通、互動的對象 能夠透過相同方式來接收此一訊息,接收者在訊息接 收後也提供訊息會回饋來達到相同於面對面人際互動 的功能。

林素真 林麗娟 方世杰 陳建智

2009

傳播資訊者與接收資訊者傳送對方有共鳴而且具有關 聯性的訊息,而傳送與接收的雙方角色是可以互換 的,兩者皆具有傳播的控制權力,可主動對傳播的內 容進行增刪、改變傳播情境,以滿足各自的傳播需求。

Keng

Ting 2009

分成兩種方式:「人際互動」(interpersonal interactivity)

與「人機互動」(machine interactivity)。人際互動是 強調使用者能夠在網站上相互交流溝通、交換信息;

人機互動則是是指人們單方面的以瀏覽、搜尋或回饋 等方式參與網站的使用。

張純富 2010

網路人際關係的藍圖在現今社會中已具體實踐,透過 電腦為中介傳播的工具來傳遞訊息,並且也能將豐富 的人際資訊散播出去,建構出一種類似真實社會的人 際網絡。

(32)

18

綜合以上研究者對網路人際互動的敘述,研究者認為其意涵即是使用者在情 感需求…等趨力的趨使之下,利用網際網路以文字或非文字的方式將訊息、想法、

情感表達及散播出去來達到溝通的目的,且以相同的方式獲得回應或支持,建立 出一個類似真實社會的人際網絡。

參、不同背景變項在人際互動的差異

許多研究人際互動的學者皆認為不同背景變項的個體在人際互動上都會有 所差異,所以筆者在此段落將分成兩個部分皆聚焦於學生的背景變項,第一部分 談的是性別差異所造成的人際互動差異,第二部分則是社經地位所帶來的差異,

就此兩類來探討各個學者的研究發現,筆者將之詳述如下:

一、性別與人際互動關係

在青少年階段,性別也是一個影響人際互動的關鍵。因此本段列出國內學者 對於性別影響人際互動的文獻如下:

許明遠(2005)研究發現臺北市高年級學童在人際互動的關係上,女性學童 的人際關係明顯優於男性學童。鄭雅芬(2008)、魏頡(2015)也在其研究中提到學 生人際互動關係方面,女生與老師間的師生人際關係較男生頻繁及親密。孫旻儀、

石文怡和王鍾和(2007)研究師生間的影響力結果發現,以女學生與男教師間的影 響力最高、人際互動也較為密切,其程度依序為女學生與女教師及男學生與女教 師之間,至於最低者則為男學生與男教師之間。在接近性的部分,也以女學生與 男教師間的接近性最高、互動也較為頻繁,其次依序為男學生與男教師及女學生 與女教師之間,至於最低者則為男學生與女教師之間。陳連成(2008)也表示女生 在和老師網路人際互動的次數上多於男生。可見女生與老師互動的機會與次數較 男生頻繁及緊密。

除此之外,盧浩傑、荊溪昱(2006)也在調查中發現男、女生在各種網路人際 活動參與上的均達顯著差異。男生在網路線上遊戲的活動情形明顯高於女生,女 生則是在網路多人即時聊天和部落格人際互動系統的活動情形明顯高於男生。此 數據也顯示,男生較喜愛刺激性、挑戰性的網路活動,而女生則偏向情感的交流 較多。許麗玲、賴杉桂、許家祥與李志源(2011)也提到Blog使用者以女性居多(66%),

女性大多使用Blog的主要目的為抒發情感(35.6%);使用Blog的主題以心情日記 居多(28.3%)。在MSN方面,使用者也以女性居多(59.6%)用MSN的主要目的為維 持人際互動(33.3%);使用MSN的功能方面,以文字聊天最多(24.0%)。此研究數 據與盧浩傑、荊溪昱(2006)的研究不謀而合。

林正文(2005)認為相較於男孩子,女孩子較有傾向發展出具有親密關係的小 團體,此團體容易有更高更廣的親密度、行為分享與忠誠度,符合女性情感與歸 屬的需求,所以一般而言,在人際互動上的結果女性較優於男性。

(33)

19

表2-2-3

「性別與人際互動之相關研究」的結論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內容

許明遠 2005 在人際互動的關係上,女性學童的人際關係明顯優於男 性。

林正文 2005 人際互動上的結果女性較優於男性。

盧浩傑

荊溪昱 2006 男生較喜愛刺激性、挑戰性的網路活動,而女生則偏向 情感的交流互動較多。

孫旻儀 石文怡 王鍾和

2007 女學生與男教師間的影響力最高、人際互動也較為密切

鄭雅芬 2008 女生與老師間的師生人際關係較男生頻繁及親密。

許麗玲 賴杉桂 許家祥 李志源

2011 女性多用網際網路來溝通人際維持情感的比率高於男 性。

魏頡 2015 女學生與男教師間的人際互動最密切。

綜合上述研究者之研究,歸納出在男女性別與人際互動關係的差異上有明顯 的區別,女性不論是在現實生活中亦或是網路世界都有較頻繁的人際互動關係,

其中又以情感的抒發、人際互動的維持佔居大多數。

二、社經地位與人際互動關係

就父母社經地位的差異來探討學童的人際互動而言,因家庭生長環境、價值 觀及經濟呈度的不同,有些學者因此認為在互動的質量上也會有所差異。如:王 柏壽(2004)表示社經地位較低的孩子因其家庭背景關係導致其適應行為方式較 不利於人際互動的關係,故跟高社經地位的學生比起來較為弱勢。許明遠(2005)

的研究中也顯示學生的人際關係中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童優於低家庭社經地位學 童。孫旻儀、石文怡和王鍾和(2007)文中指出社經地位較高的學生,無論在師生 互動關係的影響力還是接近性上均有較高的得分,這個數據顯示出教師對來自社 經地位較高家庭之學生的引導與支配較多,而且師生間緊密合作的程度也較高。

其次才是來自於社經地位較低家庭的學生,最後是來自社經地位中等家庭的學 生。

(34)

20

就以上研究所示,在人際互動上低社經地位的孩子似乎較高社經地位的學生 來的弱勢,但卻也有學者抱持著不同的看法。在羅健霖(2015)的研究中,他認為 不論是什麼樣階級的學生都會使用各種方式來維持自己人際間的互動、情感上的 交流以及確認每天的網路活動訊息,來掌握周遭的資訊,只是在人際互動模式上 有所不同:中產階級學生在人際面向展現出「限定性」的交往對象,限定性的交 友互動會針對於特定的朋友對象發出邀請或是接受邀請,對於不熟悉人士或代號 則通常予以拒絕,在男女交友的界線中也有較明顯的界線,屬於謹慎的人際互動 模式。反而是勞工階級學生則較展現「開闊型」的人際關係,開闊型的互動特性 是對於網路交友沒有太大的限制,容易主動與陌生人互動或不會拒絕陌生人的邀 請,頂多就是事後將其再刪除或阻絕,並不太介意,是人際互動上較隨和的類型,

屬於海派的互動模式。

表2-2-4

「社經地位與人際互動之相關研究」結論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內容

王柏壽 2004 社經地位較低的孩子因其家庭背景關係導致其人際 互動與高社經地位的學生比起來較為弱勢。

許明遠 2005 中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童優於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童。

孫旻儀 石文怡 王鍾和

2007 社經地位較高的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關係較高。

羅健霖 2015 不論什麼階級的學生都有人際互動,只是在模式上 有所不同而已。

根據上述研究顯示,大部份的文獻指出高社經地位在人際互動中佔有優勢,反 之低社經低位之學童雖然也有高頻率的互動,但卻不一定是良好、友善的關係。

但卻也有學者認為社經地位對人際互動頻率並無太大影響,不同的只是互動模式 的差異而已。由於此部份的文獻較少、學者提出的差異也較大,故此一部份也列 為本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年級與人際互動關係

在年級與人際互動的相關研究上,魏頡(2015)、范傑臣(2003)、黃筱甄(2008)之 研究結果皆顯示出年級在人際互動上並無顯著差異,但由於此部分文獻過少,故 將其列為本研究的方向之一。

(35)

21

第 三 節 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班級經營一直是教育研究中一門重要的課題,也和教學的效能有著密切相關。

本節筆者將就各位學者所提出的班級經營意義、內涵與不同背景變項在班級經營 之差異在此章做個探討與小結。

壹、 班級經營的意義

班級是學校組織最基本的單位,也是由複雜的人、事、物組合而成的小型社 會體系(王宏彰,2004)。由此可知,「班級」是偌大教育體系中的一顆小螺絲,

這顆螺絲雖然小但卻是組成教育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就有學者提出說:

班級經營是教師主動積極營造出的活動或歷程且有利於教學之情境。其成功與否 都關係著教育的成敗,班級經營的能力愈佳的教師愈有能力有效地規劃教學工作、

營造學習氣氛、發揮教學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岳修平,2000)。故班級經 營是擔任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工作影響著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與教學氣氛,對 教學成敗有著重大的影響(黃彥超,2014)。甚至,也可能影響到整個學校經營的 效能。

因此,如何達成有效的班級經營呢?范熾文、莊千慧(2009)也如同上述學者一 樣認為教師領導行為影響著學生的整體表現,攸關教育的成敗。所以教師不能馬 虎,必須有通盤性的規劃、系統性的採取有效的行動與策略,來達成最終的目的,

就是讓學生能有效學習,這就是班級經營中最關鍵的核心。施怡僑與賴志峰(2013) 提出班級經營效能是指教師預先作好經營計畫,在依其制定的目標來妥善規劃班 級中的人、事、時、地、物和資源,並有效的利用以推展其經營計畫,使教學活 動有好的品質,學生學習有好的績效,進而達成教育目標。曾榮祥、張家瑜(2013) 也從較狹義範圍指出班級經營策略就是教室中所發生的師生互動過程,

老師能適當而有效地處理班級事務及學生狀況,使其教學效能得以發揮,進而達 成班級教學目標之歷程。張簡英玲(2015)也認為班級經營是一項專業的技能,此 技能讓教師在其班級中打造出優質的學習環境,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維持和諧 的師生關係,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惟有此專業能力的發揮才能達成國民基礎教 育目標的所有歷程。

每位學生每天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學校裡學習、生活,因此除了教師的 計畫與領導之外,蔡淑桂(2009)也點出班級經營的成功與否,最大的要素是「教 師」本身的能力和努力,並且著重於是否有「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此話也點 出班級經營成功的關鍵奠基於良好的師生互動。

但良好的師生互動光是老師有能力、肯努力是不夠的,學生也是能否達成良 好互動不容忽視的關鍵。彭翊榛、張美雲(2015)就提到班級經營是指教師為了達 到有效教學,而和學生共同努力來處理班級事務與維持班級關係的和諧。沈承宗 (2006)也認為好的班級經營是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的,透過系統化的領導、

規畫、管理、執行與學生的配合,來達成教學成效與教育目標而共同地努力。

(36)

22

黃超彥(2015)也對班級經營提出各層面的解釋: 1.就內容而言:班級經營包含 教學與教學之外一切的學生事務。2.就對象而言:班級經營的項目包含了學生、

行政同仁、家長與老師。3.就過程而言:班級經營是一段長時間的歷程,其成效 無法立即看到,需靠教師對學生的潛移默化。4.就目標而言:班級經營的主要目 的在於達成有效的學習及教育目的。5.就定位而言:班級經營是學校一切行政的 基礎,也是擔任教師的重要工作。

綜合上述學者之研究,筆者歸納出班級經營的意義為:班級經營是學校教育 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師透過通盤性及系統性的規劃,

利用周邊資源與學生共同努力的投入活動的過程,維持良好互動,使教師能發揮 教學效能、提高學生學習成果,達成教育目的。

(37)

23

表2-3-1

班級經營之意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內容

岳修平 2000

教師主動營造出的活動或歷程且有利於教學之情 境。其成功與否都關係著教育的成敗,班級經營 的能力愈佳的教師愈有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 效。

沈承宗 2006

班級經營是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的,透過 系統化的領導、規畫、管理、執行與學生的配合,

來達成教學成效與教育目標而共同地努力。

范熾文

莊千慧 2009

教師領導行為影響著學生的整體表現,攸關教育 的成敗。所以教師必須有通盤性的規劃、系統性 的採取有效的行動與策略,這就是班級經營中最 關鍵的核心。

蔡淑桂 2009

班級經營的成功與否,最大的要素是「教師」本 身的能力和努力,並且著重於是否有「良好的師 生互動關係」。

曾榮祥

張家瑜 2013

教室中所發生的師生互動過程,老師能適當而有 效地處理班級事務及學生狀況,使其教學效能得 以發揮,進而達成班級教學目標之歷程。

施怡僑

賴志峰 2013

教師預先作好經營計畫,在依其制定的目標來妥 善規劃班級中的人、事、時、地、物和資源,並 有效的利用以推展其經營計畫,進而達成教育目 標。

黃彥超 2014

班級經營是擔任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工作影 響著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與教學氣氛,對教學成敗 有著重大的影響。

1.就內容而言:包含教學與教學之外一切事務。

2.就對象而言:包含了學生、行政同仁、家長與 老師。

3.就過程而言:是一段長時間的歷程,其成效無 法立即看到,需靠教師對學生的潛移默化。

4.就目標而言:達成有效的學習及教育目的。

5.就定位而言:是學校一切行政的基礎,也是擔 任教師的重要工作。

張簡英玲 2015

班級經營是一項專業的技能,此技能讓教師在其 班級中打造出優質的學習環境,惟有此專業能力 的發揮才能達成國民基礎教育目標的所有歷程。

彭翊榛

張美雲 2015 教師為了達到有效教學,而和學生共同努力來處 理班級事務與維持班級關係的和諧。

數據

表 2-1-2  Schutz 人際行為三向度理論之歸屬行為的分類  歸屬行為(Inclusion)  付出(Do)  得到(Get)  實際看見的  (See)  我接納他人  (I include people)  別人接納我  (people include me)  心裡想要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s, this study inquires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related factors, online experience related facto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irst of all, by observing on 393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solution strategies and error types when seventh-grade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solved simple equations with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