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前國內外多數學者對於因應策略(coping strategy)的看法多源自於 Lazarus 與Folkman(1984)的見解,他們從壓力的觀點切入,將因應(coping)定義為:

當個體評估壓力情境時,試圖處理所覺知的需求及資源間不一致的過程;即個體 評估內外在特定需求後,發現需求超過個人資源所能承擔時,不斷改變其認知及 行為的努力,用以處理內外在要求,使個體能掌握問題並面對壓力情境與情緒(引 自林季儀,2005)。

根據此定義,Folkman 和 Lazarus(1988)透過一連串的實證研究和量表修 訂,將個體的因應策略分為八類:(1)面對,如:堅守崗位,爭取我想要的;(2) 迴避,如:繼續生活,假裝什麼都沒發生;(3)自我控制,如:試圖穩住自己的 感受;(4)尋求社會支持,如:告訴某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人;(5)接受責任,

如:瞭解問題是我自己造成的;(6)逃避退縮,如:希望問題會自己消失,用吃、

喝、抽煙讓自己好過一些;(7)計畫解決問題,如:設定並執行一個可以解決問 題的計畫;(8)對事件正向再評價,如:找到新的希望、將問題視為個人成長、

改變的好方法。此八類策略又可以粗分為問題中心(problem-focused)、情緒中 心(emotion-focused)因應策略,也有人以「積極/消極」的方式粗分。但 Folkman 和Lazarus(1980; 1988)認為問題中心、情緒中心只是暫訂的,因為問題中心也 會被用來調節情緒,而情緒中心也有問題中心的功能。故任何行動、想法都會根 據心理脈絡、發生情境,而不只有一種功能;個體因應壓力時,也會同時使用問

題中心與情緒中心策略,兩種類型的策略有複雜的運用過程。

Remillard 和 Lamb(2005)接續 Folkman 和 Lazarus(1985)對因應策略的 概念,認為個體因應特殊壓力事件時的策略是複雜的,同時有情緒與認知的運 作。以此修訂 Folkman 和 Lazarus(1985)的因應策略量表(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WOCC),仍將因應策略分為八類,但內容略有不同,包括:(1)問題 中心,如:想一些不同的解決方法;(2)一相情願的想法,如:希望我可以改變 已經發生的事或我的感受、希望事情會自然好轉;(3)消極以對,如:我覺得那 時無法有什麼改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4)尋求社會支持,如:告訴他人 我的感覺;(5)專注於正向,如:思考從這件事中得到的正向改變和成長;(6)自 責,如:我為我自己帶來困擾;(7)減少緊張,如:用活動轉移注意力;(8)維持 自我,如:我嘗試維持對自己的感覺、避免和人相處。Warden 和 Mackinnon(2003)

則認為因應策略包含介入社會問題的反應(攻擊、消極逃避、有建設性)以及預 期結果兩個層面。

部分學者以訪談、編碼的方式,定義因應策略的內涵,如:Warden 和 Mackinnon(2003)針對 131 位 9 到 10 歲孩童進行研究,將解決策略分為四類:

直接有建設性的解決問題、間接從旁瞭解問題的、消極迴避、攻擊(包含肢體、

口語攻擊)。Castro 等人(2005)以訪談的方式,詢問 84 位 7-13 歲學生在學校 社會性衝突的模糊情境中,會做些什麼讓自己覺得好過一些?將受訪者的回答進 行編碼,得出問題解決、轉移注意、認知處理、攻擊、倚靠別人等五個策略。

Goodwin(2006)亦收集六到十年級的青少年對生氣情緒的因應方式,將結果編 碼後分為物質使用(如:喝酒、嗑藥、抽煙)、肢體運動(如:運動、騎腳踏車、

散步)、情緒因應(如:找人說、禱告、聽音樂)、攻擊行為(如:找人打架、

吵架)等四類。

另外一些學者則以修訂量表的方式,定義因應策略的內涵,如:Andreou

(2001)修訂 Causey 和 Dubow(1992)的自陳因應策略量表(Self-Report Coping Scale; SRCS),認為因應策略的內涵包含五種:尋求社會支持、問題解決、迴

避、內化因應(如:壓抑、自責)、外化因應(如:摔東西發洩情緒);其中「問 題解決、迴避、尋求社會支持」是一般因應模式,「內化」、「外化」則是面對 壓力時的情緒反應。Coats 和 Blanchard-Field(2008)則是參考 Carver、Scheier 和Weintraub(1989)的因應策略量表(the COPE scale of coping strategies)、以 及Stanton 等人(2000)的情緒取向因應量表(emotional approach scale of coping), 將因應策略分為十類:(1)消極-壓抑;(2)消極-逃避否認;(3)消極-接受問題;

(4)積極表達-表達感受;(5)積極表達-溝通;(6)積極尋求-向內瞭解自己的感 受;(7)積極尋求-情緒支持;(8)積極尋求-得到建議;(9)解決-問題解決;(10) 解決-計畫。

由上述國外學者對於因應策略的研究可以發現,各家對因應策略內涵的看法 大同小異,至少都包含了問題解決、消極迴避、尋求支持、運用內在信念、宣洩 情緒等核心因素,只是分類精細程度的不同而已。國內學者對於因應策略的定義 與內涵,亦多參考上述文獻而來。

國內研究部分,無論是壓力因應策略、情緒因應策略、人際因應策略,其定 義與內涵皆十分接近,不同點只在於該策略是運用來面對情緒、壓力或人際衝突 情境而已。如:劉方(2000)以 Lazarus 的情緒認知評估理論為基礎,將因應方 式定義為「個體面對情緒感受時所採取的行動策略,藉以降低不適感」。其參考 Folkman 與 Lazarus(1980)的因應策略量表(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WOCC)、

以及王淑俐(1990)的「情緒觀念及表現量表」、江承曉(1991)、鄭照順(1993)

等人有關青少年壓力因應方式的研究,將因應方式的內涵分為五類:(1)發洩情 緒(如:哭泣、丟東西…);(2)轉移情緒(如:聽音樂、運動…);(3)壓抑情 緒(如:藏在心底不告訴任何人、硬把情緒壓下去…);(4)找人幫忙(如:找 父母、老師傾訴,請求幫忙…);(5)認知處理(如:告訴自己要鎮定、鼓勵自 己是可以處理…)。江文慈(1998)則在建構情緒調整模式的研究中,視因應策 略為情緒調整模式中的一個部分──調整策略,其內涵包括「正向思考、問題解 決、逃避遺忘、放鬆分心、間接宣洩、報復攻擊、尋求支持」等七種。

針對衝突事件、生氣情緒因應策略的部分,余郁雯(2005)採用林瑞雯(民 2004)所編修的「兒童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問卷」,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分為「競 爭、合作、妥協、訴諸權威」等四種。巫宜倫(2005)將生氣情緒的因應方式分 為三種,向外生氣(如:語言或身體上攻擊自己、他人、或物體等)、向內生氣

(即個體生氣時傾向以壓抑、或隱藏情緒不被人察覺)、控制生氣(如:問題解 決、肯定表達、協商技巧等)。陳玫靜(2007)研究生氣情緒的因應方式時,認 為因應方式應包含「行為方式」及「行為意圖」兩部分。其中「行為方式」包括 了「外顯行動、消極因應、控制生氣、溝通表達、尋求支持」等五類。

在人際壓力因應策略的部分,戴淑梅(2004)研究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同儕 關係、生活適應的文獻中,參考Lazarus 和 Folkman(1984)的看法,將因應策 略定義為「受試者在同儕排斥的壓力情境下,為減少此情境所給予之威脅、壓力,

所採取的認知或行為上的努力」。故其量表特別說明所測之因應策略是用於「如 果你和同儕的相處發生了問題,你會有什麼反應或你會如何處理?例如:你覺得 有同儕不喜歡你、排擠你、對你冷淡、不理你、不把你當一回事…等」的情況下。

其因應策略的內涵則修訂自Causey 與 Dubow(1992)所編之自陳因應策略量表

(Self-Report Coping Scale; SRCS),將因應策略分為五類:「問題解決」、「負 面情緒與自責」、「尋求社會支持」、「漠視與逃避」與「發洩情緒」等,用以 瞭解國中生傾向使用何種方式來因應同儕排斥的人際問題。

林季儀(2005)接續戴淑梅(2004)的研究進一步探討青少年人際因應策略 與人際適應的關聯時,將人際因應策略定義為「青少年面對人際壓力情境時,所 採取的因應方式。」,並加以修訂其「人際壓力因應策略問卷」,亦得出與戴淑 梅(2004)相同的五種因應策略。

由於過去已有文獻證實,關係攻擊行為與「關係性(relational)情境」(指 輕視或威脅到彼此關係、社交地位或自尊可能遭受損害的人際衝突情境。如:無 意間聽到同儕們要一起出遊,自己卻不知道此事;秘密被洩漏;被當眾取笑……

等等)有高度相關;而外顯攻擊與「工具性(instrumental)情境」(如:東西被

同儕弄壞)有高度相關(莊季靜,2007;藍珮君,2006;Crick, Grotpeter & Bigbee, 2002)。因此,本研究亦將因應策略界定為「個體面對產生人際壓力的關係性情 境時,所採用的人際衝突因應策略」。此界定與國內學者戴淑梅(2004)及林季 儀(2005)等人所研究的人際情境較為接近(如:例如:你覺得有同儕不喜歡你、

排擠你、對你冷淡、不理你、不把你當一回事…等),故本研究採用其對人際衝 突因應策略的定義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