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 對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及受害程度的預測情形討論

貳、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對國中生關係攻擊受害 程度的預測力考驗

第五節 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 對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及受害程度的預測情形討論

本研究的目的五為瞭解國中生的規範信念、同理心與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對其 關係攻擊加害及受害程度的預測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在加害程度部分,「負面情 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主動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及「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

三者共可解釋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程度總變異量的 3.1%,意即較認同在情境主 角無明顯被激怒的情境中,可以對他人施以關係攻擊,且較傾向以「負面情緒與 自責」及「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處理人際衝突的國中生,其關係攻擊加害程 度較高。受害程度部分,「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主動性關係攻擊規範信 念、及情感同理,三者共可解釋國中生關係攻擊受害程度總變異量的10.6%,意 即較認同在情境主角無明顯被激怒的情境中,可以對他人施以關係攻擊,且較傾 向以「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處理人際衝突,以及較能同情、關懷比自己不 幸的人的國中生,其關係攻擊受害程度較高。此研究結果支持了本研究的研究假 設五:國中生的規範信念、同理心與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能有效預測其關係攻擊 加害及受害程度。

以下分別就本研究的結果,綜合描述關係攻擊加害者、受害者在規範信念、

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的表現,以及各預測因子與關係攻擊加害程度、受 害程度之間的關係。

一、關係攻擊加害者在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的型態

綜合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與未涉入者相比,關係攻擊加害者在「主 動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負面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因應策略的得分 皆較高;與關係攻擊受害者相比,關係攻擊加害者則是在「認知同理」、「整體 同理」及「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上得分皆較低。由此結果可以勾勒出關係 攻擊加害者的樣貌:其比未涉入者更認同在情境主角無明顯被激怒的情境中,可

以對他人施以關係攻擊;比受害者更缺乏在認知上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以及間 接感受他人情緒反應與經驗的能力;且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時,與受害者 一樣都比未涉入者傾向會處於負面情緒中,並以大聲吼叫、責罵他人、拿東西出 氣等方式發洩情緒,然其悲傷、不安的情形顯然並不如受害者那麼嚴重。

根據多元逐步迴歸的結果,則可以找出「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主動 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及「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這三個主要的預測因子。在

「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上,研究者認為可能與關係攻擊加害者在關係性人 際衝突情境中所感受到「自尊受損」有關。陳玫靜(2007)認為當個體在人際互 動中遭遇「違反自尊需求」事件時,傾向採用「消極因應」的方式(如:壓抑情 緒、哭泣、漠視、忽略等),也許是因為心理上無形的傷害,旁人不易理解,若 採取「外顯行動」因應(如:辱罵、回嗆、毆打對方),容易被視為防衛過當,

因而改採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在「主動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上,研究者 認為這支持了過去關係攻擊規範信念可以預測關係攻擊行為的研究結果(如:

Henry et al., 2000; Huesmann & Guerra, 1997; Sukhodolsky & Ruchkn, 2004; Zelli et al., 1999),證實當個體越支持關係攻擊行為時,其越有可能產生關係攻擊行為。

在「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上,迴歸分析的結果與前面t 考驗的結果不同:迴 歸分析的結果發現「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可以預測關係攻擊加害程度,但 t 考驗卻未發現關係攻擊加害者在「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上,與受害者或未涉 入者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可能與統計方法的不同、以及「尋求社會 支持」因應策略的內涵有關。當採用迴歸分析進行統計時,全部研究樣本(共 964 人)皆納入分析,未考量個體的受害程度,發現當樣本變大,包含加害者、

受害者、加害與受害兼具者及未涉入者等不同關係攻擊角色的關係攻擊程度時,

加害程度與「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的關係才會出現。此外,研究者推測此處 的「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可能有別於關係攻擊受害者因缺乏內、外在資源

(如:社會智能、社交地位)而向外尋求協助的意涵(第90 頁),而是與維持 其與同儕團體的關係有關。Delveaux 和 Daniels(2000)認為,關係攻擊加害者

在乎的是與大團體的關係,而非與特定同儕(如:受害者)的關係;陳玫靜(2007)

則認為女生在人際關係中感到生氣時,「尋求協助」的行為除了抒發情緒外,也 可能是尋求同盟,利用輿論給予對方(如:受害者)壓力。可見,當加害者面對 關係性人際衝突時,向旁人傾吐、訴苦等尋求社會支持的行為,可能也是其維持 社交地位及親密友誼的方式。

另一方面,本研究以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預測國中生關 係攻擊加害程度,總累積解釋變異量偏低,僅 3.1%,推測可能與不同加、受害 程度的國中生在人際衝突情境中所感受到的壓力不同有關。關係攻擊加害程度較 高的國中生,可能在人際衝突情境中感受到較低程度的壓力,而認為題目所述之 曖昧性或激怒性關係情境並不需要採取特別的因應策略,使其在人際衝突因應策 略上的得分變異不大(即並未傾向使用某種人際衝突因應策略),進而影響規範 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對關係攻擊加害程度的預測力;而關係攻擊受 害程度較高的國中生,則可能在人際衝突情境中感受到較高程度的壓力,因此必 須採取某些因應策略處理其壓力感受,故其因應策略的得分變異較大(即傾向使 用某種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而使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對關 係攻擊受害程度的預測力較加害程度高。

二、關係攻擊受害者在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的型態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與未涉入者相比,關係攻擊受害者在「主動性 關係攻擊規範信念」、「回應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整體關係攻擊規範信念」、

「情感同理」、「整體同理」、「負面情緒與自責」、「尋求社會支持」及「發 洩情緒」因應策略的得分皆較高;若與關係攻擊加害者相比,關係攻擊受害者則 是在「認知同理」、「整體同理」及「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上得分皆較高。

由此結果可以勾勒出關係攻擊受害者的樣貌:其無論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的特性 為何(如:有無明顯被激怒),皆比未涉入者更認為對他人施以關係攻擊是可以 接受的行為;其同理心程度最高,比未涉入者更會對不幸的人感到同情、比加害

者更能在認知上理解他人觀點;且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時,與加害者一樣 都比未涉入者傾向處於負面情緒中,並以大聲吼叫、責罵他人、拿東西出氣等方 式發洩情緒;然其悲傷、不安、自責的情形更甚於加害者,且比未涉入者更會向 外尋求情緒性與工具性的支持。

根據多元逐步迴歸的結果,則可以找出「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主 動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情感同理」這三個主要的預測因子。在「負面情緒 與自責」因應策略上,研究者認為除了與關係攻擊加害者同樣,在關係性人際衝 突情境中感到「自尊受損」外,也可能是因為受害者比未涉入者及加害者,對於 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更容易感到難過所致。相較於生氣情緒,難過情緒較不易引 發攻擊行為,反而容易使個體為了減少難過情緒而想更多,產生更謹慎、小心的 認知歷程,花更多時間處理訊息、思考更多反應方式,因而容易出現負面情緒與 自責等消極、迴避的因應策略(Remillard & Lamb, 2005; Tiedens, 2001)。在「主 動性關係攻擊規範信念」上,受害程度越高的國中生,似乎越覺得關係攻擊並沒 有什麼不對的,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受到觀察學習的影響,受害者在關係攻擊行為 中觀察到加害者經由關係攻擊所得到的社交地位和友誼,因而內化了對關係攻擊 的認同,覺得這只是人際關係的平常現象。在「情感同理」上,受害程度越高的 國中生,越具備情感同理的能力,研究者認為可能因為關係攻擊受害者在人際互 動中的所遭遇到的受害經驗及痛苦感,使其容易投射自身情感而同情不幸的人;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關係攻擊加害者本身具備了「情感同理」能力,使其即使 與加害者同樣支持關係攻擊,卻並未實際對他人施以關係攻擊,意即同理心抑制 了 攻 擊 行 為 (Bryant, 1982; Carlo et al., 1999; Feshbach & Feshbach, 1969;

Kaukiainen et al., 1999; Miller & Eisenberg, 1988; Richardson et al., 1994)。但若個 體在人際衝突情境中缺乏其他社會資源(如:社交地位、友誼品質、社交技巧等)

保護自己,那麼同理心可能無助於個體擺脫關係攻擊受害者的角色,反而使受害 者更加陷入關係攻擊受害的情況中。

綜合關係攻擊加害者、受害者、加害與受害兼具者對照未涉入者的差異情 形、以及加害程度與受害程度的預測情形來看,本研究發現關係攻擊加害者及受 害者在規範信念、因應策略上的表現其實十分類似,二者皆較認同關係攻擊行 為,並且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皆傾向使用「負面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

因應策略。而加害與受害兼具者,則是在規範信念及同理心的表現上類似受害 者,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的表現上類似加害者。

因應策略。而加害與受害兼具者,則是在規範信念及同理心的表現上類似受害 者,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的表現上類似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