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 同理心與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 一、同理心與肢體攻擊行為

關於同理心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聯,在理論推演上 Mayberry 和 Espelage

(2007)從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的觀點來看,認為攻擊行為與前一節所提到的規範 信念以及反應步驟中的敵意歸因偏誤有關:不同的認知同理能力,因為涉及了攻 擊者必須瞭解對方的觀點,故可能會影響個體對社會訊息線索的解釋;不同的情 感同理能力則會影響情感激起的程度,進而影響個體對社會訊息線索的注意程 度。因此,越具備同理心的人,越能在人際互動中注意到對方值得同情之處,並 登錄此社會訊息線索,透過理解對方的觀點降低敵意歸因偏誤,進而減少攻擊行 為。

Zillmann(1990)的「認知-刺激模式」也認為攻擊事件會因個體「能夠理 解對方行為理由」的認知同理能力而減少。因此,嚴重衝突的解決最好從理解對 方的痛苦開始,一方從另一方的觀點看其優點,理解其行為的合理與行動的公 正,如此衝突才能圓滿解決(引自Richardson et al., 1994)。

多數學者都假設同理心有助於抑制攻擊行為,認為較具同理心的人,會因觀 察他人的痛苦時間接感受到類似的痛苦,而認為自己對他人的痛苦有責任,進而 減少攻擊行為;缺乏同理心的攻擊者,則因其較無法間接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故 受害者的痛苦表現反而會增加攻擊者的攻擊行為,尤其是在攻擊者生氣情緒失控 或被嚴重激怒的狀態下(Bryant, 1982; Carlo et al., 1999; Feshbach & Feshbach, 1969; Kaukiainen et al., 1999; Miller & Eisenberg, 1988; Richardson et al., 1994)。

然而,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認為同理心未必能抑制攻擊行為,可能原因有 二:(1)許多加害者的目的是為了讓受害者感到痛苦,故加害者若看到受害者的 痛苦表現,很可能反而感覺得到酬賞,表示自己的行為達到目的。(2)某些情境 中,不恰當或刻意地分享痛苦情緒(如:嘲弄的模倣、諷刺),可能反而會招來 他人的攻擊(Lovett & Sheffield, 2007)。

在實證研究的結果上,幾乎一面倒地發現同理心與肢體攻擊行為呈負相關。

如:Feshbach 和 Feshbach(1969)針對 40 位 6-7 歲的孩童進行實驗研究及教師 評定,想瞭解同理心是否為肢體及口語攻擊行為的抑制因子。結果發現高同理心 的男生比低同理心的男生較少攻擊行為。Bryant(1982)的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 果,其針對256 位一、四、七年級學生,以教師評定攻擊行為及自編同理心自陳 量表的方式瞭解攻擊行為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發現一、四年級的男生,同理心 和攻擊行為有負相關。Miller 和 Eisenberg(1988)則將過去歷年研究同理心與攻 擊行為的47 篇文獻進行後設分析,亦發現自陳量表測得的同理心與攻擊行為、

反社會行為、及外化問題行為、被肢體虐待的受暴經驗等有負相關。

在青少年的部分,Carlo 等人(1999)針對 89 位 12 到 19 歲的青少年以自陳 的IRI 量表進行同理心與肢體攻擊行為的研究,發現男生的同理心與肢體攻擊有 負相關,女生則沒有相關存在。若進一步瞭解不同層面的同理心與肢體攻擊行為 的關係,則可發現對男生而言,「關懷」(即情感層面的同理)是同理心與肢體 攻擊行為的中介變項,「觀點取替」(即認知層面的同理)則不是。顯示相較於 同理心認知層面,其情感層面對性別和肢體攻擊行為的影響更大。

Mayberry 和 Espelage(2007)更進一步地探討同理心與不同攻擊角色間的關 係。他們針對433 位六到八年級學生,以 IRI 自陳量表、同理心情境式量表等不 同方式,進行同理心(包含情感、認知層面)、社會智能與不同肢體及口語攻擊 角色(反應性攻擊者、前攝性攻擊者、兼具反應性及前攝性攻擊者、未涉入者)

進行研究。發現男生攻擊性比女生高,同理心比女生低;兼具反應性及前攝性攻 擊者,其同理心的程度最低;而未涉入者的同理心、社會智能程度都比前攝性、

反應性攻擊組及兼具反應性及前攝性攻擊組高。此研究證實了攻擊者和未涉入者 在同理心上的差異,但很可惜其攻擊行為並未包含關係攻擊,而且也未考量到攻 擊受害者的部分。

由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在孩童及青少年階段,同理心(包含情感及認知層面)

的確與外顯攻擊行為有負相關,且此相關在男生身上更為明顯。Feshbach 和

Feshbach(1969)認為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研究多聚焦在肢體、外顯攻擊上,也可 能是因為男、女攻擊方式不同之故。因此,後續研究者更進一步地探討其他攻擊 形式與同理心的關係,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二、同理心與關係攻擊行為

在本章第一節「關係攻擊的相關文獻探討」中曾提及,國內多數研究認為男、

女生攻擊方式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常使用關係攻擊(王明傳、雷庚玲,2008;林 淑菁,2005;莊季靜,2007;鄭明芳,2005;藍珮君,2006);而前述的同理心 相關研究則發現同理心與外顯攻擊行為有負相關,且此相關在男生身上更為明 顯。故,可以進一步思考:若將女生較常使用的關係攻擊納入討論,是否也能得 出「同理心與攻擊行為有負相關」的結果呢?

Richardson 等人(1994)以自陳的 IRI 量表及實驗法針對 189 位大學生進行 同理心與人際攻擊行為(包含侵犯人身、關係攻擊、口語攻擊、易怒性等)的研 究。證實無論男、女生,認知同理都與抑制攻擊行為有關。且同理心中的認知因 素比情感因素更能預測攻擊行為的減少。然而,很可惜此研究並未分別探究各種 人際攻擊行為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

Kaukiainen 等人(1999)的研究則直接清楚地證實同理心與關係攻擊行為之 間有負相關。該研究者針對10、12、14 歲學生 526 人,以同儕提名及自編的同 理心自陳量表,瞭解肢體、口語、關係攻擊與社會智能、同理心的關係。發現同 理心與各年齡層的肢體、口語、關係攻擊皆有負相關,唯獨與12 歲學生的關係 攻擊無關,但Kaukiainen 等人並未進一步解釋 12 歲學生的同理心與關係攻擊無 關的可能原因。

由上述文獻探討可知,關係攻擊這一領域尚在探索階段,國內目前並無同時 討論同理心與關係攻擊的文獻,國外的相關文獻也十分有限。但在有限的文獻 中,我們仍可以觀察到同理心與關係攻擊的關係,似乎如同與外顯攻擊的關係般 呈現負相關,是可以嘗試用來區辨不同關係攻擊角色的指標之一。

參、 小結

綜合本節的文獻探討可以知道,同理心對攻擊行為具有抑制作用,且不同攻 擊行為角色(加害者、受害者、未涉入者)的同理心程度確有差異。但國外研究 仍以肢體、外顯攻擊為主,針對關係攻擊進行研究的文獻十分有限(Kaukiainen et al., 1999),雖然目前研究結果與過去針對肢體、外顯攻擊的研究結果相同,但 在文獻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尚難以確定同理心與關係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而國 內則是完全缺乏這方面的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基於此部分的文獻探討,假設不 同關係攻擊角色在同理心的程度上有所差異,且個體的同理心程度能有效預測其 關係攻擊加害及受害程度,以進一步驗證同理心與關係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的相關文獻探討

在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行為策略」特性方面,本研究鎖定在「人際 衝突因應策略」這一內在因素。本節將就「人際衝突因應策略的意義與內涵」及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進行討論,並在結尾作一小結,說 明本研究之所以假設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關係攻擊行為有所關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