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不同關係攻擊角色的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差異情形討論

貳、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對國中生關係攻擊受害 程度的預測力考驗

第四節 國中生不同關係攻擊角色的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差異情形討論

本研究的目的四為探討國中生不同關係攻擊角色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的 差異。過去研究發現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時,受害者常使用忽視、獨自生氣、

一相情願的想法、自責、降低焦慮、維持自我等消極的因應策略(Coyne, Archer,

& Eslea, 2006; Remillard & Lamb, 2005);而在賴氏人格測驗中攻擊性越高的國 中生越會使用發洩情緒因應策略、越不會使用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戴淑梅,

與受害者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的不同點,僅(1)受害者比加害者更會使用「負 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2)受害者比未涉入者更會使用「尋求社會支持」

因應策略,在加害者身上則未看到此差異。加害與受害兼具者則僅在「負面情緒 與自責」因應策略上高於未涉入者,其餘因應策略皆沒有差異。此研究結果支持 了研究假設四:國中生不同關係攻擊角色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有差異。

然而,為何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十分接近,卻在關 係攻擊事件中扮演不同角色?研究者認為可能有下面二個原因:

一、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情緒感受不同

陳玫靜(2007)認為當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遭遇「違反自尊需求」事件時,傾 向採用「消極因應」的方式(如:壓抑情緒、哭泣、漠視、忽略等),也許是因 為心理上無形的傷害,旁人不易理解,若採取「外顯行動」(如:辱罵、回嗆、

毆打對方等)因應,容易被視為防衛過當;Remillard 和 Lamb(2005)的研究也 認為無論男、女生,在面對關係攻擊事件時,都會以「保持距離」、「忽視」、

「內化」(如:自責、哭泣)等方式因應。這些看法也許可以解釋為何在與「自 尊」有關的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中,無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都傾向採用「負面 情緒與自責」、「發洩情緒」等消極策略。

然而,雖然關係攻擊受害者與加害者一樣,皆比未涉入者容易使用「負面情 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等因應策略,但受害者所感受到的痛苦面向可能與加 害者不盡相同。過去研究指出關係攻擊加害者比起非關係攻擊者對關係性人際衝 突情境有較高的生氣情緒及敵意意圖歸因,容易將對方的行為解釋成負面或具有 敵意的,如:認為對方是故意傷害自己、是壞心眼的(藍珮君,2006);而受害 者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事件時,則傾向向內歸因,認為是自己的不對(李雅婷,

2005)。似乎加害者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時,傾向出現生氣情緒(巫宜倫,

2005;藍珮君,2006;Coyne, Archer, & Eslea, 2006; Sukhodolsky & Ruchkn, 2004;

Vail, 2002);但受害者除了生氣外,更與受傷、難過、無助的情緒有關(Camodeca

& Goossens, 2005; Mckay, 2003; Mullin-Rindler, 2003; Verona et al., 2007)。換句 話說,雖然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一樣,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時都容易 產生負面情緒,但其負面情緒的內涵可能不同:加害者傾向以生氣情緒為主,受 害者則傾向以難過情緒為主。

加害者、受害者在關係攻擊事件中情緒感受的差異,可能導致不同的後續效 應。Werner 和 Nixon(2005)從認知的角度分析此種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其認為 生氣、難過所連結的認知腳本有所不同。「生氣」情緒與「認為某人會傷害我」

的認知成分有關,此想法容易在個體生氣時,啟動自發性的認知歷程,使個體判 斷失控,進而對環境產生敵意推論,促使攻擊行為的增加;而「難過」情緒則與 敵意推論的認知成分無關,反而容易使個體為了減少難過情緒而想更多,產生更 謹慎小心的認知歷程,花更多時間處理訊息、思考更多反應方式,因而容易出現 負面情緒與自責等消極、迴避的因應策略(Remillard & Lamb, 2005; Tiedens, 2001)。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都比未涉入者表現出更高 的「負面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因應策略,但二者卻在關係攻擊事件中扮 演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且若加害者與受害者相比,受害者又比加害者 在「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的得分更高,即受害者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 境時,比加害者更容易處於悲傷、不安的情緒中。

另一方面,Coats 和 Blanchard-Field(2008)從情緒調節的角度切入,認為 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有其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在人際互動中,個體若選擇消極的 策略(如:自責)處理負面情緒,通常是為了「在人際問題中維持和諧關係」(如:

不吵架、不撕破臉);而積極的策略則與「保護關係、維持幸福感」有關(如:

想要增加彼此的親密感)。由此可以推論,關係攻擊加害者及受害者在面對關係 性人際衝突情境時,其目的和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二者可能都想維持和諧的人際 關係,因此皆選擇了負面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等消極的因應策略;但相較於關 係攻擊加害者,受害者處於人際關係中的劣勢,往往必須更進一步保護自己的友 誼、維持與好友的親密感,因此除了負面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外,更會使用「尋

求社會支持」等較積極的因應策略。

二、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所擁有的資源不同

另一個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在因應策略上有差異的原因,研究者推測可 能與加害者及受害者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不同有關。過去研究多指出關係攻擊加害 者的友誼品質、朋友數皆比一般學生高,且比受害者更具親和力及人際適應能 力,與人相處、具有自信、對人有信任感;而受害者的友誼品質則比一般學生低,

對自己的社交關係和身體的自我概念也都偏低(林君徽,2006;林淑菁,2005;

蔡慧苓,2006;Mckay, 2003)。可見,關係攻擊加害者的內在資源(如:自信、

親和力、人際適應能力等)及外在資源(如:人際關係、友誼品質)似乎都比受 害者來得好。研究者認為,這種內、外在資源上的差異,除了可能使關係攻擊受 害者在面對關係性人際衝突情境時,因為更容易感到難過、無助,因而比關係攻 擊加害者及未涉入者更常使用負面情緒與自責因應策略外,也可能促使其必須採 取更積極、有建設性的方式面對(Remillard & Lamb, 2005; Warden & Mackinnon, 2003),故傾向選擇向外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如:找老師、家長、朋友訴苦或 討論)。

另一方面,若與本研究中同理心和規範信念的研究結果結合來看,關係攻擊 受害者的同理心明顯比加害者及未涉入者高,Richardson 等人(1994)認為同理 心程度較高的人,在人際衝突中傾向選擇較具建設性的因應策略,這可能是受害 者比未涉入者更會選擇「尋求社會支持」此一積極因應策略的原因之一。此外,

Folkman 和 Lazarus(1980)的研究認為個體對於「不得不接受」的事件,傾向 使用情緒中心(emotion-focused)的因應策略(如:負面情緒與自責、發洩情緒 等);但若個體對事件的看法為「可以做些什麼」或「需要更多資訊」,則傾向 使用問題中心(problem-focused)因應策略(如:問題解決、尋求社會支持等)。

結合本研究關於規範信念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無論是關係攻擊加害者或受害

者,都比未涉入者更認同關係攻擊行為,似乎對他們而言關係攻擊事件是「不得 不接受」的,由此可以解釋為何二者皆傾向選擇負向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因應 策略。然而,對受害者來說,他們的處境劣勢和資源不足,可能迫使其除了接受 外,仍想要做些什麼以改變自己的劣勢,因此除了負面情緒與自責及發洩情緒 外,也會選擇尋求社會支持因應策略以為困境解套。研究者認為這也是研究者自 己在輔導經驗中常發現,前來求助的往往是關係攻擊受害者而非加害者之故。

第五節 規範信念、同理心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