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今後的展開—一條迂迴的道路

第四章 個人創作實踐

第四節 今後的展開—一條迂迴的道路

        從戴氏的這段話中,我們所理解到的是,身為一名繪畫創作者,即便這個世

        事實上,繪畫終究只能向我們給出一個最終極的靜止畫面,然而畫家要講的 話語常常超出這個靜止的畫面,於是一切的道理總是暗藏在這一消一長的繪畫過 程裡,在這些塗改的片段之間,恐怕才是真正指向我們觀看到的存在,也唯有在 這些可見性之間的空白才能真正看到活力的頓挫與生命的躍動。  

 

        筆者近年來的繪畫創作,即便題材的轉換之間並未見強烈的相關性,但是正 如前面幾段創作的說明,在每個系列的作品群之中,都維繫著一個共同主題—「存 在感」的顯現,然而這個主軸又是不能事先以「存在感」的顯現而明言的,必須 是在創作後由觀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才能做後續的文字或語言描述,在這種世界 的可見性之間的空白之捕捉,理應是跳脫題材限制而直指感官感覺的呈現的。繪 畫從來就不是一種清澈見底的語言,即便渾沌之中有種嚮往之境都可能是一種陳 腔濫調的干擾,即便只是一點點的對已知之模仿或漠然的盲從,都是讓創作失去 意義的危機,它就像是一條必須秉持初心以戒慎恐懼以待之的迂迴道路,偶然可 以看見走過的痕跡卻很難預測未來的路徑,因此,對於今後的創作取材,筆者不 願做過多的預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存在感」為命題的持續探索為創作方向 是不會改變的,而且仍將循著某種迂迴的姿態朝向下一個主題緩緩前進。  

               

第五章 結論

         

        筆者在對於繪畫創作的「存在感」考察同時,於創作活動一直是以積極的態 度持續在進行著,博士班研究期間,除了參與多項的聯展之外,也舉辦了兩次以 上的個展,每次作品的發表就會帶來更豐富的心得,也對研究方向產生更篤定的 信念。在論文與創作並行的路上,有時候會停下來質疑其可能性與必要性,就像 塞尚或馬蒂斯,隨性而不見章法的創作書寫依然可以使自己的存在成為永恆,或 是像傑克梅第或法蘭西斯培根只專注在創作上就能發現自己的道路,何苦一直在 理論的研究建構上多花心思?然而,或許這只是很不自量力也沒必要的比較,因 為我永遠就是我,我不能取代他人,他人也不可能取代我,頂多是互相學習、激 勵成長而已。就如尼采所說,人到頭來就是面對自己一人,也只有對於自己真正 在意的理念給予關注和投入研究才能達到自我實現。話說回來,藝術人文的質性 論述就某種層面來看,也是另一種如繪畫般的創作,除了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的嚴 密考察學術語言之外,如果沒有參雜情感的推敲性形容詞甚至激昂的感情話語相 互幫襯的話,恐怕也很難捕捉到真正想要表達的核心價值吧?然而,理論性的建 構雖然無法取代創作的真實感,但是卻擁有一種魔力可以滲透到創作者心靈及觀 者的眼裡,這個影響力是潛移默化地貫穿到創作者的手並延伸到筆而及於畫面的。

當然,理論性的思維在更新自己的舊經驗和想法時勢必有一番的交戰糾葛,然後 逐漸的呈現為另一種新視野反映在作品之中,若非如此,恐怕早就自陷於理論的 泥澇而無法前進了。所以筆者在經過漫長的閱讀與思考後融入到創作裡所湧現的 成果,讓我對於論述書寫有了另一種更踏實的收獲與體會。在本章裡,筆者將就 本論文的研究論述及此段時期之創作心得做一整體性的回顧與反思。  

 

        首先,關於研究的主題最關鍵字亦即繪畫裡的「存在感」,筆者為它設下了

一個簡潔而確信的界定,它來自物質性的可見物,同時也是從屬於精神性的不可 見之場域,當兩者找到一個最佳的交叉點時,「存在感」才能在繪畫裡被顯現,

這個部分體現在繪畫的過程中,也就是關於一張畫何時完成的問題思索中。這是 繪畫裡至難的境界,我們可以從塞尚或傑克梅第的焦慮與作品樣貌得到理解。  

 

        其次,在持續不斷的創作日常之下,繪畫目標的達成中技巧固然有其可能性,

但也有它的限制。技術的訓練提升了作品的表達流暢性與畫面的品質,不過卻也 可能因此忘卻創作初衷而使技術流於形骸化。筆者深深覺得,即便再怎麼熟練流 暢的技術行為,若是缺少表現意志的初衷與最初的感動,終究只是徒具形式而無 法達到生命的深刻層次。  

 

        另外,在本論文書寫上以身為創作者的立場面對西洋美術史所學習的內容做 出反思,當創作者回歸到傳統尋思前人所開創的技術與境界之時,前人累積的成 果是令人讚嘆的,另一層涵義則告訴我們它既是一種寶藏但同時也是一種難以超 越的經典或範本;藝術創造畢竟不是只有無中生有,美術史上有意義的前進其實 都是與傳統之間的衝突而產生的,沒有之前的存在也就不會有未來的創新,所以 筆者相信傳統的繼承和創造兩者是一體兩面的。  

 

最後,在本章結語處則針對自身創作與論文書寫過程所得到的收獲及省思與 對未來之期許,並對於以「存在感」為創作訴求之理念終將落實為實際繪畫作品 為職志的心境做出表明。

第一節 「存在感」在於物與心的交叉點

123 所謂「靈光消逝」一詞主要來自德國哲學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的著作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所傳達的概念,也就是在攝影術發明之後,以前傳統藝術所特有的唯 一性「靈光」因複製技術的發達而消逝,此對往後藝術所產生的變化與可能性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