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介入策略運用的行為科學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介入策略運用的行為科學理論與相關研究

計畫行為理論的前身為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理性行動論於 1967 年由 Fishbein 和 Ajzen 所提出,認為行為受行為意 向影響,而行為意向受態度和主觀規範影響,主要在關注信念(belief)、

態度(attitude)、意向(intension)與行為(behavior)之間的關聯性(李 蘭,2010)。此理論的基本前提是「人是理性的個體」,因此在人們決定 是否採取某項行為之前,會先考慮他們的行為,故其有兩個基本假設 (一) 人們大部分的行為表現是在自己的意志(Volition)控制下,而且合乎理 性。(二)人們是否採取某行為的行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是該 行 為 發 生 與 否 的 立 即 決 定 因 子 (Immediate Determinant)(Ajzen &

Fishbein,1980)。也就是說行為是否發生可以用行為意向來預測,行為 意向越高者,表示準備執行該行為的可能性越高。張淑芳、陳靜敏、陳 品玲(2001)針對社區婦女進行預防骨質疏鬆之介入教育,發現後測行為 意圖為預測婦女實際執行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變項。

後來,Ajzen 及其同事於 1986 至 1991 年間於理性行動論的架構中,

加入自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而成為計畫行為 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知覺行為控制」意指一個人自覺 有能力執行特定行為的程度(李蘭,2010),而構成知覺行為控制的一組

28

信念稱為控制信念,其定義是對於必要的資源與機會,存在或缺乏的信 念。這些信念可能有一部分根基於行為的過去經驗,但通常也會受二手 資 訊 、 朋 友 的 經 驗 , 和 其 他 增 加 或 減 少 行 為 困 難 度 的 因 素 影 響 。 Millstein(1996)運用理性行動論與計畫行為理論對於醫師的醫療行為 做研究,發現知覺行為控制增加時,醫師的行為意向與後續的照護行為 會明顯隨之增加。

此兩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不同的健康促進議題,本研究之自學式 手冊將採用理論之重要變項列為教育介入之參考,藉由改變行為「信念」、

「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來增強醫師對診斷罕見疾病急性紫質症的 行為意向進而產生行為。

二、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健康信念模式」源自於 1950 年代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對健康風險的 評估,由 Hochbaum、Leventhal、Kegeles、Rosenstock 等心理學家發展 而 成 。 其 中 重 要 的 概 念 與 變 項 如 下 : ( 一 ) 自 覺 罹 患 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是指個人對於罹患某種疾病或遭遇某種健康狀況的主 觀感受,可從個人自覺的可能性或危險性來測量;(二)自覺嚴重性 (Perceived severity),是指個人對於罹患某種疾病或不接受治療之嚴 重程度的主觀感受,可從醫療後果及社會後果兩方面來衡量;(三)自覺 行動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of taking action),是指個人評估行動

29

可能產生的實質利益,如此行動可以減輕健康威脅的有效程度,及採取 行動後可以獲得的好處;(四)自覺行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of taking action),是指個人感覺採取某項行動時可能遭遇的阻礙或困難,

也可能指採取行動後可能帶來的壞處或不良影響;(五)行動線索(Cues to action),是指能促使個人準備(產生動機或意願)採取行動的各種策略;

(六)調節因素,是指人口學變項(包括年齡、性別、種族等),及社會心 理因素(包括人格特質、社經地位、疾病認知等) (李蘭,2010)。

健康信念模式應用在預防性的健康行為,包括疾病預防行為、促進 健康行為、其他衛生教育議題,或應用在疾病或疾病角色行為,多用在 高危險群之篩檢行為上(李蘭,2010)。Daniel 等人(2001)運用健康信念 模式於促進成人糖尿病預防行為,藉由提升研究對象察覺糖尿病的自覺 嚴重度,且降低採取行動的障礙,結果顯示研究對象每週一次的運動行 為有顯著增加。黃淑貞、姚元青(1999)調查大學生飲食行為,發現攝取 均衡飲食的行動利益與行動障礙,與攝取均衡飲食行為有關。陳合如 (2003)運用互動式手冊於國小學童家長糖尿病預防教育之介入研究,顯 示介入措施對於提升研究對象之糖尿病自覺罹患性和自覺嚴重性的態度,

及降低行動障礙均有顯著改變。

本研究之自學式手冊的教育介入,將採用理論之重要變項「罹患性」

和「嚴重性」,及增加「行動利益」與降低「行動障礙」,並提供「行動

30

線索」,讓研究對象能提高對罕見疾病急性紫質症的診斷態度,並進一步 採取對患者健康有利之診察與治療行為。

三、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社會認知理論」由 Bandura 於 1986 年提出,強調社會學習過程中 的認知歷程,理論中提到許多重要概念,「三元交互決定論」為此理論的 根本與核心,它強調個人因素及環境影響所產生的雙重及交互作用,會 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也就是說「行為表現」、「個人因素(特別是認知)」、

「環境影響」三者之間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彼此影響、互為因果。而在 個人因素與行為表現的雙向關係中,個人的信念、意圖、想法、感受、

自我效能等認知因素,均可能影響其是否表現某項行為,同時,執行該 項行為後所導致的結果,也可能影響此人對該行為的認知。其中「自我 效能」被用來預測人們是否從事特定行為最重要的因素(李蘭,2010)。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之定義為:個人評估自己可以執行某 項行為(包括克服障礙),而且帶來預期結果的信心程度或把握程度。為 了提升自我效能,可採用的方法有:(一)利用觀察學習產生替代性增強;

(二)運用情境模擬進行特定角色的扮演,在了解完成行為所需的步驟和 技能後,自我效能因而提升;(三)採用言語說服的方式,透過具說服力 的人提供可以做得到的訊息,再經由強烈且反覆的鼓勵,使人對自己的 能力產生信心;(四)經由平撫情緒的做法,降低焦慮或憂鬱的負面情緒

31

(李蘭,2010)。此外,在社會認知理論中亦發展出多種可運用的教育策 略,其中包含示範、觀察學習、自我監督、自我控制、技能訓練、契約、

增強、建立行為能力、情緒因應能力等(Glanz, Lewis, & Rimer, 1997)。

社會認知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健康行為、健康促進、衛生教育、

心理輔導、行為醫學等各個不同的領域中。陳合如(2003)運用互動式手 冊於國小學童家長糖尿病預防教育之介入研究,顯示介入措施對於提升 學童家長整體糖尿病預防之自我效能有顯著提升。楊智琳(2004) 運用自 學式手冊於醫學生健康諮詢相關能力之初探性介入研究,顯示介入措施 對於提升醫學生健康諮詢自我效能具有效果。陳嘉玲(2006)運用互動式 手冊於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之介入研究,顯示介入措施對於提升家 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之自我效能有顯著提升。

本研究之自學式手冊的教育介入,將採用理論重要變項「自我效能」, 期望能增加研究對象對於診斷罕見疾病急性紫質症的自我效能,並進一 步採取對患者健康有利之行為。

四、 溝通說服理論(Communication-Persuasion Theory)

溝通說服理論由 McGuire 於 1976 年提出,說明如何藉由大眾傳播媒 體的「輸入-輸出」模式,該模式中各變數的操弄與測量,達到說服改變 的目的。溝通的輸入因子(input)包含:(一)來源(source):訊息的確實 有效性、專業性及吸引力;(二)訊息(message):訊息內容本身的吸引力、

32

結構組織、風格型態;(三)管道(channel):使用的媒體種類;(四)接受 者 (receiver) : 接 受 者 的 人 口 學 變 項 、 社 會 / 心 理 因 子 ; ( 五 ) 目 的 (destination) : 目 標 行 為 是 立 即 /延 遲 , 或 避 免 /中 止 該 行 為 (Nova Corcoran,2008)。而溝通的輸出因子(output)是一連串的事件,並且有 一定的發生順序,McGuire 在 1999 年的新書裡,將接受者獲得訊息的反 應順序,其名稱精簡及重整為十三項,依序分別為:1.暴露(exposure)、

2.關注(attention)、3.喜歡(liking)、4.理解(comprehension)、5.認 知精確度(cognitive elaboration)、6.技巧取得(skill acquisition)、

7. 同 意 (agreement) 、 8. 記 憶 儲 存 (memorary storage) 、 9. 取 出 (retrieval)、10.做決策(decision making)、11.根據決策行動(acting on decision)、12.認知重整(cognitive consolidation)、13.改變信仰 (proselytizing)等共 13 個因子,使得訊息具有影響力並使改變得以發 生(張依依,2011)。

已有許多研究運用溝通說服理論於健康行為教育介入,且發現成效 不錯,如陳麗淑(1998)運用說服溝通理論,以互動式平面媒體為傳播管 道,研究國小學生家長資源回收行為,發現可顯著提升學生家長的資源 回收行為;陳合如(2003)運用說服溝通理論,以互動式手冊於國小學童 家長糖尿病預防教育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向均有所提升;

楊智琳(2004)運用說服溝通理論,以自學式手冊於醫學生健康諮詢能力,

33

能有效提升醫學生健康諮詢相關能力;陳嘉玲(2006)類似之研究設計,

以互動式手冊於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亦有顯著效果。本研究之自 學式手冊的教育介入,亦將採用溝通說服理論作為教育介入措施之重要 參考,期望能增加研究對象對於診斷罕見疾病急性紫質症的知識、態度 與自我效能,並進一步採取對患者健康有利之行為。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