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文獻探討

2.1 代數思維的發展與教學設計

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提升學習者的代數學習成效,一直是個令人注目的 問題,其受到注目的原因有二:一是代數的重要性;另一則是代數學習的困 難。經過長期的研究,關於代數概念的學習,也由傳統的如何操弄文字符號、

掌握等號結構,擴展到如何形成一種結構性、抽象性的思維方式,並以此解 決問題,即代數思維的形成。而代數學習的方式亦從單一的文字符號表徵,

擴展至多重表徵的學習方式(Kieran, 1996)。而具體教具及虛擬教具便扮演 提供多重表徵重要的角色,利用不同的表徵方式,讓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 中,獲得意義上的連結,達到有意義的學習。

2.1.1 代數思維的演進

早期研究認為,數學的學習和學習者的認知發展有關。依照皮亞傑的認 知發展論,我國的小學數學以具體操作的算術為主,而進入國中之後,數學 課程則是以形式運思期的抽象思考與邏輯推理為主,學生由原本的算術轉換 到不同的思考方式,代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Kuchemann(1978)在 CSMS 計畫中,對 13-15 歲學生施測,將學生對於文字符號的解釋方式,分成四個 層次如下:

層次一:此層次的學生能處理純數值的問題,也可處理能藉由將文字符 號當作物件、文字符號的求值、忽略文字符號等方法可求得答 案的簡單結構之問題。

層次二:此層次的學生雖然仍在將有文字符號的求值、將文字符號當作 物件的階段,但所能處理之問題的複雜度高於層次一,在某些

部分也能正確使用代數結構的句法。

層次三:此層次的學生在結構簡單的問題中,能將文字符號視為特定的 未知數、一般數、變數。

層次四:此層次的學生能在結構較為複雜的問題中,將文字符號視為特 定的未知數、一般數、變數。

而其研究結果顯示,15 歲學生中能達到層次三的僅有 40%,能達到層 次四的更僅有 9%。國內林光賢、林福來和郭汾派(1989)之研究,其參考 Kuchemann 之測驗,將國中生對於文字符號的理解分成四個層次,也得到和 Kuchemann 類似之研究結果,有 43%的國三學生達到層次三,僅 12%的學 生達到層次四。這種由低至高的認知層次概念,和皮亞傑的認知層次,恰是 互相對應的,這代表:代數的學習是一個認知發展的問題(袁媛,1993),

應以認知發展的方式解決,另一則點出代數學習的困難,僅有少部分人達到 了較高的理解層次。

數學是一個藉由抽象化的文字符號描述、簡化現象的過程。而代數的學 習,則視為一種語言的學習。學習者對於文字符號應有特定的解釋和分類,

Philipp(1992)將英文字母在數學上分成標記、常數、未知數、一般數、變 量、參數、抽象符號七種不同的用法,而 Kuchenmann(1978)在 CSMS 計 畫中,對 13-15 歲學生施測,將學生關於文字符號的解釋分為六類,如表 2-1-1。文字符號的意義對於達到較高層次的學習者而言,依照不同的情境,

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將文字視為一般化的數字或是將文字當作變數。

而較低層次的學習者,而多半局限在文字為可算出的值或文字符號可忽略不 用的二種解釋。這也代表學習者不同的思維模式,會影響學習者代數學習的 表現。

表 2-1-1 文字符號意義分類表

a+b=10,且 a>b,a 是 代表大於 5 的數

所遇到的困難,對學習者而言,傳統的代數學習仍僅是一連串符號操作的記 憶過程,解特定且和生活無關的問題,充滿了挫折和排斥(Kaput, 1999)。

而 Kieran(1996)認為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注意結構、學習的變化、概括、

解決問題、建模、辯解、證明和預測。不使用任何文字表徵的代數活動,亦 可促進代數的學習。對於代數的關注亦由文字符號,逐漸轉換至算術與代數 思維。

Kieran(1996)曾表示,代數與算術具有思維結構上的差異,而由算術 思維過渡至代數思維,必需經過思維結構的轉化。單以練習或經驗的累積固 然可以使算術思維結構獲得加強,卻不代表可以轉化為代數思維。在算術與 代數的教學中,應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及策略,才能有效提升代數學習的成 效。目前雖然許多研究都認同代數思維的概念,但對於代數思維的內涵卻是 具有許多差異。

Usiskin(1988)認為代數思維牽涉四個概念:算術的一般化、解特定問 題的過程、數量關係的探索和結構的探索,而不同的代數概念中,變數的運 用、角色亦有所不同,如表 2-1-2。

表 2-1-2 代數的概念與所使用的變數

代數的概念 變數的運用

算術的一般化 樣式的歸納者

解決特定問題的過程 未知數、條件限制

數量關係的探索 辯證、參數

結構的探索 文章的任意標記

1. 算術的一般化乃利用文字符號,描述計算過程中一般化的規則,而 此類符號,稱之一般數,此處將符號視為描述規則的一種數學語言,

例如:3+5.7=5.7+3 左右兩式相等的性質,是屬於交換律的規則,則 可用 a+b=b+a 描述。

2. 解特定問題的過程,則將符號視同未知數,應用於等價式的替換,

當作簡化或解題的過程,此時的文字符號,仍是數字意義的延伸,

未知數代表著一個尚不知道的確定數,經過運算後,可以得知確定 的數值。例如:方程式求解,即是解特定問題的過程。

3. 數量關係的探索,為探討數與數之間的關係。例:x 漸大時,1/x 會

有什麼變化,此時的文字符號無法以運算解出一個特定解,相較於 算術思維,思維重心已不是單純的答案,而是數與數之間的關係。

4. 結構的探索,則是更進一步的抽象化,文字符號在此以一個未知的 數代表並不適切,若以物件的概念描述,可將結構的探索視為物件 與物件間的結構操弄與變化,以多項式展開或因式分解為例,展開 的學習或分解的過程,思維的重心為因式與倍式不同結構間的轉換。

在算術思維中,文字符號大多代表可算出的值或可忽略不同的文字符 號,而算術思維及代數思維的區別,除了在變數的意義有所不同外,在思維 結構或解題歷程亦有所差異。算術思維在解題過程中,運算本身為一個程序 性的過程,亦是一個連續、線性的思考歷程,而代數運算則是著重於操弄物 件,是一個結構化的過程,具有正規的解法和作法,思考脫離了問題本身的 情境。算術思維及代數思維的具體比較,可由下列例題表示:

例題:小明有 24 元,買了 5 枝相同的鉛筆後,還剩 4 元。問每枝鉛筆多少 錢?

24-4=20 ………(1) (還剩 4 元,表示花掉了 24-4 元,也就是 5 枝筆 的價格為 20 元)

20/5=4 ………(2)

(5 枝筆的價格為 20 元,因此每枝筆為 20 除以 5,

也就是 4 元)

其中式子(2)學生也可能採用這樣的方式:

20=5*4 或

5*4=20

………(3) (5 枝筆的價格為 20 元,又因為 5*4 為 20,

所以每枝筆是 4 元)

(1)(2)(3)式可視為運用算術思維,其中(1)(2)是逆向思考,(3)是數的合成分 解

設每枝鉛筆的價格為 x 元:

24-5x=4 ………(4) 再利用等量公理或移項法則求 x 值

(4)式則可視為利用代數思維。

從上述示例說明可以發現,算術思維表現在運算中。運算本身就是含有 情境的思考過程紀錄。不同的運算方式,代表著不同的思考方式。運算式的 先後則代表推演的程序,運算過程常具有特殊性,即解法常因情境而無固定 的形式。而代數思維在解題過程中,分成轉譯問題、形式運算,即列式及求 解兩部分。轉譯問題著重的是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形式運算則是一個去情 境、抽象化且不針對原問題的運算過程。代數解法藉由:引入未知數符號,

以代數方程式表示,利用符號運算求得具普遍性的解(謝佳叡,2004)。

以概念發展的角度來看代數思維的建立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內化、壓 縮、物化,內化是指藉由過程的熟悉得到新概念;壓縮是指認知上一長串的 壓縮成一個較易處理的單元,類似認知過程的自動化;而物化則是指概念已 被視為一個整體或物件,為結構的一部分,可以通盤考量及操作,為另一個 概念內化過程的開端,而概念的形成就如此螺旋循環而上(Sfard, 1991)。故 代數思維亦是結構、程序的性質兼具。

算術思維與代數思維可由數種見解綜合成下表 2-1-3(劉家樟,2005):

表 2-1-3 算術思維與代數思維之差異

當思維方式由算術思維轉變至代數思維,代表:一、改變解題思維的動 向;二、讓解法跳脫題目所給的情境與數字,而聚焦一般性的解題方法;三、

能保留對運算的程序或結構;四、擴展了運算的客體範疇(謝佳叡,2004)。

故代數的學習可以大大的增強學生的解題技能,代數的學習在數學領域中是 非常豐富的,然而代數和算術階段的學習卻具有相當大的差異。算術階段只 學習數字,而學習代數除了具有新符號的運算,還有方程式、公式、函數、

參數等新概念,要學生學會分辨、理解、應用這些新的數學物件是比較困難 的。但學校經常在學生還沒掌握到符號的意義時,便進行抽象符號的操弄,

由於缺少具體情境的連結,因此造成學生無法有效地由算術轉型到代數思維

(李美蓮、劉祥通,2003)。

Kieran(1989, 1992)認為學生代數學習的困難,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1) 文字符號的意義;(2)由算術結構到代數結構的轉移;(3)結構的辨識和使用。

文字符號的理解和代數學習成就有關,在初學代數時,對於代數符號直觀的 假定、將日常生活或其他課程所學到的文字符號代入、新課程學習過程的干 擾、不當的教學引導,都會造成文字符號學習上的困難(MacGregor, 1997),

文字符號的理解雖無法立即改善代數學習的成就表現,不了解符號意義卻會 導致更多的學習障礙(楊中宜,2006)。而許多學生無法正確的分辨、理解 不同文字符號的角色(Phillip, 1992)。

文字符號的理解雖無法立即改善代數學習的成就表現,不了解符號意義卻會 導致更多的學習障礙(楊中宜,2006)。而許多學生無法正確的分辨、理解 不同文字符號的角色(Phillip,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