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經歷

在文檔中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頁 81-84)

第四章 學與教

4.3 建立正面價值觀及態度的策略建議

4.3.2 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經歷

y

本科的課程方向,除了加深學生對正面價值觀及態度的認識,更要幫助他們 於人生不同階段,建立身份認同並實踐正面價值觀及態度,並非單純知識的 傳遞。因此,本科提倡「情」和「理」兼備的學與教,幫助學生建立一份對 持守正面價值觀的堅持(「情」),並懂得辨識生活事件所蘊涵的正面價值觀 (「理」)

y

某學校積極推動傳統中華文化,並成立中樂團、舞獅、龍舟隊及中國 功夫等興趣學會。教師可以運用此項優勢,於講授本科與中國文化相 關的學習內容之際,邀請該些會員分享學習經歷及心得,藉此提高學 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y

某學校與一特殊學校結成姊妹學校,並經常進行交流學習活動。教師

可以藉學校此項安排,配合課堂討論和分享,加深學生對政府如何幫

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的政策,並培養他們對不同能力的人之尊重和關

懷。

生活事件,建立正面並持久的價值觀,從而體現良好品德及優秀的國民素 質。因此,教師的角色,並非向學生灌輸一套既定的價值觀,來取代學生固 有的一套,而是盡量扮演從旁輔助的角色,達到下列目標:

Š 提高學生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相關的生活事件之觸覺

Š 引導學生辨識該生活事件所蘊涵的價值觀

Š 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將正面價值觀,作為理解、辨識和判斷的準則

Š 鼓勵學生持守並實踐正面價值觀及態度

y

學習歷程應著重幫助學生於人生的不同階段,當面對千變萬化的生活事件,

能懂得如何作出理性的判斷,並持守正面價值觀及態度,作為判斷和實踐的 依據。因此,學習必須富啟發性,能對學生固有認知和價值觀,作出一定程

如何藉討論具爭議性的生活議題,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

y

鼓勵學生尋找不同見解和立場的資料,從中發掘和辨識所蘊涵不 同的價值觀取態。

y

重視學生思考及判斷過程,為學生提供概念框架、討論技巧、分 析視角及決策模式等。

y

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避免只一面倒選擇較受大眾接受的立場,

而是要從不同角度考慮,並作為判斷的原則,以及了解當中蘊涵 的價值,而不是人云亦云。

y

教師雖然可以擁有立場和見解,然而必需營造開放的氣氛,確保 在討論過程中,持不同意見的學生,都能夠無分軒輊的得到公平 對待及表達意見的機會。

y

教師不應充當權威專家的角色,避免「一捶定音」,或以群眾壓 力壓倒不同意見。

y

討論過程以推動思考、明辨是非為主,而不在爭勝,更不在向學 生灌輸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

y

如在討論過程,學生對議題無動於衷,或作出未經思考及缺乏理 據的共識,教師宜充當「反對者」角色,反駁學生意見,或指出 其自相矛盾之處,刺激他們的思考及提高學習動機。

y

教師於討論議題的過程,可發揮學習促進者的角色,藉提問或模 擬活動,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分析議題,並懂得如何將正面價值觀,

有效結合於討論的議題,才作出決定。

y

例如:當討論議題「發現好友於考試上作弊,應否向老師告發他 的行為?」 ,我們希望學生並非停留在「如果他的父母知道,定會 狠狠懲罰他」(個人取向), 「他是我的好友,我一定不會去揭發他,

那是沒有義氣」(人際關取向) 的答案,而是能將一些價值觀,例

如「公義」、 「誠信」,作為判斷的基礎,會認同:「如果人人都作

弊,考試便失卻意義」、 「作為好友,我不能讓他繼續錯下去,否

則日後他『誠信破產』 ,傷害將會更大。」

值觀作出調節,提升道德判斷能力,作為判斷的基礎。

在文檔中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頁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