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學員經歷看布瓦布榭莊園的創意實踐

第五章、 布瓦布榭莊園的創意實踐

第二節、 以學員經歷看布瓦布榭莊園的創意實踐

2016 年暑假,筆者於 7 月 31 日至 8 月 06 日實際參與布瓦布榭莊園的暑期設 計工作坊-非凡之器:產品設計工作坊,以學員的身份,展開在莊園為期一星期的 生活。本小節筆者將以學員的經驗出發,描寫學員的日常生活以及各個活動。以 參與者的角度認識暑期設計工作坊的運作,觀察其他人員的行為與生活風格,探 討學員的創意實踐與生活品味美學。

(一)非凡之器:產品設計工作坊

自文明誕生以來,人類為了因應需求而開發工具,以工具作為身體的延伸,

這些工具給予人類很大的優勢使它更容易執行特定的任務,現今的社會提供了各 式各樣的工具,每一個工具都是獨一無二,並針對特定的環境量身定制的,工具

139

的特色也與當時的文化與技術有關42。利用莊園環境優勢,非凡之器:產品設計工 作坊企圖帶領參與者回歸工具開發的初心,製作源自於布瓦布榭莊園環境的工 具,或者以參與者的個人情境出發,以最實際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想法和創造對象。

我(筆者)參與的設計工作坊是由韓國籍的新銳設計師 Wonmin Park 帶領,

為少數亞洲籍的工作坊導師。設計師 Wonmin Park 畢業於荷蘭 Eindhoven 設計學 院,2012 年成立個人工作室以來,Wonmin Park 以各式材質的突破性應用聞名,

被譽為目前全球最直得期待與收藏的傢俱設計新星,巴黎裝飾與藝術博物館、韓 國國立現代博物館等知名展覽中心都將他的作品納入收藏(ppaper,2017)。2013 年,半透明樹脂為主要材質的「Haze」系列使 Wonmin Park 開始在設計界展露頭 角,系列作品巧妙運用光線與空氣,強調作品與環境的接觸。因為「Haze」系列 作品,工作坊團隊開始關注 Wonmin Park,並邀請他成為 2016 年暑期設計工作坊 的導師群之一。

導師於課程一開始便將所有學員集合在宿舍前的長桌(見圖五-2),操持著不 是很流利的英語,老師要我們重新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經驗,是否曾經 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而改善工具,甚至改良某個習以為常的工具的使用方式。稍 作思考沈澱後,我們每個人需要輪流分享自己的經歷,同期的學員除了我與另一 名來自美國的大學生以外,其他學員都是專業的工業設計師,這使我備感壓力,

非常擔心自己的經驗不足會使我分享非常無趣。然而,所有的學員都全神貫注的 聆聽每一個學員的分享,當時我分享了幼年時期製作床底收納空間的經驗,講述 的同時,其他學員頻頻點頭表示認同,甚至有學員繼續追問製作細節。擁有相同 慣習的施為者,在追隨個人品味、實踐個人計畫的同時,時常於意識的和其他人 所見略同,使得團體間建立一種和諧的感覺,這種集體行為的一致性就是慣習造 成的(Bonnewitz,1997)。同行的學員在參與設計工作坊之前,生活並沒有交集,

甚至來自全然不同的領域,然而我們似乎擁有相似的特質,容易受到同行學員的

42 資料來源:https://www.boisbuchet.org/unusual-tools-wonmin-park/,最後檢索時間 2017/11/25。

140

言談吸引,討論工作坊議題或者是設計相關話題時,凝聚了學員之間的情感,擁 有相同的興趣或者生活慣習使學員的更容易相處。

導師希望我們在工作坊進行期間製作一項個人作品以及一項團體作品,課程 第一天的下午,導師讓我們自由地在莊園內走動,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尋找一 個需要改善的問題,並且思考如何製作出足以改善問題的工具。經過兩三個小時 的自由活動後,所有學員再度集合,將自己的想法呈現給導師和其他學員,再由 他們給予不同的意見與幫助,學員們之間給予的建議與回饋都是正面的,他們也 不吝將自己寶貴的經驗分享。導師也非常注重每個人的意見發表,會時不時的詢 問我們的想法,作品背後的故事也非常被導師注重,他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夠貼近 生活,同時又能夠汲取莊園環境的優勢。

因此除了基本的材料以外,大部分的素材都是取自莊園的原生環境或者回收 再利用的媒材,導師以及暑期工作人員時不時的會過來給予我們意見或協助,然 而他們的意見並不是唯一的解答,僅是「意見」而已,學員們也被鼓勵嘗試用不 同的方式繼續實驗。除了吃飯的時間外,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聚集在工作室製作 自己的作品,這並不代表我們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活動,不像學校有明確的上下 課時間,工作坊的時間非常彈性,我們隨時都可以休息或在莊園穿梭,或許在休 息的同時,還會有新的發現,以同行學員 John 為例,來自北歐的他特別珍惜夏日 的陽光,因此下午時分他一定會離開工作室到處走走,發表會的前兩天,他從樹 林的深處拾到一顆大岩石,他說他非常中意這顆石頭,便費盡心思的把岩石滾回 工作室了,並且馬上更改他的設計作品,以那顆岩石作為他的主要媒材(見圖五 -3)。

然而學員之間並不是完全沒有交集,各自為自己的作品努力,每天導師都會 固定將所有學員聚集開小組會議,所有人必須為目前的進度進行簡單的報告(見 圖五-4),·並且分享自己成功或者失敗的歷程,工作坊內所有成員都參與了其他 人的設計製作,時不時的互相給予意見與幫助。暑期設計工作坊的學員體驗與其

141

他的學員和導師有密切的關連,不同於一般旅遊同行的旅客,工作坊學員與其他 同行的學員共同持有一份獨特的經歷,與有著類似特質的族群,在短時間內密集 的相處,一同完成作品、克服困難。學員與莊園的環境互動也是學員體驗很重要 的一環,藉由凝視的行為,學員得以使用自己的論述詮釋莊園的美學,將自我體 驗轉化,表現在設計作品之中,莊園的資源、環境都是形塑設計作品的重要要素。

設計工作坊的活動接近尾聲,按照慣例莊園都會為所有的工作坊舉行發表 會,導師能夠依照工作坊的特質自行選定發表會的地點,由於我們的團體作品必 須要借助水力才得以展現,因此發表的地點選在依傍在河邊的磨坊舉行。我們將 磨坊的露台稍作整理,每個人按照自己的作品形式選定一個適合的地點(見圖五 -5)。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學員都來到了我們的發表會,聽眾圍在講者四周聆聽 他的分享,眾多的聽眾中不乏國際知名的設計師、藝術家。僅管眼前所呈現的作 品並非經過長時間精鍊而製,大多是一個想法的實體展現模型,仍有許多改善空 間,然而所有人都非常投入成果分享的活動,並且給予學員正面的支持與鼓勵。

(二)莊園生活與另類品味

停留布瓦布榭莊園期間,學員的生活會暫時脫離外界的干擾,食衣住行都必 須仰賴莊園的資源,無論是餐點或者娛樂活動都彰顯出莊園的特色,莊園的建設 與活動形構出布瓦布榭式的生活模式。暑期設計工作坊的活動非常緊湊,學員絕 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在設計之中,學員們從創作的過程中體驗到藝術家的日常,

新中產階級對於藝術生活的嚮往因此得到滿足。課題製作並不能概括莊園生活的 全部,莊園團隊也在工作坊舉行時期,為學員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更加豐富了 布瓦布榭莊園的體驗。

142

生態與生活

本研究第四章曾提及莊園多樣的地形也使這裡生態多樣化,莊園的花園內種 植了有機的蔬果,供學員以及訪客食用。設計工作坊進行期間,莊園的廚房會依 據該期學員的飲食偏好對菜單進行調整,他們必須考量學員的宗教比例、葷素食 比例以及疾病等特殊需求,以製作出最符合經濟原則的菜色。以筆者的經驗為例,

當期的穆斯林學員和素食主義學員比例較高,為期近一星期的工作坊,我只吃到 兩餐的肉類,絕大部分的餐點都是素食,一星期中則完全沒有看到豬肉類料理。

身為一個當代的創意中心,布瓦布榭莊園所提供的每一餐都彷彿是廚房團隊 的創作,顛覆我們對素食、有機食物的想像,偌大的莊園好似是主廚的冰箱,收 藏著隨時能夠使用的食材,時常能看到主廚漫步於樹林中,隨手摘下不知名的草 木,過了一時半刻,便轉化成餐桌上的美食佳餚(見圖五-6)。廚房團隊也充分利 用莊園的環境,呈現出只有在布瓦布榭莊園才能夠完成的料理(見圖五-7)。

除了工作坊的課程以外,布瓦布榭莊園也有提供需要另外付費的瑜珈課程,

每日的清晨七點整於 Le Manège 準時開課,學員們在伸展筋骨的同時,也能一同 感受清晨的光影於建築物作用的變化,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莊園的自然。莊園也提 供許多免費的休憩活動提供學員選擇,莊園裡除了河流以外,中心處也有兩座人 工湖泊,學員們可以利用空暇的時間到湖中游泳或者滑獨木舟(見圖五-8),不同 於城市的遊玩方式,布瓦布榭莊園利用現有的環境與資源,建立更多休憩活動。

此外,莊園團隊於每個晚上都會安排夜間講座會作為學員的夜間活動選擇之 一。每個晚上,工作坊導師會暫時放下導師的職責,回歸知名設計人的身份,在 穀倉的會議室中進行講座。根據筆者的實際經驗,講者大多會在講座會中介紹他 歷年的設計作品以及他未來的計劃,分享他在設計領域的經驗。雖然歷經一整天

此外,莊園團隊於每個晚上都會安排夜間講座會作為學員的夜間活動選擇之 一。每個晚上,工作坊導師會暫時放下導師的職責,回歸知名設計人的身份,在 穀倉的會議室中進行講座。根據筆者的實際經驗,講者大多會在講座會中介紹他 歷年的設計作品以及他未來的計劃,分享他在設計領域的經驗。雖然歷經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