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休閒生活適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充滿著疏離、冷漠、競爭與猜疑,家庭才是一個可以讓人隨時得到 情緒支持的地方,而從中發展自我與成就感,安然度過危機再創新生

(Schiamberg,1985:484)。警察工作是高壓力高危險的工作,傳統 的警察教育,使他們過度投入職場,致使家庭關係維繫不良,然而家 庭在其壓力紓解過程中,仍然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周文欽、孫敏華、

張德聰,2004:209)。本文試圖從家庭適應的角度切入,探索警察主 管如何從經營家庭生活,透過與家庭成員互動與溝通的過程中,尋求 家庭支持的力量,以調節來自工作上所遭遇的壓力。

第四節 休閒生活適應 一、休閒之定義

休閒一詞的英文是 leisure,係源自拉丁語中的 licere,其原意是 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而 licere 又源自 schole,是指擺脫生 產勞動之後的自由時間或自由活動,在古希臘亦泛指「學習活動」(張 火木,1999:239)。Neulinger 認為「休閒是自己自由時間內的一種 態 度 」( Neulinger , 1971 : 288-300 )。 休 閒 另 一 意 思 為 休 閒 活 動

(recreation),其源自希臘字 recreatio 而來,其原意為 re-creation,意 指「再創造」之意,藉由參與活動,使自己情緒及健康恢復到最佳狀 況,使體能精神能煥發地在自己工作崗位上迎接任務、努力工作(殷 正言,1985:1-3)。不論從 licere 引申出其他英文、法文、希臘文等 文字,皆具有行動自由的意義,而這些語言對休閒的定義具有與工作 相對立、自由的、享受愉快的心理狀態、超脫日常生活的一種理念和 精神並付諸行動謂之(薛銘卿,1997:175-192)。Kraus(1990)將 傳統休閒理論加以整理,分成四類主要的看法:

(一) 古典休閒論:

休閒的目的即本身,不若工作的目的可能是金錢的回饋,或成 就感的滿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休閒的遊憩活動觀:

強調客觀的休閒活動形式,而非主觀的休閒活動感受。

(三) 社會階層休閒論:

休閒通常需要消費,有錢的人才能享受休閒生活,金錢左右了 社會階層在休閒內容與品質的不同。

(四) 休閒的自由時間觀:

休閒是工作之餘的時間,是自己可控制的時間,不受限制於他 人。

(五) 綜合性的理論觀:

綜合上述理論,同時由社會階層、自由時間、遊憩活動等觀點 說明休閒的意義。

余嬪(1999:20-31)提到,自 70 年代開始,美國休閒學者多不 將休閒置放於某一特定時間或活動,而是強調一種主觀的體驗或經 驗,判斷其是否為休閒經驗有兩個重要標竿:

(一) 覺察的自由(perception of freedom):

個人感覺到放鬆及無束縛的狀態,並非什麼都不做,而視覺察 到自己可自由的選擇和進行嘗試。

(二)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

個人從事一項活動,是受到該活動本身帶來的滿足與愉悅感受 的驅使,而非為了其他因素才去做。

過去對於休閒的定義傾向為工作之餘從事的消遣活動,然近現代 之後,休閒娛樂(recreation)活動則強調凡從事親近自然環境及體育 活動均屬之,著重於休閒的主觀性,不限於休閒之後所達到的目的,

在休閒過程中所體驗及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只要能提供健康愉悅生活 經驗者,都可稱為休閒。

二、休閒之功能

中國的莊子與希臘的亞理斯多德均主張,休閒是人類生活中應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求的目標,在休閒中人類才能思考、提出構想、追求卓越與享受生活

(葉智魁,1994:79-91)。休閒活動是生活型態的一種表現,因此個 人會因不同的經驗、文化影響及個人特質等,而選擇不同的休閒活動

(陳彰儀,1984:50-53)。馮麗花認為休閒活動是「一種自願從事的 活動,參與後主動或被動地獲得快樂者謂之」(馮麗花, 1998:

103-109)。且休閒活動必須包含五項要素:(一)閒暇時間;(二)自 由意識;(三)樂於從事的活動;(四)活動性質應有目的性和計畫性;

(五)能獲得立即滿足感(程紹同,1994:25-30)。Tinsley and Tinsley

(1986:1-45)指出,當休閒活動不足時,身體與心智的健康會退化;

當個體有足夠的休閒參與時,能維持身體與心智的健康;當個體有豐 富的休閒參與時,身體與心智的健康會因而提昇。而根據 Coleman

(1993:350-361)研究發現,參與休閒活動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因 為休閒活動的參與將提供短暫性的從壓力中解脫,避免壓力發展。

Coleman & Iso-Ahola(1993:111-128)研究發現,休閒能減低壓力 並有益健康。Hollander & Lengerman(1988:91-101)研究發現,

在工作情境中推廣休閒活動能減少勞資衝突、增進新進人員能力、減 少人事變動並增進工作效率。

Witt & Bishop(1979:29-49)針對休閒在人類生活中的功能,

進一步分析,整理成以下 4 種:

(一) 淨化:

從事休閒活動可以解除負面的情緒,幫助我們維持心理的平 衡,如藉由運動、唱歌來宣洩工作壓力,使自己有能量去面對 新的工作挑戰。

(二) 放鬆:

參與休閒一是為了恢復精力,包括心智與體能;二是轉移焦 點,從其他的活動中逃避出來。

(三) 補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幫助個人彌補生活中的不足或缺憾,選擇其他不同活動以達成 生活中的目標。

(四) 類化:

傾向選擇的休閒活動是類似於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活動,例如工 作上的活動,以達成生活中自己覺得重要的目標。

杜政榮、唐先梅、林高永(2006:9-10)則從個人、家庭及社會 三方面來分析休閒的功能:

(一)個人方面:

透過適度休閒活動的參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

增強肌肉能力以提高身體活力;從文藝性、娛樂性的活動中,

可以透過樂趣的體驗達到休憩身心的效果,提升個人創造力的 發揮。

(二)家庭方面:

從休閒活動參與中,可以促成許多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如 增加相處的機會、共同興趣的養成、增進彼此了解的意見交 流、和諧氣氛的培養等,有助於健康家庭的形成。

(三)社會方面:

個人經由休閒活動的參與可以擴大社會流動及社會階級間的 整合,工作與休閒的合理分配可維持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休閒 教育與休閒生活的提倡可提升生活品質,增進社會福利。

綜上所述,休閒可以提昇生活品質與增進生、心理的健康,並可 藉由參與休閒活動獲得社會支持與紓解生活壓力、達到情感的支持與 放鬆的機會,其所具備的多重正向功能已然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 重心之一。

三、休閒調適模式

根據 Iwasaki 和 Mannell(2000a:163-181)的研究指出,壓力會 影響身、心理的健康,但是社會心理因素與生活方式如:休閒型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扮演緩衝壓力的角色,進而增進個人之健康與幸福感。個人透過投 入休閒調適的認知與行為,可有效的調適生活壓力,以提升人們的正 面情緒或減低負面情緒,來維持良好的健康(Coleman & Iso-Ahola, 1993:111-128; Iwasaki & Mannell, 2000a)。在休閒調適研究中,有二 種模式最常被提出討論:一種為「獨立模式」,另一種為「緩衝模式」, 分述如下:

(一)獨立模式

獨立模式是指壓力與休閒調適會各自影響生、心理健康,而兩 者之間並無相關;其中壓力會直接與負面的影響生、心理健 康,而休閒調適策略則會直接與正向的影響生、心理健康,因 此,個人經由休閒調適的運用,可以直接與正向的增進生、心 理健康(Iwasaki & Mannell,2000:3-57;Iwasaki,2003b:93-108)。

圖 2-4-1 獨立模式架構圖

資料來源:Iwasaki(2003a:183-206)

(二)緩衝模式

此模式認為身處壓力情境下的個人,經由參與休閒活動獲得效 益之後,能夠減緩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休閒調適的高、

低將使個人的生、心健康及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Coleman, 1993:350-361;Iwasaki,2003a,2003b;Iwasaki & Mannell, 2000)。

壓力

休閒調適 調適結果

生、心理健康

負向

正向 正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4-2 緩衝模式架構圖

資料來源:Ensel & Lin (1991:321-341)

總之,休閒調適是介於壓力與生、心理健康之間的調節、緩衝壓 力的方式,當個體遭受壓力時,選擇參與休閒活動,藉由行為或認知 的改變來幫助他們調適及管理壓力,作為壓力與生理、心理健康兩者 關係中的緩衝效果。

四、休閒阻礙之探討

Iso-Ahola & Weissinger(1987:356-364)認為,休閒阻礙應以 社會及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參與休閒的過程中導致個體無法自休閒 活動中獲得適當的滿足經驗,挫折感、無聊感因而產生的種種阻礙因 素。Crawford & Godbey(1987:119-127)統整各類休閒阻礙之研 究,將休閒阻礙定義為個體主觀知覺到影響個體不能喜歡或投入參與 某休閒活動的理由。Henderson(1991:363-377)主張,休閒阻礙是 任何抑制個人參與休閒活動、減少參與的時間及妨礙個人獲得滿足感 的所有原因。Samdahl & Jeckubovich(1997:430-452)認為休閒阻 礙並非絕對限制個人參與休閒,但卻會影響個人的休閒選擇與經驗。

此外,Crawford & Godbey(1987)發表的休閒阻礙階層模型,

則是由上述定義發展而來,歷經多次修訂,再次由 Crawford、Jackson、

& Godbey(1991)提出,將影響個體休閒喜好與休閒參與的阻礙分 成三類:(一)個人內在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sts);(二)人際

低 高

壓力 高

休閒調適

生、心理健康

壓力 健

低休閒調適 高休閒調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互動阻礙(interpersonal constrainsts);(三)結構性阻礙(structure constrainsts)。此模式認為休閒阻礙因素間具有層次的決策關係,從 最初的個體內在阻礙、人際互動阻礙到最後的結構性阻礙階段。意即 個體在參與休閒之前,會先遭遇個人內在阻礙,克服內在阻礙後,會 依自己的休閒偏好採取行動,接著面臨人際關係阻礙,此時需運用人 際間的各種協調合作關係以克服其困難點,最終面對結構性阻礙並予 以克服,除了克服前三項阻礙之外,更須仰賴強烈的動機以利執行,

進而達成參與休閒的最終目標。休閒阻礙階層模型如圖 2-4-1 所示。

圖 2-4-3 休閒阻礙階層模型

資料來源:Crawford、Jackson、& Godbey(1991:309-320)

個人內在阻礙,為個人實際狀態與其特質交互作用而影響休閒的 選擇,例如壓力、能力、興趣、個性等,當個人克服了內在阻礙或這 些因素消失後,才會到達人際互動阻礙,人際互動阻礙顧名思義即人 與人間相互影響的結果,此一層級之阻礙因素對 2 個人以上的活動影

個人內在阻礙,為個人實際狀態與其特質交互作用而影響休閒的 選擇,例如壓力、能力、興趣、個性等,當個人克服了內在阻礙或這 些因素消失後,才會到達人際互動阻礙,人際互動阻礙顧名思義即人 與人間相互影響的結果,此一層級之阻礙因素對 2 個人以上的活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