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生活適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工作生活適應 一、生活適應之概念

(一)生活適應之定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達爾文於1859年所提進化論之精義所 在,文中以「適應」來解釋生物為了求生存而必須在結構與功能上做 適度的改變,以配合客觀的環境(簡茂發,1986:1-9)。Arkoff(1968)

指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一種雙向互動過程,會受到兩者交互作用 影響,且適應不僅是種靜態的狀態,亦是種動態的過程。Coan(1983)

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經由此作用以達到和諧的狀態,

更指出適應也是個人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象徵,因為能夠適應良好的 人不但沒有心理上的問題,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適當因應環境並滿 足本身的基本需求,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目標。依據《社會工作辭典》

(蔡漢賢,1984:758)謂:「適應乃指一個人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韻 律的和諧狀態。這種狀態建立在一個人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 上,亦包括與其內心的自己和外在環境之間的關係表現,從精神動力 學的觀點來論,每一個人經常在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達成生活目標努 力奮鬥或戰戰兢兢,因為他必須在各種環境的壓力下,尋求一些可行 的途徑。因此,適應含有一種個人的需要和其環境之間的矛盾之調和 作用。適應也可說是一個在困境的行為和成就表現。人之適應於其環 境若是出現一種動態的、交互的和可變性的,便是一種良好的適應。」

陳德嫻(2007)認為,包括動態的歷程與靜態的結果,強調和環境互 動過程中,個體的改變與調整,也強調在互動過程中因應的能力與方 法,其最終在追求生活各層面的均衡、和諧狀態以及內在心理的滿足 感。

綜上國內外學者觀點,生活適應乃個體與環境的雙向動態互動過 程,個體因應外在環境與自身需求,採取適當的方法與策略,除了讓 個人與環境有和諧的關係,同時還包括對自己、他人及對團體等皆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處在一種良好的理想狀態,進而增進個人的能力、達到滿足感與自我 實現的狀況。

(二)生活適應之衡量

Arkoff(1968:219-228)認為生活適應有4個重要層面,即家庭 適應、學校適應、職業適應及婚姻適應等,並就個人生活適應的標準,

歸納出4個衡量指標:

1、生活特質:

包含快樂和諧的狀態,前者指個人對目前的情境有幸福、滿足 的感覺;後者指個人與環境之間能夠維持平衡的狀態。

2、自我關心:

包括自我頓悟(self-insight)、自我認定(self-indentify)、自我 接受(self-acceptance)、自我尊重(self-esteem)、自我開放

(self-disclosure)。

3、自我實現:

包括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即對個人潛能的了解;個人 成熟,即個人如何配合年齡而達到某些既定目標;個人統整是 行為的協調一致與統合性。

4、現實環境的適應:

包括與環境的接觸,即指個人有正確覺知外界的能力;有效參 與周圍環境,使自己在其中不僅能自由快樂,且能達到社會的 期望,能獨立自主而不受團體的行為模式所限制。

綜上所述,生活適應的範圍應包含家庭、學校、工作、婚姻、人 際、社群、休閒及個人等層面,因應本文研究主題,以下就工作、家 庭、休閒生活適應深入探討。

二、工作生活適應

(一)工作適應之定義

工作除了是維持個人或家庭物質生活的必要手段,更是個人肯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身分的重要工具。工作能使人覺得生活有意義又有價值,能獲得心 理上的滿足,並能夠展現能力、獲得成就及自我實現。Maslow(1943:

388-389;1954:46)認為,每一個人都有需要滿足的欲求,分別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 自我實現的需求,界定為一個人使自己能夠成為每一種可能的實現。

圖 2-2-1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資料來源:Maslow(1954:46)

瞿海源(1991:135)提到,事業成功的欲望主宰了現代人的生 活,心理學者曾分析研究工作成敗的因素有三:

1、客觀的工作環境:

包括社會環境中團體領導者的才能,同事間的合作態度,對工 作成績賞罰標準的公平合理等均屬之。

2、主觀的自我實現:

所從事的工作是否具有挑戰性,如個人全力以赴,能施展才 能,發揮抱負,因而從工作活動中能實現自己,並擁有成功的 感覺。

3、工作的未來展望:

自尊需求

社會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自我實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作有前途、有希望、有發展餘地;如能全心投入,將來有隨 成就而升遷並多獲報酬的機會。

工作既然是人類的一種社會生活,工作適應即人與所處工作環境 相互達到和諧均衡的靜態關係與動態歷程。而工作滿意是良好工作適 應的重要指標,良好的工作適應是指個人能以有效而令人滿意的方 式,達到工作所需的條件,這個方法偏重工作方面的要求,並未顧及 到個人需求的實現,而近期的學者則已注意到個人能否由工作上獲得 需求,即工作方面要求與個人內在需求如何形成均衡與協調的關係

(楊朝祥,1984:15)。吳錦隆(2001:34)認為,工作適應為個人 與環境之間的表現及需求,能達到彼此互為滿足的狀態,以維持其工 作的穩定性及兩者之間的和諧關係;徐朝愷(2006:41-42)認為,

工作適應為個體的能力與需求,對應工作環境的要求與其所提供的報 酬,能夠彼此相互配合,保持和諧一致關係的動態歷程,在此歷程中,

個體與工作環境皆能滿足彼此的需要。

(二)工作適應理論

1、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

Dawis & Lofquist(1984:54-56)提出,當個體進到工作環 境時,其行為會努力導向符合工作環境的要求,同樣的,工作 環境也會回饋適當的報酬,當雙方都能滿足彼此最小要求時,

個體與工作環境即達到一致性。理論重點摘述如下(賴秀騰,

2002:61):

(1) 工作性格與工作環境要互相符合。

(2) 個體是否能適應工作環境端視其個人需求為合。

(3) 工作分配最好結合工作者的特質及工作環境的要求。

(4) 個體需求(內在滿意)和工作環境的酬賞系統(外在滿意)

是維持穩定與持久的重要因素。

2、工作適應發展性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模式於年由 Hershenson(1981)提出,工作適應是一項動 力發展的過程,其中包含個人內部的三個次系統(工作人格、

工作能力、工作目標)、工作背景中的元素(預期行為、技巧 要求、報酬與機會)之間的互動,並且影響工作適應的成分(工 作角色行為、任務表現、工作滿意),工作適應發展模式的焦 點在於適應行為,工作適應由個體與工作環境交互作用影響而 產生,而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則強調個體與工作環境兩者之 間達成彼此滿足之符合程度(陳孝悌,2010:19-23)。

工作適應需要個體與工作環境的相互配合,個體如無法從工作環 境中獲得滿足,或工作環境無法得到個體的技能以執行工作時,雙方 無法達到良好適應,個體也可能因此產生某些不適應之行為,將使得 組織無法順利運作(賴瑞涵,2001:24)。

(三)工作適應之衡量

根據 Arkoff(1968:420-425)研究發現,工作適應應包括 3 個 方面:

1、工作成熟:

個人在工作上所表現的行為,隨著年齡的不同,也應有不同的 水準與程度。個人若適合於其年紀所應表現的工作水準,即可 稱為工作成熟,亦即工作適應良好。

2、工作升遷:

即個人在職業生活中能否隨著一定的順序和個人的希望而得 到工作及職位上的升遷機會,通常個人有無獲得一份工作且保 持其穩定性的能力,是工作適應的評量標準之一,工作適應良 好者比適應較差者容易獲得升遷的機會。

3、工作滿意:

工作滿意是最普遍用來測量工作適應的方法,工作滿意的種 類,可分為內在滿足與外在滿足,前者指工作中得到之樂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興趣、挑戰、成就感與成長等;後者則與工作所得到的酬勞 有關,如金錢、安全、權力、權勢或令人滿意的工作環境。適 應良好者對其工作會感到滿意且快樂,適應不良者則往往怨聲 載道,難以滿足。

從 Schneiders(1960)、Arkoff(1968)等學者的論述得以發現,

工作滿意是工作適應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普遍用來衡量工作適應的 方法;工作滿意的概念最早由 Hoppock(1935)所提出,其認為工作 滿足指工作者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對環境因素的滿意感受,意即工作者 對工作環境的主觀反應(曾咸超,2008:11)。根據林建忠(2003:

20-21)、尤正廷(2006:32-33)、鄭振豐(2010:21-22)、蔡鵬輝(2010:

26-27)、賴添詢(2011:34-35)等對於工作滿足定義的整理,概略可 分為下列三種:

1、綜合性定義:

不涉及工作滿意的面向、形成原因與過程,主要在於工作者對 於工作及環境所抱持的態度及想法,並將不同工作層面上所感 受到的滿意與不滿意因素予以平衡,將工作滿意概念視為一整 體概念,為各種滿意程度的總和(鄭振豐,2010;賴添詢,2011)。 2、期望差距定義:

工作滿意取決於個人自工作環境中預期得到與實際得到價值 的差距所決定,而差距的大小,便可判斷工作者滿意的程度,

差距愈小,則滿意程度愈高;差距愈大,滿意程度愈低(林建 忠,2003;尤正廷,2006)。

3、參考架構定義:

工作滿意是指組織內的成員,依個人不同工作價值觀、文化背 景與工作本身等因素,用個人標準對工作的特性加以解釋與比 較後,所得到的滿足,重點在於工作者對其工作特定構面的情 感反應,如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伙伴等、升遷、主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待遇等(尤正廷,2006;蔡鵬輝,2010)。

但影響工作適應的因素,除了工作滿意外,尚包含個人特質與環 境因素,工作適應的評量應同時考慮此三因素,才算完整(劉焜輝,

1984:20-22)。因此,本文認為,在工作適應的歷程中,個體必須不 斷地調整、搜尋、解決所處環境遭遇的困境與限制,因此,個人特質

1984:20-22)。因此,本文認為,在工作適應的歷程中,個體必須不 斷地調整、搜尋、解決所處環境遭遇的困境與限制,因此,個人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