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使用動機、相關網絡與訊息傳佈

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延伸分析

第二節、 使用動機、相關網絡與訊息傳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第二節、使用動機、相關網絡與訊息傳佈

社群使用者的觀展與自我表演行為,某個程度建構成使用者使用臉書貼文的動機,而此 動機又隨著網絡的建構以及訊息的傳佈,而得到正向循環式的增強。本節整理受訪者使用臉 書的動機、相關網絡與訊息的傳布。

一、使用動機

到底為何受訪者要使用社群?研究者將研究結果以圖示如下:

圖 4-56 受訪者臉書使用動機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透過以上結果,可假設社群上若出現與好友有關的近況,是較容易引發回應的。同時促 成其動機在於:了解朋友的動態>和朋友聨絡>和朋友互動>知道朋友的八卦以及聨絡感情。

這點與如同趙慶明(2008)的研究所提出的,臉書關於建立社交網路以及加強現有連繫的功 能性,促成了閱聽人對臉書的使用,然而由「了解朋友的動態」居於第一項,亦可知其最大 的動機,為不願錯過社群好友之動態;與朋友聯絡以及互動的高比例動機也顯示出社群媒體 重要的通訊功能。

二、相關網絡

做為被受訪者所肯定而使用的社群媒體,閱聽人因而建構成一個社群交友平台,這使用 動機,也影響及相關網絡的建構,本研究對受訪者於接觸社群時所營造的周邊相關脈絡,究

使用 動機

和朋友 聯絡

了解朋 友動態

朋友 互動

知道朋 友八卦 掌握活 動訊息

聯絡 感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進而又影響及後續的回應與動作。本研究之實證研究結果以下圖顯 示:

圖 4-57 受訪者臉書網絡關係與經營 資料來源:研究者問卷 由上表可發現,所有的受訪者皆有加入粉絲團,而有 73%的人都設定了動態更新,只要 塗鴉牆有新訊息或是已設定的摯友有了新貼文,都會被通知;全數受訪者皆認為自己關注 Facebook 的貼文,80%的受訪者也曾因朋友或粉絲團的號召而加入聯署活動,顯示出社群媒 體在號召群眾進行一項運動或活動時,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唯獨在個人的政治與宗教傾向的 揭露上,選擇不揭露的人數佔 60%,大於揭露的人數所佔的 40%。

做為一種虛擬又真實的社交場域,經由「按讚」而建構的「關注」機制,無形中成為一 種社交網絡。到底誰關注我,某個程度決定我是否要關注對方。以下是為透過訪談結果,研 究者製圖顯示於下:

加入粉絲團 設定動態更新 政治或宗教傾向之

揭露 是否關注FB貼文

曾因朋友或粉絲團 號召 加入聯署運動?

No 0 4 9 0 3

Yes 15 11 6 15 12

Yes

Yes

Yes

Yes

Yes No

No

No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幾乎不會對 Facebook 上的文章按讚,除非真得是很喜歡的;好朋友自己的貼文就會,

對好朋友的文章按讚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很多。(L)

上述三位受訪者的「按讚」回應考量,乃基於此貼文是否為好友所貼;

有時候可能不是主題特別有興趣,但是因為這個人是好朋友,還是會願意幫他按讚。

(I)

這位受訪者 I 的回應,即顯示,他的考量並非貼文主題,甚或貼文主題並非他所感興趣,亦 會按讚,其間影響因素乃在於是否是他的好友,這種社群成員透過相互疏導、溝通而建立友 誼,同時也促進彼此在社群中的利益 (俞菁,邱海棠,曾馨瑩, 2012)的現象,也使得出朋友因 素對臉書閱聽人的按讚回應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動力。

這種推動力的出現,可說是 Facebook 與傳統社群網站的最大相異處,臉書是一種以線下 熟人關係為基礎的網站,使用者以既有的真實人際關係為出發點,將這層關係延伸到 Facebook 的線上互動,然而此線上互動又連結回線下的既有真人互動而成為一種「關係起始」,不但能 結交線上興趣相投的使用者,也可了解線下結交新朋友的資訊和動向 (Park, Jin, & Jin, 2011),

並呈現一種不斷重覆的輪狀循環。這種使臉書成員在「虛擬」和「實體」兩個空間來回,所 形成的虛實交錯的特殊情形,使得 Facebook 對於使用者真實人際關係的影響力,遠大於一般 社群網站 (施英華, 2011)。誠如 Stafford & Canary 所認為的,關係維持可分成五個層面,分別 為積極性、信心、公開性、分享任務和社交網路 (Stafford & Canary, 1991)。那麼於臉書上的

「按讚」回應,則可謂是公開性而積極性的宣示:「我挺你」。如果我們以社會交換理論來觀 察,可知這種由實體擴及虛擬世界的「好友」「按讚」回應,可說是一種談判或協商交易

(Negotiation);也可以贈送禮物或執行某種利他行為來形容,至於基於好友而建立的合作型

(Incorporation)交換關係(Emerso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1981),更讓臉書此一虛擬的社群 網絡,緊緊的連結於實體人際社會,以致於實體與虛擬呈現一種界線消失(Losing boundary)

的進行式狀態。

如果是平時不常來按讚的朋友,對於他的貼文的回應就要看是不是有交情,若是我 可以說話的或是我可以回應的就會按讚,不能就是略過。(K)

換句話說,決定一則貼文是否要回應,並非單純由貼文內容來決定,而是以此臉書好友 與當事人之間是否有交情來決定,而此有無交情又某個程度以其「平時不常來按讚」來決定 其是否「若是我可以說話的……會按讚,不能就是略過」,這種你來我往,顯示出已跳脫貼文 的內容,而達到一種社交網絡的報酬。以既然「平常不常來按讚」的朋友會影響其回應,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然好朋友也會帶來影響:

有時候可能不是主題特別有興趣,但是因為這個人是好朋友,還是會願意幫他按讚。

如果有些人和他有共同回憶,可能不是常連絡,但覺得他的貼文不錯,他的貼文也 會常按讚。(I)

好朋友加上有共同回憶的朋友,都成為按讚的理由。

常按讚的人會注意,很好的朋友貼甚麼都會按讚,她們的也會去按讚。這些人通常 是很熟的朋友,她們貼的文章都會看到,都會去按個讚。身邊的好友寫自己的生活 動態比較多,這種的都會去按讚。如果是不常幫我的貼文按讚的朋友,如果是我有 興趣的文章還是會去按讚。會針對常按讚的朋友所貼的東西較有興趣關注,想知道 對方最近在關心甚麼。(F)

上述這段敘事,顯示出受訪者 F 在採取「按讚」回應,和首先「常按讚的人會注意」,其 次「很好的朋友貼甚麼都會按讚」,第三則為「身邊的好友寫自己的生活動態」,第四則屬於

「不常幫我的貼文按讚的朋友,如果是我有興趣的文章還是會去按讚」,這四類「好友性質」

是否有重疊,受訪者們未明確說明,但受訪者 F 的回應顯示出,其所受到個人主觀定義的好 友影響極深,甚或連「不常幫我的貼文按讚的朋友,如果是我有興趣的文章還是會去按讚。」

對受訪者 F 來說,「按讚」某個程度顯示其友善,釋放出友善的信息,換句話說決定他「按讚」

的先決條件,在於對方是否為好友,設若屬於「不常幫我的貼文按讚的朋友」,則必須加上「是 我有興趣的文章」,方才建構了「按讚」的回應的理由。於這樣的思維下,「按讚」已不是純 然針對貼文,而是屬於友誼層次的回應。受訪者 G 也顯示出極為類似的社會交換:

有固定按讚的好朋友,針對這些好友的文章如有看到會去按讚,」有時候會「對於 不感興趣的主題也會按讚。對於平時不按讚的朋友,除非是有興趣的文章內容才會 去按讚,若不感興趣的內容就不會按讚。(G)

受訪者 G 之按讚回應的理由,可以歸納為「有固定按讚的好朋友」,只要有固定按讚,即 或連不感興趣的主題也會按讚,至於「對於平時不按讚的朋友,除非是有興趣的文章內容才 會去按讚,若不感興趣的內容就不會按讚」,在受訪者 G 的認知當中,「按讚」是一種儀式,

表示著你來我往的禮儀,而此儀式甚或超越貼文本身──連不感興趣的主題也會按讚。對受訪 者 G 來說,「按讚」是一種對「固定按讚」者的回報,表示回報以你的固定按讚,所以我也以

「固定」的,不管對貼文感不感興趣的方式回報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此外在臉書好友眾多的情況下,就像使用者必須精算自己流覽訊息及貼文內容的時間一 樣,要進行回應亦需要精算,以受訪者 A 而言,他的精算步驟如下:

若是朋友間結婚生子之類的貼文,我就會留言恭喜啊,像這類的貼文我留言比按讚 的機率高,因為我覺得按讚太廉價了太簡單了,我覺得留言比較好。因為現在很多 人按讚只是表示他看過而已。而偶而久久不見的,偶而來按讚的,我就去關注一下,

而且這也牽涉到朋友數的多寡,因為我朋友超多的,我沒辦法一一去關注到所有的 朋友,按讚這個機制反而可以讓我知道有哪些人來關注我。就是因為不是很熟的朋 友就會去了解一下他的動態,就好像是我自己內心內建立了一個演算法則一樣。(A)

首先是基於自己所認知的回應的價值,如採取按讚的步驟的原因只有一,「偶而久久不見 的,偶而來按讚的,我就去關注一下」,但為何只對偶而久久不見的朋友如此?主要基於受訪 者的認知,「我覺得按讚太廉價了太簡單了,我覺得留言比較好。因為現在很多人按讚只是表 示他看過而已。」在按讚在太廉價、太簡單的思維下,受訪者 A 希望讓自己的回應是相對有 價值的,例如於友人重要事件時,他所採取的是「留言」,至於其他時候,他選擇「不是很熟 的朋友就會去了解一下他的動態」,而這不是很熟的朋友,是屬於「關注我」,換句話說,他 基於臉書好友的關注,而進行選擇性的回應。而這回應是基於「我自己內心內建立了一個演 算法則」。

除了以「按讚」來顯示好友關係之外,受訪者也會進一步的釋放自己的閱聽空間:

被朋友推薦或是被按讚的文章,去看的機率也會比較大,因為,會想看看說怎麼他

被朋友推薦或是被按讚的文章,去看的機率也會比較大,因為,會想看看說怎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