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

網路世界的興起讓為數眾多的網友已經在全世界成為了一股新的勢力。因著網路速度與 流量提升而出現的各類社群平台以及開放的網路空間也越來越多,這幾年 Facebook 已經成 為了全世界最熱門的個人/社群平台,於是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公司也利用臉書平台成立粉絲 頁並將新聞以連結的方式放上臉書,社群網站已經成為新聞媒體擴大新聞來源的主要工具。

同時社群網站也漸漸變成新聞主要的消息來源,社群的使用者或許不需要打開電視或閱讀報 紙,也能從社群上的朋友所張貼文章訊息中得知本日重要的事件有哪些?甚至是比新聞更早一 步知道某地正在發生一件大事,這樣的訊息傳播型態已經讓一般民眾的角色受到前所未有的 重視,素人的消息來源正一件件地變成了頭條新聞。這後面的原因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一 位社群網站的使用者一天當中會在個人的頁面中看到許許多多的資訊,有的是廠商的付費貼 文,多的則是來自社群朋友的文章,透過社群的功能設定,只要是社群內的朋友,無論是在 貼文上按個讚1、留言回覆或是直接轉貼該文章,都能讓文章出現在使用者的頁面上。這樣的 設定除了讓社群使用者直接或間接的得知社群朋友的文章偏好之外,也讓該文章不斷地透過 更多人的關注而被看到。

從閱聽人主體性來看,當閱聽人被某一文本召喚之時,這些不同的詮釋社群位置,均會 於其解碼過程中運作,使閱聽人的解讀情況更為複雜,不易歸類,因此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個 人的情境、社會文化脈絡等因素的影響。當閱聽人在社群上選擇閱讀一篇來自粉絲團或是朋 友推薦的文章時,先排除朋友的意見影響,他對於文章的主題或許有著某種偏好或想法。

Abercombie & Longhurst(1998)提出觀展/表演典範,對閱聽人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詮釋,此典 範將閱聽人區分為直接閱聽人、大眾閱聽人與擴散閱聽人,其中擴散閱聽人的基礎則是起源 於媒介大量滲透的當代生活。人人皆已直接或間接成為閱聽人,就算沒有直接看電視、不看 報紙,這些媒介上的內容都會透過其他形式進入人們的生活中(羅紓筠、林佳儀, 2005)。在以 前單向傳播的時期,閱聽人的角色是被動接收的,訊息來的時候閱聽人除了接收之外,沒有 其他的選擇,但網路時代的興起,閱聽人已經不再處於被動的角色,加上現今已經十分普及 的社群平台讓閱聽人透過不同的方式與管道來回饋自己的想法,當網路上的言論形成共識後,

1「按讚」為 Facebook 中的一項重要設定,若是有人認同社群中所張貼的文章或圖片,可在貼文或貼圖下方按 個讚,在英文界面上則是以「like」做為代表,越多的讚數則代表該貼文/圖得到越高的人氣愈認同。

Encoding/decoding 的文章,文中提出文本結構將主導閱聽人訊息接收結果的看法,轉而主張 傳播系統會事先建構論述符碼而形成「偏好閱讀」的可能,但符號意義並非全然由媒體的語 的純粹是為了給別人帶來某種印象(Goffman, 1959)。因為有了上述二種分別來自貼文文本與 閱聽人個人的因素,而造就後續所衍生的事件,這後續的「作用力」有時大到我們想像不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蔡正元點名 雞排妹回「跟小模一樣廢」 | 即時新聞 | 20140901 | 蘋果日報 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日前面對媒體再次詢問藍委羅淑蕾的指控,柯文哲 回答:話是從連勝文親自說出,他就上陣回應;若還是羅淑蕾、蔡正元的話,「我 看找雞排妹回應就好」,今天雞排妹和蔡正元果然上陣摃上了!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的總幹事蔡正元,在臉書上發文點名要「柯文哲找 雞排妹解釋!」,他附上文件指出「柯文哲主張,爭取歐美藥廠的生意,拿歐美 實驗針藥劑,用台灣人的身體作臨床實驗,以便替歐美藥廠,爭取中國大陸市場。

柯文哲的主張已寫成文字,無法狡辯,推說羅淑蕾的話,他找雞排妹回應就好;

很好,姚立明、潘建志無法回應,就請雞排妹來回應呀!看柯文哲用台灣人的身 體作實驗、賺大陸人的醫藥錢,如何有個雞排回應 ?」

結果今晨雞排妹在臉書回了這段文字:「正圓,你,Po 這篇文,我,不生氣,我 都不太,打你臉,因為你,等級太低,利用價值剩,把自己埋了,讓勝文,以後 能在南港內湖,有石油,懂?你 po 這篇,跟那些,無腦女星、小模,想靠我上媒 體,一樣,廢」。

「雞元大戰」臉書上的評價結果,蔡正元留言 8 個小時 675 人按讚 100 則留言,

雞排妹則是 5 個小時 2 千多人按讚 145 人留言。

即時新聞中特地將事件主角 Facebook 的按讚人數以及留言數報導出來,由此可見,透過 Facebook 這樣的社群平台上的統計數字,讓我們可以看出即時事件的後續發展在大眾印象與 觀感上是如何影響事件主角的。

網路上一向存在很多的人際串聯以及虛擬的角色扮演,網路社群的相關研究已經出現許 多經典文獻。網路社群又稱為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網際網路使用者互動之後,產 生的社會群體,指的是一群有著共同興趣,或者同一種身份(如網路同學會)的社群。虛擬 社群又稱虛擬社區、網絡社群或電子社群,是因特定網路使用者互動後,產生的一種社會群 體。在網路上從事公眾討論,經過一段時間,彼此擁有足夠的情感後,形成一種人際關係的 網路,具有若干特質的社會組織(毛慶禎, 2007)。社群內的網友們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熟悉感,

且專注某些特定事物。隨著智慧型手持裝置的普及興盛,網路社群平台不僅越來越個人化,

甚至還能將閱聽人所關注的議題及時的發送到裝置上,因此個人也能及時的回應網路上的事 件且透過網路平台同時讓朋友知道個人對於事件所做出的回覆或看法。現今出沒於台灣的 PTT 或是新聞網站的臉書平台上的網友不見得都有共同的興趣或是目標,有很多是透過朋友的轉 貼繼而點閱進來網站平台看熱鬧的。學者 Austin 於 1962 年在其著作中也認為話語(utterances)

具有力量(force),人們的言談並非只是在「說」某件事,而是在「做」一個行動,亦即人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使用語言時,不只是對物件、實體、事情的狀況等....做命題的的陳述,也在執行一些諸如要 求、否認、介紹、道歉等功能(Austin, 1962)。由此可知,網友在網路上針對即時事件的留言 及回覆雖然以文字顯示,卻能夠產生其他的力量或是影響,甚至僅僅一個讚就能讓文章被更 多的人看到,產生社會輿論的聚集效應。除此之外,關於社群閱聽人閱讀文章後續的動作,

其實也包含了「表演」的成份,回到 1998 年 Abercrombie & Longhurst 所提出的「觀/展典範」

重新定義閱聽人「是甚麼」以及閱聽人「做甚麼」,並將歷來的閱聽人區分為三種型態:直接 閱聽人、大眾閱聽人以及擴散的閱聽人(diffused audience)。其中他指出時下的閱聽人乃擴 散的閱聽人,意指現代社會人們無時無刻不是閱聽人,由於人們生活於媒介浸泡(immersion)

的社會,媒介與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在加上我們的社會乃「表演的社會」人們往往同時是 閱聽人與表演者(王宜燕, 2010)。

現今的社會已經和網路緊緊的連結在一起,隨著全球上網人口的急速增加,網路空間已 逐漸被建構為僅次於實體社會之另一龐大虛擬世界,也開始出現諸如線上社群(online community/internet commniity)、電子社群(electronic community)與網路學習社群等名異實 同的「網路社群」;因為網路社群在網路上的虛擬空間中溝通與活動,所以也都稱為虛擬社群

(virtual community)(曾珮珊, 2008)。網路社群雖然建立在虛擬的空間上,但與人們在傳統日 生活中的真實社群一般,同樣具有溝通情感與傳遞訊息的功能。網路社群基本上聚集了許多 人在線上相互連結持續互動,並從互動中發展出彼此的信任及了解,一個成功的社群常能使 成員產生歸屬感。

Howard Rheingold 是網路社群早期的研究者之一,他於 1993 年研究 The Well 線上會議室 的運作時,定義網路社群(virtual community)為「在網路上,一群足夠多的人以充分的情感

(sufficient human feeling)透過一段時間的公開討論,以發展在網路空間中的人際關係。」

(Rheingold, 1993)此為在網際網路上網路社群討論的濫觴。Rheingold 認為,網路社群是源自於 電腦仲介傳播所建構而成的虛擬空間(cyberspace),它的發生來自於虛擬空間上有足夠的人、

足夠的情感、與人際關係在網路上長期發展。Hagel & Armstrong 將「網路社群」的定義詮釋 為,「它」把人群聚集起來,使得人群在社群中進行持續性互動,並從互動中發展出相互信賴 及彼此瞭解的氣氛。其中,社群互動的基礎就在於網路社群滿足人類基本需求(Hagel III &

Armstrong, 1997)。同時,另一位研究者 Romm 也於 1997 年指出網路社群為一群人由電子媒 體相互溝通所形成的一種新的社會現象,他將網路社群定義為「一群主要藉著電腦網路彼此 交流的人們,彼此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分享某種程度知識與資訊,相當程度如同對待友人般 彼此關懷,所形成的團體」(Romm, 19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當網路社群從虛擬的人際關係走到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時又會產生何種局面?目前 Facebook 社群網路正是以此成為一股風潮,席捲全球。Facebook 已經成為了社交網路服務平 台的龍頭,這個以人際關係為出發點的社群網站,讓使用者能夠直接在個人的頁面上觀看到 所有朋友的動態,此外 Facebook 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該網站之創立之初便不將社群的基礎

當網路社群從虛擬的人際關係走到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時又會產生何種局面?目前 Facebook 社群網路正是以此成為一股風潮,席捲全球。Facebook 已經成為了社交網路服務平 台的龍頭,這個以人際關係為出發點的社群網站,讓使用者能夠直接在個人的頁面上觀看到 所有朋友的動態,此外 Facebook 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該網站之創立之初便不將社群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