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依附關係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依附關係理論

Bowlby 在 1960 年代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指出依附是指兒 童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互動時所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affectional bonds)(Ainsworth, 1969;Bowlby, 1977)。Bowlby 認為依附關係的建立主要是在嬰兒期及幼兒期,

嬰兒為了得到主要照顧者的注意及關照,會以哭、笑、發聲等「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與注視、吸吮、抓握等「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來維繫與照顧 者之間的互動,並獲得生理需求及渴望親近的滿足,讓個體得以生存(洪育玲,

2009)。Ainsworth(1989)則進一步說明依附不只發生在幼兒期,個體從青少年 至成人期階段,都持續與父母有依附的關係,對於較親密的朋友或是伴侶間的親 密關係,都可稱為「依附」。實際上,「依附」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嬰兒時期與主 要照顧者的連結不受情境與時間限制,其關係雖然穩定但非固定不變,到了青春 期之後,早期依附關係可能會減弱或是增加其他依附對象,抑或被新的依附對象 取代。Bowlby(1988)提出事實上個體並不容易遺棄早期依附對象,他們的關係 通常持續。Sperling 與 Berman(1994)也指出青少年的依附關係與內在運作模式 是透過早期依附關係所發展而來。Soares 等人(2005)更進一步說明早期的依附 關係會持續到青少年之後,主要表現在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及知覺情感系統上(邱暐茜,2009)。

個體建立依附關係建立後,會以依附對象作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持續向 外探索。在個體與依附對象及環境互動過程中,依附的經驗會隨著年增長發展成 一套心理模式,影響個人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如何知覺和解釋人際世界、引導 人際行為、預期行為、設定行動目標的目的和計畫(Lin,2003;王碧朗,2001;吳 幸怡,1998;孫世維,1995;劉修全,1997;Bowlby,1969,1997)。依附關係一旦

建立,便具有獨特性、持續性,並且無法被意識所控制 (蕭佑儒,2009)。因此,

依附對於兒童各層面的發展之影響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包括行為與情緒 (Richaud de Minzi, 2001)。個體藉由依附關係的建立,不但可以滿足身心與安全上 的基本需求,進而培養對自己的信心與自我價值感的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更是 個體人格發展的重要依據(蘇融禾,2007)。

Shaver, Hazan,與Bradshaw (1998)認為,個體內在運作的依附系統同時兼具情 感與知識層面,初期,依附者與被依附者的互動型態,牽引依附者形成對世界、

自我、依附對象的知識和期待,影響個體對事件的覺知與評估,以及對依附相關 事件的解讀與情緒交流(王建雅,2010)。

Elicker,Englund 和Sroufe(1992)發現,幼年時期在陌生情境測驗表現的依附類 型,可預測十年後受試者人格和社會的行為,Watera、Merrick、Albersheim和 Treboux(1995)追蹤50名受試約20年時間,結果發現若無發生重大負向生活事件的 影響,依附類型仍保有70%的穩定度,若有重大負向生活事件,依附類型也維持 50%的穩定度。國內研究亦支持依附關係並不因階段不同而有所差異(楊芳彰,1997;

黃秀惠,2004;賴怡君,2001),顯現依附穩定而一致的特性(王建雅,2010)。

二、依附關係的理論基礎

Bowlby 延續傳統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並整合學習理論、認知心理學、

進化論以及動物行為學,發展出依附理論(Bowlby, 1988),以下分別簡述相關的 理論基礎。

(一)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Freud以本能驅力觀點解釋親子間依附,認為嬰兒依附關係是建立在口腔活動,

因母親餵奶降低嬰兒飢餓的需求和壓力,認為嬰兒透過母親乳房餵養來得到滿足

和愛,因此嬰兒本能地接近母親,與母親產生情感連結,而彼此間的吸允關係也 奠定個體後來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簡千惠,2005;Ainsworth, 1969;Bowlby, 1958)。母親的餵奶行為及對子女需求的回應,會影響嬰兒的依附強度與安全感:

當母親對嬰兒的回應是一致且穩定的,會使嬰兒發展出信任;反之,嬰兒會發展 出不信任感。若嬰兒在此時期無法發展出基本信任,終其一生則很難與他人發展 出信任關係(賴佳伶,2003;簡千惠,2005;Erikson, 1950)。

(二)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

早期學習理論學者認為嬰兒會藉由母親的輕擁、觸摸等舉動得到正向的情感 與食物的獲得,而使嬰兒感到舒適及滿足(簡千惠,2005)。藉著增強的原理,

嬰兒將這些正向經驗與母親連結,故嬰兒為會特別接近母親,將母親視為滿足基 本需求的來源,之後嬰兒也會學到透過某些行為,可從他人身上得到回應以滿足 自己的慾望,因此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是後來個體人際關係的起源(陳美冠,2004;

Bowlby, 1958;Ainsworth,1989)。

(三)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認知理論對依附解釋主要源自Piaget的認知發展論。Piaget在理論中提出兒童 認知發展的階段性,與Bowlby(1969)所提出依附發展階段相呼應。根據依附理 論,嬰兒要能發展與主要照顧者之依附關係,必須能先區辨主要照顧者與其他人 的不同,並在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會有哭泣或呼喊的依附行為出現(Schaffer, 1971)。 因此嬰兒的認知功能,會影響依附的發展。如同認知心理學家Piaget 的觀點,指 出嬰兒要先區分母親與其他人的差異,再藉由物體恆存的概念,才能對母親產生 穩定的基模,進而產生依附關係,因此個體恆存的認知發展能力與依附有密切關 係(紀怡如,2002;Ainsworth, 1969)。

(四)動物行為論(Animal behavior theory)

Bowlby對動物行為學與進化論研究模式有另一種想法:認為動物有本能,依

附也有生物功能,同時也是人類為求生存所必須發展的條件與特性。由於人類嬰 兒無法自我保護,因此必須透過傳遞訊息以來得到照顧者的保護與接近,除嬰兒 需要發出訊息之外,照顧者也需對此訊息有所回應才能完成。所以母子之間的依 附關係可保護嬰兒免於生存的威脅,嬰兒天生的適應特質與主要照顧者間的互動,

彼此不斷調適以建立依附關係(林柏廷,2006;紀怡如,2002;Ainsworth,1969)。

(五)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hip theory)

早期Bowlby追隨Klien 學派之精神分析訓練,Bowlby後來發展強調環境(即 母親)對人類的影響之後與Klien分道揚鑣,但其理論仍受客體關係理論影響。客 體關係學者認為嬰兒出生之後即有能力主動與外在客體建立關係,在與母親的互 動關係中是雙向的連結,強調自體與客體互動的關係,彼此透過投射、內射、分 裂及投射性認同等,逐漸形成自體表徵(self-representation)和他體表徵

(other-representation),進而影響個體看待自己以及預期他人的想法與感覺(拉 文尼.鞏美之,1997/陳登義譯,2006;張秋蘭,2000;Bowlby,1969, 1973)。

Bowlby(1988)也曾指出依附關係是客體關係理論的改變,由此可知客體關係理 論和依附關係理論的密切。

綜合以上理論,個體在早期透過母親的乳房得到基本需求的滿足,之後藉由 與母親的互動過程中,得到舒服愉悅的感覺,個體也需一定的認知能力,才可區 分母親與他人的差異,並將這種正向的經驗與母親連結。在與母親互動的過程中,

個體必須不斷調適彼此的關係,逐漸形成穩定的自我表徵與他人表徵,進而影響 個體看待外在世界的感覺與人格的形成。依附是不斷循環的動態歷程,並隨個體 生命經驗調整且持續整個生命歷程的重要關係,受到人際關係影響,青少年的依 附模式比嬰兒期與孩童期更為複雜,即便青少年時期對父母緊密的依附行為不再,

但依附關係依然存在生命歷程中且深深影響個體行為表現與思考方式。青少年的 依附關係表現於尋求父母支持信念,得到父母正向教養、有信心持續得到父母的 支持的青少年,便能建立安全依附關係,有助於青少年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對

事物也較能有正面的看法。

因此,從青少年依附發展角度來看,青少年是否實際尋求親近的依附行為並 不代表青少年來說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品質的優劣;青少年是否對父母有安全的心 理感受,決定青少年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品質。當青少年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且有安 全感時,青少年才能建立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每當青少年遇到挫折時,便會再 次尋求父母的支持,當青少年能得到父母適當的回應時,便能擁有安全感而再有 勇氣再去探索世界,對於自己、他人及世界也會有較正面的認識。

三、依附的類型

依附類型是指個人與依附對象互動時的依附行為類型。Bowlby(1969)認為 個人早期形成的依附類型可持續到五、六歲(洪育玲,2009)。以下就較著名的 分類方式加以介紹。

(一)Ainsworth 與Blehar 等人(1978)的三種依附類型

Ainsworth 與Blehar 等人(1978)根據Bowlby 的理論設計「陌生情境」的實 驗。將幼兒表現行為分為三種主要依附類型: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不安全矛盾型依附(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以及不安全逃避型依附

(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

1.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附型幼兒將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所經驗到的是照顧者能提供安全的 基礎,使其可自由探索陌生的環境,與照顧者分離時雖會表現緊張和不愉快的反 應,但照顧者回來後又會露出愉悅的表情,並主動尋求與照顧者的互動

(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此類型的孩子較能接納別人、相信別人,並 擁有「值得被愛」及「有能力」的自我評價。

Ainsworth(1979)指出安全依附兒童較為合作,較少出現攻擊與逃避的行為,

擁有較正向的情感;在探索外在環境時,不但投入更多的時間,還表現較高的探 索興趣;在問題解決情境中,展現較多的熱情,注意力也較持久,擁有較多的自 我彈性,甚至認知發展也較佳。

2. 不安全矛盾依附型(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

不安全矛盾依附型幼兒在照顧者離開時僅會表現些許不悅,但照顧者再回來

不安全矛盾依附型幼兒在照顧者離開時僅會表現些許不悅,但照顧者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