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包括量化工具與質化工具。研究工具的信度、效度陳述如 下:

一、 量化部分:

本研究將問卷初稿委請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方面的四位專家學者(如附錄六) 就問卷內容進行審查與評析。Hardesty 和 Bearden (2004)曾評估專家在問卷編撰 上所扮演的角色,與其建議對內容效度發展所佔之地位,研究除發現缺乏一貫性 和指導語的問卷前型不易得到好的建議外,也認為在考慮項目保留或刪除的階段,

專家的意見被視為一種擔保。而專家的功能被歸納出三點:修正與改善理論或問 項、建議研究者增刪構念或題項、提供量表的表面效度。問卷內容經專家建議修 正後成預試問卷。

2010 年 9 月 24 日針對關渡國小五年一班 27 位同學進行預試,問項經預試 結果加以修正而成正式問卷。問卷內容分四個部分:基本資料、情意(包含環境 態度、環境責任感與制控觀)、技能、關渡環境與文化知識。正式問卷的變項及 信度詳如表 3-2。正式問卷中環境態度 α 信度係數 0.641,環境責任感 α 信度係數 0.790,制控觀 α 信度係數 0.762,技能 α 信度係數 0.914。可接受的 Cronbach α 係數為 0.7 以上,若在 0.6 以上勉強可以接受(Nunndy, 1978, 引自王文科,2010;

吳明隆、涂金堂,2005)。本研究四個變項(環境態度、環境責任感、制控觀、技 能)均在 0.6 以上,表信度尚可。

96 表 3-2 問卷變項的題數與信度

問卷中環境態度、環境責任感、制控觀與技能是以李克特五點量表量測,而 環境與文化知識部分則是單選題設計、二元化計分,即是答對得一分,答錯得零 分。二元化計分適合採庫李信度,有庫李 20 號公式(Kuder-Richardson formula 20;

簡稱 KR20)、庫李 21 號公式(Kuder-Richardson formula 21; 簡稱 KR21)。環境與文 化知識的信度採庫李 20 號公式(KR20)。探索性研究與驗證性研究信度的判別標 準應有所區隔,一般探索性研究最低的標準應在 0.50 以上,0.60 以上較佳 (Nunnally, 1978, 引自吳明隆,2009)。本研究屬探索性研究,環境與文化知識的 信度為 0.574,表可以接受。環境與文化知識是測驗型題目,輔以進行難度與鑑 別度分析。

試題的難易程度是以全體受試者答對某題的百分比得之,題目愈容易,答對 的百分比愈高,反之則低,公式如下。P 值愈大表難度愈低;P 值愈小表難度愈 低。難度過高或愈低的題目不宜太多,但仍需保留少數難度低或高的題目(黃光 雄、簡茂發,2000)。正式問卷環境與文化知識的難度分布情況如表 3-3。

P= R/N*100%

P:題目的難度 R:答對該題的人數 N:全體受試的人數

變項 題數 信度

預試問卷 正式問卷 預試問卷 正式問卷 備註 第一部分 基本資料

第二部分 環境態度 12 題 10 題 .652 .641 Cronbach α

環境責任感 4 題 4 題 .795 .790 Cronbach α 制控觀 4 題 4 題 .796 .762 Cronbach α 第三部分 技能 17 題 17 題 .881 .914 Cronbach α 第四部分 關渡地區知識 14 題 10 題 .403 .574 Kr 20

97

表 3-3 環境與文化知識的難度分布情況 難度 題號

.90 - .99 1、3 .80 - .89 4 .70 - .79 2、6 .50 - .59 5、

.40 - .49 10 .30 - .39 7 .20 - .29 9 .10 - .19 8

在編製試題時也要考慮題目的鑑別度。鑑別度可採用兩種方法,一種為內部 一致性分析,另一種為題目的效度分析。內部一致性分析為確定各個測驗題目是 否與整個測驗題目的作用一致。其中高分組答對率若高於低分組,則該題的作用 即視為與總分的作用一致。其計算公式如下。正式問卷環境與文化知識的難度分 布情況如表 3-4。當試題太簡單,全部學生都答對,高低分組學生在該題答對率 的差值接近零;反之,試題太困難,全部學生都答錯,高低分組學生在該題答對 率的差值對接近零。因此題目太簡單或太艱難,都不具有良好的鑑別度指數。通 常鑑別度指數應為正,且愈大愈好,通常指標最好在.0.30 以上(吳明隆、涂金堂,

2005)。因鑑別度指數低於 0.3 的題目為第 1、2、4 題,而其難度較高(介於 0.80 至 0.99)。黃光雄、簡茂發(2000)指出難度過高或愈低的題目不宜太多,但仍需保 留少數難度低或高的題目,故本研究保留知識題第 1、2、4 題。正式問卷內容,

詳如附錄三。

D= UP - LP

U D:鑑別度指數

UP:高分組受試者答對某一題的人數 LP:低分組受試者答對某一題的人數 U:高分組人數

98

表 3-4 環境與文化知識的鑑別度分布情況 鑑別度 題號

.70 - .79 9 .60 - .69 7 .50 - .59 10 .40 - .49 5、6、8 .30 - .39 2

.20 - .29 4 .19 以下 1、3

二、 質化部分:

Patton(1980, 1990)認為質性研究的可信度論題是否能被支持,取決於三個研 究因素,包括:一是蒐集高品質資料的嚴密精確技術與方法,多元的資料蒐集分 析,並考慮效度、信度與三角測定;二是研究者的信譽,取決於其訓練、經驗、

背景及地位等因素;三是派典中的哲學信念,也就是對自然主義研究、質的方法、

歸納分析和整體性思維的基本認識(引自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一個加強 研究設計的重要方法是藉助三角測定,即是在研究相同的現象或方案時使用多種 方法。Denzin(1978)將三角測定分成四個基本類型:(1)資料三角測定,在研究中 利用不同來源的資料;(2)研究者三角測定,用不同的研究人員或評鑑人員;(3) 理論三角測定,使用多種觀照去詮譯一組資料;(4)方法三角測定,用多種方法 去研究一個問題或一個方案(引自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本研究為了確認質化資料的可信度,以資料三角測定、方法三角測定及研究 者三角測定來進行。

(一) 為了瞭解環境教育方案之看法與意見及相關人員的能力提升,資料 蒐集方法包括:行動研究會議記錄、行動研究小組成員的省思札記、

訪談小組成員,以多元的方法及多元的資料角度來瞭解有關方案的 意見及專業能力的提升。

(二) 為瞭解實施持續型環境教育方案之成效,對學生、教師、學校主任 及自然中心人員不同對象進行資料的收集。尤其學生的部分,因五 年級的學生口語及文字表達都不完全成熟,所以除了進行訪談、觀

99

察、學生學習檔案分析等質性資料收集,並輔以量化資料(問卷調 查)。期望以資料三角測定、方法三角測定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三) 為避免研究者單一的角度分析資料,除研究者外另有一位研究協助 者,對質性資料進行分析、歸類與比對,期望由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與詮譯資料。

從質化研究的角度來看,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工具之一,其認知及判斷都會 影響效度。研究者在碩士班及博士班都主修環境教育,學習中修過許多有關方案 規劃、方案設計及評估的課程,為進一步瞭解研究對象,研究者修過教育心理與 青少年發展心理等,實務工作部分,於博物館及自然中心從事二年多的方案執行 與解說活動帶領。另一位研究協助者為環境教育碩士、目前就讀環境教育所博士 班、亦為現職國小教師。她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參與學校與社區共同發展課程 的計畫與研究。所有相關會議記錄、訪談結果與省思札記等,會先經研究者整理 分析與歸納後,再由研究協助者進行檢核。若有爭議或不協調處,會找尋其他具 有環境教育或方案發展經驗的同學交換意見與討論。

有關研究策略本研究採混合式策略。當實際工作開始時,研究者以演繹的方 式進行資料蒐集,即是以已知的向度為主要範疇。但同時也開放地從資料中加以 歸納,產生新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