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修行的內容與焦點

在文檔中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關懷 (頁 143-155)

第四章 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體驗

第四節 修行的內容與焦點

人總是在某一個環境中學習、長大,而其存有中的靈性層面也是如此。人 總免不了受到一開始接觸的靈性傳統的影響,即使後來有了轉向,其修行也會 有各自的特色與重點。

壹、體悟自身

參與者的修行中,理解自身是很重要的核心,也是共通的修行重點。

一、醒覺狀態

A 透過打禪來意識到平常會忽略的自己。A 認為自己在打禪中的主要功課,

是要訓練有所醒覺的專注,並且專注在對的地方。他說,「打坐…不准你呆呆 的…一呆呆的,就變成昏沈…恍惚…專注以禪宗來說,叫做專注參你的話頭,

你的話還沒有講出來…之前的…心靈狀態、頭腦狀態(A1-0100P)」。這個專注 並不表示拿掉所有的注意力,而是把注意力保持在一個不分心的狀態。A 說,

「不是完全你沒有念頭,而是你保持一個活躍的思考狀態,警覺狀態

(A2-0024P)」。

A 體驗到處於這樣的狀態是可能的,也可以幫助到個人理解事情的實相。

他說,「不讓你有連續性的話題要繼續思考的,因為沒有答案,所以你想答案 也…想不出來,沒有用(A1-0110P)」。A 回想到曾經在這樣的專注狀態中擁有 的發現,例如,「我想到十點要見○○,是我這個思考者思考出來的…東西…我 馬上要回到我自己來…我馬上又…出現下一個念頭說,待會兒還要去找○○…我 就看到,我這個思考者好像蠻跳耀的(A2-0024P)」。A 以另一個方式表達這樣 的狀態和覺知,他說,「本來你的思考是主體,現在還能夠看到你這個思考的主 體(A2-0022P)」,「能知道我這個思考者是怎麼狀態(A2-0024P)」。A 知 道這個狀態對沒有練習的人來說很不容易想像,因為缺乏了作為想像基礎的經 驗。他說,「那個東西很難想像的原因是,我們很少有出現那個經驗

(A2-0022P)」。

透過參話頭,透過看到自己的種種認定所引發的種種思緒和情緒的來來去 去,人或許可以領悟到無常,也或許可以放掉凡事總想要求解的執著。話頭後來 又被稱為公案,「公案不能在邏輯或概念的層次上去了解…公案求解是挫敗心智 的事。只有到一體的層次上,所有矛盾在其中消融,公案才能了解。公案的了悟 不在那句話上,而在心的根處。(甘易逢,姜其蘭譯,1997,頁 187)」這也就 像是人在面對存有時,承認存有的奧秘,在不嘗試揭開奧秘中去領會奧秘。

二、觀自己的念頭、在當下

F 和 A 有著相近的靈性傳統,也有著很相近的修行方式。F 透過止觀的練習 來修行,在練習當中,F 認識到,「止它基本上就是禪定,那禪定的過程中,就 會讓你整個…身心上面可以能夠安頓下來…安頓下來的時候,我有時比較能夠 如實地看待一些東西…我可以觀,觀我的念頭(F1-0032P)」。在止觀的練習中,

F 也練習到了深刻的自我接納,讓 F 得到了所渴望的內在平靜,也體會到了活在 當下的內涵。

三、自己的內在運作都看得到了

和 A 和 F 相似的,C 的修行方式中有著濃厚的觀照自身的味道;而不同的 是,C 的修行中有較多和他人的互動。C 在個人單獨的靜心之外,也參加了很多 的團體。他說,「就是靈性的團體,可是奧修他就加了,奧修他加了很多技巧,

他把西方心理學的技巧加到這裡面來(C1-0053P)」。而 C 在與奧修的互動中,

也發現相處起來的感受很不一樣。C 會在互動中有更多的安靜,也有著更多地 覺知。在好奇與更多的經驗中,C 發現到人與人的相處是會互相影響的。C 認 為,這種彼此影響與共振的經驗,就是他的靜心經驗之一。他說,「當我跟我的 老師在一起,他非常自覺的時候,我自己馬上整個變得很在這裡,有很大的自 覺發生…包括…感覺…思想,是混亂…還是清明的…包括…呼吸…身體的肌

肉,包括…是專注地看你,還是我…看到這四周,我這個視野的範圍都看得 到,那這個就是我的靈性的體驗(C1-0037P)」。這些對自己的感覺、思想、身 體的覺察,就是C在修行關注的部分。

A、C 和 F 的修行,都和禪修中的照見自身有著濃厚的相關。關於在禪修中 深刻的主觀體驗,Kornfield 描述到,

禪修更為深入時,就能看見經驗的活動。…注意到感受…注意思緒…

覺察身體…進一步深入時,會經驗到與萬物和偉大的生命奧秘相連的 開闊、歡愉和自由。…碰觸到這個合一的領域,就會得到療癒。我們 發現自己的恐懼和慾望、提升和保護自己的企圖,都是建立在徹底錯 誤的孤立感妄想之上。…就會了解每件事都交織在連續的活動中,…

然後又消融或變化成新的形式。有了這種智慧,就能在一個又一個片 刻中開放自己,並活在變動不居的道中。(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 譯,2008,頁 80-81)

貳、分辨的能力

在遭遇邊界經驗時,參與者體會到了既有的理解與判斷能力的失效或無能為 力。而在體會了與承認了靈性領域的存在,也開始有所投入,過往曾經被證實還 不足夠的理解系統該怎麼樣的擴充,成了參與者靈修的重點之一。

一、正確的修行觀

在修行中學習到,擁有可以分辨對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分辨的能力基 礎,很多時候就在於知識和行動上的相互印證。

(一)只有知與行

A 在跟隨師父的過程,學習到了禪宗的真正要素可以歸納為兩點。他說,

「我師父強調…跟著他學佛只有兩件事,一個是知,一個是行(A1-0068P)」。

A 也從師父瞭解了這兩個要素的內容,以及這兩個要素是如何地可以幫助修

行。他說,「知…就是講經說法,把佛法的知識一定要弄得懂…用你的正確的知 識去指引著你在修行上的經驗(A1-0068P)」。至於行的部分如何和知互相配合 與印證來助益修行,他說,「師父…期望你要去修行…觀點一定要變成經驗

(A1-0068P),長年講經,因為它讓你認識佛法,比如說佛法說無所求、空性、

萬法皆無常,那你打坐當中就知道,你心的變化,那個是變動的,是無常,沒 有一個常一不變的,那就很清楚佛法講的是對啊(A1-0070P)」。而在實際的修 行中,A 也學習到,真正的靈性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他說,「在我的領悟裡頭…

那個經驗是絕對不可以用有所得的心情去獲得的…它什麼時候發生呢,我覺得 就讓它順其自然…就不管它有或沒有(A1-0054P)」。在知與行的建立與努力上的 經驗除了讓A 在修行上可以持續精進,也吸引著 A 繼續跟隨著師父。他說,「所 以什麼東西讓我留在那邊,解惑、長年聽經、聽經之後能夠經驗在修行上落實

(A1-0070P)」。

(二)佛法無一字

A 表示,知識在修行上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只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他說,

「知識是讓我們有個依靠,有個判斷,可是真正經驗部分,那真的是,知識東 西到最後就是要把它丟(A1-0132P)」。A 認為,把知識丟掉的另一個面向,是 因為已經不再需要知識了。他說,「真正在體悟、領悟的時候,知識的東西其實 到最後是內化到全部都無形了(A1-0132P)」。雖然這個境界很難想像,而且光 是想像起來也會帶來一種對未知的不安,A 認為佛當初也是這麼表達的。他 說,「佛教是很超越的…真的喔,佛…四十九年的說法,佛說,佛法無一字,想 起來很恐怖喔(A1-0136P)」。

A 從師父學到的知識,幫助他理解世界的真相無常與不停地變動,也理解到 真理是由人的心形成的,以及修行真正的終點是什麼,才不致於因為修行路途上 的風光而停下了腳步。這個最終的境界,是在佛教六道輪迴的系統中提到的天界 與天道,是一個光明、自然、清靜、自在的殊勝處所,而要達到此一境界,需要

「我法兩忘」的功夫和方法(張利中,2008)。

(三)靜坐與成佛沒有絕對關係

和 A 區分知識和得道的不同類似的,F 也認為對於修行方法的研究有其必 要,但也可能會有因過度重視而誤解修行本質的危險。F 表示,「我覺得好好去 研究這些方法是好的,那他只是一個路徑…一個管道,一個工具…這樣工具跟 最後的目的,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F1-0182P)」。F 認為我們所熟悉的因果推 理,可能會讓我們過度看重自力的影響,錯看得道的路徑。F 強調得道過程中 落實靈修的同時,人對真正的得道是被動的和無能為力的,「靜坐本身並不會使 人得道啊,不是我今天靜坐,努力地靜坐,就會得道,靜坐跟成佛,基本上是 沒有絕對的關係這樣子,他是一個工具或一個途徑(F1-0182P)」。

Monk 等人對於佛教修行的意涵和最終境界有著清晰的描述:

真正的實在是借助擺脫與外部物體、其他自我以及世界的聯繫而達到

「無身分」而產生的。擺脫這樣的聯繫,就允許根除作為防禦性反應而 獲得的(虛假的或膚淺的)人格或性格特徵,因為這些防禦性反應是人 針對過去想要成為、想要存在的錯誤努力而做出的!當自我不再具有任 何重要性,即人達到了「無我」的狀態的時候,人就經驗到了覺悟。(朱 代強、趙亞麟、孫善玲譯,2010,頁 324)

二、原來問題在自己裡面

和 A 和 F 所不同的,C 在分辨上包含了較多的行動與冒險的成分。在普那 社區的學習與訓練中,在奧修的鼓勵與支持下,C 開始突破害怕犯錯的自己,

試著去懷疑與冒險。他說,「我卻在我的大師這邊得到很大很大的支持,他告訴 你一定要犯錯…絕對不要當跟隨者,你可以質疑我所講的每一句話

(C1-0025P)」。C 也從更大的社會層面理解了這樣的自由為何是少見的。他 說,「這是整個…集體的無意識所產生的共振(C1-0025P)」。

C 也知道這個發現自己的學習是一種冒險,因為和很多人習慣的學習方 式、學習動機和對學習的真義的理解很不一樣。他說,「所謂的學習是感覺…你

不是去找答案來符合我,因為你怎麼樣找其實都是對的,但是很多人都很害

不是去找答案來符合我,因為你怎麼樣找其實都是對的,但是很多人都很害

在文檔中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關懷 (頁 1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