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為達成前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進行時的研究工具,分為研究者、訪談大 綱、訪談札記等三部分,分述如下。

壹、研究者

以下介紹研究者的背景與研究者在本研究中的角色。

一、研究者的背景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為最主要的研究工具,在進行研究前對研究方法與 相關主題的了解,及研究者對研究主題的熱情與投入,可能會影響研究能否達 成其目標。研究者目前為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四年級的學 生,關於對諮商專業與研究方法的掌握,研究者在學期間曾修習諮商心理相關 課程: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諮商、生涯輔導、諮商技術、網路諮商、人格心 理學、宗教心理學、哀傷諮商與治療、多元文化諮商;在研究法方面曾修讀:

行為科學研究法、質的研究、諮商與教育心理學評鑑、統計套裝程式應用,並 曾於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修習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ounseling – Ethics 等課程。此外,研究者於 2006 年底到 2007 年初曾以「諮商師個人信仰對其諮商取向的影響—以基督徒諮商為例」為 題進行前導性研究。之後,除了課程上的學習與閱讀相關資料外,研究者還曾 參加敘事治療工作坊、跨文化諮商初階理論課程、跨文化諮商進階理論課程、

2007 年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靈性:超越身體與肉身、2009 年 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人觀:身體化的靈魂或靈魂化的身體、2010 年基督 宗教諮商輔導研討會等,以豐富自身對研究主題的認識。在研究進行的過程 中,在2010 至 2012 年間,研究者曾三次參加天主教耶穌會舉辦的靈修工作坊(神 操),也曾參加奧修系統的動態靜心數天,透過親身參與與體會靈修的過程,來 協助詮釋工作的進行。

研究者自身的傳記與自我是解釋研究的起點和終點(Dezin, 張君玫譯,

2000,頁 18)。研究者自身的靈性體驗和理解,是研究中不可避免但須注意的 影響。研究者自小隨同長輩在不同的廟宇出入,並成了一些神明的乾兒子。除 了看過不同的神明,偶爾在看著案桌上的神明時感覺到莫名的不適外,沒有太 多與廟宇、祭拜相關的靈性體驗。倒是小學四年級左右,父母曾帶著我去拜訪 一位算命師。當時對於他可以推算出我從那時到死前的明顯運勢,並提醒須要 注意的事項,感到疑惑。父母倒是深深地相信,並不時拿出隨著算命師講解時 錄製的錄音帶,仔細地聆聽與規劃小孩的未來。

16 歲時,研究者在父親因 B 型肝炎過世前不久,開始參加基督教會,並在 約半年後接受洗禮加入教會。至今在台灣與美國夏威夷兩地,曾參加過不同基 督教教派(中國信徒佈道會、浸信會、長老會、信義會、四方教會、美南浸信 會、獨立教會)的聚會,曾加入一個不隸屬於教會組織的基督信仰群體,近年來 也參與了天主教會的團體與彌撒。一路上,研究者似乎作著一個隨著居住地而 加入不同信仰群體的游牧者,並反覆經歷了確信、安定、不確定、懷疑、尋找 出路、重新安頓等靈性旅途上的標誌。在這些經驗中,研究者看到了不同的群 體突顯了同一系統信仰傳統中的不同面向,像是在禮儀方面(安靜或活潑)、教 義方面(浸禮或點水禮、上帝國的概念、基督聖體的真實臨在或只是象徵)、信 徒生活方面(傳福音或社會參與)、超自然現象方面(神醫、說靈語),也體會 了靈性的傳統與實踐方式是多元的。例如,有的信徒透過理性思辨的方式來認 識其信仰的對象,有的信徒追求超自然的生理或心靈治癒,有的信徒藉由參與 社會行動來答覆自身的信仰。即使彼此對何謂正統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其對超 越界存在的基本信念、對人可以經驗更豐富的人生的強調卻是相近的。在基督 宗教靈性傳統中生活的這些日子裡,研究者自己也曾在祈禱後感受到灌頂般的 清涼與釋然,曾經驗到不預期的神聖感動所帶來的安慰而痛哭,也曾有對靈性 主題進行理性思辨的收穫與疑惑。這些在研究所的訓練之前與之外的經歷,提 供了研究者認識、研究、理解靈性議題的基礎與背景。

二、研究者的角色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擔任文本收集者、資料轉謄者、資料分析者、結果撰 寫者。研究者根據研究主題,於訪談前擬定訪談大綱,並以半結構訪談的方 式,在與主題相關的原則下,盡量記錄下研究參與者的個人經驗與想法,好使 個人建構的意義得以浮現出來。此外,為了讓訪談者積極參與在訪談的對話中,

以豐富所蒐集到的研究參與者經驗,在訪談過程中避免價值判斷式的詢問。研 究者在訪談中發展與研究參與者間接納、開放、和諧的互動,並在對研究參與 者的經驗感到好奇、深入與研究主題相關的經驗的同時,維持客觀、不評判、尊 重的態度。再者,研究者利用錄音設備與紙筆來記錄訪談的過程,以利後續的 資料轉騰與資料分析階段的工作。最後,在維持研究參與者的隱密性的前提 下,研究者在研究參與者主動同意下,蒐集訪談以外、與主題相關、研究參與者 的個人文件,以豐富研究文本。

作為一個資料轉謄者,研究者盡可能還原訪談的實況。為盡可能保護研究 參與者的隱密性,研究者在訪談後,不假第三者、親自將錄音的內容轉謄為逐 字稿。逐字稿中除將訪問過程的語言予以文字化外,也記錄下停頓、笑聲、音 量大小、說話速度等可能反映研究參與者感受的訊息。逐字稿中,研究參與者 可供辨識的個人資料,也以化名或代碼的方式表示。之後,研究者邀請研究參 與者校閱轉騰後的逐字稿,取得研究參與者對受訪內容的進一步說明,確保逐 字稿內容符合研究參與者原意,並作為後續訪談的材料。

作為一個質性資料的分析者,研究者的目標是能夠真實反映出研究參與者 的意義建構。為能如此,研究者將自己浸泡在文本中,從整體到部分、部分到 整體的詮釋循環中,逐步揭示出研究參與者的主觀理解。

貳、訪談大綱

訪談為蒐集文本的方式之一,其目的在產生可供進一步分析的研究文本,

而訪談大綱可能設定或影響訪談將進行的方向。基於視研究參與者為與研究主 題相關的經驗的專家,Smith 和 Osborn(2008)指出,為了讓研究參與者可以開 放地述說個人經驗,將訪談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以符合研究目的,半結構訪 談似乎成了典型的訪談方式。根據研究主題、研究目的、前導性研究的經驗及 文獻閱讀的心得,研究者以擬定的訪談大綱(見附錄一)為半結構訪談的基本架 構,以確保訪談方向能切合研究目的。

參、訪談札記

文本的蒐集是為了在往後的分析時,可以真實地呈現研究參與者的原意。

訪談的過程,可能受到訪談所在的環境影響。研究者在訪談過程的個人感受,

也可能會影響往後的分析,或是更進一步的訪談過程。為了讓文本可以更接近 研究參與者的原意,研究者於訪談後,盡快寫下訪談札記。札記的內容包括:

對訪談環境的觀察、研究參與者在訪談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研究者的 個人感受、對於訪談的檢討等,以期能以白紙黑字的方式保留下訪談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