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關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關懷"

Copied!
2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利中 博士

鄭婉敏 博士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關懷

 

 

 

 

研究生:王泰傑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2)
(3)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關懷 中文摘要 隨著諮商界在科學模式之外,也逐漸重視靈性這個本來存於宗教傳統中的 面向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又由於本土諮商學術界對於諮商工作者如何看待 自身的靈性經驗、如何在生活中體驗靈性、如何將靈性加入實務工作中、以及 個人的靈性體驗還未有完整性的研究,再加上研究者本身的興趣,遂有此研 究。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中的詮釋現象學進行,以深度訪談的方式分別訪問了六 位實務工作年資超過15 年的資深諮商工作者。在訪談、謄錄、分析與詮釋文本 的內容後,本研究結論到研究參與者各自的邊界處境中遭遇到了生命的停頓, 因著這樣的停頓,研究參與者重新思索自身存有的限制與內容,並在所做出的 存有決斷中,體會到奧秘的靈性世界。第二,在生活中,參與者開始有了靈性 的面向;伴隨著這些經驗,研究參與者承接起學習者的位置,跟隨了靈修上的 前行者來重新認識自身的存有,並在靈修與生活中重新整理自身的議題,調整 對他我、自我、精神三個世界的理解。第三,在發展這些新的理解的同時,研 究參與者也體會到自己的與他者互動中的自由,不再是因為感覺到有義務或是 自我價值受威脅而必須勉強自己有所行動。第四,在面對諮商工作的立場與態 度上,研究參與者重新定位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際相遇為自身修行的道場, 認真投入其間,並體驗在其中所遭逢的人生課題的靈性意涵。第五,對個案的 理解方面,研究參與者在深入理解自身存有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更深入地理 解了個案的問題。第六,在實務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參與者多了有著超越意涵 的靈性介入這不同以往的策略可供參考,也帶領著個案更深地看到問題與自身 存有的本質。最後,人性觀的轉化是關鍵所在;由經驗到奧秘、到在生活中持 續體驗、到應用在教育和實務中的過程,是參與者學習、掙扎與轉化的過程, 也是參與者開放並允許所抱持的人性觀、世界觀被重新建構的過程。因著人性

(4)

觀與世界觀在理解系統的根本位置,這個轉變也讓參與者在這過程中有了更寬 廣的自我認同、更全面的對存有的理解。 研究者並根據研究成果建議諮商工作者,抱著學習與 not-knowing 的態度來 理解那還不理解的自身或他人的經驗,並針對自己的不了解,開放自己向他人 請教。本研究也建議諮商專業人員更多理解自我實現這概念的原初意涵,並建議 諮商教育機構在課程中納入對多元文化與靈性主題的知能訓練。 關鍵字:詮釋現象學、資深諮商工作者、多元文化、靈性、諮商員教育、世界觀

(5)

The spiritual care of six expert counselors in Taiwan Abstract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 has been giving increasingl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from the spiritual aspects in human life.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in Taiwan on how counselors integrate their spiritual experiences,

continuously experience the spiritual world, and apply these experiences and findings t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 and to counseling sessions. Due to these question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of the researcher,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mentioned abov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Six expert counselors, each with experience in practical work over 15 years, are interviewed, and the transcripts of the interviews are reviewed,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 participants’ life plans were forced to halt for some time as they encountered boundary situations. In these situations, they ruminate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limit and nature of their existence. They also experience the mysterious spiritual world and make decisions.

2. The participants take themselves as freshmen in the spiritual world and start to follow forerunners, in books or in the real world, in their spiritual journey. They learn spiritual practices, reexamine their personal issues, and comprehend more of their being and the with-world, own-world, and spiritual world.

3. With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s of their beings,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freedom in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and themselves. They are able to act on their own decision autonomously without the feelings of being coerced or intimidated.

(6)

and interactions with clients and others at work and in personal lives as lessons in their spiritual journey.

5. Participants comprehend the nature of their own existence and are aware of that their cap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happenings of clients increases.

6. Participants have spiritual strategies to choose from when working with clients on difficult problems, which helps clients see the nature of their problems and their existence more clearly.

7. The process within which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the mystery, integrate the spirituality in life, views of profession, and pratical work is essentially a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views of humanity and of the world.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counselors learn the mysterious experience of clients and of themselves with the attitude of not-knowing, and to seek counsel from others, including clients, when facing the mysteries.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counselors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self-realiz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spiritual aspects, and that counselor education insititutions incorporate the capabilities of work with multicultural and spiritual issues into training courses.

Keywor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expert counselor, multiculture, spirituality,

(7)

終於,到我寫謝誌的時候了。我還是用了「終於」這個詞。在完成這一份研究 論文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挑戰與自我超越的過程。當初,帶著一個想要理解的 心,也沒有預料到會遇到什麼,就上路了。這一路上,從開始到現在,最要感謝 的人之一,是利中老師。雖然你曾說引誘了我寫這個題目,但我也不得不被自己 生命中想要回答的問題引誘著。謝謝你願意鼓勵我超越原先的限制,來挑戰一個 我未曾想過,但如今回首卻是我生命中相當需要加以理解的主題,並且用的是質 性研究中的詮釋現象學。也謝謝你一路上忍耐我在研究過程中的拙於溝通,以及 同時面對自身生命議題時,論文進度的緩慢。此外,我也要感謝婉敏老師。謝謝 你總是相信我、肯定我、鼓勵我。也謝謝計畫和口考兩個階段的委員們,對我的 論文的研究方法與分析給了許多的教導,也提供了實際上可以修正的建議。 除了指導老師和口試委員以外,沒有六位研究參與者慷慨地提供自己的經驗 與看法,這個研究也絕對不可能成形的。我要由衷地感謝六位前輩們願意告訴我 你們個人的生命故事,而且還允許我拿著你們言說的內容來加以拆解與分析。甚 至你們在訪談中還鼓勵我繼續研究,也幫助我更多理解我自己,這些都是我事先 沒有想到的,也真的鼓舞了我、幫助了我。謝謝你們!真的! 此外,我也要感謝在研究所這六年來,陪我一起走過的同班同學,雅妤、思 遠、馨仁、宜均、莉容、乘瑄、少萍、馨華、砡琝、秀雅等,在修課、討論、打 屁、運動、衝突與回饋中,你們幫助我更多理解了諮商,也更多理解了我自己和 人性。謝謝你們! 我也要謝謝在所上認識的學長姐,瑞金、怡欣、岑潔、乃鳳、湘萍、子媛, 謝謝你們在我學習作為一個諮商和碩士班學生的過程中,所給予我的建議與鼓 勵。而陸續在所上所認識的學弟妹,小馬、小惠、世樺、白汶、欣蓮、佩琪、筑 凡、一嫻、晏華、冠華等,和學籍相距僅一年的你們的相處充滿了愉快的經驗與 回憶。而在我三年級之後認識的郁惠、孟文、蕭綺、小青、珮如、飛、賢彥、俊

(8)

任、艾莉、Fiona、吟儒、健翔、思華,我很喜歡和你們討論諮商和共處的時光; 以及筑琪、鼎閔、若慈、宸言、裕堯、惠慈、映伃、雅雯、安妮、嘉慧,我很高 興自己可以認識你們;還有剛離開二年級的聖夫、怡君、欣倫、文彬、彥成、詩 茜、晉瑜、另一個小馬、培儀、妍榛,很高興在我掙扎或努力於論文的過程中, 可以在研究室裡跟你們共度許多時光。 除了學校裡的人以外,我要謝謝在張老師中心遇見的許多夥伴和督導,謝謝 你們在我學習諮商的過程中,在我的論文遲遲沒有明顯的進展的過程中,在我過 去六年這不算短的時間中,給予我的陪伴、意見、和支持。和你們一起工作的經 驗,開了我對於助人的眼界。此外,我也要非常地謝謝在天主教選擇成長會 (Choice)認識的朋友和哥哥姐姐們,謝謝你們在這幾年中陪我一起整理自己的 生命經驗,去面對自己的議題,去思考著自己的人生方向,並且在我為著論文焦 頭爛額的一段時間中,持續地為我祈禱著,也以等待與耐心關心著我的進展。而 在課輔班的硯瑜和小朋友們,謝謝你們在我低落和無力的一段時間中,不知情地 成了幫助我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除了這些團體的人之外,我要特別感謝椀云,在分析方式上面,以及對於怎 麼安排自己最後幾個月的生活計畫上,你真的給了我很多建議,謝謝你。還有, 必果,謝謝你的給予和付出,雖然或許你認為自己做的不多,但你的陪伴、你的 包容和接納,真的是給了我不少力量,是很重要的,謝謝你。最後,我當然要謝 謝我的家人和我的母親和父親,謝謝你們對這個常想著一些你們不理解、而自己 也說不清的我,所給予的包容。以及我的母親,謝謝你在這一把年紀了,也在我 這一把年紀了,還願意這麼多年、持續地協助我完成學業。最後,謝謝我的父親, 雖然你無緣親眼看到我完成的論文,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聽聽你的意見。 最後的最後,要感謝我的天父、上帝、天主、聖神、良心、化身的道,這段 追尋的路程,還真的和祢脫不了關係。我也要憑著無法用實驗驗證的信心,來謝 謝祢所給予的供應、保護與引導。

(9)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V 目次 VII 表目次 IX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第三節 名詞界定………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靈性在各領域中的重要性……… 17 第二節 諮商專業中的靈性面向……… 26 第三節 心理治療取向的靈性觀點……… 38 第四節 宗教傳統的靈性觀點………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6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0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7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8 第四章 諮商工作者的靈性體驗 第一節 存在根基的搖晃……… 81 第二節 靈性旅程的開端……….……….. 94 第三節 靈性體驗後的修行.……….. 108 第四節 修行的內容與焦點.……….. 129 第五章 與靈性一同成長 第一節 自由……….……….. 141 第二節 超越困境、超越掌控….……….. 157

(10)

第三節 在精神世界中….……….. 165 第六章 在諮商中的應用 第一節 人如何減少苦痛……… 179 第二節 與個案同行.……….. 189 第三節 反思諮商專業與靈性……… 204 第七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再思考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28 第三節 研究者的再思考……… 23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239 英文部分……… 248 附錄 附錄1 訪談大綱……….……… 255 附錄2 前導性研究訪談大綱……… 256 附錄3 參與訪談同意書……… 257 附錄4 文本分析範例……… 258

(11)

目 次

表1-1 近年來諮商領域對靈性主題的相關研究……….. 5 表2-1 世界觀列表………... 32 表2-2 各種世界觀的簡要說明……… 33 表2-3 靈性目標的分類……….. 35 表3-1 研究參與者背景……….. 65

(12)
(13)

目 次

圖3-1 語境理解與詮釋底景結構……… 73 圖3-2 文本詮釋現象分析四層次……… 75 圖4-1 與靈性世界相會的歷程……… 140 圖5-1 在人我、自我、精神世界中與靈性持續相逢……… 178 圖6-1 靈性與諮商工作的整合……… 221 圖6-2 在靈性的旅途中……… 222

(14)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從研究者對台灣宗教、靈性層面的觀察,從修讀研究所期間的經驗, 以及個人的經驗等方面,闡述出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之後再對本研究的主要 名詞作出界定。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問題與背景,第二節為研究動 機與目的,第三節為名詞界定。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在台灣,宗教與靈性在生活中的普及性是明顯的,並且近年來也逐漸以靈 性一詞取代宗教的趨勢,但諮商領域對靈性議題的研究卻不多。即使如此,近年 來,諮商領域對靈性的興趣與關注似乎在增加中。 一、靈性的普遍性 與宗教相關的活動在一般人的生活中是不陌生的,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是 相當熟悉的。宗教信仰在台灣民眾以往和目前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份量。 章英華、傅仰止(2005)在「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報告」中寫到,在 1994 年有 87%、 在1999 年有 86.3%及在 2004 年有 79.3%的參與者(2004 年的有效樣本為 1881 份)認為自己有某種形式的宗教信仰。在有宗教信仰的參與者中,在1999 年有 48.9%、在 2004 年有 41.3%的參與者自認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將 1999 年和 2004 年的數據加總平均後,可以推測約有37.5%的參與者認為自己有虔誠的宗教信 仰。另外,各種靈修活動的參與也是普遍的,該份調查報告也顯示,在調查的 特定時間點前後,在1999 年和 2004 年分別有 24.8%和 18.1%的參與者有在生活 中從事念佛、讀經、禱告等個人靈修。可見宗教信仰和靈性生活在台灣民眾的 生活中是不可忽視的部分。 宗教信仰在美國人生活中也很普遍。Gallup 和 Lindsay(1999)針對美國人 的信仰與靈性生活的調查顯示,約有95%的美國人表示相信上帝(God)或更高 層的力量(higher power),這個統計數字在過去 50 年來不曾低於 90%;而約三

(16)

分之二(69%)的參與者回答說他們是某個教會或宗教組織的成員,而 40%的參 與者說他們有定期的宗教活動;這個調查也指出每十個美國人中有九個說他們 會禱告,其中大部分人(67%-75%)會每天祈禱(引自 Miller & Thoresen, 2003)。 很多的美國人覺得宗教或靈性是他們生活中主要的引導與力量(Gallup, 1985, 1995, 引自 Miller & Thoresen, 2003)。

普遍的宗教信仰與宗教活動對日常生活是有影響力的。宗教信仰在形塑個 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與想法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杜明勳,2003)。台灣社 會變遷調查於2004 年蒐集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有宗教信仰的參與者中,有 25.6%的參與者很同意、34.4%的參與者有點同意宗教會影響人日常生活的想法 和行為;有55.0%的參與者認為宗教能帶給人人生的方向(章英華、傅仰止, 2005)。此外,人們投入宗教靈修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傾向,至今仍遠超過尋求心 理專業的幫助(呂旭亞,2005)。因此可以合理地說,生活中的宗教與靈性層面 是不該被忽視的。 二、諮商領域對靈性議題的輕忽 靈性這個主題的重要性在諮商訓練中常是被輕忽的。Kelly(1994)針對位 於美國的343 個諮商人員教育課程的調查指出,不到 25%的訓練課程提供關於宗 教或靈性主題的專門訓練。先不論宗教與靈性的差別,這個數字比較起Gallup 和Lindsay(1999)的調查所顯示的 95%的美國人相信上帝或更高層的力量及 40% 的參與者有定期的宗教活動,顯示出對於靈性議題的重視程度有著很大的落差。 而Kelly(1994)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將近一半的諮商員教育者認為宗教與靈性 主題是非常重要的或重要的,而另外41%的教育者認為宗教或靈性議題有些重 要。Russell 和 Yarhouse(2006)針對美國 139 個經 APA 認證之實習單位的調查 也顯示,當個案提到了靈性與宗教主題時,這主題成為督導中討論焦點的頻率最 高。

(17)

Siegel、Payton 和 DeFanti(2006)審視了諮商員教育、臨床心理學、諮商心理學、 婚姻與家族治療、復健諮商、精神醫學等六個領域的文獻後指出,許多諮商教育 提供者或課程設計者承認,學生在訓練中僅接受到極少(minimal)的在靈性與宗教 主題的相關訓練。儘管這些研究未特別區分出靈性與宗教的不同,這些研究結果 顯示,諮商員教育者與諮商員訓練課程對靈性主題的關注有著相當明顯的反差。 而美國諮商師教育協會(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Counsel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 Program, CACREP)在其 2009 年針對諮商員訓練課程標準的文件中, 也多處強調專業課程中應重視訓練中的諮商師擁有包含靈性面向的多元文化敏 感度與相關知能(CACREP, 2009)。 諮商專業對靈性的忽略與心理學的歷史有著一定的關係。由於早期的 Freud 和Watson 等理論大師與學者在定位心理學時,特別排除科學色彩不足的宗教領 域,這樣自我認定至今仍影響著許多心理學面對靈性與宗教議題的立場與態度 (Hage et al., 2006)。此外,諮商專業對靈性主題的輕忽似乎也受到當代的社會 背景與其他學科的影響。Richards 和 Bergin(2005)認為諮商領域對靈性主題的 輕忽,與心理、醫學專業於十九世紀晚期開始發展時的西方學術界氣氛有關,也 就是心理學家在當時盛行的形上學中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世界觀與哲學命 題上建構了心理專業。這個歷史緣由雖然解釋了諮商專業為何輕忽靈性的重要 性,但或許不該因此忽略了諮商專業界的學者和CACREP 對於加強諮商工作者 的靈性主題的處遇能力的提醒。而國內的學者也提醒,應該反省堅持理性主義而 排斥不相容的觀點可能對諮商專業的影響(楊蓓,2004)。 三、關注靈性議題的潮流

在後現代的潮流中,越來越多的人有個人的靈性追求(Cashwell & Young, 2005)。隨著強調個人自主性、個人經驗的優先性、組織權力的崩解、以及激增 的媒體所傳遞的各類不相上下的信念系統與世界觀,自我認同與自我價值經歷 了解構與重組。後現代的精神挑戰人們離開了安穩的靈性家鄉(傳統信仰),進

(18)

行個人的靈性追尋,並從公領域或私領域而來的各種信念、儀式、靈性修煉、 宗教傳統中,擷取各種顏色的碎片來組成個人的靈性馬賽克(mosaic)

(Shafranske & Sperry, 2005)。而未能形成統整性的靈性,或者是未能有效因應 人生挑戰的靈性,很可能是許多人憂鬱、焦慮、不安等症狀中,除了心理衝突 以外的深層原因 (Shafranske & Sperry, 2005)。

靈性的存在與價值也獲得一些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的關注。William James 於《宗教經驗之種種》一書中肯定靈性體驗的普遍性與多樣性(James, 蔡 怡佳、劉宏信譯,2001)。Carl Jung 認為靈性是一個動態的狀態,表現在本性 (Self)浮現的過程中,同時靈性也是人性發展的最高目標(Corbett & Stein, 2005; Satinover, 2002)。Maslow(1969)在晚年提出 Z 理論,肯定超越性經驗的價值, 也表示了超越性經驗可能出現在不同需求階層的複雜度。Viktor Frankl 認為靈性 是人類個體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份(Frankl, 游恆山譯,1991)。Rollo May 認為 人同時存在於自然和靈性兩個國度(引自李安德,1992)。Paul Tillich 認為對絕 對、無限、至高無上的對象的關懷就是人的終極關懷,這關懷將回答對於生命 意義的提問(Tillich, 魯燕萍譯,1994)。Gardner 認為靈性是包括一切的(心靈、 身體、自我、自然、超自然、無物無我)(Gardner, 李心瑩譯,2000)。Wilber 在《萬法簡史》中寫到,靈性是萬物存在的最高層次,靈性的開展也是人性進化 的方向(Wilber, 廖世德,2005)。 傳統上來說,與靈性相關的活動是以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隨著早期 William James 與 G. Stanley Hall 等心理學家對宗教與靈性主題的關注,以及體認 到宗教與靈性為人類心理的重要主題之一,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在 1976 年成立了第 36 分會。該分會的目標在於 鼓勵與推動在宗教心理學與相關領域的研究、理論和實務工作,傳播宗教與相 關主題的資訊並將這些資料與現行的心理領域的研究與實務工作進行整合 (Reuder, 1999)。

(19)

2010 年 1 月 7 日,在國家圖書館的全國博碩士資訊網 (https://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中,以「靈性」為關鍵字進行查詢,得 到109 筆資料,分佈在人文、教育、商業及管理、經社及心理、醫藥衛生、藝 術、觀光等領域,所得結果與檢索時的博碩士論文總數(144,735 篇)相比仍為 少數。在更早之前,2005 年至 2009 年的發表的博碩士論文僅占 84 篇。而研究 者在2012 年 6 月 29 日再次以「靈性」為關鍵字查詢的結果,「靈性」相關的論 文已成長至181 篇。顯示國內對靈性議題的研究興趣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且受 到多方領域的關注。 雖然心理學傳統上對靈性議題有所忽略,近年來,靈性與個人身心健康的相 關性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Koenig, 2002;Miller & Thoresen, 2003;若水譯, 1992)。而隨著《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SM-IV)納入對文化因素的重視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孔繁鐘編譯,1997;蘇庭進、呂旭亞,2009), 歐美的諮商界對宗教與靈性的研究有增加的趨勢(Cashwell & Young, 2005; Del Rio & White, 2012; Richards & Worthington, 2010)。這反映出以增進個人的心理健 康與幸福為努力目標時,靈性的重要性得到了心理學專業的更大的關注。國內 的諮商領域也逐漸投入靈性相關主題的研究,研究數量逐年增加中。近年來諮商 領域對靈性主題的相關研究,請見表1-1。 表1-1 近年來諮商領域對靈性主題的相關研究 編 號 研 究 者 年 分 論文名稱 論文內容簡評 1 曾 靜 玲 2003 佛教臨終關懷 義工的助念經 驗之初探 紮根理論。自度度人的靈性成長層次從生命體 驗、價值信仰、平日修行、心的覺察、自我反 省、到自我超越。因緣俱足是靈性需求概念。 死亡焦慮是靈性困擾概念,阻礙靈性成長。悲 傷調適和社會生死教育是間接自度度人的策 略。悲傷調適與預期性悲傷、陪伴關懷、悲傷 淡化、死亡端相、莊嚴佛事等有關。

(20)

研究對象為八位助念團成員,與本研究欲研究 之諮商工作者身分與工作內容不同;且研究方 法不同。 2 湯 必 果 2005 基督教海外跨 文化宣教人生 涯抉擇經驗之 探究 紮根理論與敘說研究。以二本自傳與四位研究 參與者的訪談記錄為文本。生涯抉擇呈現出從 個人主義式的自我實現過渡到大我實現的色 彩,其中的關鍵性影響為:承認為自己生命領 航能力的限制、覺察神的超越性、接受信仰價 值體系的薰陶、持續深刻體會沁入心坎裡的大 我之愛、持續不斷地經歷信心建造歷程等;而 生命意義的追尋與實現、以及生涯調適能力是 個人幸福感與意義感的重要來源。研究對象非 諮商工作者,研究方法不同。 3 劉 秀 美 2005 靈性照護融入 生死學課程對 護理學院學生 自我覺察能力 之成效 量化研究。在生死學的課程中加入靈性照顧主 題可提升學生的自我覺察能力。但因僅探討意 識層面的教學,對於意識層面的對自身認知的 影響,並未探討靈性主題中明顯的神祕或超意 識的經驗對當事人的影響。 研究對象非諮商工作者,且靈性主觀意涵未被 探索。 4 陳 美 淑 2006 大專院校學生 靈性、工作價 值觀與生涯抉 擇 之 調 查 研 究:以基督教 團契學生為例 量化研究。針對基督教長老教會與校園團契所 舉辦的營會參與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靈性評 估量表」、「工作價值觀量表」、「生涯抉擇 量表」三者間的施測結果。 研究對象非助人工作者,且缺乏對靈性的主觀 經驗探討。 5 白 寶 鳳 2007 存在位置的追 尋之旅—與自 殺生還者繼續 諮商而開啟的 旅程 自我敘說研究。研究者發現,要被照顧,得先 照顧別人,成了他的存在樣貌;對於感受到歸 屬感,感覺很新奇陌生,常常還是會忘了這個 與生俱來的位置;恐慌發作是為了能讓自己找 到存在位置,享受親密,真正回歸自我,審視 生存的價值與意義,並追尋自己認同的存在價 值與意義。 研究對象與本研究接近,研究方法不同。 6 吳 宜 倫 2007 安寧病房中靈 性照顧者之靈 性 開 展─ 以 一 位宗教師為例 敘說研究。一位基督教神職人員在安寧病房進 行靈性照顧的過程中,隨著遇見痛苦、擁抱痛 苦、痛苦的消解、痛苦的超越的進程,個人的 靈性逐漸加深。僅探討非基督宗教的照顧者的

(21)

靈性開展過程,且參與者為安寧病房的照顧 者。 非安寧病房的助人者是否會有類似的靈性開展 過程?且研究方法不同。 7 郭 盛 賢 2007 後天免疫缺乏 症候群的人格 特質與靈性在 壓力互動模式 中的因應效果 量化研究。在壓力互動模式下,對後天免疫缺 乏症候群患者,靈性可以緩衝知覺壓力,不同 人格型態有不同的知覺壓力程度,靈性因應與 主動式因應策略相關,靈性因應可以預測適應 結果。 研究對象非助人工作者,靈性的主觀意涵未被 探索。 8 王 瓊 英 2008 某醫學中心護 理人員死亡態 度、靈性自我 覺察及瀕死病 患照護行為相 關因素研究 量化研究。探索第一線護理人員在「死亡態度 量表」、「靈性自我覺察量表」、「照顧瀕死 病患行為量表」上的施測結果。 缺乏受試者對靈性的主觀理解。 9 姜 雨 杉 2008 基督徒諮商師 的靈性經驗對 其諮商專業的 影響 質性研究,樣本式分析法。諮商師個人可感知 到靈性現象,對超越面向有所覺察,從靈性經 驗中帶出新意義,隨著靈性成長;而靈性經驗 讓諮商師調整諮商專業的定位,並在實務工作 中禱告。 研究對象的諮商師皆屬於基督教靈糧堂系統, 實務工作年資為10 年、5 年、3 年和一個未 知,在發展發展階段可能尚未達專家階段;且 研究方法不同。 10 張 琦 萍 2008 癌症病逝者其 配偶靈性正向 經驗之分析 詮釋現象學。二位癌症病逝者配偶的靈性正向 經驗,可以歸納為靈性之悸動、靈性之召喚、 靈性之轉化、靈之穿越神聖、靈與心之相助五 個主題。 研究對象非助人工作者,且其靈性經驗皆為陪 病與喪偶後的經歷,缺少非陪病過程的靈性體 驗。 11 呂 嘉 偉 2008 青少年靈性健 康與自尊之相 關研究 量化研究。青少年的靈性健康狀態,與重視他 人存在意義、人際關係營造成較高相關,與宗 教認同、依賴成低相關;靈性健康整體層面與 分層面越佳,自尊越高;靈性健康中的「明己 心性」、「超越逆境」分層面,可聯合預測自

(22)

尊。 研究對象非助人工作者,且缺乏對靈性內涵的 主觀知覺。 12 林 倚 帆 2009 宗教性、寬恕 與靈性安適感 之間的關係研 究 量化研究。探討無宗教、中方宗教、西方宗教 信仰者在「宗教動機量表」、「探索量表」、 「宗教態度量表」、「客觀性寬恕量表」、「靈 性安適量表」上的施測結果。 研究對象非助人工作者,且缺乏對靈性內涵的 主觀知覺。 13 許 雅 惠 2009 醫院病房護理 人 員 慈 悲 疲 倦、慈悲滿足 與靈性健康間 的關係探討 量化研究。護理人員的慈悲疲倦屬於極端高危 險,專業耗竭屬於極端低危險;慈悲疲倦與專 業耗竭達顯著正相關;慈悲疲倦和靈性健康呈 顯著附相關;慈悲疲倦會增加專業耗竭的發 生,靈性健康可以減少專業耗竭的發生並可增 加慈悲滿足。 護理人員與諮商工作者的工作性質有所不同, 靈性的主觀世界未被探討。 14 許 玲 玉 2009 主 體 性 的 自 由—性與親密 關係的解構之 旅 自我敘說研究。研究者發現,從無意識到有意 識,從無覺察到覺察,從盲目行動到有策略行 動,就是一種主體性的自由;革命、對抗本身 並不是最終目的;透過性只是其中一條能量修 練的道路,最終目的是要去提升能量,超越性 以到達更高的能量層次,也就是主體性的自 由;主體性的自由是一種選擇的自由、絕對的 自由;能夠清楚、有意識地做出決定、行動、 負責,這樣,無論在何種身分、角色、位置、 場境下,自由都是可能的,這是一種處境中的 自由。 研究對靈性之旅影響之探討多在性的面向,未 討論對其助人工作的影響,且研究方法不同。 15 彭 玫 瑛 2009 藥癮戒治者宗 教性、靈性健 康與生命意義 感之相關研究 量化研究。討論「宗教性量表」、「靈性健康 量表」、「生命意義感量表」用於新店戒治所 與桃園女子戒治所的藥癮戒治者的施測結果。 研究對象非諮商專業領域工作者,缺乏受測者 對靈性的主觀理解。 16 王 敬 偉 2010 超個人心理治 療取向諮商師 生命歷程之敘 敘事研究。兩位15 年實務經驗的諮商師的生 命歷程可分為整合自我、邁向意識覺醒、從關 係中療癒、回歸中心、與大我合一等五階段。

(23)

說研究 生命歷程之意涵為:心理治療與靈性發展兩者 並行,相輔相成;在苦難中發生靈性轉化;超 個人心理治療取向諮商師的生命歷程,就是靈 性發展的過程;靈性經驗能加深對靈性的認 同,並將諮商工作帶入靈性的層次;超個人心 理治療最重要的是諮商師的態度。 研究對象與本研究接近,研究方法不同。 17 陳 宏 儒 2010 命理人世界觀 與人生願景之 建構 敘事研究。部分研究結果為:命理幫助命理人 把負向事件與情境歸因於命運,並降低對未來 的主觀期待,而宗教世界觀給予他們完整的參 照架構,來將負向事件解釋為需要他們克服的 靈性障礙,而非無意義的俗世苦難;他們的世 界觀會從外在人境的期待轉向個人內在修為的 努力,因而增加可控制感,術數無法帶來一樣 的轉向,但能增加他們掌控生活的能力。 研究主題接近,研究對象非諮商工作者,且研 究方法不同。 18 林 甄 君 2011 靈性療癒歷程 分析—以三位 基督徒為例 敘事研究。人因無法解決的重擔,加上正向靈 性經驗,而接受基督信仰。信仰影響生理、心 理、社會、靈性各層面,後四者也影響人神關 係,成一循環模式。靈性療育的要素包含改變 的動機與接受信仰的意願、社會層面的支持系 統、人與上帝的連結。 研究對象限於基督教主榮光教會三位年約30 的信徒,非助人工作者,且限於單一靈性傳 統。 19 陳 素 晴 2011 修習密宗瑜伽 的靈性開展與 療癒之敘說研 究─ 以 情 感 焦 慮疾病者為例 敘說研究。訪談兩位曾被診斷為憂鬱症、強迫 症的中年女性,修行密宗瑜珈與其心理療癒的 交會。研究結果為:梵咒靜坐與體位法是啟動 改變的重要靈性方法;瑜珈的靈我暨世界一體 觀是促進療癒的核心信念;渴望靈性是整體靈 性態度的基石,受生命經驗與靈性體悟影響; 靈性態度、信念、方法與覺知經驗乃加乘循環 地產生療癒影響力。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與本研究不同。 20 鄭 有 雅 2011 基督徒青少女 採用靈性因應 有效調適其人 主題分析法。基督徒青少女調適人際壓力的靈 性因應歷程可歸納為以下主題:不成熟的互動 與厭惡感引發壓力、引發改變的靈性因應策略

(24)

際壓力之初探 研究 與管道、聖經的教導使人試著去愛不可愛的 人、重擔觸發了與神相遇的轉捩點、與神相遇 後的效果。 研究對象限於基督宗教與青少女,與諮商工作 的內容不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四、靈性和宗教的區別 然而,現今許多學者認為有必要對於宗教與靈性等詞語所包含的意涵加以區 分(Del Rio & White, 2012; Smith, 1963, 引自 Wulff, 1997; Wulff, 1997)。宗教 學者Wilfred C. Smith 認為宗教一詞在現今的使用,因為包含了組織、儀式、社 會功能、公開或私人的宗教行為等多樣內容而顯得模糊,而建議以傳承的傳統 (cumulative tradition)與信心(faith)兩個概念來加以區分;其中傳承的傳統的概 念,試圖引導人從動態的觀點來理解宗教在人類歷史中的演變特性,而信心的概 念指涉個人在超越的向度上理解、感覺與行動的部分(Wulff, 1997)。William James 認為宗教中的結構與經驗二部分是可以加以區分的(蔡怡佳、劉宏信譯, 2001)。宗教心理學家 David Wulff 在《Psychology of Religion》一書中也認為靈 性(spirituality)一詞,雖然是紮根在歷史性的宗教傳統中,但比起宗教(religion), 是用來指稱個人宗教行為或信仰行為中的內在歷程與態度更合適的用語(Wulff, 1997)。Del Rio 和 White(2012)也強調,雖然有些研究交換使用靈性與宗教兩 個詞語,DSM-IV 也未說明兩者的異同,但為了累積與深化研究的成果,應該對 靈性的概念有清晰地認識,應該要在概念上區分靈性與宗教性(religiosity)。 除了專家學者以外,社會大眾似乎也逐漸區分出他們個人的靈性與宗教之間 的不同。Bibby(1995)對加拿大 1713 名成人的調查顯示,百分之五十二的參與 者表達他們有靈性需要(spiritual need),但在進一步的說明中,其中只有稍微超過 半數的人以傳統上的宗教概念來進一步說明他們的靈性需要,如相信神或上帝、 向神祈禱、上教堂、幫助他人等;而其他將近一半的參與者將靈性需要連結到人

(25)

類的靈或靈魂、沉思冥想或反省等行動、全球一體感(sense of wholeness or oneness)、內在與外在的覺醒等概念(引自 Wulff, 1997)。

(26)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靈性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份,是因為靈性關注帶給人們正向的幫助,但是 在諮商專業人員養成的過程中,在諮商場域中,或是在諮商工作者與個案之 間,靈性卻是個少被提及、討論的主題。然而,靈性這個主題同時是人類歷史 中淵源久遠、難以分割的部分。這缺少聲音的靈性主題,是如何存在諮商領域 中的,即是本研究試圖探究的方向。 壹、個人的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以一個基督宗教信仰者的身分開始諮商專業的學習,浸淫在這以研 究與促進個人與團體心理健康為目標的專業中,甚少在諮商工作者養成教育的 課程中,聽到或有機會討論宗教/靈性的主題。然而,在處理個人生命中的重大 事件,或需要作出重大抉擇時,研究者會尋求所信仰之上帝的引導與提醒,而 有些研究者所認識的心理專業人士也有算命、求助佛教師父等行為。信仰/靈性 這個在專業養成中未被提及的主題,在專業人士處理個人問題時卻扮演了一席 之地。這樣的觀察,勾起了研究者對諮商專業人員如何看待與定位靈性的興趣 與疑問。希望透過這個研究,可以了解資深的諮商工作者如何看待自身的靈性 經驗、台灣這土地上常見的靈性主題,以及如何在諮商實務工作中定位與整合 靈性主題。 貳、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靈性是許多人自我認同的基石,尋找自我的過程可能也就是其靈性旅程 (Shafranske & Sperry, 2005)。在實務工作中,許多當事人是帶著自身精神或心 理上的痛苦、衝突、受苦進入諮商室,這些受苦情況可能與健康狀態的改變、 受傷、個人或專業失落、人際或親密關係衝突等有關。這些情境皆挑戰個人因 應問題的能力,而靈性主題可能是許多人在因應問題時的眾多資源之一。其 次,有些人在面臨重大的失落時,其個人認同、對世界的認知、生存的意義感

(27)

等可能受到震撼而動搖,這些對於個人本體、宇宙本體的疑惑,將使靈性議題 不可避免地成為復原或重建過程中的關注焦點之一(Shafranske & Sperry, 2005)。而不適切的靈性觀點或因應靈性經驗的方式可能導致個人生活上的混 亂,或是受到意義喪失的失根感受的侵襲。 如果要提供全人取向的協助,靈性議題將會是一個期許身為助人專業一分 子的諮商工作者需要認識,甚至重視的(蘇庭進、呂旭亞,2009)。然而,在探 討如何將靈性關注整合進諮商實務之前,在承認多元文化的事實也會出現在不 同文化的助人專業團體之間,也在期許這研究是為了擴展本土諮商專業對相關議 題的理解,研究者認為有必要釐清本土的諮商從業人員是如何看待靈性這一主題 的。於是,本研究即試著回答以下的研究問題: 一、資深諮商工作者怎麼認識到靈性這個主題的? 二、資深諮商工作者怎麼經歷靈性世界的? 三、資深諮商工作者的生活因著所經歷的靈性經驗有什麼樣的改變嗎? 四、所經歷的靈性經驗是否與如何影響了資深諮商工作者對實務工作的想法與 實務工作內容? 基於許多的學者(伍育英,2006;呂旭亞,2005;河合隼雄,鄭福明、王求 是譯,2004;Corey, Corey, & Callanan, 2003; Hage et al., 2006; Helmeke& Bischof, 2002; Myers & Willard, 2003)指出心理健康從業人員關注諮商或治療過程中靈性 層面的重要,而國內諮商工作者對靈性議題的態度、立場等相關研究的相對稀 少,再加上考慮到實務經驗的多寡關係到對諮商本質、諮商實務的瞭解,本研 究關注的焦點乃為,透過深度訪談,了解資深的諮商工作者在個人與諮商工作 的過程中,如何理解靈性遭逢的經驗與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將這些經驗轉 化以融入其個人與專業認同中。 簡要來說,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了解資深諮商工作者對於靈性的本質與內涵的看法。 二、了解資深諮商工作者如何理解生命中的靈性體驗。

(28)

三、了解靈性經驗對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影響。 四、了解資深諮商工作者如何理解諮商實務中的靈性體驗或靈性主題。 五、了解諮商實務中的靈性體驗或靈性主題,如何影響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實 務工作。 本研究並不企圖建立一套靈性處遇的標準,而是希望了解資深的諮商工作 者就其自身的生命經驗和長期的實務工作經驗,如何理解靈性這個主題。研究 結果或許可以提供諮商實務工作者在發展個人專業時,或是思考如何協助當事 人時,一個參照的面向。

(29)

第三節 名詞界定

一、資深諮商工作者

諮商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發展是有階段的。Dreyfuses 認為各行業的專業技能 發展可以分為新手(novice)、進階的初學者(advanced beginner)、能勝任的 (competent)、熟練的(proficient)、專家(expert)等階段(引自 Skovholt, Hanson, Jennings, & Grier, 2004)。針對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在其訪談一百位諮商實務 工作者的研究中,Skovholt 和 Ronnestad(1992)指出,諮商師的專業發展會經 過:依循傳統(conventional)、過渡到專業訓練(transition to professional training)、模仿專家(imitation of experts)、有條件的自主(conditional autonomy)、探索(exploration)、統整(integration)、個性化(individuation)、 整合(integrity)等階段。其中,整合階段大約開始於專業訓練結束後 15 年,這 個階段的諮商工作者對人性與生命的理解表現出以豐富經驗為基礎而累積的智 慧,對於問題概念化也表現出高度的個別性與整合性。 基於靈性是一個長期存在人類歷史文化中的主題,研究者假設對此議題的 深刻理解較常存在資深的人類專業工作者心中。其次,由於台灣諮商心理師的 證照考試始於2001 年,心理師證照的取得時間無法明確區分是否為資深實務工 作者。此外,有些研究者所認識的資深諮商實務工作者,基於不同的原因(如將 要退休或已經退休),並未取得心理師執照。所以,本研究所定義的資深諮商工 作者為,在從醫學、心理、諮商、臨床心理、社會工作等科系畢業後,已經從 事諮商實務工作超過十五年的諮商專業人員。 二、靈性 靈性(spirituality)是一個多面向的概念。靈性可以指一種內在的旅程、祈 禱或冥想的動作、充滿信心或虔誠的生活方式、或是對本真與自我覺察的承諾 (Wolfteich, 2003)。這些內在、外在、可見、不可見的活動或概念,過去只存

(30)

在於宗教群體中,然而,隨著思潮的演進,靈性這概念如今不再只依附在一個 有組織與教義的宗教機構,而有其自身的意涵(李安德,1992)。

近年來,許多學者都對靈性(spirituality)與宗教信仰(religion)做出了區 隔性的理解,兩者都關注靈性領域,但宗教信仰傾向於指稱信仰生活中外在 的、組織化的、正規的、教條的層面,而靈性較多指個人的、主觀的經驗(Hill & Pargament, 2003, 引自 Dalby, 2006)。但由於許多靈性體驗發生在團體或宗教 組織中,以及Del Rio 和 White(2012)所強調的:學術界還需要更清楚地區分 靈性和宗教的不同,研究者認為在分辨靈性與宗教的原則下,現階段嚴格且絕對 性的區分靈性與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資深諮商工作者如何理解於自身生命歷程與諮商實務工作 中,與靈性主題相遇的經驗。由於「靈性」的概念同時是本研究的起點和終點, 為了對研究的成果保持開放性,封閉且嚴謹的操作性定義是不恰當的。然而, 就靈性為研究的起點而言,對此概念的界定仍是必要的。其次,為了提供不同 靈性觀點彼此對話的可能基礎,本研究結合Wolfteich(2003)於《科學與宗教 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Religion)中提到的 Sandra Schneiders 對 靈性的定義,以及Crossroad 出版公司的《世界靈性系列》(World Spirituality series)中對不同靈性傳統的共通描述,作為本研究對靈性的描述。也就是:「靈 性是人性追求超越的普遍渴求…靈性存在於個人最深的內在中心,在這內在領 域,人向著超越界開放,也是在這裡,人經驗到終極的真實」(p.829)。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這一章將回顧探討靈性在不同範疇中的研究。由於靈性主題和生活的每一 個階段與面向都有一定的關聯,要在一個研究中完整的涵蓋這個主題會是一個 過大的企圖,本章將從靈性的重要性開始,並針對心理治療領域的學者對靈性 的本質與內涵、靈性與諮商等主題進行回顧,同時也回顧近代存在主義學者對 於人的本質與存在狀態的論述。再者,由於靈性長久存在於傳統宗教信仰的領 域,本章也將回顧佛教、基督宗教等信仰取向對靈性本質與內涵的主張。透過 這樣的回顧,本章將為未來進一步的訪談提供一個知識的底蘊和參考,也是研 究者在進行研究前的先前理解。 第一節 靈性在各領域中的重要性 靈性追求的普遍性,與其帶來的正面效益是有關的。人們投注時間與精力 在靈性追求上,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付出是必須的,同時對促進個人幸福也是 有幫助的。它對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與想法有所影響,並引發個人的改變而 產生效益。這些效益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純粹精神層面的。這是許多人的自 助方式,基於諮商的目標在於促進個人整體的幸福,因此靈性層面也是諮商工 作者不應該忽視的。 一、靈性與多元智能 靈性可視為一種智能。基於智能不僅是智力測驗的分數,也是解決問題的 能力,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觀點來肯定人不同類型的才 能。他於1983 年提出七大智能類型,包括:語言(語言發展、抽象推理、運用 符號)、邏輯數學(科學思考、使用抽象符號、型態辨認)、空間(視覺藝術、 建築、影像、視覺分辨)、音樂(對聲音的感受與詮釋)、身體運動(體育活動、 身體動作與表達、舞蹈)、人際關係(與他人合作、同理他人、回應他人需求)、 與內省(覺察內在狀態、直觀、反思)(Miller, 張利中譯,2009;Gardner,

(32)

1993),並於 1999 年加入了第八類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辨認、分類物種) (Gardner, 李心瑩譯,2000)。雖然承認靈性對人類生活中的深遠影響,但基於 靈性現象的複雜和不易證實,及相對應的腦部功能還不很清楚,Gardner決定暫 時將靈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併入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的 範疇(李心瑩譯,2000;Gardner, 2000)。然而,有些學者認為,從解決問題與 生活適應的觀點,及從一個非化約的、整全的角度來看待智能,應該將靈性智 能視為多元智能中的一種(Emmons, 2000a, 2000b; Wolman, 子鳳譯,2000; Zohar & Marshall, 邱莞慧譯,2001)。 Gardner認為靈性同時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一種存在的狀態,而包含 靈性的存在智能指的是,「尋找生命的重要性、死亡的意義、身體和心理世界的 最終命運、以及愛人或全然沈浸在藝術領域內的種種深奧經驗中,給自己定位 的能力」(李心瑩譯,2000,頁 95)。Zohar和Marshall認為靈性是「自我深處的 智能…超越自我或意識心理…[它能]自我治療,使自我圓滿…能辨認現有的價 值,且能創造性地發現新價值…[而]不依附文化」(邱莞慧譯,頁 9-10)。 Emmons(2000a)認為靈性智能的要素包括:超越物理性與物質性的能力、經驗 更高層次(靈性)的意識狀態的能力、投入日常活動並找到其中的神聖感的能 力、運用靈性資源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展現有德性的行動的能力(如饒恕、感 恩、謙虛、憐憫)。可以說,靈性智能是一種可以和內在自我、他人、世界、終 極實際產生有意義的連結,及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連結上的困難的潛在能力, 並擁有道德上的價值。然而,靈性智能並不是越顯著越好。一個過度強調靈性 智能,而忽略其他智能的人,雖然可以用超越、神聖的眼光看待生活的不幸遭 遇,但可能會缺乏照料平日生活的能力,或是無法和他人融洽相處(Emmons, 2000a)。 二、生理疾病患者對靈性的需求 醫療院所的病患是關心其自身的靈性需求的,很多病患希望醫師可以談及

(33)

他們的靈性需求。在1996 年三月,USA Weekend 雜誌報導了一個針對約 1000 名成人所做的調查,將近三分之二(63%)的參與者認為醫師應該和病人談論靈 性、信心等議題,而對於介於55 歲到 64 歲的參與者,相同的意見的百分比增加 到67%(McNichol, 1996, 引自 Koenig, 2002)。在針對位於美國德州和北卡羅來 納州中南部的家庭醫療診所的380 位非住院病人的調查結果顯示,73%的患者認 為醫師應該和病人討論宗教信仰,而較虔誠的參與者認為醫生應該談論信仰的 傾向更為明顯(Oyama & Koenig, 1998, 引自 Koenig, 2002)。Ehman、Ott、 Short、Ciampa 和 Hansen-Flaschen (1999)調查 177 名就醫於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附設醫院肺部疾病診所的連續非住院患者發現,整體而言, 66%的參與者同意醫師詢問靈性與宗教信仰會增強病患對醫師的信心(引自 Koenig, 2002)。Koenig(2002)認為,醫師應該在醫療中處理靈性議題,因為 許多病患是有宗教信仰的,而宗教信仰幫助患者面對自己的病況;並且,醫師 在醫療中談論靈性需求其實並不新鮮,實際上宗教、醫療與健康照顧之間是有 長久歷史的。國內的研究也顯示在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治療中落實靈性照顧的重 要性(胡文郁、邱泰源、釋惠敏、陳慶餘、陳月枝,1999;顧雅利等,2006), 而護理人員的靈性健康與其個人的健康促進行為呈現正相關(蕭雅竹、黃松元、 陳美燕,2007),也與其靈性照顧能力呈現正相關(吳秀芳、蕭雅竹,2009)。因 而,醫療照顧提供者的靈性狀態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病患所接受到的照顧品 質。 三、靈性與心理健康 生活中的靈性關注有助於維持心理的健康狀態。McComb(1928)表示,信 仰治療法的確有些效果,至少對心因性的疾病來說是如此(引自陸洛譯,1995)。 此外,虔誠的宗教信仰與憂鬱症的復原及預防是有正相關的。Koenig(2001)在 檢視20 世紀超過 100 篇探討信仰與健康關係的研究中,包括 32 篇世代研究 (cohort study)和 8 篇臨床研究,約三分之二(65%)的研究顯示,比起宗教熱

(34)

誠較低者,較虔誠的人較少罹患憂鬱症或呈現出較輕微的憂鬱症狀;並且68% 的預測性研究顯示宗教上較虔誠者較不容易憂鬱;而八篇臨床研究中的五篇顯 示,接受信仰方面處遇(intervention)的憂鬱症患者,其復原速度較接受非宗教 處遇或沒有接受處遇的患者快速(引自Koenig, 2002)。 在同一本書中,Koenig 提到在 68 篇針對自殺的研究中,84%的報告指出, 宗教較虔誠者有較低的自殺率或較低的自殺意念;而在另外的140 份研究中, 有90%的報告呈現出,宗教參與的程度和酗酒或藥物濫用行為之間有顯著的負 相關。Powell、Shahabi 和 Thoresen(2003)的研究也顯示,在心理治療中提供 宗教與靈性方面的處遇,對當事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正面的影響。Corey、Corey 和Callanan 也表示,靈性和宗教可能讓個案在緊急狀態中得到安撫與慰藉,甚至 會是有些人所擁有的,最後一個支撐他們繼續生活下去的主要力量(Corey, Corey, & Callaman, 王志寰等譯,2004)。而關於影響人們積極地或消沉地因應失控情境 的研究指出,強烈信仰一個至高無上的精神存有者似乎和強烈相信自身的努力會 影響行為結果者相近,也就是相較於外控傾向者,較不會感到無助、憂鬱或缺少 改變現狀的動機(Sims & Baumann, 1972; Welton et al., 1996 引自黃希庭、鄭湧, 2005,頁 314)。而國內黃惠貞和姜逸群(2005)的研究呈現出類似的結果,靈 性健康與壓力、憂鬱、自殺等負向心理健康指標呈現負相關。在考慮到這些報 告的受試者是來自不同的族群,研究人員並無重複,研究的區域也相異之情形 下,許多研究報告結果的一致性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國內的一些報告也強調精 神醫學應該包含靈性的面向(林信男,2000)。 四、錯誤靈性關注的傷害 靈性關注的普遍性並不保證它必然是有益於追求者的。威力強大的工具可 以用來造福周遭,也可以用來危害人間。在追求靈性生活的社會大眾中,有些 人對靈性活動的投入是誤入歧途的。有些人利用靈性信念、儀式和經驗來逃 開、不接觸自己心理上重要的未完成事件,這樣的情形即是靈性的逃避

(35)

(spiritual bypass)(Cashwell, Myers, & Shurts, 2004;Welwood, 2000, 引自

Cashwell & Young, 2005)。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當一個人經驗到巨大的損失時, 他可能會藉著靈性的追求逃離痛澈心扉的、然而不能或缺的哀慟過程(Cashwell & Young, 2005)。靈性逃避的當事人也可能會逃避面對現實的世界。一個以靈性 追求為逃避方式的生活常是一種當事人對低自尊、焦慮、憂鬱、自戀或依賴等 議題的補償(Welwood, 2000, 引自 Cashwell & Young, 2005)。此外,靈性上誤 入歧途的人們可能會強迫性地表現良好、壓抑不想要的情緒,在靈性層面是自 戀的、物質主義的、著迷的或成癮的,盲目的相信有吸引力的領袖,放棄個人 的責任,或是在社會上與人疏離(Cashwell & Young, 2005)。簡言之,錯誤的靈 性關注可能造成對個人心理、社會功能的危害。

當對熱衷於靈性生活的當事人進行諮商時,諮商工作者可能需要提及並和 當事人討論靈性生活該有的樣式、或釐清靈性的錯誤應用。諮商工作者在藉助 靈性層面的關注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更深的自我瞭解時,需要瞭解偏差靈性的本 質和發展新的介入策略以促進當事人靈性的健康(Cashwell, Myers, & Shurts, 2004);因為健康的靈性生活是可以提供人們支持與力量,使當事人可以通過生 命中的苦痛走完人生旅程(Cashwell & Young, 2005)。

五、靈性與老年生活 考慮老年生活中會遇到失落、角色轉變、身體不便、過世的預期等經驗,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關注靈性似乎是合理與顯而易見的。Peck 指出,人在老年時 可能遇到重新定義人生價值、找到工作以外的生活意義、接受體力的下滑、接 受與克服失能或慢性疾病帶來的不適與不便、預期將近的死亡等挑戰,而這時 期的三項主要任務為自我的再次分化或固守於工作角色、超越身體或為身體憂 心、自我超越或專注於自我(引自MacKinlay, 2001)。Dalby(2006)在回顧老 年與靈性的相關文獻後指出,一個人在年老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逢一些靈性的主 題,如:統整、人道關懷、改變人際關係、關懷年輕的一代、個人與超越性存

(36)

有(力量)的關係、自我超越、面臨死亡等。

以Eric Erikson 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觀點來看,老年期是處於統整與絕 望兩種張力相互拉扯的階段,其基本挑戰就是擁有連貫和持續的感受與認同 (Erikson, Erikson, & Kivnick, 周怜利譯,2000)。若是失敗,一個人將表現出 失望、輕蔑與教條主義;若是成功,一個人將擁有智慧,也就是一種超越受到 現世時間限制的統合感和知覺,一種不同的「我」感受,那是「人類存在的統合 感,也是所有的宗教及意識型態,所想要創造的統合感」(周怜利譯,2000,頁 71),這時期的智慧似乎已和靈性的領域接軌。Joan Erikson 在 Eric Erikson 過世 後,提出心理社會發展論第九個階段存在的可能(引自Dalby, 2006)。這個階段 的任務在於發展從與世界的關係中隱退和退休的態度,這也是發展一種逐次增 加的靈性觀點。劉淑娟(1999)強調可以從罪惡感、生命意義與目的、愛與所屬、 生活的滿足感或失望等靈性面向來理解老年生活的內涵。藍育慧、莊照明、林昭 卿、趙淑員(2008)的研究也鼓勵老年人透過靈性的追尋,超越生理、環境、人 生經歷的限制與時不我予的失落感,經營有意義感與希望感的優質老年。Joan Erikson 的修正和其他研究肯定了靈性在老年階段的重要性。 六、靈性與臨終諮商 靈性議題是許多病患關注的主題,特別是臨近生命終點時。面對死亡—每 個人必定會遭逢的事件,特別是自身的臨近死亡,常引發一個人的死亡焦慮; 也就是恐懼自己將與存有的根源疏離,自己這個分立的個體將被滅絕(Lair, 蔡 昌雄譯,2007)。當無法有效地因應這人生最終的挑戰時,生活可能陷入混亂, 造成個人或周遭親友的極端痛苦。此時,諮商中常關注的恢復生活功能可能不 是當事人真正關心的,而尋求人際關係的和諧可能也無法完全平復當事人的內 在狀態。若要有效地幫助當事人,靈性議題很可能將成為諮商的重要主題之 一—不論諮商工作者願意或不願意(江蘭貞,2004)。Cassel 和 Meier 於 1990 年指出,對許多臨終者而言,人生意義的超越與靈性議題遠比臨終過程本身的

(37)

關懷來得更重要(引自蔡昌雄譯,2007)。Lair 指出善終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會 表現出(蔡昌雄譯,2007): 一定程度的控制、聽聞痛苦的真相、進行生命回顧、保持幽默感、重 要他人的陪伴、以及談論靈性議題。其中,談論靈性議題不僅對臨終 者是一件困難的事,就是對諮商師和其他人而言也不容易。然而,這 卻是許多人在疾病末期想要做的事,此刻確實是應該更聚焦在這類議 題上。…對某些人而言,討論死後生命的問題也很重要。…許多關於 靈性議題與死後生命的討論,並不一定是宗教性質的,而許多不認為 自己具有宗教傾向者,卻想要討論這些議題。(頁68) 臨終諮商因納入對靈性的考量而不同於其他時期的諮商。諮商的目的之一 在幫助當事人學會以恰當的方式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而當許多人在這樣重大失 落的關鍵時刻,會被迫去重新審視他們個人在靈性上的假設。在為臨終病人進 行諮商時,重點是在幫助他們邁向平靜的死亡,也就是當事人的成長與轉化上 (蔡昌雄譯,2007)。死亡意義的探索在此時成了必須的,而非可有可無的。然 而,死亡的意義並沒有標準答案。不同文化、宗教與哲學信念的人,對於死亡 的看法就會不同。Neimeyer 提醒助人者,在處理個人性的悲傷和失落時,除了 不能預期一套模式可以適用於所有的哀悼者,也要將靈性的信念當成處理的重 心之一,使哀悼者得以回顧與重新省思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宗教信念與哲學假 設,並尋求更加深厚與洗鍊的精神(Neimeyer, 章薇卿譯,2007)。於是,為了 提供心理與靈性的適當協助,諮商工作者必須要能對這些差異有所覺察;也就 是諮商工作者要在了解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基礎下,提供能服膺當事人的 世界觀與生死觀的協助(蔡昌雄譯,2007)。此時,諮商工作者就必須試著理解 當事人的靈性傳統,而不同的靈性傳統提供了其觀想死亡的解釋框架,來協助 人在臨終時包容對死亡的恐懼。 七、靈性與戒癮治療

(38)

物質成癮的心理治療向來是困難的,於是有的學者主張以使用降低物質濫 用程度的減害模式(Denning, Little, & Glickman, 謝菊英、蔡春美、管少彬譯, 2007),來幫助成癮者過正常的生活。這也意味著戒癮過程和完全戒除的困難 度。然而,一個已經幫助了許多人面對成癮問題的自發性團體—匿名者戒酒協 會(Alcoholic Anonymous, AA)卻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對如何才能有效處理成癮 的問題,提出了傳統心理治療以外的可能性。不同於僅止於處理成癮者的心理 動力、認知和情緒,匿名者戒酒協會在處理成癮問題的過程中納入了靈性,並 宣稱承認靈性、承認自己需要超越的他者是有效面對成癮問題必要起點(Kurtz & Ketcham, 蘇明俊譯,2005)。匿名者戒酒協會最有力的發現之一,就是在酒 癮者或藥癮者深層的絕望中,會出現一個開口,使人體驗到靈性的救贖力量, 而且如果沒有某種靈性的轉化,就不可能有徹底的康復(Cortright, 易之新譯, 2005)。Jung 在與匿名者戒酒協會的創始人之一談到一個酒癮者時曾說:「他 對酒精的渴望就相當於對完整靈性的渴求,只是處在較低的層次。」(易之新 譯,2005,頁 275)。成癮者常常是企圖透過成癮物找到一條通往靈性的捷徑(易 之新譯,2005)。 雖然靈性和戒癮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還需進一步釐清,靈性是戒癮中重要 面向卻是確定的(Arevalo, Prado, & Amaro, 2008)。Galanter(2007)試著從正 向心理學和社會支持網路的觀點來理解靈性對戒癮者的影響。Arevalo、Prado 和Amaro(2008)也試著了解女性戒癮者的靈性、統合感(sense of coherence)、 壓力因應反應之間的關係。這些研究都肯定了靈性對戒癮者的顯著影響。其 次,從康復的戒癮者的自我陳述中,似乎也表現出較顯著的宗教信仰與宗教參 與,雖然他們同時更喜歡稱自己這樣的參與是靈性的(spiritual),而非宗教性 的(religious)(Pardini, Plante, Sherman, & Stump, 2007)。他們同時也有較樂觀 的人生方向,察覺到較多的社會支持,擁有面對壓力時更高的復原力,以及較 低程度的焦慮。Hook(2004)也指出,不同文化中康復的戒癮者可能對於靈性 概念的不同向度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關注,但在戒癮治療中觸及靈性似乎是常見

(39)

的。 綜合以上所說,靈性是一個人能夠以超越的視域面對生活問題的智能。靈 性不但是病患關心的主題,其實也與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關係。當個人將靈 性作了錯誤的解讀與運用時,卻可能造成個人心理或人際關係的傷害。此外, 在生命中特別卻一定會來臨的時刻(如年老、臨終),以及面對某些特定的問題 時(如成癮),將靈性納入因應過程是重要的,對某些人甚至是必要的。靈性在 生命的各種面向都存在的現象,似乎在在都提醒合格的諮商工作者給予靈性這主 題應得的關注。

(40)

第二節 諮商專業中的靈性面向 壹、多元文化潮流與靈性 關注多元文化是諮商專業重要的發展走向。隨著諮商理論的發展與逐漸成 熟,以及美國自1960 年代開始爭取公民權運動,學者們開始注意到傳統的諮商 理論是建立在西方中產階級白種人男性的需求及價值觀上,將這些理論應用在 非西方、非中產階級、非白種人或非男性的當事人身上,會有適用性的問題與 考量,也會影響了諮商的有效性(Corey, 2005; Sue & Sue, 2008)。在諮商與心 理治療中應該納入多元文化的觀點,已經成為助人專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如 何覺察與理解諮商工作者與當事人間的多元文化議題,更多地理解當事人的現 象場,並發展在諮商實務工作中適合的介入策略,也成為美國諮商師教育協會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Counsel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 Program,

CACREP)的重要指標之一(Burke, Hackey, Hudson, Miranti, Watts, & Epp, 1999)。

諮商工作者要避免因自身所處的主流文化而侷限了視域。Wrenn 於 1962 年 首先提出「包裹在文化膠囊中的諮商師」(culturally encapsulated counselor)的概 念來形容把自己侷限在假想的文化現實中,而不願意面對真實、且拒絕改變的 諮商工作者(Arciniega & Newlon, 伍育英、陳增穎、蕭景容譯,2006b)。當諮 商工作者深陷在社會的主流文化時,他可能不認為有需要去討論或質問自身所 抱持的假設或信念,可能會以固定不變的角度來理解當事人,以相同的介入策 略來處理不同文化背景的當事人,而導致諮商的效果不彰(Capuzzi & Gross, 2007)。當諮商工作者無法敏銳地覺察到當事人文化中的靈性觀點對當事人的影 響,以及該觀點與諮商工作者本身觀點的差異時,諮商工作者可能會同樣地以 標準作業的方式對待每一個當事人。

來自不同文化的當事人常會在其日常生活中面對其獨特的靈性議題。針對 諮商工作者如何面對美國的種族與多元文化,Arciniega 和 Newlon 在其討論多元

(41)

文化的文章中指出,當諮商工作者從人種和文化內涵的角度來認識多元文化的 意涵時,可以分別從語言、家庭與社會關係、時間焦點、人與自然的關係、個 人主義或集體主義、人類活動、自我認同、靈性與宗教、個人化與責任、壓迫 與種族主義等向度來理解諮商中的多元層面(伍育英、陳增穎、蕭景容譯, 2006b)。該文也提到,針對靈性與宗教的向度,大部分的少數族群,傳統上都 很注重靈性和宗教層面;靈性與宗教是個人自我統整的一部分;並且長期以 來,宗教和靈性是穩定與盼望的源頭;也是日常社交生活的一部份。 諮商工作者需要更多地了解當事人的靈性生活。許多傳統的諮商理論沒有 完全涵蓋多元文化的各個面向,甚至沒有考量文化多元的因素(伍育英、陳增 穎、蕭景容譯,2006b)。這些議題常是當事人世界觀的重要成分,是諮商工作 者從現象的角度去瞭解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與世界觀時需要加以考慮的,同時 也是諮商工作者在提供諮商服務、尋找介入的著眼點與協助當事人面對困境 時,特別是服務來自與諮商工作者不同文化背景的當事人時,需要考量的。當 諮商工作者擅自假設靈性或宗教與當事人的問題無關,而忽視他們身為基督 徒、佛教徒、回教徒、某一宗教或特定靈性生活的文化影響力時,諮商工作者 可能損害了有效諮商關係的建立,並且排除了潛在有效的介入策略(Burke et al., 1999)。 貳、諮商員教育中加入靈性主題的必要性 諮商實務工作的現況反映著諮商師的訓練機構有必要加以關注靈性議題。在 諮商中,個案對於談論靈性議題可能有著一定的意願,但是這個意願不一定會表 現出來。Rose、Westefeld 和 Ansley(2001)的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個案想要 在諮商中探討靈性或宗教議題。而當個案投入靈性或宗教的程度越高時,會越想 要在諮商中談論靈性或宗教議題,甚至會傾向於與有相近靈性取向的諮商師合作 (Walker, Worthington, Jr., Gartner, Gorsuch, & Hanshew, 2011),而且個案可能以 靈性的角度來理解其在諮商的經驗與意義、對諮商的期待、選擇繼續或結束諮商

(42)

等部分(Gockel, 2011)。

然而,個案願意與傾向探討靈性主題的現況並未反映在諮商工作者對靈性主 題的投入程度上。雖然實務工作者認知到個案對探討靈性或宗教議題的開放性, 也普遍相信在個案整體的適應能力上,靈性或宗教的影響是重要的部分,以及在 其個人生活中也重視靈性的層面,但大部分人的諮商工作者卻未對靈性與宗教領 域的影響加以評估,或未納入治療計畫中(Hathaway, Scott, & Garver, 2004; Walker, Gorsuch, & Tan, 2004)。而這個對靈性的影響不作聲的行為本身,可能傳 達了靈性議題是被排除在諮商之外的印象(王志寰等譯,2004)。對於個案探討 靈性議題的意願未能被充分回應,和Russell 與 Yarhouse(2006)所提的靈性議 題為實習督導中比率最高的主題之一的現象,Hage 等人(2006)的研究結果或 許可用來加以解釋,也就是諮商工作者在他們的學生階段中,僅接受到極少的 (minimal)在靈性與宗教主題上的相關訓練。 這種個案需求與諮商訓練關注程度之間的落差不是一天形成的。對於這個探 索靈性與宗教的市場需求廣大,但做為諮商員訓練的生產基地卻完全忽略或低估 其普遍性的現象,也有學者從專業形成的知識背景的角度來加以理解。當考慮到 從心理學逐漸為知識分子接受為一專業的時代,十九世紀時盛行的自然主義 (naturalism)的世界觀與哲學命題也影響了心理專業對世界的理解(Richards & Bergin, 2005)。Slife(2004)認為自然主義中,與行為科學和心理治療相關的主 要假設有:客體主義(objectivism)、唯物論(materialism)、快樂主義(hedonism)、 原子論(atomism)、普世主義(universalism);其影響是客體主義認為方法與技術內 涵的邏輯是不受系統性偏誤與價值觀的影響的,唯物論認為絕大部分的心理異常 是有可觀察的生物學基礎的,快樂主義認為生活的主要目標是某種形式的快樂、 實現、幸福(well-being),原子論認為人的基本特性存在於個人之內,個人也就是 治療的基本單位,普遍性認為正確的知識與方法是跨時間與跨空間且不需要改變 的(引自 Richards & Bergin, 2005)。雖然心理學發展早期,也有心理學家如 William James 和 Carl Jung 等指出探討宗教與靈性的必要,但這個呼籲並未成為

(43)

心理學界的主要關注焦點(Hage et al., 2006)。這些哲學假設長期影響著心理與 諮商專業研究與發展的方向,而在二十世紀末開始於學術圈發聲的後現代主義 等,也默默地影響著新一代的諮商專業人員的興趣所在與判斷真實的濾光鏡片。 叁、在諮商教育中培養靈性知能 在諮商教育中加入靈性或宗教主題的訓練實在有其必要性。在強調尊重多元 的文化趨勢中,在考慮到諮商專業的本質與目的即在協助個案,也在正視個案的 需求與諮商員所具備的專業知能上的明顯落差,許多的學者都強調需要在諮商員 的專業教育中加入靈性(Bartoli, 2007; Hage, 2006; Miller, 1999; Russell &

Yarhouse, 2006)。美國諮商師教育協會(CACREP)在其 2009 年針對諮商訓練的 文件中,多處提到應該在學系目標及專業導向與倫理、人類發展、生涯發展、助 人關係、團體工作、諮商衡鑑等課程內容中反映並協助學生體會所置身的社會中 的多元面向(section II B.1, G.2, G.2.a, G.2.c, G.2.d 等 38 處),並在戒癮治療、學 生事務和大學諮商等二個部份,特別提到要涵蓋進個案的靈性面向;而文件中使 用的多元文化一詞(multicultural)所指稱的內涵,包含了「宗教與靈性信仰(religion and spiritual beliefs)」(CACREP, 2009, P.61)。基於實務工作上的需求與成功經 驗,國內的學者也建議在諮商教育中(陳秉華、蔡秀玲、鄭玉英,2011)或在督 導中(伍育英,2006)納入靈性或宗教主題。

諮商師是可以更有效地靈性議題上協助個案。雖然由學者的呼籲中,可以看 到在諮商訓練中與實務工作中關注靈性與宗教面向的不足與給予更多注意力的 迫切性,而不少學者也根據自身的研究或實務經驗提出可以加強與充實的方向 (Bergin, 1991; Lemire, 1999)。在諮商工作者的能力養成部分,作為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ACA)分會之一的 Association for Spiritual, Ethical, and Religious Values In Counseling(ASERVIC)所提出的,在諮商中探討靈性面向的 能力指標,或許可以做為現階段衡量準則之一。ASERVIC 將專業諮商師的靈性 知能(spiritual competence)分為 6 個部份和 14 條項目:

數據

圖 3-1  語境理解與詮釋底景結構(蔡昌雄,2004)  研究者進行獨立稽核(independent audit)以保證分析的過程是可信賴的。 獨立稽核是為了確認研究結果是根據研究資料,經由一系列證據所推導出來 的,而其判斷標準是推導過程是否合理,而不是是否得到了唯一的結果(Smith,  2006)。Yardley(2008)也認為,透過比對來確認不同編碼者的編碼相似性,是 類似量化研究的評分者間效度(inter-rater validity),其目的是為了確保編碼是 以客觀地態度形成的,而不適用於以解
圖 3-2  文本詮釋現象分析四層次(蔡昌雄,2004)          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理解研究參與者如何理解自身的個人經驗。研究者在分析 逐字稿時,除了將相近的述說歸類之外,也特別注意研究參與者對於自身經驗的 看法,以期可以梳理出其對經驗的理解。在整理出意義單元後,研究者試著基於 對逐字稿的整體性資料中,加以理解研究參與者的經驗或其給予自身經驗的評論 的個人意義。之後,研究者綜合不同的研究參與者相近的經驗或個人意義,從超 越個人經驗的全觀角度來理解人類的經驗本質,而在這個理解的過程中,研究者 參考了諸
圖 4-1  與靈性世界相會的歷程 存在根基的搖動 面對死亡的邊界經驗 回家的路沒了 有沒有可能讓他不要痛 跨過治療後的情緒低落 意義感的失落 生命階段轉換 平順生活下的暗流 與奧祕相逢的主觀經驗 聽見內在的未知自己 未知內在自我的神性、佛性 在他人的著述中與自己相遇 創傷不是天主惡意的結果 這世界真的有神 未被理解的感動與平安  靈性經驗後的修行  把握條件俱足的修行環境  靈性的前行者怎麼超越煩惱 清楚真正的我,停止漂泊 專業訓練中的靈性追尋 自己的身體最知道需要什麼 從存在主義到藏傳佛教 修行的內容與
圖 5-1  在人我、自我、精神世界中與靈性持續相逢 自由 上帝就喜歡你的不完美 不喜歡我,OK 啊 對人和事比較不強求 緣分不在這邊 心甘情願答應 成為諦聽者 自由 接納自己 一步一步接納自己 自己有比他人深刻的感受 負起自由的責任 不需要說服別人和自己 安住在自己裡面  知道、但說不出來的靈性經驗 無法追求的靈性 難以掌握,只能等待 人就是靈性者  靈性是人和更高存有連結的需求 靈性是在叛逆中成為自己  行動上的自由   個性不被制約封死 成為第一手的自己 進入未知的勇氣 我就是把它說出來 不急著行動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are highly encouraged to read the above, which covers the fundamentals of film study (i.e. the fictional, dramatic and cinematic aspects) and explains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

關鍵詞:1.paratantralakṣaṇa 2.the simile of phantom 3.the three natures of treatment 4.the mental eject and the consciousness 相見二分 5.the thory of self realization

The Buddha's teachings centred originally around the idea of “ self-lessness due to dependent arising " and it was impossible that the sangha which

2 I understand that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will take such measures as they consider necessary and appropriate to verify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and/or in relation to this

The revelations of this study would also provide the much needed and useful information that will help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formulate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Minimum Risk Neural Network (MRNN), which is based on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BP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maximization of classification ma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