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借用黃老形名法治而補強帝王治術之不足

第五章 《春秋繁露》對黃老的吸收與超越

第三節 借用黃老形名法治而補強帝王治術之不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君臣之義,皆取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故陰道無所獨行其始也。不得 專起其終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義。是故臣兼功於君,陰兼功於陽。舉而上者,

抑而下也。35

作為黃老學媒介萬物的陰陽理論,只是對自然界抑或人類社會中矛盾現象的 概括,目的是為了追求一種不過也還不及的和諧狀態。陽陰之分,或有先後之序,

但並無高下之別。《春秋繁露》一方面吸收了法家「三綱」之內涵,一方面借用 黃老的陰陽理論,論證了「三綱」為「天」之道,從而鞏固了「以君為綱」的階 級體制,並將宗法倫常之關係絕對化。如此,便造就了一個以君權為核心,等級 分明的統治秩序。這便是《春秋繁露》將黃老對陽陰「先後與平等」的概念,轉 化為「主從與尊卑」的絕對性之吸收與超越。

第三節 借用黃老形名法治而補強帝王治術之不足

黃老學將「道」從自然的概念延伸至社會生活與政治領域,本是一種積極進 取的君人南面治國之術,所謂「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36; 透過天道運行的常規,把握死生、存亡、禍福、逆順等轉化律則,而明瞭君道和 臣道所應存在的分界。這個分界,便是「主臣當位」與「君臣各守其職」,總括 而言,乃為「主執度,臣循理」37。這個「度」,便為法度,君主不但生法、執法,

還要講究各種馭下之「術」。38這種統馭治術在漢文帝與景帝時見用於世,發揮著 良好的功效,因此,《春秋繁露》將此種君人南面之術加以吸收,以充實儒學理 論,以下將分述之。

壹、生殺權柄,執之以樹威

35《春秋繁露‧基義》。

36《黃帝四經‧經法‧道法》。

37《黃帝四經‧經法‧六分》。

38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頁 80、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老學認為人主要牢牢掌握生殺與奪的統治權力,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和駕馭臣下。

主失位,臣失處,命曰無本,上下無根,國將大損。39 為人主,南面而立。臣肅靜,不敢蔽其上。40

主上執六分以生殺,以賞罰,以必伐。41

《春秋繁露》吸收了上述觀念,承認政治運作中的權力關係,認為君主必須 以執權為基礎和保障,擁有權力是統治的先決要件;只有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

威儀和地位,方得以統馭臣民,進而有效治理國家。

為人主,居至德之位,操生殺之勢,以變化民。42

君之所以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則失權……失權則君賤……君 賤則臣叛……固執其權,以正其臣。43

君主的權力絕對不能與臣下分享,否則君將不君,臣將不臣,還談何治。

貳、量能授官,積賢以自彊

黃老的無為治術在於君靜臣動,君無為臣無不為,君執要而臣用詳。故君主 在治國上必須倚靠群臣以為事,臣要效其勞,故人君必須起賢用才,量能授官,

如此便能積重賢以自彊,而治國通太平之道。

王天下者,輕縣國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故功得而財生。

39《黃帝四經‧經法‧六分》。

40《黃帝四經‧經法‧六分》。

41《黃帝四經‧經法‧六分》。

42《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43《春秋繁露‧保權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45 伐亂禁暴,起賢廢不肖,所謂義也。46

對於重士與尚賢,本是儒學的一貫主張,但用賢起才的目的,是為了行德,

對人民施以風行草偃之效。《春秋繁露》承繼儒家的原則,但吸收黃老的君道思 想,即「欲為尊者在於任賢」47。黃老君道的核心內容便是「至尊」與「貴神」,

君王要能至尊,則必須有一群賢者替其效勞,治理國家,如此方能高高在上而無 須事必躬親。這也是《春秋繁露》所言「承備具之官」48的道理,具體收效便是

「群臣分職而治,各敬而事,爭進其功,顯廣其名,而人君得載其中」。49 天積眾精以自剛,聖人積眾賢以自彊。50

故為人主者,……任群賢,所以為以受成,乃不自勞於事,所以為尊也。51 治國者以積賢為道……賢積於其主,則上下相制使……上下相制使,則百家 各得其所……百官各得其所,然後國可得而守也。52

為人君者……任賢使能,觀聽四方,所以為明也;量能授官,賢愚有差,所 以相承也;引賢自近,以備股肱,所以為剛也。53

參、深察名號,責實以賞罰

44《黃帝四經‧經法‧六分》。

45《黃帝四經‧經法‧四度》。

46《黃帝四經‧十大經‧本伐》。

47《春秋繁露‧立元神》。

48《春秋繁露‧離合根》。

49《春秋繁露‧保權位》。

50《春秋繁露‧立元神》。

51《春秋繁露‧離合根》。

52《春秋繁露‧通國身》。

53《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老學認為治術的第一步,是透過「形」與「名」的概念,來給人事萬物定 制。其後,便可依名核實,觀察任用的賢才名實是否相符,如此能有效統馭臣下。

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審查名理終始,是謂究理。……刑(形)名出聲,

聲實調和,禍灾廢立,如景(影)之隋(隨)刑(形),如向(響)之隋(隨)

聲,如衡之不臧(藏)重與輕。故唯執道能虛靜公正,乃得名理之誠。54

帝王者……執六枋(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察順逆以觀於霸王 危(存)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於名實□應……然後帝王之道成。55

三名:一曰正名立而偃,二曰倚名法(廢)而亂,三曰無名而強主滅。三名 察則事有應矣。……名實相應則定,名實不相應則靜(爭)。名自命也,物自正 也,事自定也。三名察則盡之情偽而□惑矣,有國當昌,當罪先亡。56

《春秋繁露》也指出施政首要在辨察名號,名正與否是事物是非順逆的根源。

治天下之端,在審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號。名者,大理之首章也。……

是非之正,取之逆順;逆順之正,取之名號。57

既然「名」是辨別是非曲折的依據,則必須合乎真實。因此,為君者對臣下 必須深察名號,挈其名以考其質,以期名實相符;名實相符則賞,名實不相符則 罰,同時,賞罰信而有徵。如此,攬名參實而賞罰分明,則臣下安敢不盡力效忠。

故為君者,虛心靜處,聰聽其響,明視其影,以行賞罰之象。挈名考質,以 參其實,賞不空行,罰不虛出……聖人由之,故功出於臣,名歸於君也。58

黃老學已經關注到政治過程中的權力關係,以及君主應具備的統治治術,對

54《黃帝四經‧經法‧名理》。

55《黃帝四經‧經法‧論》。

56《黃帝四經‧經法‧論》。

57《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58《春秋繁露‧保權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一國政治體系的穩定有著重大影響,正所謂「不知王術,不王天下」59。《春秋 繁露》承認政治過程亦為政治運作的一環,因而特別將黃老學的人君南面之術加 以吸收,達到「功出於臣,而名歸於君」。如此,儒學除了強調「大有為」之外,

也有一套君人南面的無為治術了。

59《黃帝四經‧經法‧六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

本篇論文以《春秋繁露》為主軸,透過比較「先秦儒學」與「黃老思想」兩 大面向開展論述,圍繞著核心議題 —「君權」,希冀探究《春秋繁露》如何使獨 尊儒術成為可能。《春秋繁露》代表著政治思想,「獨尊儒術」意味著現實政治,

思想與政治的互動,從古至今,未曾間斷;或是政治指導思想方向,或是思想改 變政治方針。本篇論文便是最佳的例證。一方面,現實的政治迫使思想內涵的轉 變,為了得君行道,不得不汲取他家的優點以為所用;另一方面,在政治思想的 成功整合後,便影響了現實政治,改變了指導方針。

漢武帝即位後,政治上大一統時代已經來臨,由於漢承秦制,秦朝政治制度 的設計,本是法家就君主專制一人大權在握所為之精心設計,因此,不可避免的 意味著專制政治的成形。然而,秦帝國的覆轍,使漢王朝不可能公開擁抱法家,

但在政治權力不斷集中於君王的情形下,以「君上虛靜無為」為主要內容的黃老 指導思想漸漸地無法配合武帝對內對外的統治需要了。雖然,法家歸本於黃老,

兩者就君權的論述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譬如黃老也有著尊君與君臣名位不可移 的思想,但始終缺乏如法家般對皇帝一人至高無上的集權論述。

這是因為黃老學透過「道生法」的概念而闡述君權,「道」為萬事萬物的最 高依循與根源,使得統治者受到了限制,而其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君上虛靜無為」

之治,代表著君王除了順天行法,用刑名之術外,不能有其他個人的私欲措施。

因此,要形成如同法家式的專制君主,以及人君可以依其意志遂行有為之事,是 很難有立足點的。面對黃老學無法為現實高漲的君權提供合理化的理據,越發無 法配合專制的情形下,儒學登上政治中心的舞台,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先秦儒學一貫主張將君主道德理想化,而容易忽略現實政治上的實際 運作部分,同時,對於臣的從道不從君之主張,與君權存有潛在的緊張關係。但 若撇開這些部分不提,儒學的政治思想是以君主作為政治運作的重心,而好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貴等差、明尊卑、力主尊王攘夷等論述,對於鞏固政權是極有幫助。職是,

漢武帝在即位之初,便公開大力提高儒生的地位,希望能以儒家取代黃老。董仲 舒抓住了此次的機會,為了「得君行道」,將儒學登上政治舞台,則相關先秦理 論與君權有所衝突部分必須加以修正,特別是關於「忠君」與「君臣關係」的主 張,以期適應專制體制,見容於主政者。

董仲舒轉化了先秦儒學的統治君主道德理想化的觀念,而承認現實君權,並 由於專制君主有絕對的統治權力,因而先秦思想中原本不重視君權的部分,轉化 為忠君、合理化君權與鞏固君權的論述。如此轉變的啟發,恰恰是來自於黃老思 想的相關概念,也就是一方面借用黃老而轉化先秦儒學,另一方面吸收黃老而超 越之,形成一個全新的儒學體系。而適用於當時,的確使得儒家為專制君權所接

董仲舒轉化了先秦儒學的統治君主道德理想化的觀念,而承認現實君權,並 由於專制君主有絕對的統治權力,因而先秦思想中原本不重視君權的部分,轉化 為忠君、合理化君權與鞏固君權的論述。如此轉變的啟發,恰恰是來自於黃老思 想的相關概念,也就是一方面借用黃老而轉化先秦儒學,另一方面吸收黃老而超 越之,形成一個全新的儒學體系。而適用於當時,的確使得儒家為專制君權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