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君權探討《春秋繁露》與獨尊儒術之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君權探討《春秋繁露》與獨尊儒術之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立民 博士. 政 治 大 立從君權探討. ‧ 國. 學. 《春秋繁露》與獨尊儒術之關係.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康凱鈞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

(2) 摘. 要. 本篇論文以《春秋繁露》為主軸,透過比較「先秦儒學」與「黃老思想」兩 大面向開展論述,圍繞著核心議題  —「君權」 ,希冀探究《春秋繁露》如何使獨 尊儒術成為可能。 《春秋繁露》代表著政治思想, 「獨尊儒術」意味著現實政治, 一方面,現實的政治迫使思想內涵的轉變,為了見容於統治者,不得不汲取他家 的優點以為所用;另一方面,在政治思想的成功整合後,便影響了現實政治,改 變了指導方針。  漢武帝即位後,政治上大一統時代已經來臨,由於漢承秦制,因此,不可避. 治 政 免地意味著專制政治的成形。然而,秦帝國的覆轍,使漢王朝不可能公開擁抱法 大 立 家,但在政治權力不斷集中於君王的情形下,以「君上虛靜無為」為當時指導思 ‧ 國. 學. 想的黃老學漸漸地無法配合武帝對內對外的統治需要。儒學的政治思想是以君主. ‧. 作為政治運作的重心,而好有為、貴等差、明尊卑、力主尊王攘夷等論述,對於. y. sit. io. n. al. er. 關係。 . Nat. 鞏固政權是極有幫助。然而,先秦儒學的部分思想內涵卻與君權存有潛在的緊張. i Un. v. 為了得君行道,董仲舒轉化了先秦儒學與君權有所衝突的部分,特別是關於. Ch. engchi. 「忠君」與「君臣關係」的主張,以期適應專制體制。而如此轉變的啟發,恰恰 來自於黃老學的相關概念;《春秋繁露》一方面借用黃老轉化先秦儒學,另一方 面吸收黃老而超越之,形成一個全新的思想體系。於是,儒家邁入了實然的政治 殿堂,並定為一尊,影響了爾後兩千多年的帝制中國。    關鍵詞:春秋繁露、先秦儒學、黃老思想、君權、獨尊儒術 .

(3)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旨趣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包含原典考證與文獻檢閱) .........................................5. 第二章 先秦儒學與君權的緊張關係 ................................................................ 23 第一節 君主地位與角色 ..............................................................................................23. 政 治 大 第三節 先秦儒學與君權緊張關係的三個面向 ........................................................36 立 第二節 君臣關係 ...........................................................................................................30. ‧ 國. 學. 第三章 黃老在漢初得勢之探究.......................................................................... 38. ‧. 第一節 漢初經濟社會的客觀情勢 .............................................................................39. Nat. y. 第二節 漢帝國建立時的弱勢君權 .............................................................................43. er. io. sit. 第三節 漢承秦制下的法家政體 .................................................................................46. n. 第四章《春秋繁露》與先秦儒學在君權問題上的異同 ........................... 57 a v. i l C n U h e n.........................................................................57 gchi 第一節 《春秋繁露》中的君權論述 壹、以天之授與建構君權來源的正當性 .......................................................................... 57 貳、以天地陰陽鞏固君臣間的絕對性 .............................................................................. 62 參、以災異譴告作為限制君權的手段 .............................................................................. 66. 第二節 《春秋繁露》與先秦儒學在君權問題上之異同 .......................................69 壹、承認君主體制 — 將「勢」帶入「君道」 ............................................................. 69 貳、異化君臣關係 — 從「諫爭」到「三綱」 ............................................................. 70 參、神化君位無為 — 從「主倡臣和」提出「君逸臣勞」 ........................................ 71 肆、誅討失德昏君 — 同「暴君放伐」提出「屈君伸天」 ........................................ 73.

(4) 第五章《春秋繁露》對黃老的吸收與超越 .................................................... 74 第一節 吸收黃老之「道」論而開展出「天」論....................................................74 第二節 承襲黃老陰陽理論而證成三綱之說 ............................................................79 第三節 借用黃老形名法治而補強帝王治術之不足 ...............................................81. 第六章 結論................................................................................................................. 86 參考文獻 ........................................................................................................................ 8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旨趣. 政治與思想的相互影響,自古至今,從未間斷;或是政治指導思想方向,或 是思想改變政治方針,互為表裡、互為體用,相互激盪,相互緊張,構成了政治 思想史上璀璨的光輝。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即便思想具有高度的原創性, 但在經過紛亂時代的洗禮下,各家思想內涵的相互吸收與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政 治 大. 因此,或形成同源異流1,或向另一層次整合2,為以後中國政治哲學的發展,奠. 立. 定了基礎與方向。. ‧ 國. 學. 從這個脈絡出發,筆者對於西漢武帝朝時儒家思想的獨尊,便具有濃厚的興 趣,因為,我們知道在武帝朝前的漢家統治思想,一直以黃老學3為最高指導綱. ‧. 領,為何在漢武帝主政時,便改弦更張了?換句話說,當時的儒家思想裡到底有. y. Nat. sit. 什麼樣的內涵而使統治者能放棄既有的典範,從而轉向支持,並使之獨尊?當. n. al. er. io. 然,筆者決不是以優勝劣敗的觀點來看待此思想史上的變遷,這是因為在不同的. Ch. i Un. v. 時空環境之中,不同的主政者在面對諸多內外主客觀因素的考量下,所為的統治. engchi. 治術與政治決斷。因此,錢穆先生說的好,「學術之盛衰,不得不歸於時君世主 之提抑。」4 漢武帝即位後,政治上大一統時代已經來臨,由於漢承秦制,秦朝政治制度 1. 如黃老學派與老莊學派。 如法家的援道入法。太史公曰: 「申子之學,本於黃老…韓非者…而歸本於黃老」, 《史記.老 莊申韓列傳》 。 3 一九七三年底,大陸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的發掘中,發現了一批極有價值的古代帛書資, 尤其《老子》乙本卷前的古佚書《經法》 、 《十大經》 、 《稱》 、 《道原》四篇最為重要,根據唐蘭與 余明光等學者考訂,認為這便是見於著錄而久已失傳的《黃帝四經》 。 《黃帝四經》不僅是現存最 早也最完整的黃老道家作品,同時也被認為是真正呈現黃老之學的代表著作。 (余明光, 1988、陳 鼓應, 1995、陸建華,1999、黃漢光, 2000、王博, 2000) 當然,先秦至漢代時期論述黃老思想的書籍,絕不只有《黃帝四經》 。但受限於筆者的能力與處 理主題,筆者選用一本最具代表作品為探討黃老學之依據。 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 〈自序〉 ,臺北:三民書局,1981 年 3 月,頁 24。 2. 1.

(6) 的設計,本是法家就君主專制一人大權在握所為之精心設計,因此,不可避免的, 政治上的大一統,便意味著專制政權的成形。黃老思想雖是當時的統治主流,也 有著尊君與君臣名位不可移的概念,但始終缺乏如法家般對皇帝一人至高無上的 集權論述。5同時, 「君上靜因無為」的治道,也很難形成或轉換為法家式的君王 遂行意志的「有為」架構或理論。秦帝國的覆轍,使漢王朝不可能公開擁抱法家, 但在政治權力不斷集中於君王的情形下,面對漢王朝對內對外的統治需求,要武 帝行君上無為之治,便有著本質上的衝突。 因此,在黃老學無法為現實高漲的君權提供合理化的理據,越發無法配合專 制的情形下,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武帝,也感到政治合理性薄弱所帶來施政上的困. 治 政 大 惑。 面對政治局面與政治需求的極不相合,如何能重新建立一個符合實際狀況 立 6. 並為專制帝國打造的統治思想,對武帝而言,實屬當務之要;相較於其他家之言,. ‧ 國. 學. 儒家好有為、貴等差、明尊卑、力主尊王攘夷等論述,是可行之道。於是,建元. sit. y. Nat. 代黃老。. ‧. 元年(武帝即位第一年) ,大量提拔儒生7,任用儒士為相8,為的便是想以儒學取. io. er. 然而,即便儒學有上述優點而利於武帝的施政與定名止紛,但黃老的尊君理. al. iv n C hengchi U 上,更易使統治者樂於接受;同時,先秦儒學對於臣的從「道」不從「君」之主 n. 論與刑名法術,相較於先秦儒家對於君主道德化的要求,適用在實際政治運作. 張,與君權存有潛在的緊張關係。雖然,武帝因為統治需要公開選擇了儒家,但 黃老畢竟在漢初有著重大的收效,對於政經社會貢獻良多,而且有著自成一套的 君人統治治術。因此,在面對這種進退維谷之際,武帝只好下召求賢,並在詔賢 9. 良進行對策 時遇見了董仲舒,才得以順利實現。 5. 黃老要求人君一切作為必須守法合道,徹底摒除個人私欲,採用因順與刑名的措施,無為而治。 從武帝在第二策的策問中,我們便可得知: 「朕夙寐晨興,惟前帝王之憲,永思所以奉至尊… 盡思極神,功烈休德未始云獲也。…今子大夫待召百有餘人,或道世務而未濟,稽諸上古之不同, 考之於今而難行,毋乃牽于文系而不得聘與?將所繇異術,所聞殊方與?」 《漢書.董仲舒傳》。 7 「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漢書. 儒林傳》,頁 3118。 8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為相而隆儒矣。」《漢書.董仲舒傳》,頁 2525。 9 關於對策時間學界尚有疑義,筆者認為應在元光元年(武帝即位後六年)才為妥適,因在竇太 6. 2.

(7) 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儒學宗師,景帝時期被任命為春秋公羊學派的博士,有 「儒者宗」10或「群儒首」11的稱謂。職是,董氏思想體系定以儒家為依歸,不然 難以獲得當時士人的認同。然而,《史記》曾記載「景帝不任儒者;竇太后好黃 老之術」,所以,我們可以瞭解,董氏是完全活在黃老思想的氛圍中。武帝在策 問的主題都圍繞在天人之應與古今之驗,旨在闡釋「天人相與」。同時,垂詢中 亦以堯舜與周文王相比,表現了捨「無為」 、取「有為」 ,尊儒學、退黃老的傾向。 而董氏則是因勢利導,透過災異符應與陰陽刑德的天人相感之論述,為武帝建立 一套任德不任刑、正心以正天下的儒家治國方略。. 政 治 大 有後面的第二策與第三策。同時,我們可以相信,透過對策的策論,武帝與仲舒 立. 整體而言,從第一策後,我們不難發現武帝對於董仲舒的期待甚殷,因此才. ‧ 國. 學. 之間的認知與想法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因此,作為「儒者宗」的董氏,才敢在 第三策的策問裡明白地向武帝奏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2,武帝隨即表示贊. ‧. 同。自此,儒家從學術上的思想轉成為官方意識型態,定於一尊,而所確立的政. sit. y. Nat. 教合一和統治思想,是爾後帝制中國的基礎13,成功地彰顯出政治可以運用其力. n. al. er. io. 量影響學術思想,而思想也可以運用手段來達成政治理想。. Ch. i Un. v. 《賢良對策》決定了儒家的興盛與黃老的衰落,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但. engchi. 是,如筆者先前所言,關鍵的思想接合是如何的論證與形成?很明顯的,雖然一 切的主導者都是漢武帝,然而,董氏如何一方面吸收黃老,另一方面轉化與調和 先秦儒家的理論,成為超越黃老學的全新思想體系,這是很值得探究的,但畢竟 是策問與政治主張,雖然代表著其基本思想傾向,然受限於篇幅,僅能算是董氏. 后去世後方為可能;從多數說。 10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漢書‧卷二十七上‧五行志》。 11 劉歆曰:「仲舒遭漢承秦滅學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後學有所統壹,為群 儒首。」《漢書.董仲舒傳》。 12 此為後世所做的詮釋。原文為: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漢 書.董仲舒傳》。 13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卷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5 年 7 版(臺 6 版) ,頁 63-162。 3.

(8) 政治哲學的入口,無法全面系統性地探索其思想,必須回歸其代表著作 —《春 秋繁露》,才能窺知全貌。 綜合前面所言,要使儒學能定於一尊,首先須有能力回應政治上大一統後, 關於君王地位、角色與權力的重塑。因而,在理論建構的過程中,《春秋繁露》 對於君權議題上是如何的論證?而先秦儒學在這個議題上的看法如何?兩者間 的異同為何?此外,黃老思想是如何見容於統治者,並成為漢初政治的指導綱 領?換句話說,思想理論與政治實踐上是如何的互動?在黃老之學的代表作 — 《黃帝四經》中,可以尋覓出什麼線索,從而使我們明瞭黃老得勢的理由?最後,. 政 治 大 半生活在黃老思想裡的他,從中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換言之,《春秋繁露》是 立. 《春秋繁露》是如何調和先秦儒學與君權間的緊張關係?這部分的論證,對於大. ‧ 國. 學. 如何吸收黃老學之精要,充實儒學的理論基礎,以建構新的理論框架,進而超越 了黃老?種種問題,便為本篇論文的關注重心,期望於探究之中,能夠完整論述. ‧. n. al. sit. io.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er. Nat. y. 作為關鍵接合的《春秋繁露》,是如何讓儒學獨尊,進而全面轉化為儒術。. Ch. engchi. i Un. v. 「研究途徑」(approach)是指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研究,是從哪一層次為著眼 點、入手處,去進行觀察、歸納與分析。不同的著眼點,就各有一組與之相配合 的概念作為分析的架構;而「研究方法」(method),則是指蒐集資料的方法。14. 壹、研究途徑:. 對於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一般而言,有兩種途徑—「外在研究法」 (External Approach)與「內在研究法」 (Internal Approach) :15. 14 15. 朱浤源, 《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 年,頁 186。 黃俊傑、蔡明田,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六期,中壢: 4.

(9) 「外在研究法」,特重思想家與歷史情境的互動,強調在政治思想史與社會 經濟史的交光互影之處解讀政治思想的內涵。16蕭公權先生在分析中國政治思想 史的方法論傾向是:緊扣歷史背景,從中分析政治思想的針對性及其內涵;蕭氏 強調, 「任何政治思想家必有其時代之背景,亦必有其思想上之背景。」17因此, 在論述政治思想史的發展,必須特重於政治思想與歷史情境的關係。而當使用「外 在研究法」時,黃俊傑和蔡明田先生認為研究者常會遇到的問題意識如下:18 一、中國政治思想家處於何種歷史情境或脈絡之中,而提出政治理論或對策? 二、政治思想家所提出的政治理論或對策,與當代或後代之歷史情境有何互動關 係?. 立. 政 治 大. 三、在何種具體而特殊的歷史脈絡之下,政治思想傳統中的某些問題被思想家加. ‧ 國. 學. 以顯題化而成為時代之重大議題?. ‧. 四、在何種語言情境之中,政治思想家提出他們的政治論述?. y. Nat. sit. 「內在研究法」 ,特重政治思想體系中, 「單位觀念」 (unit-idea)之解析,. n. al. er. io. 著重分析「單位觀念」之內在聯繫性及政治理論的周延性或有效性。19同樣地,. i Un. v. 在採取「內在研究法」時,研究者必須將下列常會面臨到的問題列入考量:20. Ch. engchi. 一、 某一個政治思想系統或學派或思潮,包含哪些不可再加細分的「單位觀念」? 這些「單位觀念」之結構性或階層性的關係如何? 二、某一個政治思想系統中,潛藏者何種「未經明言的」(tacit)的「文法」或 國立中央大學,1997 年,頁 1-43。 16 黃俊傑、蔡明田,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六期,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1997 年,頁 7。 17 蕭公權, 〈拉斯基政治思想之背景〉, 《跡園文錄》。臺北:聯經,1983 年,頁 3。 18 黃俊傑、蔡明田,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六期,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1997 年,頁 7。 19 黃俊傑、蔡明田,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六期,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1997 年,頁 7。 20 黃俊傑、蔡明田,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六期,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1997 年,頁 22。 5.

(10) 「深層結構」? 三、某一個政治思想系統的理論周延性如何? 雖然思想的形成固然有其歷史與文化脈絡可資依循,但這些只是外部原因, 著重在思想家為何會有此種想法及產生了什麼結果(why & what happened) ,然 而,思想家到底在想些什麼或者如何去想(what to think about & how to think),這 是思想本身形成的內在理路,如果加以忽視,可能無法探究研究對象之全貌。 即便研究途徑有內外之分,事實上,也只是關注的重心不同罷了。因此,就 運用而言,當研究經典時,使用「外在研究法」可以釐清與史實的關係和在該時. 治 政 代下的意義,瞭解文本為何出現?而文本對環境造成了什麼影響?只不過容易忽 大 立 略本身的意義與特色,以及思想家所欲傳達的弦外之音,從而需要「內在研究法」 ‧ 國. 學. 補強之。是故,本文以「外在研究法」作為鋪陳探討的起點,論述《春秋繁露》. ‧. 在何種環境下的滋長而生成,以及其產生的影響;而以「內在研究法」作為本文. sit. y. Nat. 論述的重心,將董氏思想架構視為一個完整體系,聚焦於體系之內,一方面探討. io. er. 董氏思想與先秦儒家理論間的差異和轉折,另一方面研究《春秋繁露》中的「單 位觀念」與《黃帝四經》裡的「單位觀念」間之聯繫。. n. al. 貳、研究方法:. Ch. engchi. i Un. v. 在研究政治思想方面,學界多半採用「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筆者從之;透過對原典的探究與蒐集相關研究與文獻並加以分析,從 而證成立論。然而,光是歸納分析是不夠的,適度運用詮釋(interpretation)的方法, 來鉤沉隱含在原典的意旨,也是必要之手段。21. 21. 誠如 Skinner 所言,思想史的研究就是要從思想家們在寫作文本的修辭中找出某些隱含的東 西。詳見 Quentin Skinner 著,任軍鋒譯, 〈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 ,收錄於《思想史研究》第 1 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年,頁 77。 6.

(11) 一、原典考證:. (一)《春秋繁露》之真偽:. 最早明文記載《春秋繁露》為董仲舒所撰,乃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載: 「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22與《隋書.經籍志》經部春秋類: 「《春秋繁露》十七卷,漢膠西相董仲舒撰。」23,而後《舊唐書.經籍志上》、 《新唐書.經籍志》,以及《宋史.藝文志》皆有著錄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 卷。24. 政 治 大. 然而,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一書,《史記》、《漢書》均未記載。《史記.. 立. 十二諸侯年表》僅言:「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頗著文焉。」而《漢書.董. ‧ 國. 學. 仲舒傳》則記載了董仲舒的具體著作:. ‧. 仲舒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說春秋事得失,. y. Nat. 〈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十餘萬. n. er. io. al. sit. 言,皆傳於後世。掇其切當世施朝廷者著於篇。25. i Un. v. 《繁露》僅為其中一篇名,又本傳及《漢書‧藝文志》所載之篇名與《春秋. Ch. engchi. 繁露》各篇名不盡相同。據此可知《春秋繁露》一書並非董仲舒自己編定,乃為 後人編輯而成,且至東漢班固時尚未面世,很可能是六朝故籍,因此,由宋以來, 便有人質疑該書非董仲舒之作。《崇文總目》以為此乃後人「取而附著」: 其書盡八十二篇,義引宏博,非出近世,然其間篇第已舛,無以是正。又即. 22. 向新陽、劉克任《西京雜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頁 94。 (唐)魏徵等著《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見楊家駱編《新校本二十五史》,臺北:鼎文出 版,1977 年,頁 930。 24 (後晉)劉昫著《舊唐書‧卷四十六‧經籍志上.甲部經錄春秋類》載「董仲舒《春秋繁露》 十七卷。」 、 《新唐書‧卷五十七‧經籍志.甲部經錄春秋類》載錄「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 (元)脫克脫等著《宋史‧卷二0二‧藝文志.經類春秋類》亦載「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三書皆收錄楊家駱編《新校二十五史》,臺北:鼎文出版社,1977 年,頁 1979、1437、5057。 25 (漢)班固撰、(唐)顏師占注《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頁 2525-2526。 23. 7.

(12) 用〈玉杯〉、〈竹林〉題篇,疑後人取而附著云。26 歐陽修也指出傳本《春秋繁露》問題很多:「予在館中校勘群書,見有八十 餘篇,然多錯亂重複。……今其書才四十篇,又總名《春秋繁露》者,失其真。… 乃知董生之書,流散而不全矣。」27 程大昌在〈秘書省繁露書後〉中更明白表示:「又《繁露》十七卷,紹興間 董某所進。臣觀其書,辭意淺薄,間掇取董仲舒策語,雜置其中,輒不相倫比, 臣固疑非董氏本書。又班固記其說《春秋》凡數十篇,〈玉杯〉、〈蕃露〉、〈清 明〉、〈竹林〉各為之名,似非一書。今董某進本,通以《繁露》冠書,而〈玉. 政 治 大. 杯〉、〈清明〉、〈竹林〉特各居其篇卷之一,愈益可疑。……他日讀《太平寰. 立. 宇記》、《太平御覽》及杜佑《通典》,頗見所引《繁露》語言,顧今書皆無之……. ‧ 國. 學. 是其所從假以名書也。……臣然後敢言今書之非本真也。」28. ‧. 朱熹亦認為:「尤廷之以此書為偽,某看來不是董子書。」29. sit. y. Nat. 陳振孫也直言:「其最可疑者,本傳載所著書百餘篇,〈清明〉、〈竹林〉、. n. al. er. io. 〈蕃露〉、〈玉杯〉之屬。今總名曰《繁露》,而〈玉杯〉、〈竹林〉則皆其篇. i Un. v. 名,此絕非起本真。況《通典》、《御覽》所引,皆今書所無者,猶可疑也。」 30. Ch. engchi. 今人戴君仁也贊同此書非真。戴氏在〈董仲舒不說五行考〉31中引四條文獻 資料,如王充《論衡.本性篇》所引董氏理論與《繁露》內容不符,以及《五行 順逆》用「進茂才」之詞,為東漢人用語,論證《春秋繁露》為偽作;其次,並. 26. (宋)王堯臣《崇文總目‧卷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頁 23。 (宋)歐陽修〈書《春秋繁露》後〉 ,收錄於《歐陽修全集(上)》,臺北:華正出版社,1975 年, 頁 133。 28 (宋)程大昌, 〈秘書省繁露書後〉 , 《演繁露》 ,載於《四部叢刊廣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1 年。 29 (宋)朱熹《朱熹辨偽書語》 ,臺北:世界書局,1979 年 3 版,頁 48。 30 張心瀓《偽書通考》,臺北:宏業書局,1970 年 3 版,頁 413。 31 戴君仁,〈董仲舒不說五行考〉,收錄於《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印》第 2 卷第 2 期,1968 年, 頁 9-19。 27. 8.

(13) 考證《漢書.五行志》與《賢良三策》的內容,認為其間所載之災異思想「只推 陰陽,而沒有說五行」,似可說明《春秋繁露》之五行理論並非出自董仲舒,從 而證成《春秋繁露》之偽。 而黃雲眉更認為《春秋繁露》不僅書名偽造,而且從內容、文句到版本全部 都是偽造的:「以《繁露》為首篇之名,而以首篇之名目全書,蓋《春秋》屬辭 比事之義,則誠足以與《館閣書目》所釋相發明矣。然其下二篇,即為〈玉杯〉、 〈竹林〉,與篇中所言全不相關,又將執何說以解之乎!……是以仲舒本傳『質 樸之為性,性非教化不成』二語,與是書『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政 治 大 昭昭也。然則是書故不僅書名偽而書亦偽矣。」 立. 無其質則王教不能化,無其王教則質樸不能善』等句對照,其矯意離合之跡,蓋 32. ‧ 國. 學. 以上大致是古今學人對《春秋繁露》該書非真之評述,但於此同時,也有不 少的研究者認為該書卻是董氏著作無疑,筆者整理如下:. ‧. sit. y. Nat. 首先,樓鑰(大房)在〈春秋繁露跋〉提出了三條理由:. io. er. 其一,根據胡榘得到的羅氏蘭臺本考證,程大昌所引的《通典》、《太平御. al. 覽》、《太平寰宇記》三書的文語都在書中:「開禧三年,今編修胡君仲榘宰萍. n. iv n C 鄉,得羅氏蘭臺本,刊之縣庠,考證頗備。先程公所引三書之言,皆在書中,則 hengchi U 知程公所見者未廣,遂謂為小說者,非也。」 其二,胡榘在《春秋會解》一書中所引《春秋繁露》十三條都在《說文解字》 王字下,所引董仲舒「古之造文字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 而參通之者,王也。」也在第四十四篇《王道通三》中。 其三,全書文字風格顯然是漢朝的,後世造假的人難以在文字表術風格上造 假:「且其文詞亦非後世所能到也。《左氏傳》猶未行於世,仲舒之言《春秋》, 多用《公羊》之說。」33 32 33. 姚際恆原註、黃雲眉補證《古今偽書通考補證》,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年,頁 317-319。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頁 502-503。 9.

(14) 今人賀凌虛、徐復觀對古今學者的立論頗不以為然,並撰文說明《春秋繁露》 係董氏自作原因。賀氏在〈董仲舒論政〉34中認為: 其一,程大昌所謂該書「辭意淺薄,見掇董仲舒策語雜置其中,輒不相倫比。」 為主觀偏見。 其二,《論衡》引有今本《春秋繁露》所無的話,是因為今本《春秋繁露》 為王充之後的人所輯,故在輯錄時有所散軼或是未錄入是很正常的現象。 其三,雖然「舉茂才」,為東漢人的用語,但今本《春秋繁露》輯成時應在 東漢末或是魏晉南北朝間,故其中的用語可能就被當時人所改。. 政 治 大 其四,《漢書‧五行志》曰:「董仲舒治《春秋公羊》,使推陰陽,為儒者 立 ‧. ‧ 國. 論五行之說。. 學. 宗。」35,只能用來解釋董氏不用五行學說來解釋《春秋》,卻不能證明其不談. 徐氏認為《春秋繁露》絕非後人所能依傍。戴君仁認為《春秋繁露》之五行. y. Nat. er. io. 的證據:. sit. 理論並非出自於董仲舒,徐氏則恰恰表示五行理論正是《春秋繁露》出於董仲舒. al. n. iv n C 融合陰陽五行於一體,是五行為陰陽的分化,大約成於漢宣帝時代前後; 《漢 hengchi U. 書‧五行志》即以五行同時代表陰陽。所以《春秋繁露》中陰陽五行的關係,仍 在演進之中,這是絕不能推後或推前的。它代表了中國學術上的一大轉折點,成 為漢代及董氏學術的特性。這是衡斷《春秋繁露》真偽問題的最重大眼目。而許 多人對它的懷疑,主要是不能從中國思想史全面來把握其特點,因而認為董仲舒 不應有這些雜七雜八的特點。36 今人鍾肇鵬在其主編《春秋繁露校釋(校補本)》附錄中,對於古今學人在面. 34 35 36. 賀虛凌, 〈董仲舒論政〉,收錄於《政治學報》第 2 期,1973 年,頁 20。 (漢)班固:《漢書》,頁 600。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2001 年,頁 195。 10.

(15) 對《春秋繁露》時的種種疑慮,一一加以駁斥,鍾氏總結云: 過去的學者對於《春秋繁露》進行深入全面研究的極少,有些並未通觀全書, 往往是瀏覽數篇,憑臆想為說,如程大昌之流是也。由於程氏的影響,後來的讀 者也提出種種懷疑,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真偽糾紛。經過對全書的校釋研究,《春 秋繁露》為董仲舒的代表作,其中有殘脫錯訛,而無偽篇。37 由以上之論述,筆者以為支持《春秋繁露》為真,似乎論證力道較具說服力, 如同《四庫全書》的評論: 今觀其文,雖未必全出仲舒,然中多根極理要之言,非後人所能依託也。38.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二)《春秋繁露》版本略述:. ‧. 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一書,《史記》、《漢書》均未記載。《史記.十二. sit. y. Nat. 諸侯年表》僅言:「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頗著文焉。」而《漢書.董仲舒. io. n. al. er. 傳》則記載了董仲舒的相關具體著作:. i Un. v. 仲舒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說春秋事得失,. Ch. engchi. 〈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十餘萬 言,皆傳於後世。掇其切當世施朝廷者著於篇。39 《繁露》僅為其中一篇名,又本傳及《漢書‧藝文志》所載之篇名與《春秋 繁露》各篇名不盡相同。據此可知《春秋繁露》一書並非董仲舒自己編定,乃為 後人編輯而成,且至東漢班固時尚未面世。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載:「董仲 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40則《春秋繁露》自係六朝故籍,而《隋 37. 鍾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校補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 1196。 (清)永瑢、紀昀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卷二十九‧經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年,頁 613。 39 (漢)班固撰、(唐)顏師占注《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 ,頁 2525-2526。 40 向新陽、劉克任《西京雜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頁 94。 38. 11.

(16) 書.經籍志》經部春秋類:「《春秋繁露》十七卷,漢膠西相董仲舒撰。」41明 確記載了《春秋繁露》為董仲舒所撰。傳至後世,現今《春秋繁露》之版本,為 南宋樓鑰于宋甯宗嘉定三年(西元一二0七年)整理此書得八十二篇,後存於明 《永樂大典》。清乾隆時由館臣據此本對勘,刪減一百二十一字,增補一千一百 二十一字,改定一千八百二十九字,定為「官本」,即聚珍版《春秋繁露》。其 後,又有盧文弨校本和淩曙注本。宣統元年(西元一九0九年),蘇輿兼取盧、 凌二家撰《春秋繁露義證》,為目前最為完善的版本。以下將略述現今《春秋繁 露》尚存的重要版本:42. 政 治 大 由樓鑰校定,故世人多稱「樓鑰本」; 現今藏於大陸北京大學圖書館,稱「宋 立 1、現存最早版本為南宋嘉定四年(西元一二一一年)江右計台刻本,此本. ‧ 國. 學. 嘉定四年江右計台刻本《春秋繁露》十七卷」。原書缺第一、二卷,後從天津購 得第一、二卷鈔本,今按所補二卷,其款式字體均與計臺本不同,而與明鈔宋本. ‧. 相合。. y. Nat. sit. 2、明朝正德十一年(一五一六年)錫山華堅蘭雪堂銅活字印本。該本有界,. n. al. er. io. 半頁十四行,行十三字,白口,左右雙邊,黑魚尾,版心上刻「蘭雪堂」。每卷. Ch. i Un. v. 末刻「錫山蘭雪堂華堅活字版印行」字樣。十七卷終刻「正德丙子季夏錫山蘭雪. engchi. 堂華堅允剛活字銅板校正印行」;現今藏於大陸北京大學圖書館。 3、明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年)周溈陽(采)刊本。該本有界,半頁九 行,行十七字,四周雙邊,黑口,單黑魚尾。有趙維垣《刻《春秋繁露》序》及 慶曆七年二月樓鬱序,趙序稱此本為明嘉靖三十三年四川布政司所校刻。題跋附. 41. (唐)魏徵等著《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 。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 ,臺北:鼎文出 版,1977 年,頁 930。 42 筆者參照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 年,頁 31-32;《中國古籍善本 書目(經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5 年,頁 209-292;《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稿(經部)》, 臺北:國家圖書館編印,1996 年,頁 177-179;鍾肇鵬主編, 《春秋繁露校釋(校補本)》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 2-3;翁連溪編校《中國古代善本總目》,北京:線裝書局,2005 年,頁 101-102;馬瑞《董仲舒“春秋繁露"研析》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頁 8-13, 整理歸納而得。 12.

(17) 收《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歐陽修《六一先 生書春秋繁露後》、新安程大昌泰之《秘書省書繁露後》;又有清黃丕烈校並跋, 民國二十七年傅增湘校跋,並錄清黃丕烈跋,又錄張元濟校。 4、是葉德輝舊藏本。此本有界,半頁九行,行十七字,黑口,四周雙邊。 卷首為《葉德輝跋》及慶曆七年二月樓鬱序。題跋附所收同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現今藏於大陸北京大學圖書館。 5、明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王道焜刻本。是本十七卷附錄一卷,原題「錢 塘王道焜昭平甫閱,同社趙如源濬之甫訂,朱欽明堯心甫參」,有王道焜《序》. 政 治 大. 云:「乙丑結夏山中,與友人趙濬之、朱堯心校刻於松風澗石下」;現藏於大陸. 立. 中科院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 ‧ 國. 學. 6、明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西湖沈氏花齋刻本,十七卷附錄一卷,蘇輿. ‧. 稱天啟版本。有明孫礦評,明沈鼎新、朱養純參評;國立中央圖書館,大陸北京. sit. y. Nat. 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天津圖書館等地皆有藏。其他明刻本《春秋繁露》十. io. er. 七卷有傅增湘校明黑口本。是本八冊,半頁九行,行十七字,黑口,四周雙邊, 現藏於大陸國家圖書館(舊稱北圖);清翁方綱跋,並錄清惠棟、紀昀校跋本。. al. n. iv n C 是本四冊,半頁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今藏大陸國家圖書館;另有 hengchi U. 《春秋繁露集注》。是本有界,半頁十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雙邊,今藏 於日本無窮會圖書館;又有清何治運手批明刊本。是本有界,半頁九行,行十七 字,黑口,四周雙邊,今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 7、明萬曆間勾餘胡維新刊本配補舊鈔本,簡稱胡本。共十七卷二冊,現藏 於國立中央圖書館。 8、乾隆年間排印的武英殿聚珍本。武英殿聚珍本,全稱《欽定武英殿聚珍 版書》,是清乾隆年間以聚珍版排印的《四庫全書》中的善本書,共一百三十八 種,《春秋繁露》即為其中之一。武英殿聚珍本據《永樂大典》本排印而成,較 13.

(18) 完整的保存了《永樂大典》本的原貌。又《永樂大典》本所依據之底本乃初印本 43. ,故而聚珍本《春秋繁露》乃今存最重要的版本之一。 9、清盧文弨校本《春秋繁露》。此本以武英殿聚珍本為底本,並參以明嘉. 靖周采刻本;現藏於大陸浙江大學;又有清孫詒讓批本,藏於. 大陸浙江大. 學;清吳育錄、清張惠言校、褚德儀跋本,藏於大陸上海圖書館;清譚儀錄、清 勵守謙校本,藏於大陸湖北圖書館。 10、凌曙注本。此本亦以武英殿聚珍本為底本,並參以明王道焜刻本。此本 有清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刻本和手稿本;前者四冊藏於大陸浙江大學,後. 政 治 大. 者僅存一至十三卷及十五至十七卷,藏於大陸上海圖書館。. 立. 11、清代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十七卷。該本有清宣統元年(一九0九年). ‧ 國. 學. 刻本四冊,現藏於大陸浙江大學;宣統二年(一九一0年)刻本四冊,藏於大陸. ‧. 北京圖書館,以及中華書局(一九九二年)有排印本。. sit. y. Nat. 以上是現存《春秋繁露》版本的大致情況,其中以宋嘉定本、清武英殿聚珍. n. al. er. io. 本最為重要,而中華書局於一九九二年排印蘇輿《春秋繁露義證》44十七卷本(鍾. i Un. v. 哲點校)也是今人研究董仲舒及其《春秋繁露》的重要版本。 二、文獻檢閱:. Ch. engchi. 近三十年間,學界對於這位影響中國深遠的思想家,產生了高度的興趣,研 究者與研究書目的量產繁多。就探討董仲舒或《春秋繁露》的部分,主要有:. (一)專書部分:45. 43. 詳見傅增湘跋校本《春秋繁露》,《藏園群書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頁 35-36。 44 目前最新為 2002 年 3 版。 45 筆者透過各大著作文獻整理歸納而得。 14.

(19) 李威熊(1978) 《董仲舒與西漢學術》. 臺北:文史哲出版. 賴慶鴻(1981) 《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 林麗雪(1983) 《中國歷代思想家—董仲舒》. 臺北:商務出版. 任金子(1983) 《董仲舒的陰陽思想研究》. 臺北:私立輔仁大學 出版. 楊鶴皋(1985)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北京:群眾出版. 王孺松(1985) 《董仲舒天道觀》. 臺北:教育文物出版. 韋政通(1986) 《董仲舒》. 臺北:東大出版. 賴炎元(1986)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出版. 周桂鈿(1989) 《董學微探》.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蔡延吉(1991) 《春秋繁露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 華友根(1992) 《董仲舒思想研究》.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 出版. 治 政 大 黃朴民(1992) 《董仲舒與新儒學》 立 周桂鈿(1995) 《董仲舒評傳—獨尊儒術奠定漢魂》. 臺北:文津出版社. 王永祥(1995) 《董仲舒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 桂林:廣西教育出版. ‧ 國. 學. ‧. 曾振宇、 《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 河南:河南大學出版 范學輝(1998) 黃朴民(1999) 《天人合一:董仲舒與漢代儒學思潮》 湖南:岳麓書社出版 勇(2000) 《曠世大儒—董仲舒》.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 魏文華(2000) 《儒學大師董仲舒》. io. 北京:新華出版社. al. er. 《唯天為大—見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 舒著研究》. n. 余治平(2003). sit. y. Nat. 馬. Ch. n engchi U. 梁惠卿(2004) 《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 鍾肇鵬 《春秋繁露校釋》(校補本) 主編 (2005). 劉國民(2007) 《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 iv. 北京:商務印書館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 版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 張實龍(2007) 《董仲舒學說內在理路探析》. 浙江:浙江大學出版. 朱永嘉、 《新譯春秋繁露》 王知常(2007). 臺北:三民書局. 鄧. 臺北:文津出版社. 紅(2008) 《董仲舒思想研究》. 15.

(20) (二)期刊論文:46 《民主評論》第 6 卷 20-22 期 《大學生活》第 4 卷 12 期 《新亞生活》第 2 卷 2期 《南洋大學學報》 第2期 《孔孟學報》第 16 期 《大陸雜誌》第 42 卷6期. 徐復觀(1955) 〈西漢政治與董仲舒〉之一、二、三 金耀基(1959) 〈論董仲舒的君權神授說〉 錢. 穆(1959) 〈從董仲舒的思想說起〉. 賴炎元(1968) 〈董仲舒學術思想淵源〉 戴君仁(1968) 〈漢武帝抑黜百家非發自董仲舒考〉 戴君仁(1971) 〈董仲舒對策的分析〉. 政 治 大. 賀凌虛(1973) 〈董仲舒論政〉. 立. 《政治學報》第 2 期 《孔孟學報》第 17 期. 鍾肇鵬(1977) 〈董仲舒的儒法合流的政治思想〉. 《歷史研究》第 3 期. ‧ 國. 學. 陳麗桂(1974) 〈董仲舒的天論〉. 《輔仁人文學報》 第6期 《中國社會科學》 金春峰(1980) 〈論董仲舒思想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 第6期 《中國文化復興月 林麗雪(1980) 〈西漢群儒之首—董仲舒〉 刊》第 13 卷 7 期 《復興學報》(社會 嚴北溟(1980) 〈談「天不變道亦不變」〉 科學版)第 6 期 《孔孟月刊》第 19 倪天蕙(1980)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卷2期 《孔孟學報》第 42 李威熊(1981) 〈兩漢經術獨尊與經學諸問題的探討〉 期 〈董仲舒與儒家學術傳承之大勢論析 《中國文化月刊》 周群振(1981)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一〉 第 16 期 〈董仲舒天道觀之內涵與模態辨義─ 《中國文化月刊》 周群振(1981)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二〉 第 17 期 〈陰陽五行說思想之淵源及在發展中 《中國文化月刊》 周群振(1981) 之變形─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三〉 第 18 期 〈關於陰陽五行說義理之全般檢定─ 《中國文化月刊》 周群振(1981)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四〉 第 19 期 羅. 光(1977) 〈董仲舒的哲學思想〉.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6. i Un. v. 筆者透過各大著作的參考文獻,以及網路上的學術資料庫蒐集而得。在台灣方面,國家圖書 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大陸方面,政治大學中國期刊全文 數據庫:http://muse.lib.nccu.edu.tw:8080/SSO/ResourceStation/pages/resourceUserMore.jsp?nId=138;以 「董仲舒」或「春秋繁露」為關鍵詞。 16.

(21) 〈董仲舒氣化宇宙觀下之心性論(上)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五〉 〈董仲舒氣化宇宙觀下之心性論(下) 周群振(1981)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六〉 周群振(1981). 王永祥(1986) 〈董仲舒天道觀重探〉 黃朴民(1988) 〈“天人感應"與 “天人合一"〉. 《中國文化月刊》 第 23 期 《中國文化月刊》 第 24 期。 《中國哲學史研究》 第2期 《文史哲》第 4 期. 清華學報新 19 卷 2 期 《天津社會科學》 李宗桂(1990) 〈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及其文化史意義〉 第5期 林聰舜(1989). 儒學對專制政體的相容性與抗爭性— 董仲舒思想中出現法家傾向之檢討. 李宗桂(1991) 〈論董仲舒的文化貢獻〉. 《河北學刊》第 4 期 《漢代文學與思想 學術研討論文》 《哲學與文化》第 19 卷3期. 曾春梅(1991) 〈董仲舒的正義觀及其思想梗概〉 趙雅博(1992). 政 治 大. 〈董仲舒對天與道和天道天教及神鬼 的思想〉. 立. 《哲學研究》第 9 期. 〈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 張瑞穗(1993) 法性的觀念〉. 《中國文化新論(思 想篇[一]) :理想與 現實》 《紀念程旨雲先生 百年誕辰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 學. ‧ 國. 王永祥(1993) 〈董仲舒歷史觀再探〉. ‧. 陳麗桂(1994) 〈董仲舒的黃老思想〉. y. Nat. 陳麗桂(1997). 〈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 的天人合一思想〉. 《大陸雜誌》第 91 卷2期 《河北大學學報》第 1期 《中國學術年刊》 第 18 期. er. 〈帝國意識型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 學〉. io. 林聰舜(1995). 《學術研究》第 1 期. sit. 李宗桂(1994) 〈論董仲舒對封建制度文化的整合〉. n. al. ni Ch 王漢昌(1995) 〈應當怎樣評價董仲舒〉 U engchi. v. 王永祥、 〈董仲舒 “獨尊儒術"功過論〉 《河北學刊》第 4 期 霍豔霞(1998) 〈「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 蕭義玲(1998) 《孔孟月刊》第 3 期 文化政策(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臣道觀與傳統政 范學輝(1998) 《齊魯月刊》第 2 期 治文化的演變〉 郭應哲(1999) 〈黃帝傳說與黃老政治思想之關係〉. 李. 《台灣人文生態研 究》第 2 卷 1 期. 《第三屆漢代文學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之「天」概念分 增(2000) 與思想學術研討論 析〉 文》 17.

(22) 張德文(2000) 薩拉.奎因 (2000) 余明光(2000) 王守雪(2003) 杜保瑞(2003). 〈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 《中國文化月刊》 方式〉 第 239 期 《道家文化研究第 〈董仲舒和黃老思想〉 三輯》 〈董仲舒與“黃老"之學—《黃帝四 《道家文化研究第 經》對董仲舒的影響〉 二輯》 〈董仲舒及“天"的哲學對中國文學 《殷都學刊》第 30 統的影響〉 卷3期 〈董仲舒政治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儒學 《哲學與文化》第 30 建構〉 卷9期. 江素卿(2004) 〈論漢武帝之尊儒及其影響〉 張瑞穗(2004) 孫長祥(2006) 劉國民(2006). 立. 政 治 大. 陳福濱(2007). ‧. ‧ 國. 謙(2006). 〈董仲舒思想中三統說的內涵、緣起及 《東海中文學報》 意義〉 第 16 期 《哲學與文化》第 33 〈董仲舒的氣化圖式論〉 卷8期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論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學報》第 25 卷 2 期 〈漢學獨尊的歷史真相與儒家學者的 《四川大學學報》 精神蛻變〉 第6期 《中國哲學天論專 〈論董仲舒的天道思想與天人關係〉 題》. 學. 謝. 《文與哲》第 4 期. y. Nat. n. al. er. io. sit. (三)學位論文:47. Ch. 王孺松(1968) 董仲舒的天道觀. engchi. i Un. v. 賴慶鴻(1979) 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 李秀美(1979). 董仲舒思想闡微-春秋學與天人合一 說初探. 任金子(1982) 董仲舒的陰陽思想研究 孫長祥(1984) 董仲舒思想述評 林明昌(1990) 《春秋繁露》的天道觀與治道思想. 47. 臺灣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政治大學政治所博 士論文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輔仁大學哲學所碩 士論文 文化大學哲學所博 士論文 淡江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筆者所使用的資料庫,在台灣方面,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 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adv.jsp,大陸方面,政治大學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 http://muse.lib.nccu.edu.tw:8080/SSO/ResourceStation/pages/resourceUserMore.jsp?nId=351;以「董仲舒」 或「春秋繁露」對「論文名稱」蒐集而得。 18.

(23)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所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 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 士論文 中央大學中文所碩 董仲舒《春秋》解經方法探究 士論文 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 《春 輔仁大學中文系博 秋繁露》《史記》為中心 士論文 臺灣大學哲學所博 董仲舒春秋學之研究 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統思想研究 所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 董仲舒「法制」思想之研究 士論文 論董仲舒《春秋繁露》與緯書《春秋 東海大學中文系碩 緯》之關係 士論文 文化大學中文所碩 董仲舒春秋學研究 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董仲舒春秋學義法思想研究 所博士論文 董仲舒的儒學轉化及其政治實踐—西 政治大學教育所碩 漢儒生的困境:知識與權力的辯證 士論文 西漢前期儒學發展的新動向—一尊地 鄭州大學歷史學碩 位確立的內因探析 士論文 董仲舒與西漢前期文論理論前提的建 陝西師範大學文藝 構 學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哲學系碩 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士論文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董仲舒人副天數思想之研究 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湘潭大學哲學與歷 董仲舒政治哲學試論 史文化學碩士論文 政治大學政治所碩 《春秋繁露》之政治倫理觀 士論文 曲阜師範大學專門 董仲舒君主觀念研究 史碩士論文 雲南師範大學經濟 董仲舒政治哲學思想探源 政法學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 應用語言文學所碩 士論文 政治大學中文所碩 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 士論文. 陳禮彰(1992)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 梁惠卿(1992) 王淑蕙(1994) 簡松興(1997) 李妍承(1998) 吳清輝(1998) 鄧桂秋(1999) 黃國禎(1999). 立. 學. 炬(2002). 莊肇基(2003) 廖小東(2003) 劉心凱(2004) 周紹華(2004) 陳宗權(2004) 陳名皎(2005) 段宜廷(2006). y. al. n. 李健良(2002). io. 霍. Nat. 高偉浩(2002). sit. 徐秋玲(2002). er. 楊濟襄(2000). ‧. ‧ 國. 廖培璋(2000). 政 治 大. Ch. engchi. 19. i Un. v.

(24) 丁鴻銘(2006). 先秦至西漢政治社會對儒學發展之研 究-以董仲舒為例. 楊欽棟(2006) 《春秋繁露》之君臣觀 簡妤甄(2007). 從「感應」到「合一」——論董仲舒 天人關係的發展. 衛立浩(2007) 論董仲舒政治哲學 董仲舒的歷史哲學-以《春秋繁露》 中的公羊思想論起 董仲舒經權觀與西漢政權正當性關聯 李茂輝(2008) 之研究 瑪德麗娜 《春秋繁露》的歷史性表述與規範性 (2008) 價值 王以嫻(2008). 政 治 大 董仲舒儒學中的五行觀──以《春秋 周君霖(2008) 立 繁露》為中心的討論 何儒育(2008) 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 ‧ 國. 學. 余漢英(2008) 董仲舒「獨尊儒術」說探析 睿(2008) 董仲舒《春秋繁露》研究. ‧. 馬. y. Nat. n. er. io. sit. 蕭又寧(2009) 董仲舒《春秋繁露》氣論思想研究. al.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 思想所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輔仁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西藏民族學院中國 哲學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哲學所碩 士論文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碩士論文 中央大學哲學所碩 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所碩士論文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 思想所碩士論文 山東大學史學理論 及史學史碩士論文 山東師範大學中國 古典文獻學碩士論 文 文化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Ch. i Un. v. 從以上羅列的著作中,我們可以清楚明瞭對於研究董氏思想上,已經有了豐. engchi. 厚的成果,從早期研究董仲舒的思想乃至現今對其思想源頭的探尋,如果加以分 門別類的話,大致而言,有天人關係、陰陽五行、君王統馭、法制思想、春秋公 羊、政治倫理、文化影響、經權觀與氣論等。前輩學人的努力使得這些著作得以 問世,對欲從事董氏思想研究的後輩來說,提供相當多面向的思考與認識,不論 是外在脈絡的掌握與內在思想的精髓,著實受用匪淺。. (四)關於《春秋繁露》吸收黃老的研究: 當代學者中,開始注意到董氏思想成分中的黃老部分,並以此對《春秋繁露》. 20.

(25) 加以省視的,主要有盧瑞容、余明光、薩拉‧奎因(Sarah A. Queen)、鄧紅與陳 麗桂等。 盧瑞容在〈試論董仲舒思想中的「黃老」學說—兼論儒家政治思想的一個轉 折發展〉48中指出,不論是「賢良對策」或《春秋繁露》 ,都可尋覓出與黃老之學 相似情況,特別是在《黃帝四經》的出土後,更有了直接的佐證。隨後,盧氏並 以「陽德陰刑」、「尊君卑臣」、「神明」、「名實」與「一」等五個特點與《黃 帝四經》為對照比較,說明《春秋繁露》與《黃帝四經》間有很相近的法家學說, 進而推測《春秋繁露》中的法家思想可能都是承襲了黃老道家的學說,如此,便. 政 治 大. 可以為《春秋繁露》中的儒法雜染矛盾之處,提供合理的解釋。. 立. 余明光在〈董仲舒與“黃老"之學—《黃帝四經》對董仲舒的影響〉49中明. ‧ 國. 學. 白表示,董氏上接荀、陸之學,大採黃老精英,取其道論精華,以說儒家經典。 而其「道論」— 歸於無為。無為之用,又繫之人主。而其術 — 以虛無為本,. ‧. 以因循為用。這些都是道家理論的精華,而董氏為之融會貫通,鑄為一爐,成其. y. Nat. sit. 新說;並以「無為之道論」 、 「人君南面之術」與「陰陽刑德理論」論證指出董氏. n. al. er. io. 的「道」論,集中在〈離合根〉 、 〈立元神〉 、 〈保位權〉等篇章,同時指出董氏的. Ch. i Un. v. 陰陽刑德思想並非承自鄒衍,而是源自道家的《黃帝四經》。薩拉.奎因(Sarah. engchi. A. Queen)在〈董仲舒和黃老思想〉50的論述中與余文相呼應。 此外,鄧紅在〈董仲舒思想與黃老之學(其一)〉51中進一步探尋董氏思想 中的「天」與道家之「道」間關係。認為董氏在創立「天」的過程中,無疑是參 照了「道」的形而上性;而以「天」為萬事萬物之根源又是參照了道家宇宙起源 論,換言之,去掉「天」之宗教外衣或是人格神性,「天」之道體功用和性質就 和黃老之「道」沒有多大區別。 48. 收錄於《大陸雜誌》第七十四卷第二期,1986 年,頁 62-68。 收錄於《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2000 年 8 月校訂一版:頁 209-222;該文已在 1992 年發表。 50 收錄於《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2000 年 8 月校訂一版:頁 285-296。 51 原載於《原學》第五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1996 年。後收錄於《董仲舒思想研究》臺北: 文津出版,2008 年,附錄一,頁 233-248。 49. 21.

(26) 而陳麗桂在〈董仲舒的黃老思想〉52一文中又以「天道與治道」、「刑德相 養、厚德簡刑」、「陽尊陰卑、君尊臣卑」、「君心臣體、君暗臣明」、「虛心 處靜、挈名考質」、「名以真物、察名辨號」六個面向論述董氏思想裡的黃老成 分,並總結歸納,認為一代儒宗董仲舒在推闡陽尊陰卑的「三綱說」與大一統思 想時,吸收了相當份量的黃老帛書一系列陰陽大義、靜因無為的刑名技巧與權謀 獨斷之術,或以為推論的理據,或加以詮釋與疏解,終於完成了他天道與治道通 貫、厚德簡刑的思想綱領,與尊君臣卑、君暗臣明、君靜臣動,挈名考質的君道 思想,以為其天人合一、災異感應說的基礎,並為此後劉漢朝廷陽儒陰法、王霸 雜治的統治方向與型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政 治 大 過往以「董仲舒」或「春秋繁露」為主題的學位論文,雖涵蓋了董氏思想的 立. ‧ 國. 學. 許多面向,然而若以君權議題為核心,論述《春秋繁露》與「獨尊儒術」之關係, 則尚有進一步探討之空間。因此,本篇論文欲以此脈絡為主軸,探討董氏如何本. ‧. 於儒學而轉化儒家;汲取黃老而超越黃老,從而形成儒術獨尊的局面。. n. er. io. sit. y. Nat. al. 52. Ch. engchi. i Un. v. 收錄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2000 年 8 月校訂一版:頁 217-231。。 22.

(27) 第二章 先秦儒學與君權的緊張關係 本章想要探討先秦儒學與君權間的緊張關係。到底先秦儒學的思想內涵中, 與君主在享有並行使權力上,存在著什麼樣的衝突?而這樣的緊張關係是如何的 形成?想要瞭解上述之問題,必須完整爬梳孔孟荀三人對於「君主地位與角色」 及「君臣關係」上的看法為何,如此或能從中探索出相關線索。. 第一節 君主地位與角色. 治 政 地位,指的是階層化的位置,屬於靜態的社會結構,而角色,是互動下的關 大 立 係,屬於動態的社會脈絡;因此,角色是地位的動態表現,而地位是角色的靜態 ‧ 國. 學. 描述。1君主既作為一國(地)的統治者,相對於被統治者來說,他的地位是不. ‧. 一樣的,當然,他的角色恰恰是因為他在統治者的位置上,而必須與被統治者產. y. sit. io. n. al. er. 論述。. Nat. 生互動。如此來看,先秦儒家孔孟荀對於君主的地位與君主的角色上有著怎樣的. 壹、孔子:. Ch. engchi. i Un. v. 孔子謂:「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習從周禮,故而政治 思想的出發點為「從周」,在目睹封建秩序的岌岌可危,政治系統紊亂,故而主 張「正名」 ,以圖救之。所謂「正名」 ,便是端正君臣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係;處 於什麼地位,便扮演好什麼角色,子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孔子心 中的理想政治,即在封建制度下, 「禮樂爭伐自天子出」 ,因為天子既為天下共主, 則一切慶賞禮教當然由天子號令,作臣子的怎可越俎代庖,如此,則天下必定大 1. 詳參閱 Linton R.(1972), “The Status-Role Concept" in E. Hollander & Raymond Hunt, eds., Class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Psychology (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P.112. 2. 《論語‧顏淵》。 23.

(28) 亂。身處春秋末期的孔子,對於僭越名分所造成的混亂局面有很深的感觸: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 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3 禮樂征伐的名分僭越,代表君臣倫理的蕩然無存。對孔子來說,仁是一種德 行,禮與樂則是德行的規範,亦即仁是內涵,禮樂為外顯。「正名定分」所顯示 出是言行一致的權利義務關係,也就是內涵與外顯相嵌合的倫理秩序。是以孔子 將禮樂秩序的維持與天下有道、無道之關係劃上等號,並認為君臣恪守其分,國. 政 治 大. 家才能長治久安,所以他說: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4。難怪孔子在看到身份是. 立. 大夫的季氏竟然使用以天子為排場的八佾舞,而說出「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句. ‧ 國. 學. 話了。. ‧. 孔子既強調正名,則天子為天下共主,一切禮樂爭伐應由天子號令,這代表. sit. y. Nat. 著孔子對於君主地位的尊崇,當然也肯定其身為統治者的支配權。因為,既號為. io. er. 天子,則必須尊敬,這種身份上的等差,便是由於君主地位之獨特性。但另一方 面,處於什麼樣的地位,便有依其地位而產生的角色期待;君主所應扮演的角色. al. n. iv n C 是對各諸侯國間的紛爭要仲裁與調解,對人民有養育與教育的義務,對於外敵有 hengchi U 抵禦的責任。. 所以,孔子尊周室、敬主君的原因,是周天子地位之特殊,而這也意味著由 於地位之特殊,便有其應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便是孔子「君君」正名思想的具體 內涵,象徵著權利與義務的一體兩面。而君主應如何扮演好其角色?孔子以為當 作人民之表率,而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修身,如何做到修身,孔子認為:. 3 4. 《論語‧季氏》。 《論語‧泰伯》。 24.

(29) 季康子問政,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6 能做到修身後,便可以「安百姓」 ,如何「安百姓」 ,便是行「仁」 ,而「禮」 是「仁」的外顯作為,如此,便是孔子所說的推己及人,修己安百姓的表現,故 曰: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7. 政 治 大.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於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 立. 格。」8. ‧ 國. 學.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 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9. ‧. sit. y. Nat. 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秩序是以君主作為統治者,透過身體力行而為. io. er. 天下臣民的表率,正所謂「風行草偃」。他的基本角色是要以民為本—養民、保 民與教民,而政治的目的,便是為政以德,所謂的「君道」便是「君德」 ,因此,. al. n. iv n C 他對「君德」的重視遠高於政治中的刑法制度與權力事功。孔子對執政者的操守 hengchi U. 要求乃至於國家的治理,皆置於道德政治的架構之中,一方面可獲得統治政權的 正當性,另一方面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企盼人君位於政治金字塔的頂端,修德 由上至下以教化生民,進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理想。. 5. 《論語‧顏淵》。 《論語‧子路》。 7 《論語‧子路》。 8 《論語‧為政》。 9 《論語‧顏淵》。 6. 25.

(30) 貳、孟子:. 孟子繼孔子之後,《尚書》上有「民為邦本」的語句,孟子將之發揮而形成 著名的「民貴君輕」理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 乎諸侯為大夫。10 在孟子看來,人民不僅是政治的目的,也是政治的主體。11當然,這並不否 定君主為統治重心與支配權的行使。這是強調人君在尊享其地位的同時,勿忘應. 政 治 大 與保民。 孟子在會見齊宣王時特別就君民間之關係作了說明: 立. 擔負的角色義務。這個義務,孟子跟孔子的主張大致雷同,主要還是養民、教民 12. ‧ 國. 學. 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 ‧. 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13. sit. y. Nat. io. er. 孟子這裡便完全闡述孔子的正名理論;君既為君,則其地位必須被尊敬,然 而,因地位而產生的角色期待(義務),如果國君沒有盡力達成時,則人民便可. al. n. iv n C 不必尊崇,此正是權利與義務的一體兩面性。由此可見,孟子認為君民關係是相 hengchi U. 對的;君王將國家治理的好,老百姓豐衣足食,則自然效忠,反之則否。如孟子 對鄒穆公之問曰: 「上慢而殘下」14,則人民可同樣地不親上;更有甚者,孟子對 齊宣王問湯放桀,武王伐紂而曰: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 10. 《孟子‧盡心》。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臺北:聯經出版,1980 年,頁 95。 12 孟子曰: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 (孟子 梁惠王下) ; 「為民父母,行政,不免率獸而食 人,惡在其為民之父母也。」 (公孫丑上) 。因此,在孟子來看,君主是集「君」 、 「師」 、 「父」於 一身的角色,職是,父應養,師應教,君應保民。 13 《孟子‧梁惠王》。 14 《孟子‧梁惠王下》 。 11. 26.

(31) 君也。15 君主如果不行仁義,忘卻了身為國君的角色義務,則此時已失其格,成為獨 夫。這邊清楚地看見孟子在面對暴君上處理的態度,主張以民治君,暴君可殺。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16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然則舜 有天下也,就與之?曰:天與之。……泰誓曰: 『天是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此之謂也。」17. 政 治 大 孟子表示天下的與失皆在民心的向背,當然也就說明君主位格的享有,關鍵 立. ‧ 國. 學. 在於人民的擁戴與支持。但這也不是說明孟子認為人民的地位比君主還高,實際 上,孟子反而要求臣民「不得非其上」18,也不要「後其君」,孟子曰:. Nat. sit. y. ‧.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19. io. er. 如果深入探究孟子所處的時代,便可瞭解他的用心良苦。處於君權高漲的時 代,君主的一言一行動見觀瞻,孟子當然深知君就是君,不論願意與否,皆要受. al. n. iv n C 其支配;高倡民權的用意,還是為了提醒君主應盡的角色義務,因此,與孔子不 hengchi U. 同的是,孟子是以人民的角度為其政治思想的進路,對於君主的角色期待,更為 示警,期勉人君勿忘應盡之義務。. 15. 《孟子‧梁惠王》。 《孟子‧離婁上》。 17 《孟子‧萬章上》。 18 《孟子‧梁惠王下》 。 19 《孟子‧梁惠王上》 。 16. 27.

(32) 參、荀子:. 荀子生於國大君威的戰國中、晚期,此時封建制度早已破壞殆盡,時局混亂, 各國據地稱王,遂行軍國主義,相互攻伐。荀子認為解決天下紛亂而歸於平治的 關鍵在於聖王,因此主張「尊君」: 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20 荀子認為君王不但是國家政治的主事者,同時也是道德守法的典範,自然要 有至尊的地位。君王尊位的合理化除了來自於其日理萬機的重要性外,更因為是. 政 治 大. 禮義治理的發動者,如此其角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立. 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21. ‧ 國. 學. 今嘗試去君上之勢,無禮義之化,去法政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 sit. y. Nat. 不待傾矣。22. ‧. 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天下之悖亂而相忘,. n. al. er. io. 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縱欲。23. Ch. i Un. v. 荀子認為,君王的地位無敵於天下乃因其是行禮義之治的發端,所以,沒有. engchi. 君王就不會有禮義,沒有禮義,世界便退回弱肉強食的原始生態。既然天下治與 亂的關鍵都繫於君王一身,當然,其地位的殊榮便可充分瞭解。以此觀之,荀子 認為君王地位的至高無上,其實也恰恰揭示了禮義之於文明社會的重要性。 隆一而治,二則亂。24 分均則不偏,勢齊則不壹,眾齊則不使;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 20. 《荀子‧儒效》。 《荀子‧王制》。 22 《荀子‧性惡》。 23 《荀子‧富國》。 24 《荀子‧儒效》。 21. 28.

(33) 是天數也。25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 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26 君者,善群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27 荀子贊同孔、孟的想法,認為「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28,有二 王則必然相爭,相爭則必生亂。所以,貴賤必須兩存;大家都是平等的話,那麼 就沒人甘於當聽命者,而兩貴與兩賤是不能並立,否則,誰發號施令。因此,荀 子尊君的另一目的是為了明貴賤、別上下、異君臣;不尊君則無以致別異之用。. 政 治 大 荀子處於專制天下來臨前的政治氛圍,期望在如此亂世中的聖王,居處至尊 立 ‧. ‧ 國. 則應為之何?. 學. 之位,修德制禮,開創大治之世。然而,現實上不但聖王難求,如又遇逢暴君,.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29. sit. y. Nat. io. al. n. 覆舟。此之謂也。30. er. 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 Ch. engchi. i Un. v. 荀子很清楚地表示,君主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要照顧好廣大的百姓,使其不 爭,使其有分,不爭而有分,則天下大利。因此,唯有行禮義之治,然後百姓安 於位,百姓安於位,則君主之地位便可確保。然而,在面對無道的暴君與昏君時, 應如何處理,荀子也明確表達了看法:. 25. 《荀子‧王制》。 《荀子‧富國》。 27 《荀子‧王制》。 28 《孟子‧萬章上》。 29 《荀子‧大略》。 30 《荀子‧王制》。 26. 29.

(34) 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弒君。31 臣或弒其君,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其節,而不死其事者,無它故焉,人 主自取之。32 荀子所尊的君主,不是徒具虛位或只有權勢的庸君,而是一個無美不備,能 任、能分、能和的聖王。33如果現實君主身處君位而不行禮義,只享權利而不盡 義務,此時則天下無治,政治組織便會瓦解而退回原始社會的狀態,弱肉強食, 眾人相奪,天下悖亂。如此人君已失其格,而無君之實,縱使居其位,隨時有著 覆轍之禍。是故,荀子之「君」 ,實為有條件之「尊」 ,此條件為修身、愛民,能. 政 治 大. 夠以德化民之治人聖王;雖然主張君主地位之至尊,無敵於天下,但還是離不開. 立. 其應扮演的角色,荀子強調禮義的重要性與對聖王的渴望,較之於孔孟二聖,更. ‧ 國. 學. 為殷盼。. ‧. 綜合以上所述,先秦儒家孔孟荀三聖,一方面承認君主的支配統治權,對於. sit. y. Nat. 主君必須加以尊崇,這是由於其地位而產生的權利。但另一方面,君之所以為君,. io. er. 有其應扮演的角色義務,這種角色期待,是先秦儒家的關注重心;如果人君能行 仁義,保民、養民與教民,則人民自然效忠與尊崇,反之,如果忘卻其應盡之義. al. n. iv n C 務,則也不需要加以尊敬了,更有甚者,如果賊害人民,則起而反抗或誅殺暴君 hengchi U 也是其咎由自取。. 第二節 君臣關係. 「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34身為臣,一方面屬 於被統治者,一方面又承統治者之令遂行指示;就階層而言,夾在君與民的中間, 31. 《荀子‧正論》。 《荀子‧富國》。 33 「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彊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和; 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故非聖人莫之能王。」《荀子‧正論》 。 34 《韓愈‧原道》。 32. 30.

(35) 就互動而言,直接面對君主與人民,正所謂上令下達,下情上稟;臣對民有示範 作用,對君有示警功能,因此,君臣之間能否有著良好互動與持續運作,往往是 是影響政權穩定與君主自身權威的關鍵要素。以此角度出發,先秦儒學對於君臣 關係上有著如何之論述,是本節論述的重點。. 壹、孔子:. 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35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36. 政 治 大 孔子認為,如果國家政治清明,君主能以禮待臣,則身為臣應盡力效忠:「子 立. ‧ 國. 學. 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37何謂忠?諸如「盡己之謂忠」、 「事上竭誠」、「臨陣以勇,見危授命」等。38同樣地,如果是在野之士,則應. ‧. 該出仕為國君做事;「邦有道則仕」39。但倘若君不君,則臣可不臣,所謂不臣,. sit. y. Nat. 就是不再效忠,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40,故而子曰:「以道事君,不可. al. n. 亦然。. er. io. 則止」41,便明白闡述了君臣之間的相對與雙向關係;享權利便需盡義務,反之. Ch. engchi. i Un. v. 對於人君有過失,孔子一方面認為作為臣下應當提出諫言,使國君能匡正己 失,另一方面君主應「慎獨」,最好能有諫臣在側,時時注意自身行事是否公允, 期能效法聖人。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42. 35. 《論語‧八佾》。 《論語‧八佾》。 37 《論語‧顏淵》。 38 《論語‧憲問》。 39 《論語‧衛靈公》。 40 《論語‧衛靈公》。 41 《論語‧先進》。 42 《論語‧憲問》。 36. 31.

(36) 如果邦國無道,孔子也清楚表明,應設法保全自己,避免遭殺身之禍。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43 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44 而孔子對待昏君的態度是如何? 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45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46 邦國既無道,留之無從實踐理想政治,不如歸去,另覓明君,故此孔子周遊. 治 政 列國。然而,天下果真無明君以實現王道時,則退隱明志。所謂退隱,並非隱居 大 立 山林,實是待其時,待沽也。職是,孔子在面對昏君時是採取退隱明志的不仕抵 ‧ 國. 學. 抗,彰顯了「士志於道」的態度。. ‧ er. io. sit. y. Nat. 貳、孟子:. 對於孟子而言,理想的君臣關係應以堯舜作為最高的典範:. n. al. Ch. engchi. i Un. v. 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兩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 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47 然而,理想狀態求之不可得時,對於現實上存在的君臣間之關係,孟子也有 明確的表示,亦即君臣權利義務的相對性: 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 43. 《論語‧憲問》。 《論語‧公冶長》。 45 《論語‧衛靈公》。 46 《論語‧述而》。 47 《孟子‧離婁上》。 44.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onsumer choice behavior in online and traditional supermarkets: the effects of brand name, price, and other search attribu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目前 RFID 技術已列為 21 世紀十大重要技術及各大企業熱門產業投資項 目。零售業龍頭美國沃爾瑪(Wal-Mart)百貨公司在部分的零售點,已應用無線

(03)施工架倒塌 (05)吊車傾倒 (06)開挖崩塌 (07)感電(25KV) (08)電車線設施故障 (09)號誌故障 (10)道碴污染 (11)軌道沉陷 (12)軌道偏移 (13)人員侵入淨空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concept of balanced scorecard (BSC) with four perspectives (financial, customer, 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and learning and growth) to build the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compan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of employees”, “employee training and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middle and small business loan customers of a commercial bank’s branches located in HsinChu and MiaoLio, first we adopt both the financial

(2007), “Selec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by Using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Vol. (2004),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Fuzzy Utiliti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 can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that how to dispose the resource whe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mpl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