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先秦儒學與君權的緊張關係

第一節 君主地位與角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先秦儒學與君權的緊張關係

本章想要探討先秦儒學與君權間的緊張關係。到底先秦儒學的思想內涵中,

與君主在享有並行使權力上,存在著什麼樣的衝突?而這樣的緊張關係是如何的 形成?想要瞭解上述之問題,必須完整爬梳孔孟荀三人對於「君主地位與角色」

及「君臣關係」上的看法為何,如此或能從中探索出相關線索。

第一節 君主地位與角色

地位,指的是階層化的位置,屬於靜態的社會結構,而角色,是互動下的關 係,屬於動態的社會脈絡;因此,角色是地位的動態表現,而地位是角色的靜態 描述。1君主既作為一國(地)的統治者,相對於被統治者來說,他的地位是不 一樣的,當然,他的角色恰恰是因為他在統治者的位置上,而必須與被統治者產 生互動。如此來看,先秦儒家孔孟荀對於君主的地位與君主的角色上有著怎樣的 論述。

壹、孔子:

孔子謂:「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習從周禮,故而政治 思想的出發點為「從周」,在目睹封建秩序的岌岌可危,政治系統紊亂,故而主 張「正名」,以圖救之。所謂「正名」,便是端正君臣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係;處 於什麼地位,便扮演好什麼角色,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孔子心 中的理想政治,即在封建制度下,「禮樂爭伐自天子出」,因為天子既為天下共主,

則一切慶賞禮教當然由天子號令,作臣子的怎可越俎代庖,如此,則天下必定大

1 詳參閱 Linton R.(1972), “The Status-Role Concept" in E. Hollander & Raymond Hunt, eds., Class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Psychology (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P.112.

2《論語‧顏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亂。身處春秋末期的孔子,對於僭越名分所造成的混亂局面有很深的感觸: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 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3

禮樂征伐的名分僭越,代表君臣倫理的蕩然無存。對孔子來說,仁是一種德 行,禮與樂則是德行的規範,亦即仁是內涵,禮樂為外顯。「正名定分」所顯示 出是言行一致的權利義務關係,也就是內涵與外顯相嵌合的倫理秩序。是以孔子 將禮樂秩序的維持與天下有道、無道之關係劃上等號,並認為君臣恪守其分,國 家才能長治久安,所以他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4。難怪孔子在看到身份是 大夫的季氏竟然使用以天子為排場的八佾舞,而說出「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句 話了。

孔子既強調正名,則天子為天下共主,一切禮樂爭伐應由天子號令,這代表 著孔子對於君主地位的尊崇,當然也肯定其身為統治者的支配權。因為,既號為 天子,則必須尊敬,這種身份上的等差,便是由於君主地位之獨特性。但另一方 面,處於什麼樣的地位,便有依其地位而產生的角色期待;君主所應扮演的角色 是對各諸侯國間的紛爭要仲裁與調解,對人民有養育與教育的義務,對於外敵有 抵禦的責任。

所以,孔子尊周室、敬主君的原因,是周天子地位之特殊,而這也意味著由 於地位之特殊,便有其應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便是孔子「君君」正名思想的具體 內涵,象徵著權利與義務的一體兩面。而君主應如何扮演好其角色?孔子以為當 作人民之表率,而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修身,如何做到修身,孔子認為:

3《論語‧季氏》。

4《論語‧泰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季康子問政,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6

能做到修身後,便可以「安百姓」,如何「安百姓」,便是行「仁」,而「禮」

是「仁」的外顯作為,如此,便是孔子所說的推己及人,修己安百姓的表現,故 曰: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7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於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 格。」8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 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9

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秩序是以君主作為統治者,透過身體力行而為 天下臣民的表率,正所謂「風行草偃」。他的基本角色是要以民為本—養民、保 民與教民,而政治的目的,便是為政以德,所謂的「君道」便是「君德」,因此,

他對「君德」的重視遠高於政治中的刑法制度與權力事功。孔子對執政者的操守 要求乃至於國家的治理,皆置於道德政治的架構之中,一方面可獲得統治政權的 正當性,另一方面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企盼人君位於政治金字塔的頂端,修德 由上至下以教化生民,進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理想。

5《論語‧顏淵》。

6《論語‧子路》。

7《論語‧子路》。

8《論語‧為政》。

9《論語‧顏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孟子:

孟子繼孔子之後,《尚書》上有「民為邦本」的語句,孟子將之發揮而形成 著名的「民貴君輕」理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 乎諸侯為大夫。10

在孟子看來,人民不僅是政治的目的,也是政治的主體。11當然,這並不否 定君主為統治重心與支配權的行使。這是強調人君在尊享其地位的同時,勿忘應 擔負的角色義務。這個義務,孟子跟孔子的主張大致雷同,主要還是養民、教民 與保民。12孟子在會見齊宣王時特別就君民間之關係作了說明:

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

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13

孟子這裡便完全闡述孔子的正名理論;君既為君,則其地位必須被尊敬,然 而,因地位而產生的角色期待(義務),如果國君沒有盡力達成時,則人民便可 不必尊崇,此正是權利與義務的一體兩面性。由此可見,孟子認為君民關係是相 對的;君王將國家治理的好,老百姓豐衣足食,則自然效忠,反之則否。如孟子 對鄒穆公之問曰:「上慢而殘下」14,則人民可同樣地不親上;更有甚者,孟子對 齊宣王問湯放桀,武王伐紂而曰: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

10《孟子‧盡心》。

1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臺北:聯經出版,1980 年,頁 95。

12 孟子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孟子 梁惠王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率獸而食 人,惡在其為民之父母也。」(公孫丑上)。因此,在孟子來看,君主是集「君」、「師」、「父」於 一身的角色,職是,父應養,師應教,君應保民。

13《孟子‧梁惠王》。

14《孟子‧梁惠王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君也。15

君主如果不行仁義,忘卻了身為國君的角色義務,則此時已失其格,成為獨 夫。這邊清楚地看見孟子在面對暴君上處理的態度,主張以民治君,暴君可殺。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16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然則舜 有天下也,就與之?曰:天與之。……泰誓曰:『天是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此之謂也。」17

孟子表示天下的與失皆在民心的向背,當然也就說明君主位格的享有,關鍵 在於人民的擁戴與支持。但這也不是說明孟子認為人民的地位比君主還高,實際 上,孟子反而要求臣民「不得非其上」18,也不要「後其君」,孟子曰: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19

如果深入探究孟子所處的時代,便可瞭解他的用心良苦。處於君權高漲的時 代,君主的一言一行動見觀瞻,孟子當然深知君就是君,不論願意與否,皆要受 其支配;高倡民權的用意,還是為了提醒君主應盡的角色義務,因此,與孔子不 同的是,孟子是以人民的角度為其政治思想的進路,對於君主的角色期待,更為 示警,期勉人君勿忘應盡之義務。

15《孟子‧梁惠王》。

16《孟子‧離婁上》。

17《孟子‧萬章上》。

18《孟子‧梁惠王下》。

19《孟子‧梁惠王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荀子:

荀子生於國大君威的戰國中、晚期,此時封建制度早已破壞殆盡,時局混亂,

各國據地稱王,遂行軍國主義,相互攻伐。荀子認為解決天下紛亂而歸於平治的 關鍵在於聖王,因此主張「尊君」:

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20

荀子認為君王不但是國家政治的主事者,同時也是道德守法的典範,自然要 有至尊的地位。君王尊位的合理化除了來自於其日理萬機的重要性外,更因為是 禮義治理的發動者,如此其角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21

今嘗試去君上之勢,無禮義之化,去法政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 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天下之悖亂而相忘,

不待傾矣。22

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縱欲。23

荀子認為,君王的地位無敵於天下乃因其是行禮義之治的發端,所以,沒有 君王就不會有禮義,沒有禮義,世界便退回弱肉強食的原始生態。既然天下治與 亂的關鍵都繫於君王一身,當然,其地位的殊榮便可充分瞭解。以此觀之,荀子 認為君王地位的至高無上,其實也恰恰揭示了禮義之於文明社會的重要性。

隆一而治,二則亂。24

分均則不偏,勢齊則不壹,眾齊則不使;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

20《荀子‧儒效》。

21《荀子‧王制》。

22《荀子‧性惡》。

23《荀子‧富國》。

24《荀子‧儒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天數也。25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 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26

君者,善群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27

君者,善群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