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傳染病與框架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灣的民主自由對比中國侵害人權的形象,兩兩相互對照,無形中便影響了美國 媒體的報導內容與角度,進而讓台灣在國際上有別於中國的新面貌。由於美國 向來主張言論自由、注重人權、反對極權,與台灣主流價值較相似,因此台灣 也贏得更多美國媒體的肯定與支持。

陳祥、陳嘉珮(2009)分析二十年間台灣國家形象在美國兩菁英報紙下所 呈現的變遷與變化,研究結果發現美國媒體的報導面向,在其分析區間中發現

「兩岸關係」最受到重視,美國媒體將台灣建構成與中國大陸對抗與折衝的角 色,且對台灣的關注度隨著兩岸的政治關係有所起伏。研究也指出,台灣對國 際局勢並無實質影響力,性質偏中性,報導的數量並不多。

第三節 傳染病與框架理論

壹、 傳染病大事件

林俊偉(2005)曾描述「現代化」給現代社會造成矛盾,並把「科技」形 容成一種「副作用」,他認為在人們享受科技所創造的高密度網絡與便捷交通的 同時,也得承擔「為傳染病創造通路」的風險情境。COVID-19 借助著便利的 交通,打破地理疆界的限制,傳染和擴散至世界各地,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除了危害人類健康,也包含了消費經濟、民生日常、政策制定等,傳染病並不 單單只是健康議題,更涉及到的是人類生活的所有面向。

疾病與文化有緊密的關係,人們從生病到康復過程,包含為何生病、如何 治療、如何復原,以及生病的意義都蘊含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因素(張珣,2018), 不同文化的人對健康和醫療有不同的觀念和習慣,這使得不同文化的群體在面 對疾病時有不同的作為,對社會的影響層面也不近相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OVID-19 是一種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在醫學上對 新興傳染病的定義是指:「近 20 年來,新出現在人類身上的傳染病,該傳染病 的發生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地理分布上有迅速擴張的情形,甚至發展出新的抗 藥性機制。」過去,許多新興傳染病和病原體,例如:SARS、伊波拉病毒出血 熱、漢他病毒肺症候群等,都對人類造成生命及財產的威脅(林幸蓓、黃仰仰,

2005)。

2020 年 2 月 12 日,WHO 將「嚴重特殊型傳染性肺炎」命名為「COVID-19」。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提供的疾病資訊,冠狀病毒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和脊 椎動物都有感染的可能。若人類感染新冠病毒,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包含乾咳、

發燒、倦怠、呼吸急促等,嚴重者可能會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

多重器官衰竭或休克,甚至死亡。

WHO 在 2020 年 3 月 11 日宣布正式進入「世界大流行」19,新冠肺炎成為 21 世紀最大的公衛議題,死亡人數也因為時間的推進節節攀升,在亞洲發源地 疫情稍微趨緩之時,又再次爆發,平息之路看不見終點。像全球傳染病這類的 非常態性「大事件(mega-event)」,因為各國都有陷入疫情危機的可能,因此 這類事件本身能夠吸引本國和國際社會的大量關注(Dayan & Katz,1992;轉 引自卜正珉,2009:369-374)。國際事務複雜且多變,一般而言多為「人為組 合」的系列活動,呈現美化後的面貌,如:奧運、各國總統大選、世紀婚禮、

加冕或就職典禮等,如此重大且具象徵性的國際事件能夠灌入大量政治動能、

19 聯合國衞生組織(UN Health Agency)將大流行簡單定義為:「『sustained community-level outbreaks』in at least two world regions」,即是在全球兩個區域或以上持續發生社區性爆發,定 義的標準主要在於一種疾病的範圍與廣度,而不是致死率。Maria Cheng(March 7, 2020)As virus outbreaks multiply, UN declines to declare pandemic , AP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apnews.com/16cd6173232a01ec04780db3eea4de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引起全球矚目,對塑造國家形象影響甚鉅。但國際事件或全球性議題所涉及的 領域廣泛,應有更廣泛的解釋,在《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一書 中提到,其中一種國際事件就是「有賴國際社會共同合作防範的全球性或地區 性傳染病事務」,在公衛議題中,每個國家除了維持本國的健康狀況外,也須努 力盡到國際社會的責任,做出特殊貢獻(Doane,2004;轉引卜正珉,2009:

370)。

突發的國際大事件是操作國家形象的一個機會,媒體更在公眾外交中扮演 重要的一角,Bank(1995)認為公共關係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為,可用 來對不同文化環境下的公眾進行溝通,公眾外交領域也經常運用框架(frame)

的概念塑造組織形象,強化民眾對某項議題的觀點,一方面也能創造議題,像 國際社會傳達特定觀念,塑造國家正面形象。

貳、 框架理論(Framing theory)

Gorp 認為框架(frame)和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都幫助我們了解媒體 及其影響,而透過文化和建構主義的途徑可以區別框架和議題設定。議題設定 是有因果關係的,主要研究媒體認為哪些問題很重要;而框架理論是指新聞媒 體用不同的方式去報導一個問題,但是框架的過程也需考慮到新聞產製過程和 對閱聽眾的詮釋,其中蘊含不同框架層次的作用。而兩者使用上的區別:一個 議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解決或建立框架,一個框架可以涵蓋多種議題。

Tuchman(1978)在其著作「製造新聞—真實建構的研究」《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中說明新聞與社會真實之間的關係,作者

將新聞比喻成一扇特製的窗,這扇窗就像是被媒體建構出的一種框架(frame), 人們透過這扇特製的窗去了解周遭的世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框架(frame)的概念由人類學者 Bateson,在 1972 年出版的《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一書中率先提出,並將框架定義為「一組互動訊息的時空結

合」。接著,社會學家 Goffman 借用 Bateson 的框架概念,導入大眾傳播研究中,

在 1974 年出版的《Frame Analysis》一書中,將框架定義為「基模(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是個人用來定位(locate)、感知(perceive)、辨識(identify)和 標示(label)事件或生活經驗的工具」。

框架即「人們或組織對事件的主觀解釋與思考結構」,其中包括「選擇」和

「重組」兩個機制。新聞框架可以說是新聞從業者或新聞媒體處理意義訊息時 所倚賴的思考基模,同時也解釋外在事物的基本結構(臧國仁,1998:35)。框 架理論融合兩種取向,一是心理學,二為社會學。心理學方面主要是從「認知 心理」的角度來研究框架,認為框架是記憶中的認知基模(schema),基模為人 們用以瞭解外界事物的心智代表,若經啟用可影響其後續詮釋或判斷(黃惠萍,

2003)。

框架也可能含有負面意涵,鍾蔚文和臧國仁(1993)指出,由於人們習慣 用自我熟悉的角度作為思考與解釋的基礎,因此可能會無意中忽略掉框架之外 的真實,因而對事件產生偏見,原本所認知的「真相」也可能是被框限出來的。

框架並不僅僅是陳述一個故事,其實也是訴諸於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偏見,引 導人們去了解故事的文化意涵,藉以傳達社會面貌,影響其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卜正珉,2009:209-210)。

臧國仁(1999:104)說明新聞媒體有時並非刊登真實社會的內容,媒體產 製內容受到內部與外部情境影響,例如:外在社會變化影響報導走向,以及媒 體內部版面與截稿的壓力。因為內外限制導致媒體難以涵蓋全局,僅能呈現部 分觀點。也因此,媒介建構的主觀真實,也可能是扭曲社會真實,故刻板印象、

偏見、歧視也就順勢產生。以台灣而言,李美華(2005)研究發現台灣主要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際新聞仍然仰賴三大國際通訊社,且內容主角多以北美、東北亞及歐盟國家 等已開發國家為主。不論是西方看東方,或是東方看西方,所謂國際報導的流 通仍然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對彼此的瞭解也不完全足夠。

臧國仁(1999)說明新聞工作者有自己的認知系統,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

扮演了第一層的把關角色,記者依據新聞寫作的基模,決定整體寫作目標,包 含文章結構、導言或軀幹所有放置的主題、修辭與句子,記者除了有自己的認 知外,也有選擇素材的自主性,例如邀請誰來訪問、要說什麼、要佔多大的比 例等。

臧國仁(1999)解釋新聞文本中具有多層意義之框架結構,分別展現於主 題、句法、情節、修辭與用字中。McCombs & Ghanem(2003)將框架結構的 內涵做出分類,首先他們認為框架是由「呈現的屬性(attributes of presentation)」

與「事物的屬性(attributes of objects)」所組成,前者指透過媒介所傳達出來的 外顯型態,可以對閱聽眾留下視覺印象,進而達到引導閱聽眾解讀新聞或議題 意涵的目的,如照片、文字、版面編排、故事體裁等;後者則著重新聞或議題 所傳達的內容,如議題的立場、人格特點、形象等。事物屬性又可以再分為「認 知屬性(cognitive attributes)」和「情感屬性(affective attributes)」,前者傳遞 較屬事實的訊息,如數字、人物背景、時間順序等;後者則帶有價值判斷的資 訊,例如使用正面或負面的字眼。

Gorp(2007)同意 Goffman 的說法「框架是文化的核心,並以各種方式制 度化」,他將框架解釋為一種文化現象,框架就像是社會上共享的一套有組織的 記憶、信念、價值觀、規範等,不僅影響閱聽眾,也影響了新聞記者與編輯。

媒體的內容其實是由新聞從業人員、結構(新聞編採製播流程)及閱聽眾互動 之下所產生的社會真實,新聞工作者擁有判斷社會事件的特殊能力,新聞框架 必定會與歷史與文化產生對話,反映出一個時期之政治情境(臧國仁,19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 傳染病報導與相關研究

本節,研究者試圖將傳染病大事件與框架理論做結合。黃信璁(2013)曾 討論新興傳染病和傳統健康傳播的差異,首先,「不確定性」是新興傳染病報導 的特色,他解釋新興傳染病是一種未知且難以掌握的疾病,容易造成新聞處理 失當、引發社會大眾的恐懼的危機;另外,新興傳染病的健康傳播時間軸較短,

傳播量也較密集。新興傳染病容易對社會各層面產生重大的影響,包含:(1)

無法預測發生的原因;(2)病毒特性難以掌握,也難以制定因應對策;(3)病

無法預測發生的原因;(2)病毒特性難以掌握,也難以制定因應對策;(3)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