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資料分析結果整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依第四章之研究結果加以說明與整理,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問 題與資料分析結果整理;第二節為研究發現與討論;最後說明研究限制及未來 研究建議。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資料分析結果整理

過去有關台灣形象的相關研究並不甚豐,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內,台 灣在國際間似乎有相當的能量,究竟美國媒體中的台灣國家形象如何呈現?本 節進一步將上述資料分析結果整理,並針對研究問題,逐一討論及對照。

研究問題一:以新冠疫情期下的台灣新聞為背景,分析《今日美國》、《紐約時 報》、《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中提及台灣事務之報導量和偏向之差異。

在新聞報導數量上,有關台灣事務的新聞,其中以《紐約時報》數量最多,

有 134 則,《今日美國》僅 17 則,遠遠低於另外三份報刊。《華盛頓郵報》居第 二,有 100 則,第三為《洛杉磯時報》共 58 則。

在整體態度偏向上,新冠疫情期間整體以「正面」居多,報內比例中,《今 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皆呈現較多正面篇幅;《華盛頓郵報》

則以「中立/混合」比例最高。使用卡方分析檢定結果,p=.026 <.05,表示態度 偏向在美國四報間有差異。整體而言,在疫情期間內台灣的形象在美國四報中,

呈現中性偏正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問題二:以新冠疫情期下的台灣新聞為背景,分析《紐約時報》、《今日美 國》、《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中,提供了哪些新聞主題?

在新聞主題分類上,以判斷新聞標題為主,本研究整理了 8 大類,分別是

「公衛醫療」、「政治」、「經濟」、「體育」、「藝術娛樂」、「教育」、「社會文化」

以及「其他」。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在全球發生了突發性國際公衛大事件,但 有關台灣的新聞仍以「政治」為佔比最高者,「公衛醫療」整體居第二,四報皆 有相當的篇幅在公衛醫療類主題上。其他的新聞主題並無特別突出,佔比也不 高,且仍有 2.6%無法歸類的新聞納入「其他」。

卡方檢定的分析結果,不同新聞主題在四報中有顯著差異,「政治」和「公 衛醫療」是疫情期間內,美國四報最關注的兩個新聞主題,對台灣的形象描繪,

多談論政治關係以及醫療表現;《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政治」報導 居多,《今日美國》和《洛杉磯時報》則是偏重「公衛醫療」新聞。

研究問題三:以新冠疫情期下的台灣新聞為背景,分析《紐約時報》、《今日美 國》、《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如何運用框架與重視何種框架?

本研究歸納出 5 個框架,分別為「公衛框架」、「政治框架」、「經濟框架」、

「社會框架」以及「其他框架」。研究結果顯示,「政治框架」是計次最高者,

以《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報內比最高,表現最突出;「公衛框架」居 第二,《今日美國》和《洛杉磯時報》的報內比最高,另外的三個框架報內佔比 和統計次數的差距並沒有太大。

以卡方分析去檢定美國四報刊在各框架的使用情形上是否有顯著差異,結 果顯示,三個框架有顯著差異:「公衛框架」、「政治框架」、「社會框架」P 值皆

<.05。且《今日美國》和《洛杉磯時報》使用公衛框架多,《紐約時報》和《華 盛頓郵報》則是政治框架較多。「經濟框架」P 值>.05,沒有顯著差異,最後「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框架」的使用次數為 0,不納入計算。

研究問題四:以新冠疫情期下的台灣新聞為背景,分析《紐約時報》、《今日美 國》、《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所使用的框架中,如何形塑台灣形象?

本研究將態度偏向分為 4 類,「負面」、「中立/混合」、「正面」以及「難以 判斷」。框架內的內容計算採複選,用次數分配與交叉表的分析結果來看,「公 衛框架」和「社會框架」以「正面」居多;「政治框架」偏負面;「經濟框架」

則是「難以判斷」。

在「公衛框架」中的所有內容,包含醫療與防疫策略、疫情相關資訊、口 罩、病毒研究工具與追蹤工具,且時常把台灣跟其他防疫有成的國家做比較,

如:南韓與新加坡。四報刊皆有相當的比例在各項內容中,這顯示了台灣的的 醫療能力相當突出,以致四報不同風格的報刊,都共同報導了類似的新聞,且 四報有關台灣的論述都是正面居多,大都將台灣的醫療成果當作成功範本,給 予肯定。

「政治框架」中的分類較複雜,若談論到「中美關係」、「兩岸關係」「世界 衛生組織」都是負面居多,若是「領導人」和「選舉」則以中性的方式呈現,

其他的內容包含「香港議題」、「政府官員」、「國際局勢」和「其他」在各態度 偏向中的數量差異不大。《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運用的次數較多,《今 日美國》則是幾乎沒有用到。

「經濟框架」整體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比例較高。在研究者 所歸類的全部內容中,各項表現均無特別突出,整體而言「難以判斷」居多,

顯示有關經濟類的描述都無關乎態度偏向。

「社會框架」在《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中運用得最多,整體而言 幾乎全部的內容包含「體育」、「影劇藝文」、「社會文化」和「社會議題」超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都是正面,「教育」中性居多,「體育」出現的次數最高,在疫情期間,由 於台灣的職棒在仍持續進行,美國四報中將台灣形容為球賽典範。

研究問題五:以新冠疫情期下的台灣新聞為背景,分析《今日美國》、《紐約時 報》、《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中,有關台灣事務報導的數量與偏向、

新聞主題與新聞框架等上述提及之變項的異同。

其他上述未提及之變項將在這裡說明,在「新聞陳述類型」的差異上,四 報皆以「新聞報導」居多。

在「全文字數」,《今日美國》(47.1%)和《紐約時報》(33.6%)大部分落 在 1501~2000 字的區間;《洛杉磯時報》在 501~1000 字和 1001~1500 字的區間 比例相同,皆為 36.2%;《華盛頓郵報》(39.0%)則大多落在 501~1000 字的區 間。

在「標題是否有出現台灣」,四報新聞的標題幾乎都沒有提到台灣,《洛杉 磯》、《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標題有提到台灣的新聞在各報內佔比約 15%左右,《今日美國》則為 0%,一篇都沒有。

在「全文提到台灣的次數」中,平均數為 5.29,表示平均一則新聞會提到 5 次台灣。美國四報提到台灣的頻率皆少(f≦2),占全體 309 則樣本中的 62.1%。

眾數為 1,表示一則新聞中提及一次台灣是最多的,但仍有新聞一篇提到高達 53 次。在《洛杉磯時報》(20.7%)、《紐約時報》(21.6%)和《華盛頓郵報》(24%)

中的報內表現,皆有兩成左右的新聞,提及的頻率高(f>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