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壹、 本研究與過去相關研究的差異

舉例距今較近的三篇相關研究:方怡文於 2011 年所做的 CNN 中的台灣形 象研究使用框架分析分析約 20 年間的台灣形象(1990~2011);陳祥、陳嘉珮

(2009)則是用議題設定理論分析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中 20 年間的台灣形象 研究(1986~2005);陳嘉珮(2006)有另一份相同年份的獨立研究(1986~2005)。

本研究與過往的研究有三點不同之處:

(一) 研究時間的選取:過去的研究多以長時間的觀察(20 年左右)為主要 研究時間。本研究選擇一正在持續進行中的國際公衛事件為研究背景,

事件是突發性、期間較短。COVID-19 在本研究著手前已經爆發,直到 取樣結束、本研究研完成皆持續進行中,目前尚未有任何國家、任何學 者、任何研究員可以預測這次大流行何時會結束。幾乎全球皆難逃疫情 災害,台灣又在此次疫情中穩定控制,觀察美國媒體中的台灣形象有其 特別之處。

(二) 研究對象的選取:從近期三篇研究推至更久之前的報紙皆用《紐約時 報》和《華盛頓郵報》,本研究認為可以嘗試增加多份不同報紙去做觀察,

不同的報刊之間的差異,因此納入《今日美國》和《洛杉磯時報》,兩份 與《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風格不太一樣的報紙做為研究對象。

(三) 分析的深度:從近期三篇研究推至更久之前的研究皆採用議題設定理 論,僅有一份研究選用框架理論分析電視新聞中的台灣形象。本研究認 為框架理論能更加深入去觀察新聞中的內容。本研究除了歸納出使用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些框架,並加入了框架內容的複選題勾選,欲嘗試討論有關台灣的新聞 多談論什麼事情,是什麼事情受到美國報刊的關注。

貳、 新聞內容之研究發現

(一) 標題出現「Taiwan」的新聞

本研究總計 309 則樣本中,有 44 則(14.2%)的新聞,標題有明確寫出

「Taiwan」。一個標題中出現台灣,代表著台灣在這篇報導中的重要程度,顯示 台灣會是這篇報導中主要講述的對象,會有大量有關台灣的描述和資訊,其相 關議題更能看出美國媒體的關注焦點,結果顯示在「政治」、「體育」和「社會 文化」的比例較高。除了《今日美國》沒有任何一篇新聞的標題有寫到台灣之 外,其餘三家報刊皆有約 15%左右的新聞標題有「Taiwan」。即使是在全球發生 了突發性國際公衛大事件,但有關台灣的新聞仍以「政治」為三報最重視的主 題,而政治主題中最關注的內容是「外交事務」,包含兩岸關係、台灣於中美兩 強之間的關係,「美中台三角關係」為美國媒體最重視的議題。

(二) 新聞框架與內容

「政治框架」和「公衛框架」是主要兩個用以描繪台灣的框架,在公衛框 架中主要圍繞在台灣醫療與防疫策略的相關描述;有關台灣的政治內容主要圍 繞在「兩岸關係」、「世界衛生組織」、「中美關係」和「領導人」,政治框架的內 容極其複雜且多樣,也是研究期間內,美國四報整體最常用以描述台灣的框架。

本研究推論,由於新冠疫情是從中國武漢開始擴散,又美國的感染人數為全球 之冠,美國媒體理當會嚴格審視美國政府的防疫作為,但是後來發現疫情沒有 趨緩的狀況,又中美兩國的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的防疫策略因此被媒體提出疑 問跟批評,世界衛生組織也被美國媒體批評過於「政治化」,太傾向中國。雖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灣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間存在長久的問題,但台灣並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 國,靠著自己的能力對抗病毒,且成果優異,在這複雜背景之下,國際間看見 台灣的醫療能力,受到美國媒體的關注且認為其中有些是可學習之處,經常性 出現一些正面字眼給予明確的肯定,如:Take lessons(學到一課)、A model(典 範)、Do well(做得很好)、Success(成功)。因此讓台灣加入 WHO 或參與 WHA 的議題也引起討論。

兩岸關係是多年來的政治問題,在美國和中國兩大強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中,台灣居中尤其重要。美國媒體關注美中台三角關係,因此在講到兩岸關係 時很容易提到中美關係,反之亦然。美國媒體時常會描述到台灣與中國的衝突,

樣本中閱讀過多次中國侵台、一國兩制、中國反對台灣各項國際事務,美國報 刊時常將台灣和中國形容成對立的狀態,會運用描述敵對關係的字眼去刻畫中 國對台灣的態度和關係,例如:Threaten(威脅)、Warn(警告)、Against(反 對),兩岸衝突容易給人台灣的政治動盪不安的感覺,也因此本研究將其歸納到 負面偏向。

疫情肆虐導致全球陷入混沌,經濟活動停擺、學校停課、政治關係也不穩 定,中美兩國持續緊張。這段期間內發生許多國際事件,無論國內國外,都有 許多事情需要領導人發言以說明立場,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在這段疫情間會被拿 來與其他國家的女性領導相互對照,包含紐西蘭、德國、冰島等。另外,台灣 在防疫上也時常被拿來與其他醫療體系完善且非大型民主國家比較,例如:南 韓與新加坡。在香港議題中,美國報導也多會提到台灣蔡英文總統說台灣願意 提供香港人庇護。美國媒體時常運用一些西方主義的字眼來形容台灣,例如:

Self-ruled / Self-ruling / Self-governing(自治的)、Democratic(民主的)、Autonomy

(自主的、自治的)、Independent(獨立的)、Free/ Freedom(自由的)。這次疫 情,美國媒體更強調出台灣與中國不同的一面,將台灣描繪出一個自由、包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元的民主社會。

(三) 態度偏向與新聞主題和框架的關聯

研究結果發現,在這段期間內台灣整體的形象是中間偏正面。在 8 個新聞 主題中,6 個主題皆以「正面」態度居多;而「政治」則以負面居多;「經濟」

以難以判斷和中立居多。新聞框架也與新聞主題有類似的呈現,政治框架較負 面、經濟框架難以判斷,其餘兩個框架都是正面。

基本上,框架內容與態度之間的關係應為正比。值得注意的是,在「政治 框架」中比較特別,呈上段所述,政治內容相當複雜,整體態度圍繞在軍武、

衝突、侵台、國際弱勢等「負面」形象。但是在政治框架中仍有些內容並非以 負面居多,如「領導人」、「選舉」、「政府官員」和「其他」是「中立/混合」,

而「香港議題」是「正面」稍多一點,描繪的是台灣支持人權和提供援助的良 好形象。

(四) 台灣在疫情期間的國際宣傳

台灣在疫情期間曾做過國際宣傳,例如刊登廣告在《紐約時報》以及口罩 外交。首先,台灣曾因為台灣在國際上受到世界衛生組織指控,民間發起募資 活動在 2020 年 4 月 14 日《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試圖向世界宣傳

「#TaiwanCanHelp」。在此之後,出現#TaiwanCanHelp 的標籤的新聞僅出現在 三篇新聞上,分別是《紐約時報》4 月 23 日「Taiwan, Often Shut Out, Pushes Back With Aid」、以及《華盛頓郵報》5 月 16 日和 5 月 17 日「Taiwan has nearly beat covid-19, but it's still fighting for a seat in the WHO」兩篇標題一樣但內文不一樣 的新聞,這個標籤的出現率並不甚豐。另外,台灣在疫情期間捐贈了大量的口 罩到各國,實施「口罩外交」,研究者將這類的事件歸到公衛框架底下的「口罩」, 佔比 16.5%;確實有部分內容提到美國各州收到台灣捐贈的口罩(如:愛荷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州、堪薩斯州等),但僅此而已,有關口罩的新聞內容對台灣的篇幅仍不多,多 為一句話呈現。美國四報對台灣的關注更著重在「醫療與防疫策略」,討論到台 灣積極檢測機場和郵輪的入境者、對假訊息的處理、健保資訊的整合和統一的 防疫宣導觀念等,這些措施都經常在美國四報中被舉例說明。

參、 四報中的台灣形象

(一) 四報基本資料的異同

四報在新聞陳述類型皆以「新聞報導」為主;標題也都大多沒有寫到

「Taiwan」,整體提到台灣的次數偏少(f≦2)。四報皆有相當的佔比放在「公 衛醫療」主題,使用「公衛框架」的頻率也高。

在全文字數的呈現上,四報有差異,《今日美國》(47.1%)和《紐約時報》

(33.6%)大部分落在 1501~2000 字的區間;《洛杉磯時報》在 501~1000 字和 1001~1500 字的區間比例相同,皆為 36.2%;《華盛頓郵報》(39.0%)則大多落 在 501~1000 字的區間。

(二) 四報新聞主題之異同

《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政治」報導居多。本研認為這與學者 John C. Merrill 所歸納出的菁英報刊其中幾點特點相符:嚴肅性和注重國際新聞 和國內外政治事件,兩報風格相似。這樣的結果也與過往的研究相呼應,梁冠 凱(1976~1984)總結《紐約時報》20 年內的報導焦點為「軍事」與「外交」;

陳祥、陳嘉珮(1986~2005)接續的研究指出 20 年內,《紐約時報》和《華盛 頓郵報》最關注「兩岸關係」、「政治」與「外交」、,跨越了幾個十年,兩報在 2020 年的疫情期間對台灣的關注仍以政治為主,過往研究歸納的這些細項都被 本研究歸類於「政治」。且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的政經局勢也不斷變動,包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美國對中國的對抗、美國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質疑、美國國內的疫情變化、美國 的經濟發展等,媒體也照局勢而有相關報導,這也呼應了臧國仁(1999)曾提 到的概念,新聞可以反映出一個時期的政治情境,會與歷史與文化產生對話。

《今日美國》和《洛杉磯時報》則是偏重「公衛醫療」新聞。這兩份報刊,

較少人選做研究樣本,也無過去的研究可以對照,《今日美國》以彩色化和短新 聞為主要特色,《洛杉磯日報》紮根於美西岸,報社規模為西岸第一大、報紙份 量多又厚。由於各國報刊主要報導的事件皆是以本國為主,或是其他與本國利 益有關之事務,本研究認為這兩份美國國內報刊雖不比另外兩份的樣本來得 多,但有關台灣的新聞皆有相當的篇幅出現在公衛新聞上,讓這兩份主要閱讀 者是美國當地大眾的報紙報導出來,正顯示了台灣的醫療表現突出,在新冠疫

較少人選做研究樣本,也無過去的研究可以對照,《今日美國》以彩色化和短新 聞為主要特色,《洛杉磯日報》紮根於美西岸,報社規模為西岸第一大、報紙份 量多又厚。由於各國報刊主要報導的事件皆是以本國為主,或是其他與本國利 益有關之事務,本研究認為這兩份美國國內報刊雖不比另外兩份的樣本來得 多,但有關台灣的新聞皆有相當的篇幅出現在公衛新聞上,讓這兩份主要閱讀 者是美國當地大眾的報紙報導出來,正顯示了台灣的醫療表現突出,在新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