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同儕互動

壹、同儕互動的意義

Gray 與 Tindall 指出同儕是指在年齡上接近的人,或是指文化水準相似而又 具有類似生活習慣的人,他們彼此分享互相熟悉的價值、經驗與生活、風格(引 自謝美英,1998)。而同儕團體(peer group),則是屬於由年齡、身分、社會地位 等方面相接近的人所組織的一種雛形社會團體,成員彼此間都認同團體中的行為 標準,且有隸屬感,並持有類似的價值觀念(張春興,2006);在社區內指的是玩 伴或朋友,而在學校中指的是同學,故對於本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來說,同儕團 體所指稱的範圍即為同一班級中的所有同學。

家庭是兒童最早接觸的社會化團體,但隨著兒童年齡漸長、生活領域逐漸擴 大,其他如學校、社區等各種團體也會將其規範與價值體系傳遞給兒童,但除了 此些正式團體之外,非正式組織的同儕團體也會以ㄧ種重要而又關係密切的方式 影響著兒童,因同儕團體也是一種社會體系,不但對個人的行為、態度有重要影 響,更可滿足成員的社會需求,並形成個人之自我概念。根據研究指出,三、四 歲以後的兒童會逐漸減少與母親接近的次數,而把活動範圍擴展到家庭以外的同 儕團體,而到了兒童中期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Maccoby & Feldman, 1972);Ellis 和 Rogoff 與 Cromer(1981)針對二至十二歲兒童所做的調查亦發現,隨著年齡 增長,兒童會花費愈來愈多的時間和同儕相處。

至於「互動」則是一個相當含混的概念,除了一般面對面的口語交談外,還 可以包含更多、更深層的意義,而互動的方式亦可區分為直接互動與間接互動兩 大類;直接互動是指同儕直接置身於真實社會脈絡中,並以肢體、口語或非口語 的方式進行意見交換,至於間接互動(如獨自閱讀、自我對話)由於無法直接觀 察,因此在實證研究上較為困難,因而長久以來,直接互動一直是學者在探討同

儕互動時的焦點(楊文金,1998)。

Piaget 在其 1932 年著作「兒童的道德判斷」《The Moral Judgement of the Child》

中主張,兒童彼此之間的關係發展是經由以下三個主要階段(引自陳聰文,1981):

第一階段(五、六歲前兒童):由於接受較多成人的規範壓力,往往沒有自己 的「文化」,同儕之間的遊戲也是自我中心的,且因無法脫離自己的觀點而去從別 人的眼光看事物,故缺乏一種「完全」的互動關係。

第二階段(七至十一歲兒童):此階段兒童非常順從同儕意見,易受同儕團體 影響;同儕間有明顯一致性,藉由服從團體而確保自己存在於團體中。

第三階段(十ㄧ歲以後兒童):兒童逐漸明白團體之規範是遵循團體中人們的 意見而制定,因此對法則可作彈性解釋;而因個人情境不同,順從團體之壓力亦 不似前階段般那麼強烈。

由上述文獻可知,同儕互動對國小學童日常生活行為與自我價值觀之影響力 實為龐大,尤其是對高年級學生而言,同儕互動關係更為銜接青少年時期之重要 轉捩點。學生是校園中最主要的主角,大多數時間學生都在校園中成長與學習,

對學生而言在學校生活中最主要的社會適應就是校園中的師生關係和同儕關係;

若是人際互動關係良好,學生就較易獲得隸屬感和安全感的滿足,個人潛能才得 以發揮。

貳、同儕互動的重要性

在個體社會化發展過程當中,除了父母親的影響力之外,另一項具有重要影 響力之發展因素即為同儕團體。對於兒童社會行為建構而言,是在不斷與他人發 生交互作用,並經由社會增強、模仿、認同的學習歷程以形成之,是故同儕對兒 童扮演著極為重要之角色。

同儕關係在兒童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同儕團體為兒童行為 之增強者,亦為示範者與指導者,經由同儕間互動,兒童除了發展出某些興趣之

外,還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並建立適切之自我概念、減少自我中心取向,同時 對於兒童的社交能力、社會適應力以及健全人格之形成、性別角色發展、衝動控 制能力、認知發展均有所助益(陳奎憙,1990;詹秀葉,2000)。

王柏壽(1985)則指出,兒童在與同儕交往互動中所受到同儕的接納與排斥,

都會對其日後發展有重大影響;若在同儕團體中被接受或受喜愛,則可增加兒童 自信心與自我認同,但若受到同儕拒絕或排斥,則易產生焦慮、缺乏自信的後果,

更會導致兒童產生適應不良情況。

統整以上研究得知,同儕間的社會互動可以提供學習經驗的機會,進而影響 兒童在身體、認知、社會及情緒層面的發展。若兒童被納入一個被接納的人際關 係中,則可建立自信、增進自我了解,並促進健全社會行為發展;但若處於一個 不健全的人際關係中,則會為兒童帶來缺乏自信、孤立、焦慮、緊張、適應不良 等負向結果,因此同儕互動關係對於兒童自我及社會發展來說是極具重要性與意 義的。

參、影響同儕互動之因素

ㄧ、學童自身方面因素

(一)智力

陳聰文(1981)的研究將學生年齡分為 9 至 10 歲、11 至 12 歲及 13 至 14 歲 三組,結果發現智力高低為影響同儕互動的因素之ㄧ;智力較高的學生在同儕團 體中較受歡迎,與其他同學互動機會也較多,尤其對低年齡組的影響力為大。Jacobs 與 Cunningham 於 1970 年的研究結果亦顯示,小學生在工作情境中,高智力與高 創造力者易被友伴所接納(引自簡茂發,1983)。但受限於學生智力測驗成績取得 可行性極低,故無將智力納入研究變項分析探討。

(二)個性特質

國外學者Bronson(1966)曾指出,兒童之間人際關係不好的原因有下:(1)

內向個性。(2)高焦慮、低活動律,且感情脆弱。(3)缺乏自信,對自我能力沒 把握。(4)缺乏冒險精神。(5)情緒不穩。

蕭彩琴(2005)針對臺中地區兒童施測 713 人,包含外籍配偶子女 58 位,結 果發現外配子女在班級中被同儕喜歡的特質包括和同學擁有共同興趣、能與他人 分享、能與同儕互助合作,至於攻擊行為與情緒控制不佳則為不易有良好人際關 係之主因。

而在自我概念方面,同儕關係和自我概念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在同儕關係 影響自我概念的同時,自我概念亦影響著同儕關係(朱經明,1982)。國內學者曾 針對高雄地區 354 位國小學童做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兒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適應層 面有顯著正相關,可見得自我概念愈高,兒童的同儕適應會愈好(連廷嘉、戴嘉 南:2003)。吳孟娟(2006)也曾針對桃園縣外籍配偶之國中子女 508 人作過調查,

結果發現國中外配子女對自我概念瞭解程度愈高,其人際適應亦愈佳。

至於在自我態度部份,吳宗賢(1977)與朱經明(1982)皆以國中學生為研 究對象發現,學生自我觀念與同儕關係間成正相關,亦即自我態度較健全者,其 較受同儕之接納與歡迎。陳淑美(1980)的研究亦得到類似結果,在國小二、五 年級與國中二年級學生中愈受同儕接納的學生,其自我接受程度與悅納程度亦愈 高。王柏壽(1989)專以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為對象的研究亦支持,學童自 我態度與同儕接納有正相關。

(三)身體特質

在兒童的人際交往中,個人的外貌會是一項重要的選擇條件。McDavid 和 Harari 於 1966 年、以及 Langlois 於 1986 年的研究皆顯示,擁有討人喜歡的姓名、

或是外表具有吸引力,都會影響兒童在同儕間受歡迎的程度(引自陳鵬仁、卓俊 伶,2005)。曾建勝(2001)以六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學童健康體適能 測驗結果與同儕關係有正向關係,相似的結果亦在陳鵬仁和卓俊伶(2005)的研

究中指陳出,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而言,兒童身體活動量與社會地位指數呈正相關,

意即兒童身體活動量愈大,在班級團體中和同儕的互動也較多,受歡迎程度與社 會地位也較高。而朱經明(1982)針對臺北市兩所國中學生 332 人為樣本之研究 亦發現,同儕關係與體育成績有正相關,亦即體育較佳之學生較受歡迎。

(四)性別

根據陳聰文(1981)的研究發現,年齡介於 9 至 14 的學生在同儕互動關係中,

女生優於男生,即女生之同儕關係較男生來得和諧,互動機會也較多。相似的結 果亦出現於其他研究上,即對於國小階段學童來說,女生的同儕人際關係或社會 能力優於男生(王佩玲,1992;李美華、蔡瓊月,1999;林天德,2000;林淑華,

2002;郭春悅,2007;黃玉臻,1997;盧浩傑,2007)。而吳佳蓉(2003)研究隔 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的國小高年級學生也發現,女生在同儕關係的層面上得分優 於男性學生。

而在同儕人際互動之利社會行為方面,研究指出以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為研 究母群體發現,女學生的利社行為無論是在關照、救助或合作行為的表現上,都 較男學生佳(蕭伊就,2007;羅瑞玉,1997、1998)。這種女性學生在同儕關係表 現上優於男生之情況,推究其因可能為受到發展階段、成熟速度不同的影響,一 般而言在小學階段的兒童,女生會較男生成熟、社交技巧與學校關係也較男生好,

故在同儕人際關係表現上會比男生佳。

(五)出生序

林世欣(2000)研究發現,除了中間子女在自評同儕關係的社交焦慮層面高 於獨生子女外,不同出生序的國中學生之同儕關係皆沒有差異。郭春悅(2007)

針對高雄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之研究亦支持此一結果,即國小學童的同儕關係並 不因其出生序的不同而有差別。

綜合上述因素得知,影響學童同儕互動因素中,無論是學童個人背景條件、

本身個性特質或是身體特質皆有可能影響其人際互動表現,但本研究關注及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