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直很喜歡一本書:普羅旺斯童年四部曲一:爸爸的榮耀,書中的父親會推 動自然觀察,要馬瑟仔細觀察昆蟲習性,寓教於樂,也會在馬瑟兄弟於戶外玩印 第安人遊戲回家後,在餐桌上延續他們的酋長角色扮演,並與之對話,父子間更 會一起逛舊貨攤、共同改造舊家具;書中生動鮮明的刻劃出父子間的日常互動,

以及父親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偉大,讓人印象深刻。研究者本身從事教育工 作,站在教學現場,常對父親參與孩童日常生活的質與量有所感慨,好在多年下 來,逐漸看到父親參與孩子學校事務的提升,心中未嘗不是欣慰與感動。每天簽 閱家庭聯絡簿,已由母親的例行公事逐漸轉變為父親的對等參與,而在每學期初 舉辦的學校日活動中,每每見到父母親連袂出席,總是對雙親重視孩子與學校的 精神大為感動,儘管父親參與率仍遠較母親為低,但卻也有緩慢的成長,家庭教 育中的父職參與能漸獲重視與實踐,著實令研究者心中欣喜不已。

2004 年,聯合國國際家庭十週年的公共論壇報告中,特別提到父親角色的侷 限,報告指出,男人在家中的角色,還被限制在「家庭經濟來源的供應者」上(引 自李雪莉,2005),這表示世界大眾對於父親角色仍處於低度開發狀態。社會價值 觀會隨著時代遞嬗不斷改變,對於理想父職角色之定義與期待,以及父母親在家 庭中責任分配與照顧分工的模式,也會逐漸隨之轉變。如何重建新世代家庭中的

「父職」(fatherhood),實為家庭教育中重要的成功關鍵因素。

依照功能論的看法,男主外、女主內,男性養家(breadwinner)、女性照顧

(caregiver)的傳統性別分工,是最能發揮家庭功能的安排與運作方式(唐文慧,

2007),長期以來也導致了在大多數家庭中,多半是由父親擔負起家庭經濟供應者 的工具性角色,而母親則多扮演照顧者、情感性的角色,以相夫教子、理家育兒

為職責,也因此,很多人習慣將教養子女的責任交給孩子的母親,形成「父親缺 席」的普遍現象(李文龍,2002;張再明,2006)。根據行政院主計處 2006 年「社 會發展趨勢調查-家庭生活」統計,二十歲以上同住夫妻就業情形方面,夫妻均 就業佔了46.84%,較 87 年的 41.54%增加了 5 個百分點,而夫或妻一方就業及夫 妻均未就業方面,則分別為 33.13%及 20.03%,由此可知現今臺灣社會的一般現 況,以雙生涯家庭(dual career family)為大多數。美國研究指出,婦女就業人數 的上升,是影響兩性分工與新父職議題的主要社會結構(Coltrane,1995),在現代 的雙薪家庭中,男性被期待擔任共親職(co-parenting)角色(Pleck & Pleck,1997)。

過去的大家族,分擔了家庭中養育的責任,而現今隨著社會的變遷,家庭結構的 改變,再加上女性就業率提高、愈來愈多的女性投入勞動市場,共同分擔家計,

使得資源相對薄弱的雙薪小家庭勢必得分擔更多責任,雙親角色亦面臨極大壓 力;母職角色因職業家庭雙重工作負荷增加,遂無法依照往昔悉數執行傳統母職 工作,是故傳統父母性別角色分工模式面臨考驗,家庭中之男性無法再依照傳統 方式擔任父親角色。

在雙薪家庭日益普及的今日,教養孩子已不可能是女性單獨的責任,但臺灣 男性似乎仍遲疑於參與孩子的教養工作(王叢桂,2000a),女性仍舊擔負照顧與 教養孩子的主要責任;這使得女性無論就業與否,仍得負擔大部分的親職工作。

與以往相較,雖然現代父親願意花更多時間照顧養育孩子,並與孩子相處(Pleck &

Masciadrelli, 2004),但若與母親相比,仍明顯不足(呂素美,1994;吳黛宜,2003;

黃怡瑾,2001;Barnett & Baruch, 1987; McBride & Rane,1998)。臺南市家庭教育中 心2006 年針對府城國小學童的父親進行抽樣調查發現,現代爸爸比起上ㄧ代雖較 懂得如何當父親,但在參與部分仍明顯不足(鍾享龍,2007)。

主計處(2006)的資料指出,兩性在平日(週一至週五)每天平均處理家事時 間為1.6 小時,若按性別觀察,男性平均為 0.92 小時,女性則為 2.25 小時,兩者間 差距雖已略小於91 年調查之之 1.6 小時,但仍達 2.4 倍之多;在照顧孩童方面,主

要為家中男性成員擔負者佔了2.41%,女性為 48.09%,而兩性平均分攤則佔了 48.22

%,另外親子平日相處時間方面,父母與6 至未滿 12 歲子女平日相處時間多數超 過3 小時,其中男性大多分布於 1 至未滿 2 小時(22.24%)、2 至未滿 3 小時(21.64

%)及3 至未滿 5 小時(28.43%),女性則較集中於3 至未滿 5 小時及 5 小時及以 上,分別占34.5%及 40.5%,而相處時間在 3 小時以上者,女性較男性高出 29 個 百分點;由上述統計資料可看出在親子平日相處上,每天主要陪伴6~12 歲孩童的 雙親仍以母親為主,而在家事處理方面,男性參與的時間仍遠低於女性,但在照 顧孩童方面,雖然主要為女性擔負者依舊遠遠超過男性為主的照顧,但卻以兩性 平均分攤照顧責任佔了多數。由此可窺見在照顧孩童的兩性工作分攤上,似已逐 漸轉於傾向雙親共同分攤之途,此亦符合共親職的概念;這是一項有別於以往的轉 變,值得後續研究做更進一步的探討。有鑑於此,研究者對於現今社會中父職參與 的面向及程度深感興趣,尤其在照顧6~12 歲學齡階段孩童方面,究竟呈現出何種 面貌?

華人父母對子女學業成績的重視可說是華人社會的特色。由於升學主義傳統 觀念的影響,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本身都非常注重學業成績,「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早已深植人心,故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自然有許多期盼。

許多學者皆指出比起西方父母,中國父母更加重視孩子的學校表現與學業成績,

故高升學壓力始終是親子間生活困擾的重大來源。調查資料顯示,學齡前子女(未 滿 6 歲)健康狀況為多數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佔 53.42%,其次為人格發展 25.18

%,至於學習情形則只佔13.59%;但對於青少年子女(12 至未滿 18 歲)來說,

與父母發生爭執原因卻以求學態度居多,佔 56.65%(主計處,2006)。推究其原 因,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往往不喜歡與父母溝通而造成親子間衝突增加,

加上在少子化的情形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愈來愈高,因此子女的求學態度遂成 為父母與子女的爭執主因。俞國良、辛自強(2000)在針對大陸中小學 483 名家 長、362 名學生的問卷調查與家長、學生、教師進行訪談的研究結果中發現,當問

到學生:「爸爸媽媽最關心你的是哪方面?」時,有65.2%的學生回答是學習,17.4%

回答是品德,12.4%回答是安全和健康;可見得對中小學學生來說,所接收到家長 最關注的議題仍是孩子的學習與課業。

既然父母親如此重視子女課業表現,到底父母親的參與是否會影響子女的學 業成就?又是如何影響的呢?此點可由M. Stearns 和 S. Peterson 所發展的動機歷 程說獲得最好的解釋(引自林義男,1989)。此二位學者的主要分析是以父母親參 與學校教育計畫的現象為依據,故若父母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便能透過直接與 間接途徑影響其子女在學校中的學業表現;直接途徑為父母參與教育歷程中可以 學會如何教導自己的子女,進而給予兒童個別注意與新的技巧,而兒童便能學會 更好的技巧、導致在校呈現出優良的表現;至於間接途徑則可分為兩方面,一方 面是透過父母對於子女的注意與教導,使兒童知道父母對教育的重視,進而激發 兒童爭取學校教育中的成功,因而導致子女在校中之優良表現,另ㄧ方面則是透 過父母對於子女的注意與教導,父母知覺到自己的能力、並將此種自信傳遞給兒 童,使兒童同樣亦具信心達成某種目標,再導致學校中的良好表現。本研究即欲 探知父親之父職參與是否會以直接及間接管道傳遞技巧、動機與自信給子女,進 而影響子女學業成就表現。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指出,7 至 11 歲左右的學齡兒童發展階段為具體運思期,

他們已獲得邏輯思考能力,而11 歲左右及之後的青少年可以思考抽象的概念及純 粹假設的可能性,並透過科學方法有系統的檢定那些假設(游恆山,2001)。詹棟 樑指出,6 至 12 歲的兒童進入了「幫團時期」,他們的兒童社會意識逐漸增強,開 始積極尋求友誼、尋求結伴,同時亦十分順從同儕意見,同儕關係遂成為兒童人 際中之重要環節(引自吳明芬,2007)。至於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理論中則指陳,6 至12 歲的學齡兒童發展重點在於勤奮與自卑,意即學童必須掌握重要的社交技巧 和學業技能,不落在同伴後面,否則他們將會感到自卑(游恆山,2001);因此對 該階段的學童來說,學業成就與同儕間的互動關係是此時期發展的重點,亦為教

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面向。至於家長究竟該對此階段學童之發展重點扮演何種重 要角色呢?

繁多進提出,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同儕關係,父母必須和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 親子關係,給孩子信賴感和愛,讓孩子以此為基礎,進而信賴別人、並與別人和 睦相處(引自蘇玲媛,2007)。孩子若對父母有信任感,就會以父母為榜樣,逐漸 將父母的信念或行為融入自己的想法中,所以父母本身的行為模式及與孩子的互 動關係皆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而父母親在照顧子女的同時若能給予孩子充分 的關懷與愛,並用正面及積極的情緒回應子女,孩子便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進 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缺乏愛的孩子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則會產生困難(李

繁多進提出,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同儕關係,父母必須和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 親子關係,給孩子信賴感和愛,讓孩子以此為基礎,進而信賴別人、並與別人和 睦相處(引自蘇玲媛,2007)。孩子若對父母有信任感,就會以父母為榜樣,逐漸 將父母的信念或行為融入自己的想法中,所以父母本身的行為模式及與孩子的互 動關係皆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而父母親在照顧子女的同時若能給予孩子充分 的關懷與愛,並用正面及積極的情緒回應子女,孩子便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進 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缺乏愛的孩子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則會產生困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