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人際關係理論與研究

同儕人際關係的意涵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 (2002)提到人際關係是一段社會化的歷 程,當人與人互動時,一種感情相互交流的過程。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 係、兩性關係、勞資關係和師生關係等類型的互動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是指友 伴、同儕及同事等的互動關係。鄭曉楓(2011)認為人際關係是一種人與人互動的 社會影響力歷程,包含了情感、想法的交流與親密關係的建立,舉凡個體生活周 遭所相處之人,如家人、親戚、師長、同學、朋友等。

兒童的同儕人際關係有兩個不同於其他人際關係的特色,兩者在平等與擁有 權力兩方面上程度均是平等的。(Phill Erwin,1999;引自黃牧仁,1999)盧元平 (民 103)認為同儕人際關係係指兒童在團體中彼此之間互動、往來的社會關係,特

指學童和同班同學相處的情形。陳李綢(2009)提到,同儕人際關係廣義定義為人 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及交互作用,它是社會化歷程中相互交往與影響的一種 關係,狹義定義專指同儕中或團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孫秀芳 (2014)認為同儕人際關係為年齡相近,互動緊密,具有相同價值觀、同等地位或 相遇行為的友伴,與同等地位的同儕互動交往情形。

同儕人際關係之重要性

分析國內相關文獻,同儕人際關係之重要性可大致分為三方面:(李雅芬,

2003;蔡其螢,2004)

(一)發展社會認知與社會技巧

在同儕的互動中,兒童可根據他人的想法、意見與反應形成對自己的看法、

態度與價值觀。同儕是兒童行為增強的來源,是相互學習的楷模,也是社會比較 的對象,兒童藉由觀察學習調整自己的行為。兒童在同儕互動中學習社交技巧的 經驗,將成為兒童未來人際關係的先備經驗。Edwares(1994)兒童的團體生活創造 平等關係,特色是社交性、自我肯定、競爭、合作及相互了解。皮亞傑認為這種 平等地位的關係是其自律道德觀發展的基礎(James W. Vnder Zanden ,2005;引自 周念縈,2005)。徐士翔(2008)認為兒童藉由同儕的互動學習社交技巧、發展人際 關係、建立自我概念或形成道德觀等。

(二)滿足情感依附、愛與歸屬及被尊重的需求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同儕適時的協助與關懷不但能協助解決問題也能減緩負 面情緒。徐士翔(2008)認為兒童會傾向從同儕人際關係中尋求價值認同與支持,

以獲得個體自尊、自我與社交認同、歸屬感與安全感。孫秀芳(2014)認為同儕人 際關係能滿足個體的需求、自我肯定、給予支持,故在青少年階段佔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Youniss & Smollar(1985)發現從 6 歲到 14 歲的兒童,對於友誼的概念越 來越強調互惠、親密以及互相了解(James W. Vnder Zanden ,2005;引自周念縈,

2005)。羅品欣(2012)認為認為同儕互動關係提供相同的立基點,可以增進人際上

的溝通。學生的同儕互動關係良好,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支持。

(三)獲得團體歸屬感與社會支持

鄭曉楓(2011)認為國小學童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有正向的相關性,人際關 係越好的兒童越能自我表露與自我肯定。同儕團體幫助兒童培養個人的認同感,

提供社會性的酬賞支持,是個人社會化過程中一個基本且重要的部分(Phill Erwin,1999;引自黃牧仁,1999)。徐西森、連嘉廷、陳仙子、劉雅瑩(2002)認為 同儕團體提供個體學習獨立自主的場所,相互諒解與支持在無形中形成一股力 量。Bagwell、Schmidt、Newcomb 與 Bukowski(2001)認為學童與同儕互動的關係 可以滿足學童特定的情感需求。

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理論

各學者對於同儕人際關係的觀點不同,提出不同的理論與解釋,部分學者著 重人際互動,部分學者研究關係建立,也有學者認為需求是原動力,以下僅就幾 個與同儕人際關係相關的理論作介紹,茲分述如後。(徐西森、連嘉廷、陳仙子、

劉雅瑩,2002;郭靜晃、吳幸玲,1994;陳李綢,2009;黃牧仁,1999) (一) 人際認知平衡理論

Heider(1958)提出「人際認知平衡理論」,又稱「P-O-X 理論」。他認為人類普 遍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若是人們在認知上有了不平衡與不和諧性,就會在 心理上産生緊張的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向平衡及和諧的方向轉化。平 衡理論涉及到一個認知對象與二個態度對象之間的三角形關係。認知主體對一個 單元中兩對象的態度應是趨向一致的,當認知主體對一個單元內兩對象看法一致 時,其認知體系呈現平衡狀態;當對兩對象有相反看法時,就產生不平衡狀態。

若以符號“+”表示正的關係,以符號“-”表示負的關係,平衡的結構必須認知主體 與兩對象形成的三角形三邊符號相乘為正;三角形三邊符號相乘為負則是不平衡 的結構。Heider 強調一個人對某一認知對象的態度,常常受他人對該對象態度的 影響,可見其十分重視人際關係對態度的影響力。

(二) 需求層次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Maslow(1971)提出人類基本需求層次理念。他認為個 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這些需求 由低至高層次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 實現需求。愛與隸屬需求是指個人需要有人陪伴、關心、接納、欣賞、鼓勵等需 求,而人際關係與溝通滿足了人類在這方面的基本需求。

(三) 人際關係需求理論

人際關係需求理論強調人際關係是人們的基本需求。Schutz(1966)認為人有 愛、歸屬與控制三種基本需求,人際關係的和諧來自這三種需求的相容互補。愛 的需求是指一個人表達、接受愛的慾望。歸屬的需求是指希望存在於別人團體的 慾望。控制需求是指一個人希望成功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望。人們藉著三種人際 需求來進行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呈現不同的人際行為。

(四) 人際互動理論

Sullivan (1953)發展出以人際互動為主與強調人的社會本質的人格發展理論,

他認為人格、精神病、診斷和治療等都可以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解釋和處理,理 論中有四個關鍵性概念:人類本質的社會性、焦慮、操作以及發展序列。人類本 質的社會性係指一個人出生後,就生活在一個復雜,變動的人際關係之中,這種 人際關係就是他的社會性。焦慮是人際領域中最具有決定作用的形成性影響,個 體的行為和動機由生理需求與人際關係安全兩種緊張狀態引起,當生理需求與人 際安全需求被滿足,緊張狀態就會解除。操作是指個体在遇到自我系統與外界評 價不相符合時,作出的防禦功能。發展序列是指人格發展的序列,分成六期:嬰 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前期已及青年後期。Sullivan 認為在不 同階段人格發展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進行,其中以嬰兒期的發展是最為重要。

(五) 社會交換論

Homans(1950,1974)認為人際互動的過程中,人會被最能給予自己酬賞的人所

吸引,個人會盡量降低所付出的代價和提高回收利益的方式去行動,並強調互動 過程中的公平原則,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在這種關係下所建立。社會交換論主要 有三個要點:酬賞與成本、評估結果以及協調結果。酬賞指一個人從人際互動中 得到任何物質或非物質具正面意義的東西,例如:愛、金錢、地位、資訊、物品 與服務等;成本是指一個人在人際互動中所得的負面結果,包含時間、精力、衝 突、焦慮和自我貶抑等。社會交換論的前提是人會記得某個互動或關係的酬賞與 成本,並注意到從此關係中得到的整體結果。評估結果是指在人際關係中藉由考 量酬賞與成本決定關係結果,若酬賞大於成本,則對自己有益;成本大於酬賞,

則對自己有害。除了酬賞與成本的比較外,一個人過去的關係經驗、社會規範與 個人期望也會影響個人認為自己該獲得的報酬結果。協調結果是在關係中尋求一 個讓彼此的酬賞均能達到最高的共識,協調結果的難易程度取決於關係中雙方擁 有多少共同的興趣與目標而定。

(六) 友誼發展階段論

Selman(1994)的研究指出,人們在友誼方面的形成與發展,會經歷以下五個 階段:

1.暫時性玩伴(3-7 歲):

友誼的建立多是住在附近的人或是玩類似遊戲的人,故朋友可能是鄰居或者 是剛好在一起玩耍的人。此階段的學童以接近性來定義友誼,會以對方的所擁有 的物品或是身體特質作為評價的標準。

2.單方協助(4-9 歲):

友誼的建立是以能滿足自我的需求為判斷標準,此時期的兒童認為只有在自 己需要時滿足自己需要的人才是朋友,其對友誼的概念是建立在個人的經驗與需 要上。

3.雙向合作(6-12 歲):

此時期的兒童開始嘗試理解他人的想法,並藉由調適自己與他人的好惡進而

達到一種互相有益的特別關係,如果彼此互惠的關係消失或彼此發生衝突,雙方 友誼就會結束。

4.親密互享(9-15 歲):

此時期兒童友誼特徵為親密與相互分享,雙方藉由分享彼此的興趣、煩惱、

內心想法…等建立友誼。雖然此時期的兒童對朋友的獨占性較強,但也較願意接 納朋友不同的觀點與意見,以平等的方式來看待朋友。

5.自主相互依賴(12 歲以上):

此時期已至青少年時期或者之後,已能了解每個人的價值觀或需求均不相 同,能做到自主相互尊重對方的需求,不強求對方必須完全同意或依循自己的方 式或想法,逐漸領悟友誼須建立在彼此互相尊重的基礎上。

此時期已至青少年時期或者之後,已能了解每個人的價值觀或需求均不相 同,能做到自主相互尊重對方的需求,不強求對方必須完全同意或依循自己的方 式或想法,逐漸領悟友誼須建立在彼此互相尊重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