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之重要變項及觀念明確,茲將重要名詞定義分述如下:

一、 國小學童

本研究之國小學童係指一百零四學年度就讀公立國小之五、六年級的男、女 學生,年齡約為十一至十二歲。

二、 特殊才能班

指依據國民教育法與特殊教育法規定辦理並經主管教育機關核准後,經由學 校教師遴選出在音樂、美術、舞蹈或體育方面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之學生所 成立之班級。

三、 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的狹義定義為於工作之外,於可自由運用的時間與金錢下,自主選 擇,並可獲得健康愉悅的體驗從事的活動。廣義定義則為生活中為獲得健康、愉 悅而主動積極的活動。本研究休閒活動是指國小學童在其課餘時間,依據個人之 喜好及意願,自由選擇自己所想進行的靜態或動態活動,以達到紓解壓力、調劑 身心並培養自身不同能力之目的。

本研究之休閒活動類型是以研究者自編之「休閒活動類型量表」為測量工 具,受試者量表中各類型之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對此類型休閒活動的喜好程度 越高;受試者得分越低,表示其喜好程度越低。此量表將休閒活動分為三類。各 類別之定義如下:

(一) 藝文型休閒活動:藉由創作抒發情感或學習某些技能為目的之活動,例如:

繪畫、寫書法、做勞作等。

(二) 互動型休閒活動:與他人共同進行並能增進情感交流之活動,例如:與朋友 聊天、與朋友一起逛街、與家人一起做家事。

(三) 知性型休閒活動:以獲取知識為主或學習運用策略之活動,例如:玩桌遊、

參加營隊、下棋等。

四、 同儕人際關係

本研究之同儕人際關係是指在學校與同學、朋友和玩伴,彼此之間產生行為 和感情上的交流,亦即個體在學校中與其他同學相處互動的情形與程度。

本研究之人際關係是以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同儕人際關係量表」得分為 衡量其與同儕互動之指標。受試者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該生同儕人際關係越 好;受試者得分越低,表示該生同儕人際關係越不好。本量表分為四個項度,分 別為人際開放、人際認知、人際支持、人際社交。茲將各項度之意涵陳述如下:

(一) 人際信任

指對同儕的行為以及動機秉持正面期望,願意對同儕表達真實的情感並相信 會有正面的回饋。

(二) 人際認知

指對自己與同儕之間關係的認知。按照自己的動機、價值系統去知覺他人,

同時觀察並知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

(三) 人際需求

指對同儕的情緒性支持的渴望,希望能在同儕中感到被重視、被尊重、被支 持及被理解的情緒體驗之程度。

(四) 人際社交

指個人在團體生活中能運用本身的認知能力與行為,朝向被社會文化接納以 及增加社會增強頻率為目標之行動。

五、 幸福感

本研究幸福感依據國內外相關理論並參考洪莉惠(2010)界定幸福感之五向 度,將幸褔感定義為一種主觀且正向積極之感受,也是個人在精神層面處於舒適 且快樂的狀態,其向度包含人際支持、自我現實的投入、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

對生活中事務的投入以及使個體在身心上皆達到滿意的感受。本研究之幸福感是 以受試者在洪莉惠自編的「國小幸福感量表」得分為衡量其幸福感之指標。受試 者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該生幸福感受程度越高;受試者得分越低,表示該生幸 福感感受程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