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研究

幸福感的意涵

什麼是幸福?人類探討這個問題已有兩千多年,許多的哲學家與宗教家勤學 不輟的找尋著答案。但到目前為止,幸福的定義仍是眾說紛紜,相關理論更是百 家爭鳴。有人覺得精神的快樂是幸福;有人主張肉體的快樂是幸福。有人主張個 人的快樂是幸福;有人主張全體的快樂是幸福。有人認為是物質慾望滿足的享樂 滿足;有人認為是宗教帶給心靈淨化的一種滿足;有人認為是品德高尚的行為後 的一種滿足。幸福就積極面來說是正向、快樂的個人主觀感受;就消極面來說是 沒有痛苦、負面的個人主觀感受。雖然幸福的定義各家說法莫衷一是,但多數認 為幸福的感覺是正向、滿足、感知自己存在意義的個人主觀經驗或感受。以下就 東西方的哲學觀進行分述:

(一) 東方哲學看幸福感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列國君主鼓勵游士自由抒發其治國濟世之思想,造 成多派學者周遊列國,著書立說,干謁人主,思想界頓成爭鳴之局,其中以儒、

道、釋三家為主流。對於幸福,各家學派也有其不同的想法與解讀。儒家思想的 中心價值為仁、誠、恕,重視忠恕之道。仁是最基本的美德,靠自我修養達成,

故對幸福的想法來自於朝向至善努力的過程中。道家以「道」為本,自然無為。

無為不是指不作為,而是指不經過心機推敲,無目的地行為。道家視生命價值重 於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祿。故道家認為幸福是一種無與以及自我覺察後的心境 平和狀態,以無為的精神順應天道來獲得幸福的感受。釋家的幸福是強調個體心 靈的寧靜和諧,認為幸福是內在的平靜,是一種修煉和領悟,是遠離欲望,沒有 競爭,積德行善,無憂無慮的境界。除儒、道、 釋三家之言外,也有其他學派

提出不同看法。例如:楊朱主張人生的幸福是追求個人的快樂,奉行極端的個人 縱欲主義。墨子主張兼愛非攻,認為人生的目的是謀取大眾的安寧與幸福,遵從 唯眾的幸福主義。綜合上述,可歸納出中國哲學對於幸福的看法多屬於個人自身 修養品德的的提升,當個人達到預設的標準,如學問、品德、身心靈合一、善…

等,才有幸福感的產生。陸洛(1998)認為集體主義濃厚的中國人,其幸福感來源 除了個人層次的滿足外、愉悅、掌握、成就之外,可能具有「社我」層次的人際 和諧特性。

(二) 西方哲學看幸福感

就西方哲學的觀點,幸福理念和人性理論以及人生價值觀密不可分。對於人 性不同的理解也影響哲學家怎樣理解人的需求和幸福。葛晨虹(2005)認為西方哲 學主要對幸福的看法大約可分為三類:自然人性論、理性主義人性論以及社會人 性論。自然人性論主張趨樂避苦的幸福人生觀,肯定人在自然屬性方面的需要把 感性快樂和幸福統一起來,有助於清除中世紀封建的禁慾主義。理性主義人性論 者認為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具有理性,人的感官慾望與肉體感官需求是 低級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才是高尚的,故在理性克制感性慾望過著一種節制的生 活,是理性主義人性論者人生觀和幸福觀的基本格調。社會人性論認為人的本質 在社會性,人生的價值與幸福在藉由人與人的互動而滿足社會和他人需要的積極 作用,個人的人生價值只有把個人的利益幸福和他人、公眾的利益性福結合起 來,才是既符合人的本性又符合道德的幸福生活。

陸洛(1998)提出西方哲學對幸福的解釋大致可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認為幸 福是一種外在標準評量,尤其是一種道德評量標準,當個人達到這些外在標準 時,幸福才會產生;第二階段重是個人對幸福的主觀感受,開始由個人主觀角度 來進行幸福感的分析,著重在正向情緒的測量;第三階段則將重點至於認知活動 的影響,人為幸福感是來自個體對於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後所得到的整 體感受;第四階段幸福感進入了一個整合的研究狀態,認為幸福感由對生活的滿

意程度以及所感受的正負情緒強度進行整體評估而成。

綜合東西方哲學觀點,研究者認為幸福感是個體依外在價值標準評估自己的 生活品質與個人價值、存在意義,並從中獲得快樂、正向、積極的滿足感,也是 一種包含情緒、認知與身心狀態的個人主觀內心情緒狀態。

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探討幸福感的理論很多,因各派對幸福感的界定不同,形成不同內涵的幸福 感理論,多數研究者以四個觀點探討幸福感,分別為需求滿足理論、人格理論、

動力平衡論以及判斷理論。(江韋逸 2011;邱昭葵,2013;陸洛,1998;謝雅 如,2012;顏秀芳,2007)

(一) 需求滿足論

此理論認為幸福感來自個人需求的滿足,如果長期無法滿足需求,將會覺得 不幸福。這與Maslow 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Maslow 認為人生 來就具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需求,這些需求之間有期 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需求滿足論又分為以下三個學派:

1. 目標理論

此派學者認為個人的目標是否達成為影響幸福感的關鍵,個體需求完成之後 的滿足感就是幸福,個人理想的達成會帶來幸福感。此理論認為幸福不等同快 樂,短暫的愉快或欣喜只能算是快樂,個人努力達到目標,獲得比較穩定且長期 性的滿足才是幸福感。

2. 苦樂交雜理論

此學派學者認為,痛苦與快樂就如同銅板的正反兩面,這兩者不僅同一根源 甚至伴隨而來。個體長期處於被剝奪的感覺中,一旦需求獲得滿足,隨之而來的 幸福感也就越強烈。此派學者認為一個未曾經經歷匱乏的人是無法體會真正的幸 福。

3. 活動理論

此派學者認為幸福來自個體在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互動等過程中產生愉 悅的成就與價值感。幸福感的來源為參與社會活動,但所關注的並非目標或結果 而是個體的表現以及整個活動過程。但對個體來說,從事太難或太容易的活動都 無法得到幸福感,只有剛好配合個體能力的活動才能帶來幸福感。就社會整合的 角度來看,個體參加各種活動,既滿足自己在個人結伴與休閒等心理需求,藉由 社會成員分享也使得成員間彼此的社會支持系統得以建構並運行,進一步促進精 神健康、心理適應以及幸福感。

(二) 人格理論

此派學者從個體人格特質與生活事件認知方式來解釋幸福感產生的原因,認 為個人本身的人格特質會影響本身對事件的想法與態度,進而影響個體引發不同 的行為或處理方法。依據其著重點之不同,可區分為人格特質理論與連結理論。

1. 人格特質理論

Costa 與 Mccrae 認為幸福感這種人格特質可能來自於先天遺傳上擁有一個容 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或是後天學習的結果(顏秀芳,2007;謝雅如,

2012)。Diener 等人研究發現外向性可以預測幸福感;Costa 與 Mccrae(1980)則發 現神經質可以預測負向情感 (引自李清茵,2004) 。

2. 連結理論

此理論以認知和記憶來說明為何有人較容易感到幸福。容易感到幸福的人在 其記憶中建構了幸福網絡,當事件發生時,他們會藉由幸福記憶網絡提取記憶中 的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產生。當認知系統有正向偏誤的情況產生時,個人會以 較正向的認知角度來看待事情,並以正向的態度來解釋事情,也較能產生幸福 感。

(三) 動力平衡論

此學派的學者認為幸福感不只受到長期穩定的個人人格特質影響,也會受到 個體生活中各種正負向事件影響。因為人格特質德關係,幸福感在大多時間是呈

現穩定平衡的狀態,但如果生活中發生較特殊或與原本生活經驗不同的事件、突 發狀況,便會影響幸福感的動力平衡,個人的幸福感就會隨之產生變動。

(四) 判斷理論

此派學者認為個體的幸福感來自過去的生活經驗以及目前實際生活與本身理 想的生活狀態或他人的生活狀態比較的結果,所以幸福是一種相對比較之後的結 果,情境的改變會影響比較的結果。如果以判斷標準來分類可分為社會比較論與 適應理論。

1. 社會比較論

此理論認為個體是否感覺幸福的參照標準是他人,故幸福感來自與他人比較 後的結果。他人可能是朋友、家人、甚至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但大部分會選擇社 經地位與自己相近的人做為標準。社會比較的目標有三:正確的自我回饋、自我 張顯以及自我進步。比較的歷程分為故意與非有意,一般而言非有意進行的社會 比較對個體的自我評價有很大的影響。

2. 適應理論

此理論認為個體是否感覺幸福的參照標準是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當出現以 往未曾發生過且比以前好的事件時,則感覺到幸福感,但如果出現的是比以前差 的事件時,則會感到不幸。但個體習慣之後,原本的刺激、興奮以及快樂的感覺 都會變得沒有一開始強烈,當事件將不再引起任何情緒反應時,此事件就會成為 內心經驗的參照標準,以後再出現類似的事件時,個體會將他與過去的事件相 較。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蘇玲慧(2015)認為學業情緒與同儕人際關係會影響個體幸福感,當學生能化 解學習所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採用正向情緒去解決問題,可以提升學習的興趣與

蘇玲慧(2015)認為學業情緒與同儕人際關係會影響個體幸福感,當學生能化 解學習所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採用正向情緒去解決問題,可以提升學習的興趣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