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背景變項在休閒活動類型、同儕關係與幸福感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背景變項在休閒活動類型、同儕關係與幸福感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背景變項在休閒活動類型、同儕關係與

幸福感之差異性探討

性別

(一) 在休閒活動類型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對休閒活動類型之「藝文型」與「互動型」的喜好程 度高於男生。研究結果與梁恒華(2006)、徐範臻(2008)、陳妍秀(2010)、許玉玲 (2013)、陳姚伶(2013)以及林甘雯(2015)等人的研究結果較接近。張玉鈴(1999)認 為由於傳統性別角色的期待與教養的不同,從嬰幼兒的玩具、服飾到日常用品的 選擇以及各種生活經驗中所遇到因性別而出現的行為期待,都會造成不同性別在 休閒參與、休閒活動類型、同伴選擇以及社會互動行為的機會不均和限制的現 象。一般而言,社會對於女生的期待多是溫柔婉約、合群守份,故女生在藝文型 與互動型的得分高於男生。

(二) 在同儕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在同儕人際關係表現較男生佳。研究結果與陳李綢、

羅品欣(2005)、盧元平(民 103)、孫秀芳(2014)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陳李綢、羅 品欣(2005)認為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遊戲活動偏好、社會化過程與同儕 互動的形式與內涵均不同。男性學童在遊戲方面偏好高程度的競爭及主宰行為,

其目的多是展現自我;女性學童在自己所屬的圈子裡多採用合作式的言語舉止,

其目的多是建立社交聯繫(James W. Vnder Zanden ,2005;引自周念縈,2005)。在 成長過程中,男性學童被鼓勵要有較高度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同時也被給予較大 的與朋友一起玩的自由,被允許可以到離家較遠的地方活動,並且較有不被大人 管束的權力;而女性學童則被要求要花比較多的休閒時間在家中和家人一起。而 在同儕互動的形式與內涵上,男性學童的人際關係屬於廣泛型,男性學童傾向花 許多精神與時間和一大群同儕在一起,並且從事特定的工作、遊戲或是活動;女 性學童通常只和少數親密的同性朋友頻繁的來往,其互動的特色在於親密的對話 (Phill Erwin,1999;引自黃牧仁,1999)。

(三) 在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在整體幸福感與社會支持、愉快正向、生活滿意以及 條件滿足等四個向度的感受度均高於男性。研究結果和洪莉惠(2011)、黃資惠 (2002)、黃念祖(2009)、洪瑞續(2010)、陳麗好(2011)結果相近。張素妹(2008)認為 女生在生活滿意程度高於男生的原因為社會文化影響,男生從小被教育要剛強、

獨立且較受長輩期待,而女生多被教育要體貼和支持他人,對人要和善。陳逸玲 (2008)則認為女生較為貼心且安於現狀,故在生活滿意以及愉快正向上得分高於 男生。陳麗好(2011)認為高年級女生心思較男生細膩,對於非語言訊息較為敏 感,能善用這些訊息處理人際關係,因此在社會支持部分較男童高。學習投入部 分,陳美君(2014)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四五六年級學童在學業成就上並無顯著 差異。Bandura(1986)認為性別在學業自我效能表現上有差異,男生數學方面的效 能較女生高,女生在語文方面的效能比男生高。

年級

(一) 在休閒活動類型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六年級對於互動型休閒活動的得分高於五年級。研究結果 與徐蒲玲(1987)、江德怡(2006)、陳妍秀(2010)、蔡嘉玲(2011)較為相近,但李三 煌(2003)、劉玟秀(2014)、林甘雯(2015)有所差異。六年學童發展進入青少年期,

開始脫離家庭,期望在同儕互動中找尋自我價值與定位,從社會比較論的觀點來 看,高年級學童因為面臨升學的不確定與壓力,會希望和有相同情境的人做比 較,故對於「互動型」休閒活動會有較高的參與意願。

(二) 在同儕人際關係、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五六年級在整體同儕人際關係以及整體幸福感方面不並沒 有差異性。研究結果李家蓉(2009)、闕瑋儀(2012)以及周芳利(2015)結果相似,與 黃春惠(2014)、孫秀芳(2014)、徐士翔(2008)以及何秋蘭(2004)有所差異。在幸福 感方面,本研究結果和林甘雯(2015)、張素媚(2008)、洪瑞續(2010)、陳麗好 (2011)結果較相近。本研究發現五六年級學童在同儕人際關係、幸福感上並無差 異的原因可能在於五六年級在各項發展期中多屬於同一階段,五、六年級學童在 認知能力與社交能力差異性不大。現在學童多有參與課後才藝、補習班或安親 班,這些課後的班級多有五、六年級混齡教學的狀況,使得五、六年級學童在同 儕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在幸福感「生活滿意」程度上兩者可能 會因為六年級面臨升學問題,面對自我人生的選擇、父母期待的壓力以及同儕競 爭的壓力,使得六年級學童在生活滿意程度上得分低於五年級學童。

就讀特殊才能班與普通班 (一) 在休閒活動類型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就讀特殊才能班的學童對三種休閒活動類型的喜好程度均 高於就讀普通班的學童。特殊才能班之國小學童藉由學校專門的課程培養其特殊 才能之能力,較普通班學生獲得更多的資源;在比賽方面,參與校內外比賽的次 數較就讀普通班的學童多,得獎的機會以及受表揚的機會也高於就讀普通班學 童,正向經驗的累積可能造成就讀特殊才能班的學童對於本研究之休閒活動類型 喜好程度較高。

(二) 在同儕人際關係、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就讀特殊才能班的學童在同儕人際關係上表現較就讀普通

班的學童佳。就讀特殊才能班的學童在整體幸福感的感受程度也高於就讀普通班 的學童。研究結果與黃念祖(2009)、陳聖明(2011)相似,陳世雄(2001)的研究中發 現台北市國小體育班的團體凝聚力高於普通班運動代表隊。馬尚偉、陳益祥 (2014)的研究中也顯示,參加團體項目的國小高年級校隊學童在同儕人際關係得 分高於同時參加團體及個人項目者以及僅參加個人項目者。黃世裕(2015)研究中 亦發現臺北市國小體育班的同儕接納與班級氣氛表現高於普通班。Simpson 和 Harris(1994)認為人傾向於喜歡在態度、興趣、價值、背景與性格上與我們相似的 人。(引自張滿玲,1999)。Roseth、Johnson 和 Johnson (2008)研究發現當同伴關係 是屬於合作式,而非競爭或個人主義式,青少年能獲得更高的成就以及更積極的 同伴關係。蘇郁嵐、陳李綢(2007)研究發現在合作氣氛情境中學習的學生,其 學習成果較在傳統情境中學習者佳,且社會焦慮感明顯低於在傳統情境中學習 者。特殊才能班的學童須通過學校規定的測驗和審查,故就讀特殊才能班之學童 可能在興趣、背景上就有一定的相似程度。就讀特殊才能班的學童除了參與個人 競賽外,部分比賽也會增設團體獎項,故除了自身能力的加強外,也會提高學生 彼此協助以及相互學習的機會。在幸福感方面,特殊才能班學生的篩選除了術科 成績與未來發展可能性外,學科能力也在其考量的範圍之中,故就讀特殊才能班 的學生在學業表現上有其一定的能力。特殊才能班會針對術科進行教學,故學生 的學習成就感未必只來自學業成績,可能來自於術科表現。就家庭狀況而言,願 意參加校內特殊才能班的家庭在經濟水準以及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多高於普通 班的家長。

每週平均進行不同娛樂型休閒活動時數 (一) 在休閒活動類型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每週進行較少娛樂型休閒活動時數之學童對藝文型與知性 型休閒活動偏好程度較高。在99 年的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學 齡兒童平均每天參與休閒活動時數以「2 小時以內」最多(67.5%);「2 至未滿 4 小

時」次之,佔21.4%;「幾乎不參與」再次之,佔 6.7%。若兒童每天從事休閒活動 的時數固定,從事娛樂型休閒活動時數的提高,勢必排擠其他類型休閒活動的從 事。黃任閔、吳昭璇(2010)指出,國小學童在藝文型、知性型休閒活動參與度較 低的原因學校生活、課後才藝以及安親班的時間已占據學童大部分的生活,故自 由選擇之休閒活動上偏向不需思考的活動居多。

(二) 在同儕人際關係、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每週進行不同時數娛樂型活動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整體同 儕人際關係的表現以及幸福感的感受程度都沒有差異。在1990 年代,因電腦顯 示器技術的強大進步,使得電子遊戲從原本遊戲機單純的選擇演化到現在光是遊 戲機就有五大類別可供選擇,更遑論遊戲種類與數量之多元。電視節目隨著解嚴 之後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學童在娛樂型休閒活動上的選擇五花八門,故學童在這 方面能夠獲得交集並擁有共同話題的機會相較於90 年代落差頗大,故每週平均 進行娛樂型活動的時數並未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同儕人際關係。在102 年臺北 市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中提到:超過九成三的 0 至未滿 18 歲兒少家長及九 成七的的10 歲以上未滿 18 歲兒少皆認為兒少的物質生活足夠或至少剛好。四成 五的兒少表示其沒有生活困擾,至於較常見的為學業、課業、升學以及未來前途 問題,娛樂型休閒活動的時數未列在報告常見的生活困擾中。

每週平均進行不同體能型休閒活動時數

(一) 在休閒活動、同儕人際關係、幸福感之差異情形每週平均進行不同體能型休 閒活動時數

本研究結果顯示:每週進行一小時以內體能型休閒活動的學童對於三種類型 休閒活動的偏好程度最低,同儕人際關係的表現也最差,在整體幸福感的感受程 度上也最低。在同儕人際關係方面,本研究結果曾建勝(2001)研究結果類似。曾 建勝(2001)認為身體的理想狀態必須依靠長期且規律的運動,運動則是人際互動 的理想媒介。周念縈(2005)提到參加運動可助長學童的自尊,可改進學校出席

率、提高學業成績以及獲得正面的身體形象,尤其對女孩而言。在幸福感方面,

率、提高學業成績以及獲得正面的身體形象,尤其對女孩而言。在幸福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