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同儕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同儕關係是個體成長過程中,繼親子關係之後,影響學生甚為深遠的一種人 際關係,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影響力,由親子關係轉移重心至同儕關係,而同 儕關係的良窳攸關個體發展階段的完整、社會人際的適應以及心理情緒的發展。

本節先界定同儕的意義,其次再探討同儕關係的相關理論,接續陳述同儕團 體的發展階段,其後探究同儕的功能與重要性,最後再探討同儕關係的相關研究。

一、同儕的意義

同儕關係是個人發展和社會化的基本人際關係(Lair, 1984),這個時期的青 少年,情感漸漸從父母獨立出來而轉向同儕團體,同儕在此時扮演著情感支持的 角色(Rice, 1993)。而關於同儕的定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為平輩、

同輩的朋友,韋氏字典對同儕(peer)下的定義為與他人有相同立足點的人,依據 年齡、年級或地位而屬於某一個社會團體的個體。

部分學者為同儕下的定義包含了年齡這個向度,像是 Santrock 和 teinberg 提 到,同儕就是指年齡相近,相似學習階段的他人,也是相同成熟水準的人(引述 自黃德祥,2001);張春興(2002)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為同儕關係下的定義為 屬於初級團體之一,團體中成員間關係親密,成員們認同團體中的行為標準,有 隸屬感,且持有類似的價值觀念。同輩團體指兒童或青少年們自由組合的友朋團 體,成員們在年齡上是極為相似的。另外,羅品欣(2004)將同儕依年齡、地位 分開解釋,就年齡而言,同儕就是由年齡相近的成員所組成的團體;就地位而言,

同儕意指彼此處於同等地位的人,這包含了平等的社交地位、接近的成熟水準以 及相似的學習階段。林世欣(2000)則指出同儕是指年齡相近或同等地位、相似 行為的個體,且具有忠誠感、親密度及平等交往關係的特性。

另有部分學者則強調相似性及相等地位、程度,如 Lewism 與 Rosenblum 提 出發展心理學家也認為同儕是同等地位或至少在目前以相似的行為且複雜程度運 作的個體。所以不論年齡是否相同,只要這些同伴有一樣的目標和能力而能促進 他們活動,就可以稱為同儕(引自林翠湄,1995)。Hartup 於 1989 提出同儕關 係是指具有相等地位、相似性、彼此親密的同伴;而 Shaffer 則提到同儕關係乃指 兩個或更多個具有相似行為的人,而同儕團體則是一種定期互動、建立歸屬感及 規定成員應有怎樣的外觀、如何思考和行動之規範的同儕聯盟(引自林翠湄,

1995)。

26

此外,也可以從同儕團體的特徵來探討同儕的定義,如賴保禎、周文欽、張 鐸嚴、張德聰(2000)指出同儕團體具有以下七種特徵:(一)地位之平等性;

(二)心理之自由性;(三)接觸之密集性;(四)充分之互動性;(五)關係 之密切性;(六)相互接納及認可之體諒性;(七)團體之從眾性。黃德祥(2001)

則提到青少年期的同儕關係與兒童時期的差異主要在於:(一)青少年與同儕的 相處時間增加;(二)父母對青少年同儕團體的監控減少;(三)異性同儕之接 觸增加;(四)青少年同儕人數與親密度增加;(五)青少年同儕間的忠誠度與 信任感較高。

由各個學者針對同儕的定義,可以得知同儕意指以平等地位、自由選擇交往 的個體,具有相似性、親密忠誠及成熟水準相當的特性,而他們的年齡是相似的。

二、同儕關係的理論

(一)、人際關係理論

美國精神醫學家 Sullivan 於 1953 年發展出以人際互動觀點為主的人格理論稱 做「人際關係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主張人格的發展深受 人際影響,人際關係理論主要歸納為以下三個重點:

1.行為動機係起於兩種內在的緊張狀態:第一種緊張狀態起源於個體生理需 求,另一種緊張狀態起源於人際關係的安全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焦慮。焦慮性緊 張如獲解除,個人所獲得的經驗就是「人際安全」(interpersonalsecurity)。

2.人格乃是人際間交互作用的結果。

3.人格發展乃是個人在其生活環境中與他人繼續不斷交往適應的歷程。

(二)、人際關係需求理論

人際關係需求理論是由 Schutz 於 1973 提出,亦即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 dimensional Theory)。Schutz 認為每個個體皆有人際關係的需求,人際關係的模 式可透過三種人際需求來解釋:接納(inclusion)、控制(control)及情感(affection)

三方面需求。每一種類型的人,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

茲分述如下(引自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

1.接納

接納的需求即歸屬的需求,是存在於團體中的慾望,指個體希望被他人認同 與接納。雖然每個人滿足這種需求的人際互動量不同,但一般而言每個人都 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個體若被團體接納,則不會感到孤寂;反之,缺乏接納 需求的人,常常與別人保持距離,傾向於內向、退縮。歸屬需求強是「過度社交」

27

者,而歸屬需求弱是「缺乏社交」者,歸屬需求恰當是「適度社交」者。

2.控制

控制的需求是個體希望成功地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望,指個人在權力、

人際間影響力及權威之間作決定的過程。與接納需求相同的是,每個人的控制需 求是不同的。控制需求低的人是「逃避型」,服從權威但規避責任,不作決定且 不願承擔責任;控制需求高的人是「獨裁型」,競爭性強,需要時時駕馭他人,

否則會焦慮不安,然而亦無法擔負作決定的責任,而最理想的類型則是「民主型」。

3.情感

情感的需求及愛的需求,反映出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情感代表兩個 人之間親密的情緒感覺,尤其指不同程度愛與恨的感覺。情感需求太少的人常避 開人群,不談情感的事,也不信任自己的情感,是「缺乏人際關係」者,另一種 情感需求過度強烈的人,則極端需要別人喜歡,藉著別人的喜歡來減輕內心的焦 慮,是「過度人際關係」者,介於兩者之間則為理想類型的「適度人際關係」者。

(三)、社會交換論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社會學家 Homans 於 1950 及 1974 年提出,以心理學增強理論及經濟學的概念,來分析人際關係及複雜的社會組織 結構(引自林美惠,1990)。社會交換論者相信個體都有離苦得樂的本性,其前 提是假設個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reward)和逃避懲罰(punishment),

而任何人的人際關係,可藉由互動獲得酬賞(reward)及代價(cost)。

酬賞是接受訊息者重視的結果,常見的酬賞有好的感覺、聲譽、經濟收益和 感情需求的滿足,而代價是接受訊息者不想蒙受的損失,包括時間、精力和焦慮

(曾端真、曾玲珉,1996)。Thibaut 和 Kelley 發展出代價與報酬的關係理論

(cost-reward relation theory),認為交換的觀點在於分析雙方付出代價與獲得報 酬的情形,人們會追求提高代價並減少自己付出的成本之互動,因此,人們會被 自己認為最能夠提供報酬的人所吸引,並且會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權衡得失,以維 持人際關係的平衡(引自徐西森、連延嘉、陳仙子、劉雅瀅,2002)。因而當青 少年在家庭中無法獲得心靈上的溫暖與支持,即容易向外在其他關係中尋求情感 上的歸依(Whitbeck, Hoyt, Miller ,& Kao, 1992),透過和同儕建立親密感,來填 補心中的不足。

(四)、平衡論

平衡論(Balance Theory)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和完形理論家 Heider(1958)

根據認知論的觀點所提出的,Heider 認為個體皆有尋求平衡關係的欲求,而平衡

28

理論則建立在聯結、情緒、均衡狀態等三個觀念上。平衡論是指在人際關係中,

當個人與他人的態度和認知信念不一致時,會促成個人態度的改變,意即人與人 間看待事物的觀點是否一致,會影響彼此人際關係的良窳。

四、同儕關係相關研究

綜合以上所論述,國內的學者對同儕關係的研究論文相當多,研究者蒐集了國內 學者依據各項理論所進行之同儕關係相關研究,研究指出除了學生性別、年級、出生 序與其父母的婚姻關係皆為影響學生同儕關係的重要因素外,還有其他研究也指出父 母學經歷、家庭類型、父母國籍、學校導師性別等因素也會影響同儕關係。研究者將 蒐集的論文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如下表 2-3-1 所示。

29

30

由表 2-3-1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的年級與同儕關係有顯著相關(何秋蘭,

2003;徐士翔,2008),亦有研究指出學生的年級與同儕關係無顯著差異(陳怡君,

2005;楊惠婷,2005),依據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的年級與同儕關係上無 一致結論,仍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3-1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的性別與同儕關係有顯著(何秋蘭,2003;

吳晃彰,2008;徐士翔,200;楊惠婷,2005),亦有研究發現指出學生的性別與 同儕關係無顯著差異(陳怡君,2005),依據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的性別 與親子關係上無一致結論,仍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3-1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的出生序與同儕關係有顯著(石培欣,2000), 亦有研究發現指出學生的出生序與同儕關係無顯著差異(何秋蘭,2003;楊惠婷,

2005),依據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的出生序與同儕關係上無一致結論,仍 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3-1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父母的婚姻關係與同儕關係有顯著(張素秋,

2008),其研究範圍為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之三、五年級學生,研究 者進一步探討臺東縣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父母婚姻關係與同儕關係,尋求一致性 的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