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 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 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 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王政元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 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王政元 撰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年 七 月

(4)
(5)
(6)

誌謝辭

屬於我的畢業季節終於到來!每當課業繁重,論文隻字未生,就會懷疑自己 讀研究所的決定是否正確。回顧充滿酸甜苦辣的研究所學習時光,不僅僅滿載無 數個值得收藏的精采回憶,豐富了我的人生饗宴,也見證了自己的蛻變與成長,

終於完成本論文的撰寫。要感謝的人好多好多,感謝你們的鼓勵、支持以及陪伴,

讓我能順利完成碩士學業,面對這一切充實的收穫及成果,心中滿滿的感謝。

首先,要感謝的當然是何俊青老師辛苦的指導,在密集的meeting中給予我論 文寫作的方向及專業的建議,讓我在論文的寫作上一字一字,一頁一頁的增長;

此外,也很謝謝兩位口試委員,謝金枝老師及蔡東鐘老師,針對本論文提供了許 多指引方向與悉心指正,在口試的過程中,讓我見識到兩位口試委員認真的學者 風範,與兩位口試委員的互動交談,啟發我更多不同的想法與思考,讓我受益匪 淺,獲益良多。。

感謝富山國小的團隊,體諒我課業的壓力,給予我在學校工作上最大的支持;

感謝研究所的所有同學-勇哥、美英、阿福、岳倫…,在辛苦勞累的晚間上課中,

營造了快樂輕鬆的氣氛,令人忘卻了疲憊;而三位師兄弟-木財、嘉牧、川德的相 互扶持、打氣,也成了我們師兄弟一起努力的最大動力。

感謝懷萱老婆大人細心打理家務,讓我在家能心無旁鶩的寫論文,還有謝謝 可愛小寶貝-文昕的體諒,不會抱怨爸爸的忙碌,也讓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能在原地 踏步。感謝你們,我才能順利的完成論文。最後我要說一句,有你們真好。也要 感謝曾經協助我填寫問卷的老師和同學們,你們的費心才能有我的論文。

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王政元 謹誌 2011 年 7 月 於國立臺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7)

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 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作 者 : 王 政 元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 儕關係的現況與差異情形。抽樣調查對象為臺東縣29所國小學生,有 效問卷946份,有效率94.6%。根據受試者的填答結果,以「描述統計」、

「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 元迴歸」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從研究中發現結果如下:

(一)臺東縣國小學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知覺達中上程度。

(二)不同身分、出身序、父母婚姻狀況及父母管教方式的背景變項 學生在親子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身分、父母婚姻狀況及父母管教方式的背景變項學生在性 別角色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身分、父母婚姻狀況及父母管教方式的背景變項學生在同 儕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五)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的「溝通尊重」、「友誼交往」、「親 近感」、「欣賞信任」四個分層面及整體層面、性別角色的「男 性化氣質」、「女性化氣質」兩個分層面及整體層面與同儕關 係的「信守承諾」、「情感依賴」」「社交技巧」三個分層面 及整體層面之間,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六)國小高年級學生整體的親子關係對同儕關係有預測力,國小高 年級學生整體的性別角色對同儕關係有預測力。

最後,本研究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 的具體建議,供作參考。

關鍵詞:親子關係、性別角色、同儕關係

(8)

The Study of Parent-Child, Gender role and Peer Relationships of 5th and 6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ng Cheng Yua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current status and differences of parent-child, gender role and peer relationships of the 5th and 6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Totally 28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946 usable questionnares were retrieve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98.4%. The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perception of parent-child and peer relationship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was above the intermediate level.

2.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ch as birth order, parents’

marital status and parenting style have a significant deviation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3.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ch as identity, birth order, parents’ marital status and parenting style have a significant deviation in gender role.

4.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ch as identity, birth order, parents’ marital status and parenting style have a significant deviation in peer relationship.

5.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5th and 6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4 dimensions, “respect and communication”, “friendship and

acquintance, “intimacy” and “admiration and trust”. In gender role

of 5th and 6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2 dimensions,

(9)

masculinity and feminity. In peer relationship of 5th and 6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3 dimensions, “keeping to commitments”, “emotional dependency” and “social techniques.”

Those individual dimensions and the whole are in a positive correlation.

6. The entir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5th and 6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used as a reference in predicting peer relationship.

Meanwhile, their gender role is also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in predicting peer relationship.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schools and researcher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gender role, peer relationship

(10)

目 次

目次……… ⅰ 表次……… ⅲ 圖次………..……….. 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親子關係的意涵與相關研究……….……...7

第二節 性別角色理論與相關研究……...………...……16

第三節 同儕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25

第四節 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37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50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3

第六節 資料處理...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7

第一節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之現況分析、差異分析...……..57

第二節 國小學生性別角色之現況分析、差異分析...……..71

第三節 國小學生同儕關係之現況分析、差異分析………….….81

(11)

第四節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相關分析..92

第五節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對同儕關係之預測力分 析….……….98

第六節 綜合討論………..…..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9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4

參考文獻………117

附錄 附錄一 專家審查意見彙整表………123

附錄二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問卷(預試) ..………...….…….……….………134

附錄三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問卷………138

附錄四 問卷使用同意書………142

(12)

表 次

表 2-1-1 表 2-1-2 表 2-2-1 表 2-3-1 表 2-4-1 表 2-4-2 表 3-3-1 表 3-3-2 表 3-3-3 表 3-3-4 表 3-3-5 表 3-3-6 表 3-3-7 表 3-3-8 表 3-3-9 表 3-4-1 表 3-4-2 表 3-4-3 表 3-4-4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4-1-6 表 4-1-7 表 4-1-8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分期與重點…………..………

親子關係相關研究論文表………

性別角色相關研究論文表………

同儕關係相關研究論文表………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小學生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協助本研究問卷調查編制學者之專家名單………….………

預試樣本人數分配表……….

預試樣本學生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親子關係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國小學生性別角色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性別角色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國小學生同儕關係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同儕關係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臺東縣國小學校規模、班級數及高年級學生人數統計表……….

區域抽樣百分比表……….

正式問卷發放及回收狀況表………

正式問卷樣本學生背景資料之統計表……….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現況分析摘要表……….

不同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不同身分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表…

不同身分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不同性別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不同出生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表.

不同出生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11 14 23 29 31 33 39 40 41 42 44 45 47 48 49 50 51 52 53 58 59 59 61 61 62 64

66

(13)

表 4-1-9

表 4-1-10

表 4-1-11

表 4-2-1 表 4-2-2

表 4-2-3 表 4-2-4 表 4-2-5 表 4-2-6 表 4-2-7 表 4-2-8

表 4-2-9

表 4-2-10

表 4-2-11

表 4-3-1 表 4-3-2 表 4-3-3 表 4-3-4 表 4-3-5 表 4-3-6 表 4-3-7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 較摘要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同之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同之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 較摘要表………

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現況分析摘要表………

不同年級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 表………

不同身分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表…

不同身分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不同性別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不同出生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表.

不同出生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 較摘要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同之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同之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 較摘要表………

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現況分析摘要表………

不同年級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不同身分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表…

不同身分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不同性別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不同出生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表 不同出生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68

69 71 72 73 73 74 75 76 77

77

79 79

81 82 83 83 85 86 86 88

(14)

表 4-3-8

表 4-3-9

表 4-3-10

表 4-3-11

表 4-4-1 表 4-4-2 表 4-4-3 表 4-5-1 表 4-5-2 表 4-5-3 表 4-5-4 表 4-5-5 表 4-5-6 表 4-5-7 表 4-5-8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學生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 比較摘要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同之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同學生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 比較摘要表………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各層面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國小學生親子關係與性別角色各層面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國小學生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各層面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親子關係各層面對同儕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親子關係各層面對信守承諾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親子關係各層面對情感依賴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親子關係各層面對之社交技巧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性別角色各層面對同儕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性別角色各層面對信守承諾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性別角色各層面對情感依賴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性別角色各層面對社交技巧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9

90

91 92 94 96 97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2 102

(15)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35

(16)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主題的研究動機、目的、待答問題、名詞釋義和研究範圍 及限制加以闡述。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 三節為名詞釋義:定義本研究主題變項與研究範圍,論述研究主題中的重要名詞;

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界定研究範圍,包括地區、對象與內容,並說明研究 時所受的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家庭對每個人而言具有相當的影響與重要,是兒童時期最初始的人際互動關 係的學習與社會化的環境;父母對兒童日常生活的教養,亦形成兒童對自我認同 的獨特觀點,從親子間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傳遞著父親、母親的固有的性別 角色觀念,展現其教養兒童的行為的表現上,是兒童學習仿效和形塑自身性別角 色的因素。

由不同家長文化背景發展出的家庭文化,過去在研究親子關係與兒童性別角 色中,父母性別刻板化印象最明顯影響兒童對性別角色的發展,認為男性要符合 主動、競爭的男性期待,女性則要求服從與關愛的期待角色。性別角色觀念的刻 板化影響了親子關係方式,也對兒童在同儕關係的交往具有顯著的差異。

現今社會的多元性文化、政府與民間大力的推動之下,大眾對於性別角色的 想法不再限於生理性別的差異限制,父母對與兒童的教養朝向無性別刻板印象的 趨勢,似乎符應了Bem(1974)所提出最健康的人的人格特質,使兒童能兼具男性 與女性氣質,利於兒童未來社會歷程的發展。

學校裡的同儕關係是兒童繼家庭親子關係所必須面臨的一項課題,兒童初期 同儕關係的人際互動,受到其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互動模式所影響。對於國小高 年級的學生而言,父母的影響力漸漸減少,對於同儕團體的關係相對重視,個體 面臨青春期的成長變化。學生性別角色的發展與同儕團體關係的經營,深切影響 著學生的身心發展與生活適應。

張美麗(2004)指出國中生在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上有高度相關,並指出女 性氣質與同儕關係相關高於男性氣質與同儕關係。李佳霙(2009)的研究發現高 中女生在同儕關係整體及友誼、共同參與、社交技巧各層面上有明顯優於高中男

(17)

2

生;另一方面可從親子關係與性別平等觀念預測同儕關係。張怡雯(2000)的研 究顯示目前家長性別角色及學生性別角色都趨向平等,而且家長性別角色、性別 角色教養態度分別與學生性別角色有顯著相關。由以上研究結果,發現家庭中的 親子關係在學生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的經營有相當的影響。

當整個社會、教育政策、學校、家長對於學生教育日益重視,教育部將兩性 平等教育工作與家庭教育明列為重大教育議題,學校努力持續維護友善校園的學 習環境,家長與兒童的親子關係溝通與維繫,輔助兒童建立正確的性別角色,兒 童能妥善積極建立同儕團體的關係,就成為當前重要的課題。

二、研究動機

現代人普遍晚婚,且結婚後生育意願低,社會大眾對於兒童教養比起過去更 為關懷與重視,造成台灣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現在家庭人口 數較過去減少許多,加以近年來兩性平等議題不斷地發展。影響了家長與子女之 間的親子互動關係,子女性別角色的傾向,以及子女在校同儕團體關係的建立,

故本研究將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探討分析。此為 研究者的動機之一。

過去有關親子關係、性別角色及同儕關係的研究多以西部各縣市居多,而研 究者所服務的的地區,一向被認為是台灣的後山。此地區居民族群的多元文化、

對外交通聯絡不便、產業經濟活動不甚熱絡、教育資源較為匱乏,與西部地區明 顯的城鄉差距。因此研究者針對此地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於親 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做探討分析。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探討出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 係的相關與預測,期能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生的人格 特質與生活適應的健全發展能有所裨益。此為研究動機三。

(18)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 係的差異情形。

(三)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生之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間的相關性。

(四)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生之親子關係、性別角色對同儕關係的預測程度。

二、待答問題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親子關係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性別角色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同儕關係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四)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親子關係與性別角色是否有顯著的相關性?

(五)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是否有顯著的相關性?

(六)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是否有顯著的相關性?

(七)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親子關係、性別角色是否能預測同儕關係?

(19)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國小高年級學生

本研究所稱之國小高年級學生是指九十九學年度就讀於台東縣內公立國民小 學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

二、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指家庭生活中,兒童與其父母間互動作用所形成的交互反應(教 育部,1994)。為了配合本研究所定義的親子關係,因此研究者參考李玉珍(2006)

的「親子關係量表」,並依據本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自編「親子關係量表」。本 研究的「親子關係量表」將親子關係分為:欣賞信任、親近感、溝通尊重、友誼 交往等四個層面。

此研究項目之操作型定義,是以受訪學生在填答研究者自編之「國小高年級 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知覺問卷」中,第二部分「親子關係」量表 所呈現的分數高低,受訪學生在親子關係整體及各層面的得分越高,即表示其親 子關係越親密;反之,受訪學生在親子關係整體與各層面的得分越低,即表示其 親子關係越差。

三、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指學生認為的自己的行為特質與社會上對男性化與女性化界定的相 關程度。根據 Erikson 的八個心理社會階段理論,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第四階段就學 期正值學習性別角色階段,以符合社會對於兩性的預期。

此研究項目之操作型定義,是指受訪學生在填答研究者自編之問卷中,第三 部分「性別角色」量表所呈現的分數高低,分數高代表學生在性別角色發展較成 熟,分數低代表學生的性別角色發展程度較不成熟。

四、同儕關係

同儕關係是指同學與同學彼此互動所建立的關係。研究者自編「國小高年級 學生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知覺問卷」,第四部分「同儕關係量表」參酌

(20)

5

張美麗(2004)的「同儕關係量表」,由研究者依據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所編製。

此研究項目之操作型定義,是指受訪學生在填答研究者自編問卷中,第四部 分「同儕關係量表」所呈現的數高低,分數愈高代表其同儕關係愈好;分數愈低 代表其同儕關係愈差。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指在探討 99 學年度台東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研究範圍包含五年 級、六年級在籍學生。

就內容而言,經由問卷蒐集台東縣國民小學不同背景變項高年級學生,知覺 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間的相關。

二、研究限制

分別說明研究對象、內容、方法及推論於本研究之限制。

(一) 本研究抽樣母群為台東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研究結果能否推論至其 他縣市或其他教育階段,有待研究。

(二) 因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變項很多,僅就研究者依文獻所歸 納之變項進行研究,無法包羅所有變項。

(三) 為避免填答學生對問題衡量角度不同,導致詮釋錯誤,於問卷開頭說明 填答目的與方式。

(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對於填答者能否準確詳實填答,

或心理防衛及社會期待的影響,非研究者所能控制,僅就填答結果進行 資料統計、分析與解釋。無法深入了解填答者的個別差異及填選背後的 想法。

(21)

6

(22)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是針對本研究的變項之概念做深入的探討,並敘述各變項之間的相 關研究,以作為立論基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親子關係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為「性別角色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同儕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 究」,第四節為「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茲舉其重要研 究結果,分別做相關文獻之綜合整理。

第一節 親子關係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家庭是孩子最親密也是最早的生活、學習環境,基本的人際互動即從嬰兒時 期與父母雙親的親子互動開始學習,爾後孩子經過兒童期、青春期乃至於成人,

親子關係影響了孩子的獨特人格特質的形成。

一、親子關係的意義

「親子關係」顧名思義則為雙親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並透過雙方的互動所構 成的一種人際之間的關係。黃春枝(1979)定義親子關係是屬於家庭中,由父母 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社會工作辭典(2000)裡也針對「親子關係」

做了解釋,即是指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態度、與親子之間的心理交互反應。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其過程中所引發的行為與態度則會因對 方的反應而有所差異,即雙方的行為互動會產生心理上的交互作用,並相互影響 著。親子關係即為父母影響孩子及孩子影響父母的一種相互的取予關係。國內也 有一些研究持同樣的看法,認為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間相互對待的態度與方 式,透過交互作用的歷程,產生互為影響的結果,一方面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與 行為會影響子女;另一方面,子女的行為也會影響父母對其之管教態度與方式(許 心華,1983;陳春秀,2001)。

綜上所述,親子關係除了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或態度之外,還包括子女的心 理交互回應。亦即親子互動所構成的一種雙向關係模式,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子女 的行為;同樣的,子女的反應也為影響父母接續的行為與態度。

二、親子關係的意涵

(23)

8

一般而言,父母與子女在親子關係上相互採取的態度、或心理上的接觸,係 以家庭生活為主,且表現在幾種特定的情境中,如:相互交談與溝通、家庭氣氛、

處理家事、父母期望、學習環境、賞罰原則與方式(吳永裕,1996)。因此,親 子互動關係的良窳,可從家庭生活情境中親子關係的適應狀況看出端倪。馬傳鎮

(1982)對於親子關係適應做以下的定義,係指在家庭生活情境中,父母與子女 間相互愛—憎、拒絕—接納、支配—自主、約束—縱容等向度空間上的情感、權 威性、結構性的互動關係而言。此外,吳佳玲(1995)認為良好的親子關係有賴 於父母對子女適切的教養、親子間充分的情愛交流、親子間良好的溝通。亦即可 以親子之關愛、情感、溝通三個向度的程度作為親子關係的指標(林妙娟,1989)。

劉焜輝(1986)指出親子關係的態度特性可分為:

(一)父母對子女的態度:一是接納性的程度,意指父母是否能傾聽子女的 意見、承認子女的行為,能否關懷子女,且能鼓勵子女並表示親密的態度;二則 是理解性的程度,意指父母是否對子女冷淡、不與理睬,及是否經常下命令、嘮 叨、謾罵、權威、專制、獨斷。

(二)子女對父母的態度:一是獨立性的程度,意指子女是否事事依賴父母 或者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及自主判斷的態度;二則是信賴性的程度,意指子女是 否對父母具有信賴、誠實的態度。

根據互動的觀點,在錯綜複雜的親子互動關係中,很難能清楚界定親子關係 的確切形式。許多的研究將親子關係的類型以父母管教態度的類型來加以分類,

其中大致可歸納出幾種類型:單一向度---例如:賴保禎(1993)編製「父母管教 態度測驗」,將父母管教態度分為六類:「拒絕」、「嚴格、「溺愛」、「期待」、

「矛盾」、「分歧」。王珮玲(1992)則由此架構編製親子關係問卷。雙向度--- 則包括 William 於 1985 年的研究中,將父母教養態度劃分成「權威」和「關懷」

兩個向度,根據其高低的組合,可再分成「高權威--高關懷」、「高權威—低關懷」、

「低權威--高關懷」、「低權威—低關懷」四種組合。Baumrind 於 1979 年和 Maccoby 與 Martin 於 1983 年的研究中,以父母的「要求」及「反應」此二向度組合成「專 制權威」、「寬鬆放任」、「開明權威」、「忽視冷漠」四種管教類型。三向度--- 則有 Becker 於 1974 年以「限制—溺愛」、「關愛—敵意」、「焦慮情緒的投入—

冷靜的分離」等三個向度,分成寬鬆、民主、過度緊張、忽視、嚴格控制、開明 權威、有效的規劃和過度保護等八種父母管教類型(引自吳永裕,1996)。

在親子關係的定義中曾提到,親子關係除了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或態度之 外,還包括子女的心理交互回應與親子互動所構成的關係模式。吳永裕(1996)

(24)

9

指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或方式偏重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行為,而親子關係 強調的是親子間的雙向互動。但綜觀多數親子關係的研究中,大多是以父母的管 教態度而較少針對親子雙向互動的關係為分類的標準。研究顯示一般青少年的家 庭關係適應,主要取決於青少年與父母間之「友誼性交往」、「情感交流」、「相 互信任」三個變項,若青少年知覺與父母間像朋友般的相處、並有良好的情感交 流與充分的互信,其親子關係愈佳(王淑娟,1994;馬傳鎮,1982;黃春枝,1980)。

再者,青少年階段正是內心想要脫離父母獨立的時期,此時父母能夠體認孩 子的發展階段,適時適宜的鬆手,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對孩子的成長與適 應是有助益的。然而,情感的依賴和獨立自主兩個需求並非互斥的,情感依賴並 尋求安全的親密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亦是獨立自主的後盾和基礎能量(邱秀 燕,2000)。因此,良好的親子關係就如同鄭玉英(1986)與陳三興(1989)所 論述的衛星與恆星間的關係,既有自轉的空間,又有適當的牽引力量而不致分離;

有著密切的親子關連,卻又相互獨立,不會產生親子衝突。

綜上所述,親子關係亦可謂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關係模式,彼此的互動模式 則以不同的型態表現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事件中,包括父母對待或管教子女的行為 與態度、親子間的情感交流與支持,以及親子雙方在語言上的交談與溝通等。親 子互動愈順暢且正向,親子關係亦愈佳。隨著孩子的成長,獨立、友誼般的管教 方式等身心上的需求提高,親子間鬆綁尺度的拿捏,也將影響親子關係與適應狀 況。然而,本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生,其已經或即將步入青春期,身心發展 面臨極大的變化;相對地,親子間的關係也將面臨考驗。此階段親子關係的良善 將是孩子適應身心變化的後盾與根基。

三、親子關係之理論基礎

(一)、Freud 精神分析論

奧國精神病醫生 Freud(1856-1939)對於人格結構與人格發展,提出了系統 的解釋,以不同性心理發展階段的特徵,將個體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1.口腔期(the oral stage)

出生至一歲,嬰兒透過吸吮、咬嚼或吞嚥等口腔活動來獲得滿足。母親或照 顧者對嬰兒的口腔活動的限制程度,會影響未來的性格發展,可能顯現出開放樂 觀或退縮悲觀的不同人格特質。

2.肛門期(the anal stage)

一至三歲,此時期的孩子性本能的滿足由口腔區轉而朝向肛門區域,排除糞

(25)

10

便的活動成為滿足性本能的重要方法。母親或照顧者對嬰兒大小便訓練時是否嚴 格,將導致其人格發展為剛愎、頑固、吝嗇或浪費。

3.性器期(the phalic stage)

三至六歲,此時期的幼兒藉由撫摸自己的性器獲得快感。戀母或戀父情結

(oedipus complex or electra complex)在此階段產生,同性親子關係因爭寵而產生 焦慮,進而轉向認同同性父母,發展出性別角色。

4.潛伏期(the latency stage)

六至十二歲,此時期的兒童本能暫時安靜而不活躍,轉向同儕活動尋求滿足,

是同性相吸的階段。

5.異性期(the genital stage)

十二歲以後,此時期的青少年隨著青春期的來臨,重新喚起對性本能滿足之 需求,開始以異性為愛慕對象,經過青少年期及青年期,慾力轉而為友誼的建立、

生涯的準備。Freud 認為兩性期會延續至生命結束(引自蘇建文等,1995)。

由於青少年期人際關係重點的轉移,從最親密親子關係轉變到以同儕關係為 主要影響力,在此時期親子關係常會因為身心劇烈變化而與父母產生衝突,親子 關係較容易呈現緊張狀態。Freud 的理論強調兒童的早期經驗會影響個體長大成 人後的人格發展與特質,而建立之親子關係也隨之受到影響。

(二)、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Erikson(1902-1994)將人的一生的歷程分成八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獨特 發展任務及所面臨的發展危機,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危機都是社會性的,若個體行 為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則能順利發展至下一階段,否則就會出現適應困難,且 此階段的適應困難將會影響至下一階段(引自蘇建文等,1995)。在每一階段中 均有不同的親子互動關係,父母的教養態度對子女的人格發展具有影響(張春興,

1994)。而在每一階段的重要關係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不同,從母親/職務 代理人、父母、家庭成員到教師與友伴關係對個體的影響,及隨之發生的發展危 機,Erikson 將人生分為八個心理社會階段,茲整理如表 2-1-1:

(26)

11

表 2-1-1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分期與重點

階 段

年齡 心理危機 階段

重要 關係人

發展重點

嬰 兒 期

出生-1 歲 信任/

不信任

母親或 母親代理人

社會支持:母親(照顧者)若適時適量滿足嬰兒 的需求,則嬰兒會對母親(照顧者)產生信任並 以此為基礎擴展為對一般人的信任。

兒 童 初 期

1-3 歲 活潑主動/

羞愧懷疑

父母 建立獨立性:孩子脫離完全依賴大人的階段,想 獨立,但仍需大人的協助。此時若孩子失敗太 多、挫折太大,則會產生羞愧、懷疑的意識。

學 前 期

3-6 歲 進取/愧疚 罪惡

家庭成員 自我照顧的形成:孩子對環境充滿了好奇和探索 慾望,大人可從旁注意孩子在探索時的安全,可 激勵孩子發展自動自發、積極進取的意識。

就 學 期

6-12 歲 勤勉/自卑 教師與友伴 學會與文化有關的技藝:學習重要的社會與讀寫 算技能,與友伴在學習及遊戲中學習競爭與合 作,成功的經驗增加兒童的自信心。

青 春 期

12-20 歲 自我認同/

角色混亂

同儕與 崇拜對象

界定自我:青少年需面臨性生理的變化、自我觀 念的確定與角色的認同。青少年逐漸不再依賴父 母而與同伴建立親密的友誼,從所歸屬的團體中 去發現自己。

成 年 期

20-40 歲 親密/孤立 同性與 異性朋友

人際關係的建立:青年要找到情感歸屬的對象,

建立親密關係,包括同性的友誼,以及異性的關 懷愛戀。

中 年 期

40-65 歲 活力/頹廢 家人與同事 照顧人:情感的歸屬落實在婚姻與家庭後,開始 擴展事業,在各方面都是最有活力的階段。

晚 年 期

65 歲以後 完整/絕望 同胞與人類 自我實現:前七個階段正面的發展高於負面的發 展,則彙集融合而成為成熟的統整人格,體認生 命的意義。

資料來源:李玉珍(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40)。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27)

12

(三)、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1977,1986)認為新行為的學習是透過觀察歷程,故稱之觀察學習,

兒童只需要觀察楷模的行為,即使在沒有增強的情況下學習也會發生。Bandura 認 為觀察學習歷程包括下列四個歷程:注意歷程、保留歷程、模仿動作歷程及動機 歷程(引自蘇建文等,1995)。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說明了許多個體行為的發 展現象,在於改善行為問題與良好習慣的建立頗有助益,只要父母提供良好示範 與正確行為模式,將可提供子女觀察與模仿,以產生正向行為(引自林生傳,

1996)。這也讓我們瞭解在家庭親子互動的歷程中,所產生的行為模仿是兒童學 習的主要環境,父母提供好的楷模與正確行為模式、溝通態度、情緒處理技巧及 問題解決能力等,皆可提供子女正向的模仿行為,有助其社會能力的獲得與未來 人際的適應。

(四)、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是 Bowlby(1973) 以動物行為論之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社會依附 的發展,認為嬰兒與照顧者間的社會依附行為是一種遺傳賦予,與生俱來的行為 傾向,乃指嬰兒與母親之間所形成的持續的社會及情緒關係,早期的依附關係對 其後人格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而在 Ainsworth 等人(1978)根據嬰兒 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的行為反應,可以分為三種不同類型的依附關係: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附型的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當母親在其身邊時,能主動探索環境,也 能和陌生人互動;當母親離去則遊戲活動減少,情緒顯得較為焦慮甚至哭泣。陌 生人也安撫不了他,但當母親返回,嬰兒會立即尋求母親的肢體接觸與安慰,過 一會兒又即能恢復平靜,繼續遊戲活動。美國嬰兒受試者約有 65%屬於此類型的 依附型態。

2.抗拒型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

屬於這種不安全依附型的嬰兒在陌生情境中顯得相當焦慮,喜歡停留在母親 身邊,經常出現亂發脾氣哭鬧的情緒。當母親不在其身邊時,表現出強烈的不滿 暴躁的情緒反應,但當與母親再度在一起時卻表現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想接近母 親,另一方面又表現出憤怒的情緒,即使母親想安慰他,他會試著掙脫母親的懷 抱,約有 10%的美國受試嬰兒屬於此類型的依附型態。

3.逃避型依附(avoidance attachment)

屬於此種不安全依附型的嬰兒在實驗中顯示與母親之間缺乏親情的聯繫,其

(28)

13

遊戲的活動完全不受母親影響,逃避型依附嬰兒並不特別害怕陌生人,只有在獨 處的時候感到不安。當母親再次出現時,嬰兒對其無動於衷,美國的受試嬰兒約 有 20%屬於此類型的依附型態(引自林翠湄譯,1995)。

Bowlby 認為關係運作模式一旦形成,會持續影響一個人一生之親密情感關係

(引自林翠湄譯,1995)。親子關係的建立自懷胎開始,母子間的臍帶關係牽引 著彼此的情緒波動,接著出生後與其他家庭成員的互動,衍生而出的多重依附關 係,都將影響孩子的情緒、人格發展。父母親藉由管教方式、態度的傳達與孩子 建立一種上對下的關係,孩子在家庭中成長是透過父母來認識這個世界,管教嚴 格與否、正向負向情緒的表達,皆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 他人進而建立孩子自身的人際圈。隨著年齡的發展,隨之而來的發展危機也與孩 子早期經驗的累積相關:自身對人與環境的信任與否、主動積極或害羞內向的性 格,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由此可知親子關係影響人格的發展、同儕關係的建立 頗為深遠。

四、親子關係相關研究

綜合以上所論述,國內的學者對親子關係的研究論文相當多,研究者蒐集了國內 學者依據各項理論所進行之親子關係相關研究,研究指出除了學生性別、年級與其父 母的婚姻關係皆為影響學生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外,還有其他研究也指出父母學經 歷、家庭類型、父母國籍等因素也會影響親子關係。研究者將蒐集的論文資料加以分 析整理如下表 2-1-2 所示。

(29)

14

表 2-1-2

親子關係相關研究論文表

研究者 資料的蒐集方式 研究結果與發現

王彩緞

(2008)

採用問卷調查法,瞭解高雄市、高 雄縣、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 童在完成家庭作業與親子互動關係 的現況與差異。

1.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互動關係良好,而且和母 親的互動關係優於和父親的互動關係。

2.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父母親子互動關係會因兄弟 姐妹數、父母教育程度、家庭類型不同而有差異。

江德怡

(2006)

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國小學童家 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人際關係之 相關。

1.國小學童的親子互動良好,與母親的互動優於 與父親的互動。

2.國小女學童、四年級、獨生子女和小家庭的學 童其親子互動較佳。

3.國小學童的親子互動程度越好,其人際關係也 越好。

吳雅雯

(2009)

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台東縣智能 障礙學生其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 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同儕 互動關係的關係。

1. 親子互動關係與同儕互動關係各層面有相關。

2. 手足關係與同儕互動關係各層面有相關。

3. 智能障礙學生其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 係對同儕互動關係具有預測力。

4. 不同背景變項在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 會支持對「整體同儕互動關係」具有預測力。

吳瑛

(2007)

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彰化縣、雲 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公立國民小學 六年級學童親子關係、制握信念與利 社會行為之關係。

1.國小學童的利社會行為與其性別有密切關聯,

女學童的利社會行為表現及傾向均顯著高於男 學童。

2.不同性別、家庭型態的國小學童在親子關係上 達顯著差異。

李玉珍

(2006)

採問卷調查法,探討高雄地區公立 國民小學三、四、五、六年級學生外 籍配偶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

1.國小學生所知覺到的親子關係尚屬良好。

2.國小學生的親子關係會因年級、性別、出生序、

家庭結構及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差異。

李鴻瑛

(2005)

採問卷調查法,探討高雄市、高雄 縣之公立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子職角 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現況與差異情 形。

1.「開放式溝通」多於「問題式溝通」,且「母 子整體溝通品質」優於「父子整體溝通品質」。 2.外籍配偶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具有相關性。

3.外籍配偶親子溝通對親子關係具有預測力。

4. 外籍配偶親子溝通因性別、子女的年級、人 格特質、母親的國籍、父母親的管教方式而不同。

梁太陽

(2008)

採問卷調查法,探討雲林縣國民小 學高年級兒童自我知覺之親子關 係、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的關係。

1.不同年級在親子關係方面有顯著差異,五年級 兒童的親子關係優於六年級兒童。

2.不同性別在親子關係方面有顯著差異存在,女 生的親子關係比男生的親子關係好。

3.不同出生序在親子關係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4.不同家庭型態在親子關係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續下頁)

(30)

15

研究者 資料的蒐集方式 研究結果與發現

陳光安

(2009)

採問卷調查法,探討澎湖縣四至六 年級新移民與本國籍女性子女親子 關係之現況與差異情形。

1.在母親管教方式皆以開明權威型居多,親子關 係皆屬良好;不分國籍,開明權威型知覺親子關 係程度較佳,對子女回應程度愈高,其親子關係 愈佳。

陳春秀

(2001)

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嘉義市國小 中高年級學童之不同背景變項、親子 溝通、家庭氣氛在親子關係上之差異 情形。

1.年級在親子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四年級高於六 年級。

2.性別在親子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女生高於男生。

3.家庭組型在親子關係上有顯著差異,雙親家庭 高於單親家庭。

4.子女數在親子關係上並無顯著性差異。

陳淑芬

(2009)

採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台中縣親子 關係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 影響的狀況。

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親子關係程度尚佳 2.不同性別的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親子關係有 差異性

3.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親子 關係上有差異性

黃珮綺

(2007)

採用問卷調查法,瞭解高雄縣國小 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家庭休閒 阻礙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現況。

1.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互動關係具中上程度,在

「相互信任」方面的相處情形最佳。

謝亞儒

(2009)

採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方式,探討不 同母親國籍、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在 同儕互動關係、親子互動關係及幸福 感。

1.國小高年級學童女性在親子互動關係上顯著高 於國小高年級男性學童。

2.在正向同儕互動關係上,母親為台灣籍高年級 學童顯著高於母親為外國籍的高年級學童。國小 高年女性也顯著高於男性。

3.「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可以有效 預測幸福感。

羅品欣

(2004)

採問卷調查法,探討國小學童的家 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 同儕互動關係間的關係。

1.以性別而言,女生在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優於 男生,男生在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上比女生明 顯。

2.以家庭結構而言,雙親家庭的學童在正向同儕 關係的發展上優於單親家庭的學童,而單親家庭 的學童之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較雙親家庭的學 童更為明顯。

3.以親子互動關係而言,「聚頻心繫」型的學童之 正向同儕互動關係優於「聚疏心離」的學童,而

「聚疏心離」的學童之負向同儕互動關係比「聚 頻心繫」者更為明顯。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1-2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的年級與親子關係有顯著相關(王彩緞,

2008;江德怡,2006;李玉珍,2006;李鴻瑛,2005;梁太陽,2008;陳春秀,

(31)

16

2001;陳淑芬,2009;黃珮綺,2007),部分研究發現指出六年級親子互動關係高 於其他年級,亦有研究發現與前述不同,所以學生的年級與親子關係上無一致結 論,仍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1-2 可知,有研究認為新住民學生與親子關係有顯著(李鴻瑛,2005;

謝亞儒,2009),亦有研究發現新住民學生與一般學生在親子關係互動上無顯著差 異(陳光安,2009),依據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的身分與親子關係上無一 致結論,仍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1-2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的性別與親子關係有顯著(李玉珍,2006;

李鴻瑛,2005;梁太陽,2008;陳春秀,2001;陳淑芬,2009;謝亞儒,2009),

部分研究發現指出女生親子互動關係高於男生,亦有研究發現與前述不同,依據 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的性別與親子關係上無一致結論,仍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1-2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的出生序與親子關係有顯著(王彩緞,2008;

李玉珍,2006),亦有研究發現指出學生的出生序與親子關係無顯著差異(梁太陽,

2008;陳春秀,2001),依據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的出生序與親子關係上 無一致結論,仍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1-2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父母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有顯著(王彩緞,

2008;吳瑛,2007;李玉珍,2006;陳春秀,2001;陳淑芬,2009;羅品欣,2004), 亦有研究發現指出學生父母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無顯著差異(梁太陽,2008),

依據上述整理資料得知,所以學生父母的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上無一致結論,仍 須進一步探討。

由表 2-1-2 可知,有研究認為學生父母的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有顯著(陳光安,

2009),其研究僅探討澎湖縣四至六年級學生新住民家庭與一般家庭,與本研究的 地區不同,且本研究地區的學生家庭組成包含新住民家庭、一般家庭、原住民家 庭三者,所以仍須進一步探討。

第二節 性別角色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性別角色的定義

(一)「性」的定義

「性別角色」的界定因不同學派與不同的觀點而有不同的論述,本段主要在 瞭解一些主要名詞如「性」、「性別」、「性別角色」和「性別刻板印象」(gend er stereotypes)的定義與內涵。首先,對「性」這個名詞,通常學者的定義都是從 生物學或生理學的觀點切入,認為「性」指的是先天的生物性別(蘇芊玲,2002);

(32)

17

由人類遺傳基因第 23 對染色體決定生物性別,「性」是生物學上的語彙,一個人 是男性或女性係依其性器官與基因而定(劉秀娟,2000)。就生理而言,當精子 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時,其「性徵」就已決定,即形成生理上之男女有別, 這是 與生俱來的生理現象,是性染色體和性荷爾蒙形成生理性別的差異。「性」的意 義在強調男女生物性本源的差別,由男女擁有生殖系統的差異性出發,來探討生 理的性別所衍生的相關議題,就是性(莊明貞,1998)。「性」是代表男性與女 性在生理方面的面向,是與身體有關,它就是生理特質(Baird,2003;

Santrock,1998)。

(二)「性別」的定義

「性別」的定義,則是個體在生物性的基礎下,因所處社會環境、歷史文化、

教育涵養與經濟分工不同而對個體的外顯行為與社會功能有不同的期待(王雅 各,2002)。莊明貞(1998)認為性別不僅包括由生理的性所衍生的差異,尚包 括由社會制度、文化所建構出來的性別概念。劉秀娟(2000)則認為「性別」基 本上包括性與性別,性別是心理學上與文化上的語彙,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或他人 所具有的、顯露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的主觀感受(性別認同)。同時也可以說 明社會對男性行為與女性行為的一種評價標準(性別角色)。由此可見,「性別」

是由人類社會有意建構的,是來自歷史、文化及心理歷程所共同塑造而成的。

國內有學者將 Gender 譯為「性屬」,例如:王雅各(2002)、張鈺珮(1998),

認為性屬係因為社會因素所造成男女差異,是特定文化與社會期待下,型塑出男 女不同的行為模式。Baird(2002)認為性別就是個體在社會中的身分,是男性與 女性在社會文化上的尺度。齊隆鯤(2003)則認為性別其實是由人類社會文化而 形成之概念,「男性」或「女性」是指在一個社會環境中,社會文化體系所認定 的男性及女性所應有的一切行為,態度與興趣。

綜合上述概念,認為男性、女性在社會、文化型塑與期待不同及個體心理特 質方面的差異而有不同,謂之「性別」或「性屬」;也就是說凡是由社會文化建 構的非生物性角色安排,都屬於「性別」的範圍。

(三)性別角色的定義

針對性別角色的涵義,學者王慶福、王郁茗(2003)、周勵志(2000)、黃 文三(1998)、張春興(1995)、蔡文山(2001)認為「性別角色」是指在社會 文化傳統中,眾所公認男性或女性應有的行為;是社會文化期待人們表達合適於

(33)

18

男性或女性的社會模式,即個人對男性、女性的行為有一套固定看法,明白自己 的行為偏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是符合社會、文化對於男性或女性行為共同認可或 接納的行為模式。黃德祥(2000)、周彥君(2002)、周淑儀(2000)認為「性 別角色」並非由生物性所決定,而是由社會、文化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依男女 性別之差異加諸於個體的期待與規範,性別角色就是表現男性或女性的適當行為 類型,包括男女兩性特質、行為、態度、情感、權利、區分與限制、價值觀、興 趣和特性等是社會與文化多元面向的產物,經由社會化過程使個人由行為表現中 顯現其所屬性別的行為型態,意即個人的行為表現符合社會上普遍認為適合男性 或女性的行為。

學者李美枝、鍾秋玉(1996)及 Bem(1974)認為「性別角色」是指個體擁 有工具性取向的男性化特質(masculine)和情感性取向之女性化特質(feminine)

元素的多寡以界定其性別角色,他們進一步將性別角色劃分為「中性化」、「男 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等四種類型。Santrock(1998)指出性別角色是 一種期望,代表男性或女性應該如何思想、行動與感覺。例如:男性應較女性果 斷,女性應較男性感覺敏感。徐西森(2002)認為這四種性別角色的發展歷程是 自然學習歷程,從「未分化」性別角色經社會化過程而進入「兩極化」性別角色;

包含男性化與女性化性別角色,最後因個體自我認知覺察而無懼社會傳統性別角 色的束縛進入「超越化或心理化」的「中性化」性別角色階段。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的概念往往只是一線之隔,其界定的概念如晏涵文

(2002)認為性別角色是後天學習而來,個體在社會化的歷程中學習到社會文化 所賦予性別的特定規範謂之性別角色;如果僵化則形成一種固定、刻板、概化的 標記,所產生的行為謂之「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又可分為四類,包含 人格特質的差異、行為的雙重標準、對未來成就期待不同、及擔任職務的差異等。

周淑儀(2000)認為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社會文化對兩性在活動範圍、學習能力、

人格特質、社會行為、角色取向、興趣、及職業等方面的共同假定與期望。洪淑 敏(2003)、黃紀螢(2003)、彭懷真(1998)認為「性別刻板化」,就是對男 性或女性特質過度簡化但非常堅定的觀念。就是指人們在成長過程中,藉由吸收 外在環境所提供之訊息而對男性及女性特有性別行為角色的特定印象。所以,性 別刻板印象是社會文化對兩性角色作過度推論、過度類化、先入為主的判斷,這 樣的推論即使不正確仍為人所接受,且根深蒂固的存在文化當中。性別刻板印象 容易產生繼續錯誤的因果推論,產生見樹不見林的缺陷,它忽視個別差異的因素,

它扭曲與壓抑個體應該有自由選擇行為模式的可能性。

(34)

19

綜觀學者對性別角色的定義後,研究者認為「性別角色」是個體在生理基礎、

心理特質與社會文化多元建構向度所產生的內在性別認定與外顯行為傾向。所 以,個體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對性別有其特定的內在觀念與態度,以及外在的行 為與特質表現,就是性別角色。也就是說每一個個體依據自己的性別認知與社會 文化需求,分別形成出一套對於性別角色的期望和相關標準;在開放的社會有比 較自由的空間型塑個人的性別角色,個體也可獲得較高的自尊。社會的性別角色 刻板印象會限制性別角色的發展可能性,男女兩性因為社會文化的期待而擔負不 同的社會責任;若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過度簡化與僵化的信念融入於風俗習慣、

家庭教養模式與學校教育之中,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對男女性別角色產生刻板 區分時,會減緩社會階層的流動。這種因個體性別期待不同而形成「不自然」或

「迫害」現象,謂之為性別刻板印象。

二、 性別角色的內涵

依前段定義得知個體在社會團體中成長,其行為模式的取得,有的是不學而 自然成長所得,謂之天性;有的是自我主動學習、觀摩而有所得;有的是被動學 習由父母教養或社會體制刻意教導而取得。以下就性別角色是經由學習而形成的 及性別角色是社會的多元建構的概念來闡述性別角色的內涵。

柯淑敏(2001)認為性別角色是經由學習而形成,可用學習理論之增強理論、

模仿理論、與認知發展理論來說明個體性別角色的形成。個體經歷社會化的過程,

透過父母長輩有意的教導或經由個體自主性的觀察與模仿,模仿父母、手足、同 儕、及傳播媒體(如電視、電影、錄影帶、書籍、及雜誌等)中的人物,而學習 性別角色。經由父母師長刻意的安排與教導,替孩子選擇教育內容,達到教養目 的。父母在嬰兒出生後的教養,經常在不知不覺中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模式,以家 族傳統模式教養孩子,因應孩子性別不同而選擇不同型態的行為模式,教導男生 學習男生行為、教導女生學習女生行為。

再者,經由社會組織動力而學習,心理學家郭爾堡(Kohlberg)認為,當孩童 不接納自己應有的性別時,會遭致同儕的排斥,社會的異樣眼光,而迫使得當事 人修正行為模式。社會團體的動力也會影響男女的行為模式,群體成員讚許的行 為,可以得到團體接納,進而取得團體地位與價值,成員之間相互模仿與學習團 體典範。

性別角色是社會的多元建構,在 1970 年代以前的心理學,主張個人的性別角 色必須與生理性別相符合,視男性化與女性化性格為連續向度的兩個端點,這種

(35)

20

性別角色的建構是傳統一元概念,兩個端點上的男女是有別的,是截然不同的二 種個體,非黑卽白。傳統的男性角色是工具性特質組成是強悍的,女性性別角色 是關係性特質組成的,是溫柔的、美麗的、且不好強,是個好聽眾,有適應力,

能安慰人(柯淑敏,2001)。到 1970 年代以後,Bem(1974)提出二元建構模式,

所謂雙因子論,鼓勵發展兩性化性格(李美枝、鍾秋玉,1996),認為每個個體 都擁有可剛強的男性特質與可溫柔的女性氣質,依其擁有氣質成份的多寡而劃分 為中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等四種性別角色;它是二維的思維架構,可 以互斥,也可以同時包含二種角色特質,當個體擁有男性特質量大於平均值且擁 有女性特質量大於平均值時,歸類為中性化的性別角色;當個體擁有男性特質量 大於平均值且擁有女性特質量小於平均值時,歸類為男性化的性別角色;當個體 擁有男性特質量小於平均值且擁有女性特質量大於平均值時,歸類為女性化的性 別角色;當個體擁有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量皆小於平均值時,歸類為未分化的性 別角色。總之,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的確存有差異性,認為男性特質為外表粗獷、

較不修飾、不在意容貌與體型,言行直接、理智、不拘小節、較沒有耐性;女性 特質則是善於情感表露、較溫柔細緻、喜歡小孩、間接而且有耐性(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2000)。

總而言之,在不同的文化社會中,對性別角色的評價也有不同,「中性化」

者被形容為兼具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具備彈性與心理健康的個人;但在緊密關 係上,因為情感的特徵,「女性化」或「中性化」特質的性別角色較受歡迎。但 是,在學術或工作安排上,因為助人的特徵,「男性化」或「中性化」特質的性 別角色較受歡迎。「未分化」特質的性別角色是未具備高度的男性與女性特質,

也被認為是最沒能力者。在美國與瑞士,喜歡孩童被培養成具備中性化特質的人 格特質。在埃及與中國,喜歡孩童被培養成傳統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性別角色。

傳統社會對性別角色的看法,認為完美的男性,應該表現出樂於幫助別人的特徵,

勇敢而有決斷力,但不含有女性陰柔的特徵;認為完美的女性,應該表現出情感 婉約的特徵,細心而有忍讓的美德。

三、性別角色理論

性別角色係指個體透過性別形成的過程,建立在個人生理基礎上而表現在外 顯行為傾向,應兼含個人心理與社會文化建構二個向度;因此性別角色乃是經由 心理與行為組型來界定,包括內在的態度、觀念,以及外顯的言行服裝等。也就 是說每一個個人依據自己的社會文化需求,分別形成出一套對於性別角色的期望

(36)

21

和相關標。

以下針對性別角色形成的七個理論派別:社會學習論、心理分析理論、認知 發展理論、性別基模理論、文化人類學觀點、女性主義、性別超越角色理論等來 探討性別角色的形成。

(一)社會學習論

以社會學的觀點來討論性別角色的形成,可概分為功能學派與衝突學派之論 點,傳統功能學派以家庭分工模式將男女行為給予定位,女性負責家事,男性負 責經濟生產活動,所謂「男主外、女主內」以生理性別差異做為社會角色分工的 依據。衝突學派則認為在工業革命後生產方式已變革與女性普遍已接受教育的事 實,排除阻礙女性不能進入職場的經濟因素與技術限制;所以,以傳統性別為角 色分工方式,已不合時宜。所以,在衝突與妥協的過程中,性別角色會隨著時代 進步而調整其內涵,重新改造社會新的性別角色為必然結果(彭懷真,1998)。

其次,社會學習論學者班都拉(A.Bandura)認為唯有從社會情境的角度去了 解行為,才能對行為的形成有充分的瞭解(引自黃德祥,2000)。個體、行為與 環境是連續交互作用的,透過觀察學習的歷程,以增強理論、模仿理論與認知發 展理論,型塑個人行為角色。所以個人的行為是環境塑造的,在環境中學習認知,

將知識應用於環境的一連串交互作用的結果,所以環境中的父母、老師、同儕及 偶像,是協助完成角色學習的重要助力(柯淑敏,2001;蘇倩雪,2002)。社會 學家認為性別角色的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影響因素最主要的四項因素是家庭、

同儕團體、學校環境、及大眾傳播媒體(李美枝、鍾秋玉,1996)。其中,大眾 傳播媒體對性別角色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忽視,在電視、電影、雜誌等,均可發現 男性絕大多數扮演支配者、勝利者、權威者的角色,女性則擔任依附、被動、情 感性的角色(Hoyt & Kogan, 2001)。

(二)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此一理論係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及艾瑞克森(Erikson)為代表,Freud 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動機存在,多數行為的表現是受制於不自覺的潛意識作用

(黃德祥,2000)。男女性別角色的分化是因為個體尋求發洩,為了因應性原慾

(libido)所匯集的緊張,以及尋求性原慾的滿足所形成的(晏涵文,2002)。在 人的每一發展階段都是為了滿足性原慾;在口腔期的幼童對性器官有高度的興趣 與尋求滿足,男童的「戀母情節」與擔心父親的懲罰而產生「閹割恐懼」,這兩 種情緒的激盪而產生對父親認同,形成男性角色。女童的「戀父情節」及「陽具 妒羨」的心態激盪而產生對母親認同以取悅父親,形成女性角色(彭懷真,1998)。

(37)

22

(三)認知發展理論(Con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

郭爾保(L.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受到皮亞傑(J.Piajet)的認知發展理論所 影響,提出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的看法。兒童從身體的意像和社會關係型態中,

抽取性別刻板印象,並開始模仿同性別且符合成人行為標準的行為。Shaffer(1994)

指出個體性別概念的理解與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能正確使用性別標 誌,學步期到二歲左右。幼兒可以依據他人的穿著、髮型、特定行為來判斷其為 男性或女性,而且這些判斷規準是明確可辨的性別標誌。幼兒可以正確使用標誌 來判斷別人的性別,但尚未進入到可以確認自己的性別,必須到二歲半、三歲左 右才能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第二階段:能理解性別具有穩定性,約四歲左右 了解性別是穩定的,男生長大後就可以變成男人的性別角色,女生長大後就可以 變成女人的性別角色。第三階段:能理解性別具有恆定性,約六、七歲左右。第 四階段:對生殖器有基礎的理解,約七歲以後。

(四)性別基模理論(Gender-Schema Theory)

性別基模為班氏(Sandra Bem)運用認知基模的觀點,認為個體的性別角色係 依據社會認可的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中擷取適合其發展的氣質以形成個人人格 特質,依其擷取內容將性別角色分為四類:中性化、女性化、男性化、及未分化。

若將男性化與女性化者加計個體之性別,則又可分為傳統性別化與反傳統性別化 合計分為六類。所謂傳統性別化就是性別角色與自身性別相符,但不具有異性性 別角色者謂之,男性化的男生與女性化的女生。反之,反傳統性別化則是指性別 角色與本身性別不符而與異性性別角色相符,有男性化的女生與女性化的男生(王 慶福、王郁茗,2003)。性別基模理論兼具社會學習論與認知發展理論的特徵並 與社會文化觀點相通,強調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發展的重要性。

四、性別角色相關研究

綜合以上所論述,國內的學者對性別角色的研究論文相當多,研究者蒐集了國內 學者依據各項理論所進行之性別角色相關研究,研究指出除了學生性別、年級與其父 母的婚姻關係皆為影響學生性別角色的重要因素外,還有其他研究也指出父母學經 歷、家庭類型、父母國籍、學校教育等因素也會影響性別角色。研究者將蒐集的論文 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如下表 2-2-1 所示。

數據

表    次  表 2-1-1  表 2-1-2  表 2-2-1  表 2-3-1  表 2-4-1  表 2-4-2  表 3-3-1  表 3-3-2  表 3-3-3  表 3-3-4  表 3-3-5  表 3-3-6  表 3-3-7  表 3-3-8  表 3-3-9  表 3-4-1  表 3-4-2  表 3-4-3  表 3-4-4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4-1-6  表 4-1-7  表 4-1-8  Eriks
表 4-1-9  表 4-1-10  表 4-1-11  表 4-2-1  表 4-2-2  表 4-2-3  表 4-2-4  表 4-2-5  表 4-2-6  表 4-2-7  表 4-2-8  表 4-2-9  表 4-2-10  表 4-2-11  表 4-3-1  表 4-3-2  表 4-3-3  表 4-3-4  表 4-3-5  表 4-3-6  表 4-3-7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親子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父母管教方式不
表 4-3-8  表 4-3-9  表 4-3-10  表 4-3-11  表 4-4-1  表 4-4-2  表 4-4-3  表 4-5-1  表 4-5-2  表 4-5-3  表 4-5-4  表 4-5-5  表 4-5-6  表 4-5-7  表 4-5-8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之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表……………………………………………………… 父母婚姻狀況不同學生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整體暨各層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父母管教方式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able to use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inquiry,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various learning activities. Teachers will employ a variety

這些 dimensions 之間的關係, 而這些關係和 ordered basis 的選取無關, 所以 A, B associated λ 的 elementary Jordan matrices 的各個階數的個數會相同, 也就是 A,B 可以化為相同的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