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死亡概念與死亡教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死亡概念與死亡教育

本節針對兒童死亡概念的認知與發展階段,以及影響兒童死亡概念發展 的因素加以探討,並分析死亡教育的定義、實施內容和原則,從中歸納出適合 幼兒階段實施的教育方式。

一、 兒童對死亡概念的認知

「概念」(concepts)的定義是指:「對於同類事物獲得概括性的單一認 知經驗。狹義而言,以單一概括性名稱或符號,代表其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事 物時,此名稱或符號所代表者即為概念」(張春興,1989,頁 317)。也就是說,

將類似事物透過思考的歷程,歸納出一些共同的屬性,代表此項事物的這些屬 性就可以形成了一種概念。在本研究中所提及的死亡概念,也就是兒童對於死 亡的相關概念。

死亡代表著生命的終結,是所有生命個體都會面臨的歷程,對於死亡的 定義,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觀點和重視的內容。傳統對於死亡的註解,主要 以醫學為主,依據華杏醫學大辭典對於死亡的解釋:「自然生命的消失,血液 循環完全停止,心跳、呼吸停止的現象」(陳維昭,1996,頁 600)。不過,在

20 世紀中葉的醫學研究則發現,個體死亡和器官死亡不同,當人體血液循環 和呼吸停止,腦細胞和其他器官仍可以繼續活著,透過醫療技術維生系統的使 用,當中樞神經嚴重到不能維持人的呼吸或是血液循環時,病人仍舊能被動的 存活著,因此,傳統的死亡定義已無法充分的反應現況,腦死則成為另一個死 亡的新註解(陳淑霞,2005)。

黃雅琪(2004)指出死亡的本質目前尚無清楚明確的定義,隨著領域和 研究背景的不同,探討死亡的角度也不盡相同,以生物醫學角度來看待死亡,

死亡成立的主要依據是指維持生命的功能消失,喪生各種生命跡象;哲學領域 對於死亡的定義則偏重於死亡本質的探討;心理學領域對於死亡的探討,著重 於個人對於死亡的態度及面對死亡時的感受與情緒反應。除了生物醫學、哲 學、心理學對於死亡本質有不同的定義之外,在宗教信仰的層面上,對於死亡 的探討則注重死亡的本質和意義以及死後世界的探討。由此可知,所謂死亡本 質或是死亡概念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中,皆有其不同的解釋和所重視的焦 點,要了解死亡的面貌,應該要全面性的瞭解各領域對於死亡的解釋和定義,

唯有透過不同領域對於死亡的解釋和了解,才能對於死亡有清楚的理解和認 知,也才能坦然面對死亡,產生超越死亡的智慧,化解其對於死亡未知的恐懼。

兒童死亡概念(death concepts)的研究興起於 1930 年,多數學者認為死 亡概念是由許多不同的「次概念」(sub-concepts)或「成分」(components)所 組成;Kane 於 1979 年綜合多位學者的研究,提出死亡的概念包含 10 種次概 念(引自林烝增,1997),以表 2-1 說明之。

表 2-1:Kane 之兒童死亡概念內容

真實感(realization) 能認識描述死亡,並且知道死亡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 上,並代表生命的死去

不可移動性(immobility) 指兒童對於死亡後能否移動的想法,認為死者是完全被 動、部分會動或是完全主動

分離感(separation) 關心人死亡後會到哪裡?如「在樹上」、「在地下」

不可逆性(irrevocability) 兒童認為死亡具有不可逆性(不可恢復性),或是死亡只 是暫時的現象,是可逆的(死後可以復活)

原因性(causality) 兒童認為導致死亡的原因分為外在因素,如槍殺;或是 內在因素,如心臟病;也有可能是包含二者

無機能性(dysfunctionality) 兒童對死後除了感覺之外,其他身體機能的想法,認為 完全無機能、或有、或部分機能

普遍性(universality) 兒童對於死亡必然性的想法,認為每個人都會死或是沒 有人會死或是有例外的

無知覺性(insensitivity) 兒童會認為人死後,原有的精神和感官的知覺,如作夢、

思考、感覺、聽等,會有、完全沒有、或部分有知覺。

外貌(appearance) 指兒童認為死者的外貌認為會和在世時相同或是和在世 時有所差異

擬人化(personification) 兒童會將對於「死亡」具體的解釋為「人」或是一個物

資料來源:「兒童對死亡的認知與情緒之研究-兒童死亡世界的話與畫」,林烝增,

1997,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

Hoffman 和 Strauss(1985)曾經以 3-5 歲的兒童為對象,並將 Kane 於 1979 年所發現的概念,再分為 5 個次概念,分別為不可避免性、最終性、致因性、

不可逆性、年老。Speece & Brent(1996)在探究死亡概念成分時,認為死亡 概念至少都包含了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無機能性(nonfunctionality)、

普遍性(universality)、原因性(casusality)。

Tamm 和 Granqvist(1995)從兒童畫中分析歸納出一個階層組織的範疇系 統,包含了三個主要範疇及 10 個次要範疇,其範疇如表 2-2:

表 2-2 兒童畫在死亡上的分類範疇

(Categorical system for classification of children’s drawings of death)

I.生物性死亡概念(biological death concept)

A. 暴力死亡(violent death)

B. 死亡的瞬間(moment of death)

C. 死亡的狀態(state of death)

II.心理上的死亡概念(psychological death concept)

D. 悲傷(sorrow)

E. 心裡意象(mental imageries)

F. 空洞(emptiness)

III.抽象的死亡概念(metaphysical death concept)

G. 隧道現象(tunnel phenomenon)

H. 死亡的神秘(mystery of death)

I. 擬人化(personification)

J. 天堂和地獄的知覺(perceptions of heaven and hell)

資料來源:”The mean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phenomenographic study of drawings,” By Tamm, M. E. & Granqvist, A. (1995), Death Studies, 19, p.209

國內學者對於死亡次概念的界定,蔡秀錦(1991)將死亡概念界定為必須 性、不可恢復性、停止性、普遍性、致因性等五個次概念。張淑美(1995)則 將死亡概念分成:不可逆性、無機能性、普遍性、原因性等四個次概念。莊雅 雲(2001)認為死亡概念應該含括不可恢復性、無功能性、普遍性、原因性及 死亡的判定五個次概念。曹純瓊(2005)依據幼兒發展的特徵,將幼兒死亡概 念分為:死亡發生的原因、不可逆性、不再具機能性、普遍性、死後世界等五 個次概念。陳淑霞(2005)歸納出幼兒死亡概念包含: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不 能復活、死亡原因、身體功能停止、死後世界和死後處理六項次概念。

林烝增(1997)以 19 位 9-11 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針對兒童的畫作進行 分析,發現兒童對於死亡概念的認知可分為「形而下」和「形而上」的死亡概

念二個層次,所謂「形而下」的概念指的是生物學、自然性的死亡,「形而上」

的概念則是偏於宗教性、神秘性的死亡概念,並分為九個次概念;在「形而下」

的死亡概念包括了:「每個人都會死」、「人死不能復活」、「人為什麼會死?自 然?宿命?」、「沒氣了,臉發白,一動也不動」等四個部分,「形而上」的概 念則有:「死是終點也是起點」、「死會被鬼差帶走」、「靈魂跑上跑下」、「死後 有另外的世界」、「閻羅王的審判鏡與功過簿」。

換言之,死亡概念是指個體了解死亡成立的條件和意義,以及人死後可能 會有的世界,或是面臨死亡時,本身以及周遭的親友產生之悲傷、沮喪的情緒 反應等。研究者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於死亡概念的研究和探討得知:死亡概念的 內容隨著研究方法或目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次概念,成熟而完整的死亡概 念,代表著個體能夠解釋死亡發生的原因為何(死亡的原因性)?,了解每一 個人都會死(普遍性),一旦死亡就會失去身體的各項機能(無機能性),也無 法重新復活(不可逆性),死後的世界因為不同的宗教信仰或是身處環境,也 會有不同的解釋和定義;生命的歷程涵蓋了生與死,個體能了解死亡是無法避 免,必須要面對的,也明白當死亡到來時,所帶給人悲傷、不愉快的感受(張 淑美,1997;余淑娟,2001;曹純瓊,2005)。

每一個概念的形成,皆有其階段和歷程,死亡概念代表了個體對於死亡的 認知、感受與態度;瞭解死亡概念的內涵後,緊接著要探討在兒童階段,孩子 對於死亡概念的理解和發展情況如何?是否具有某些階段性的發展?

二、 兒童死亡概念發展階段

兒童死亡概念的建立,對於未來的價值觀,具有深刻的影響(陳芳智譯,

1993),各種概念都有其發展的歷程與階段,死亡概念亦然。兒童死亡概念發 展相關文獻始於 1948 年 Nagy 提出的三階段之說,根據 Nagy 的說法,兒童死

亡概念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三至五歲的階段,此階段否認死亡是一定和 最終的過程,認為死亡會隨著環境不同,改變其存在的方式,是暫時、可逆的,

並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區 別 ; 第 二 階 段 則 為 五 至 九 歲 階 段 , 此 階 段 為 擬 人 化

(personification)階段,將死亡當成一個人,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認 為人的死亡是因為被死亡先生帶走,並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認為死亡是可以避 免的;第三階段則是九歲以上,屬於死亡概念成熟階段,認為死亡具有真實性、

不可避免性以及普遍性。兒童對於死亡的認知大多是在 5-9 歲逐漸發展的,許 多研究指出,兒童通常在 3-4 歲了解死亡是一種變化,5-6 歲時才有較成熟的 概念,大約到 9-10 歲對於死亡所有要素才會有全盤性的了解;Mark Speece 對 1-3 歲的小孩進行死亡經驗的研究,發現在此年齡擁有死亡的經歷(包含了對 於祖父母、親人、鄰居,或是非人類的寵物、植物死亡等)的孩童,具有相當 高的比例,他們並會將其對於死亡的體驗和他們理解的生活世界相結合(黃雅 文等譯,2006)。

Stambrook 和 Parker 依據相關研究,將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階段分為四階 段(引自黃雅琪,2004):

(一)三歲以下

六個月大的嬰兒在進行躲貓貓或是物體恆存遊戲時,其實已經具備對於 死亡的先備概念,幼兒開始產生分離焦慮時,是最早了解死亡的時期,因此,

三歲以下幼兒對於死亡已經具備初步概念和知覺。

(二)三至五歲

此階段的兒童認為死亡是暫時的、可逆的和部分功能喪失的,對於死亡 的普遍性、終止性及無機能性上無法了解,將死亡認知為一種分離或是離開,

此階段的兒童認為死亡是暫時的、可逆的和部分功能喪失的,對於死亡 的普遍性、終止性及無機能性上無法了解,將死亡認知為一種分離或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