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照片 4- 6 心情小站

照片 4-5 情緒圖卡 照片 4-6 心情小站

在複述「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的故事內容後,老師以投影片的方式,介 紹喪禮儀式或是使用的物品,讓幼兒能夠認識和瞭解人過世之後,可能進行的 喪葬儀式和使用的物品。

C10:那是人死掉以後,要放進去的盒子(棺材)。(觀察 961213)

蕙師:「這個是麻衣,當有親人過世的時候,家裡的子女就會穿著這 個…。」

C:「麻衣。」(觀察 961213)

在介紹的過程中,幼兒能講述自己曾經見過的物品或是參與過的儀式,

對於自己不知道或是沒看過的物品,則會跟著老師說一次該物品的名稱,並聆 聽老師解釋該物品的用途。研究者發現,幼兒對於喪葬禮儀和相關物品的介 紹,並沒有產生恐懼的想法,只是將其視為一種新的知識和體驗,與學習一般 的知識並沒有什麼差別;由此顯示,成人將死亡的相關儀式視為一種禁忌,因 為害怕幼兒覺得恐懼,而不去向幼兒提及,其實是沒有必要的,相反的,如果 能夠以幼兒能理解的方式,介紹相關的儀式,反而能使幼兒以正向的態度面對 死亡。

3.教學後的省思與檢討

(1)課程進行時,幼兒的秩序和專心度有顯著提升

在第三階段的死亡教育主題活動中,研究者發現幼兒在聆聽小蕙老師講 故事的專注力有明顯的進步,當老師在講故事時,幼兒都能專注的注視著老 師,也安靜的聆聽。

「我也有發現,最近在講故事的時候,他們比較不會動來動去,

聽故事的時候也習慣安靜的聆聽,比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多。」(討 論 961205)

針對此點,研究者於教學後與小蕙老師進行討論時,小蕙老師也發現幼 兒的轉變,他表示當幼兒能夠專注的聆聽故事,在重述故事或是進行故事內容 的討論時,幼兒的印象會特別深刻,反應也比較好,比較不容易分心;分析幼 兒上課秩序改善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經過老師的的不斷提醒,以及兩個月的課 程實施後,幼兒逐漸瞭解聽故事時該遵守的常規。幼兒與小蕙老師之間也逐漸 有了默契,幼兒比較知道老師的期待,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保持良好的秩序。

(2)分享活動仍須再加強

分享活動的進行,主要是希望幼兒可以透過分享,聆聽他人的想法,也 增進幼兒對於概念的認知和澄清(省思 961129),在 11 月 29 日「愛心樹」活 動的分享中,研究者觀察幼兒的分享情況並不是很好,當有幼兒在分享自己的 作品時,其他幼兒還是一樣的各作各的事情,因此,小蕙老師在進行了約 5 分鐘之後,停止了活動,請幼兒重新坐好,並且發回卡片,請幼兒重新分享,

第二次分享時,為了確認幼兒有確實聆聽別人的分享,每位幼兒分享完後,會 詢問其他幼兒有沒有聽到,並請其他的幼兒覆述一次(觀察 961129)。

研究者針對幼兒的分享情況與小蕙老師共同檢討,小蕙老師表示,目前 班上進行分享的模式,其實都是先完成先分享,最後再集合大家一起分享一 次,不過,班上的幼兒似乎對別人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聆聽他人分享的習慣,

的確還需要培養,此外,班上幼兒沒有等待和輪流發表的習慣,耐性也不足;

不過,小蕙老師認為,分享活動對於幼兒的學習,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會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或是下次有延伸活動時,加強引導幼兒分享活動的秩序,建 立尊重與聆聽他人想法的習慣。在「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的導讀與討論活動中,

C1、C8、C11、C12 四位幼兒邊聊天邊做自己的事,並沒有專心聆聽和參與討 論,小蕙老師暫時停止討論,並針對四位幼兒之行為予以指正,請他們要尊重 他人的發言,並請四位幼兒向全班的幼兒道歉(觀察 961213);透過這樣引導 的方式,在之後進行類似活動時,幼兒的專注情況獲得明顯改善。

(3)創作方式和材料缺乏多樣性

幼兒是透過操作和和環境的互動,建構自身之知識和感受,透過多樣性 的創造方式和素材,能夠提供幼兒不同的體驗,也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想像 力;如果能提供幼兒大量的且多樣化的素材和時間,幼兒會以自己的方式表達 自己的想法和概念(Beaty,1996/陳鳳娟譯,2000)。然而,在本次的延伸活動 過程中,幼兒只是以彩色筆進行繪畫活動,並未加入其他的素材,研究者發現 幼兒在作畫時,只是隨手塗鴉,似乎並沒有經過什麼思考,作畫歷程中,幼兒 似乎並不是很感興趣,例如 C3 在繪畫寵物的歷程中,一直在教室中遊走,看 別人畫圖,但自己卻不是很想畫,畫的很少;C7 則大約 3 分鐘,就畫好了一 張卡片,接著開始跟 C11 聊天(觀察 961213)。研究者針對幼兒在繪畫活動中 的反應行為,研判可能是因為幼兒對於繪畫活動的興趣不高,也可能是由於素 材本身較為單調,缺乏變化性(省思 961213)。針對上述觀察的情況,與小蕙 老師進行討論,小蕙老師同意適當的引導以及多樣化的素材,可以提升幼兒對 於繪畫的興趣,並認同增加素材的多樣性和變化,可以讓幼兒有多方面的嘗 試,並提高其創作興趣。

(4)活動缺乏完整性的結尾

完整的學習活動包含開始的動機引導和最後的經驗或作品分享,不過,

研究者觀察多次的活動之後發現,每次繪本活動的結束,小蕙老師並沒有具體 的讓幼兒知道活動要結束了,或是將整個活動歷程作個完整性的結尾;以「情 緒大考驗」的活動為例,活動的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有的幼兒還在活動室 進行自己心情圖卡的挑選,有的卻已經到廁所或是另外一間上課的教室了,教 學活動是零散草率的結束(觀察 961204)。

研究者針對教學活動是否該有個完整性結束與小蕙老師進行討論,小蕙 老師表示因為時間掌控上不易,所以忽略了收尾這個部分。

「有時在進行活動時,為了想趕快在時間內,將當日的課程進 行結束,所以,會忽略到某些的部分,不過,也對!如果,把他們集 合,作最後的結束,對於活動的完整性,應該是比較好一點!」(討 論 961205)。

不過,小蕙認同將活動作個完整的結束的確有其必要性,因此,決定在 往後進行活動時,在活動結束時,會簡單的針對當天活動回顧統整,以作為活 動的結束,同時也會明確的告知幼兒當天活動到此為止,再一起進行下一個活 動,避免有些幼兒還在進行活動,有些卻已經離開教室的混亂情況。

(5)幼兒死亡概念發展的情形

親友死亡的主題所使用的繪本共有三本繪本,隱含的死亡概念包含了:

死亡的原因性、不可逆性、死後的世界、情緒的抒發與表達、死亡的相關儀式 的認識。在這一個主題的教學活動歷程中,研究者發現,也許是台灣傳統文化 的影響,成人對於幼兒並不會特意去解釋或是說明喪葬儀式或是相關的用品,

因此幼兒對於這個部分的認知其實非常有限,教師以投影片在說明和解釋各種 喪葬禮儀和相關物品時,幼兒流露出覺得很新鮮和好奇的表情,對於教師所說 出的名稱一一的覆述,並仔細的聆聽;在所有介紹的儀式和相關物品中,幼兒 最有印象的是「棺材」,可能跟「爺爺有沒有穿西裝」一書中講述葬禮儀式時,

曾經描述抬棺和下葬的過程,讓幼兒對棺材印象深刻。研究者同時發現,雖然 這些喪葬儀式對於幼兒是陌生的,但是,在教師解釋說明的歷程裡,幼兒並沒 有感到害怕或是驚慌的感覺,只是很專心的聽老師的介紹和說明,這與幼兒接 觸其他新事物的反應並無差異,一般成人在講述死亡的相關話題時,常因擔心 幼兒恐懼而語多保留,其實幼兒對於死亡或許並不會感到恐懼不安,擔心對於 幼兒造成不良的影響,或許只是成人預設的想法。

此外,Nagy(1948)以及Stambrook和Parker(1987)對於兒童死亡概念的 發展階段,曾提及幼兒會將死亡擬人化,或認為死亡是所謂的死亡先生

(Death-man),將人帶走所造成的;在「好好的哭吧」一書的討論活動中,多 位幼兒對於死神的長相都有許多的想像和描述。

C13:「黑黑的。」

C12:「鼻子尖尖的。」

C10:「老老的。」(觀察961129)

不過,在課程後,C9 亦曾經向研究者表示,他並不覺得有死神,因為他 沒有看到過,顯示即使年齡相近,但幼兒對於死亡的看法仍具有個別上的差異。

C9:「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應該是沒有死神的」

研:「為什麼?」

C9:「我不知道」

研:「你可以想一想啊!」

C9:「因為我都沒有看過,所以我覺得是沒有的。」

(四) 悲傷經歷與情緒的處理

最後階段的繪本教學活動,主題為悲傷經歷與情緒表達與抒發,希望透過 相關的繪本教學活動,讓幼兒瞭解死亡的原因與歷程以及可能產生的悲傷心 情,學習情緒表達與抒發的方式;針對教學主題所選擇的繪本是「獾的禮物」、

「阿讓的氣球」、「跟爺爺說再見」。

本主題的的教學活動分為成六次進行,每本繪本進行二次的教學活動,一 次為導讀與討論,一次則為教學延伸活動。「獾的禮物」導讀與討論活動為 12 月 18 日,活動時間為 40 分鐘,教學延伸活動為 12 月 19 日,活動時間為 40 分鐘;「阿讓的氣球」的繪本導讀與討論進行於 12 月 25 日,活動時間約 45 分鐘,教學延伸活動為 12 月 27 日,活動時間為 60 分鐘;「跟爺爺說再見」導 讀活動為 97 年 1 月 3 日,活動時間為 30 分鐘,教學延伸活動為 97 年 1 月 10 日,活動時間為 40 分鐘。

1.繪本導讀與討論

據小蕙老師表示,幼兒是有能力可以進行扮演活動,只是對於故事內容熟悉度 不足及幼兒本身的角色扮演經驗較少(討論 961219);因此,藉由多提供相關

據小蕙老師表示,幼兒是有能力可以進行扮演活動,只是對於故事內容熟悉度 不足及幼兒本身的角色扮演經驗較少(討論 961219);因此,藉由多提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