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全球化的批判與再思

科技與交通的革新,經濟資本的快速流通,人與人的生活世界不論是空間 或時間彷彿都受到了全球化的壓縮,全球化所帶來生活中的便利是最顯而易見 的改變,然而,多面向轉變才是全球化的真實樣貌,這些改變不盡然皆是有利 的。全球化使空間場域進行重組,共享空間的變化使人們感受到新的壓力,全 球化的世界也並未使所有人受益,因此,面對全球化人們不再欣然接受,取而 代之的是反思全球化所帶來的問題與不安。

壹、全球化的不確定性 一、全球化的懷疑論觀點

全球化是一長期發展且多元面向的進程,在 1990 年代後全球化縱使以一種 快速襲來的勢力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論述,然而對某些學者來說,全球化的理解 不過是過度被渲染與誇大後的偽議題(劉育忠,2009)。學者 Giddens 將此一觀 點稱為「全球化懷疑論者」。Giddens 認為懷疑論者主要在辯論全球化並非一新 興議題,其本質十九世紀末期全球所發生的現象重述,然而近代「全球化基進 論者」對全球化議題的論述多已然接受全球化的現實,其主張在於全球化後果 的展現與人類所面臨的問題(黃瑞祺編,2005)。

懷疑論者將當代全球化視為過去全球化的延續並具有濃烈的古典馬克思主 義意識,他們宣稱市場機制並非全然的全球化,發達的金融市場僅在富裕國家 中。Gordon 則批評懷疑論者認為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產生的「終點」而未將全球 化認知為一變動之過程,Giddens 則同樣站在相對懷疑論者的角度,認為當代全 球化所帶給人們的是全新的經驗,全球化的多元影響與滲入已非化約為單純的 經濟面向可以理解的(黃瑞祺編,2005);Harvey 在其著作《後現代性狀況》中

將資本主義的新型態稱為「彈性的後現代」(flexible postmodernity),也就是全 球化是重新演繹了資本主義,其特徵是高度地時空壓縮,如通訊科技設備使資 本主義更具彈性(Harvey,1989)。在此觀點上,Giddens 也認為推動全球化的 最重要動力即來自通訊技術的革命,這也是他認為全球化不再是以古典馬克思 主義可理解的形式,時空的變化所帶來的全面性影響乃至個人到國家(黃瑞祺 編,2005)。另外,Shaw 則將全球化進程歸因於二十世紀初的政治性動力,透 過國家的戰爭與革命擾動了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歷史脈絡,尤其是國家性組織的 產生造就了二十世紀結構性的變化。從上述對全球化的推動來源,應是由多個 且不同面向所發動,而非僅僅是經濟上資本的改變(引自劉育忠,2009)。

Nash 在其著作《全球化、政治與權力:政治社會學分析》(林庭瑤譯,2004)

中以 Giddens 與 Beck 視為全球化即現代化的代表學者。不同於馬克思主義的經 濟化約論,他們以多元因果解釋全球化,其中 Giddens 將全球化造就的現代性 動力解釋為抽離機制6(disembedding mechanisms)運作之結果。時空的延展與 改變可以將社會活動與地方性脈絡抽離而不受時空限制在其他場域重組,這也 是馬克思主義較難解釋全球化後的社會現象。時空延展的幅度因著科技發展將 越來越驚人,交通的變革已非關鍵,資訊與網路的傳遞更能印證 Giddens 的推 論,如同 Bauman 認為在移動的科技因素中,資訊傳送幾乎不需要物體移動的 物理特性而扮演關鍵角色(張君玫譯,2001)。當 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網 路的串連所帶來的資訊交流逐漸形成一龐大的數據後,對個人的反身性思考使 得現代性更為極端化。若要了解全球化與個人的關係 Giddens 曾說:「全球化的 影響力深深地入侵自我的反思計畫,相對的,自我實現也會反過來影響全球化 的策略」(林庭瑤譯,2004)。

6 Giddens 將抽離機制的討論主要區分兩類,一是貨幣與商品交換的象徵標記(symbolic tokens);

另一個則是以技術知識整合物質資源與社會環境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

Beck 與 Giddens 同樣地認為我們所身處的全球化時代是在反思現代性而非 後現代,然而 Beck 則提出「風險社會」(risk society)理論描述全球化社會,在 全球化的連結下,人為風險無所不在,不論在數量或是規模上都超越過去,而 風險也多是跨國性的,風險的產生也跳脫時空限制,因此只要全球化是現代性 反思的就會產生全球性風險(孫治本譯,1999)。

對全球化的再思若只是將「全球化」視為邁向「全球化」結果的過程似乎 不足以解釋為何會造就全球化,為了要解釋全球化應從全球化的現象進行描繪 與勾勒,不論是全球化的現代性思考或是風險的全球化,這似乎隱含了全球化 本身同時具有過程與結果的矛盾本質,此一矛盾性也展現在「反全球化」或批 判全球化的論述上(Rosenberg,2000)。

二、反全球化意識形成

1999 年世界貿易組織於西雅圖召開(WTO)部長級會議,各國代表正磨刀 霍霍將自由市場推向全球無邊際的同時,場外一股反全球化的聲音已吸引全球 目光(周和君譯,2007)。這場西雅圖反全球化運動成功地阻擋了當時自由市場 的擴大,將反全球化論述激烈而戲劇性地成為言論場域的要角,其後在世界各 地的重要國際組織會議反全球化人士與組織從未缺席,遍地開花的反全球化運 動使一般民眾開始吸納其論述與觀點。

從西雅圖反全球化運動的立場,鮮明地展現出對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的不 安與不信任,這來自於世界貿易組織所代表的資本主義擴張,一股強大的新帝 國主義將使許多國家「第三世界化」,貧富差距的拉大成為跨國的趨勢,

Wallerstein 的世界體系分析儼然已成現實,除了反全球資本主義論述外,這些 參與反全球化運動的組織或代表同時也表白了其無政府主義、環境主義、勞工 保障等多元思想。反全球化運動能成為論述來自本身的全球化經驗,也就是反

全球化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部分(黃瑞祺編,2005)。全球化若象徵的是全球資 本主義、美國霸權主義、西方中心文化等思想,那麼反全球化就是代表著因全 球化而未能受益或反而受害的聲音。當全球化成為一種進步主義的代名詞時,

各國無不想乘著全球化的步伐搭上前進的快車成為「開發國家」之林,然而這 是一股由上而下的力量,感受與經驗著實際生活痛苦的卻是因為全球化所遺忘 的人們或環境,那麼反全球化就是由下而上透過全球化來對抗全球化的勢力。

受到反全球化的撞擊,跨國性的國際組織對全球化問題也看似積極因應,

2000 年 9 月聯合國大會通過「千禧年宣言」(Millennium Declaration),當時 189 國領袖宣示將共同解決貧窮、飢餓、文盲、疾病、性別歧視、環境破壞等問題,

更重申維護與實踐《聯合國憲章》。此外,聯合國亦特別重視因全球化所遭受的 不平等現象與開發中國家之問題強調應給予援助與支持(引自杜文苓、李翰林,

2008)。永續發展的關注除了在國際組織中日益重要外,跨國企業也為了避免反 全球化運動的衝擊而面對永續經營的課題,尤其在全球化資本的推動下,跨國 企業也不再僅以歐美國家為主要訴求對象,亞洲及非洲等國家市場的擴大使得 跨 國 企業 必 須建 立新政 策 ,或 更 重視 「企業 社 會責 任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郭實渝,2007)。反全球化運動使我們面對全球化成為可 以進行反思的言說場域,不論是官方國際組織或是跨國企業都似乎正面地將其 納為系統中,正如前述討論全球化本身的矛盾性,反全球化也透過其自身的追 求成為全球化的矛盾體現。

三、全球化的國際限制與想像

全球化所帶來的跨國性國際組織或國與國間的合作,逐漸形成國際建制,

卻可隱約察覺國際建制仍不脫主權國家的權力與影響,兩股力量的相互拉扯使 得「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間有著曖昧不明的地帶。1990 年代後身為超國

家組織象徵的聯合國逐漸對全球治理有了更清晰的概念與意象,聯合國「全球 治理委員會」將全球治理的概念清楚地描繪出來:「過去所認為的治理僅限於國 家政府間的官方關係,然而當代全球治理除了國家外還必須納入全球性非政府 組織、公民行動、多國企業與全球資本市場等」(張亞中,2001)。

全球治理的主體隨著全球化進程從過去的民族國家轉變成各國政府與跨國 性非政府組織乃至全球公民行動者,然而,全球治理中的國家概念仍有著三種 不同的論述相互碰撞。超國家論者認為因為全球化的吸納與滲透,國家權力已 經大幅削弱,主權國家對於社會經濟的作為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又科技與金融 體系的全球化將國家拉進全球資本市場中,尤其在蘇聯解體之後,所謂社會主 義國家紛紛改變其經濟政策,如中國、越南等,顯見國家也難以抵抗自由市場 的力量;然而,懷疑論者如 Hirst 和 Thompson(1999)將全球化視為一種迷思,

國際間的運作與國際建制仍是以國家為主體,縱使國家權力不若以往,但仍具 有重要勢力,其檢視各個國際建制仍是以國家為組成核心,如世界銀行、國際 貨幣基金會等。縱使全球經濟的整合程度乃至歐美地區以外的國家也逐漸吸納 為全球資本市場範疇,但國際政治中建構主義觀點似乎仍支持懷疑論的國家立 場,以 2014 年烏克蘭危機事件即可鮮明地感受到國家運作的力量(俄羅斯與美 國)高於跨國性國際建制的權力(聯合國與歐盟)。

Beck 則將國家比喻為貨櫃,說明過去建構社會的範圍來自國家統治的領土

Beck 則將國家比喻為貨櫃,說明過去建構社會的範圍來自國家統治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