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以質性研究為主輔以部分量化內容,希望藉由此 研究增進研究者身為教師所面對的教學問題,並透過批判思考教學方案設計跳 脫既有的教學窠臼,對未來教學提供可運用之方向。然而,在教學實務的個人 經驗與客觀環境的條件下,不論是教學時數、學生條件及資源運用等因素的影 響,研究執行仍有其限制,就本研究範圍與限制的內容分述如下:

壹、課程內容方面

本研究以高中公民與社會選修課程中的全球議題,實施批判思考教學方案,

以探究高中教學階段批判思考教學適用之情形。由於全球教育議題部分在課程 綱要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皆有涉略,在選修課程的內容中,主要從國際關係 與全球和平以及世界主要政治意識型態等兩大部分探討全球議題。前者從國際 關係的形成、政治結盟、經濟與資源衝突、文明差異到世界安全等議題,在了 解國際互動的歷程就可以挖掘背後意識型態的作用;而後者談到了主要政治意 識型態,包含了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與第三條路等政治 意識型態,雖稱之為政治意識型態,但國家領導者所持之意識型態影響層面是 全面且廣泛的,不僅在政治層面也會輻射到社會層面與經濟層面等。從這兩部 分探討並進行批判思考教學具有深刻且脈絡性的意義,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 習歷程的發展已有基礎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我國在國際互動與世界意識型態的 影響下,導致學生們習以為常地接受全球化思想,而缺乏批判思考的反思與判 斷。

另外,在選擇課程的客觀限制上,由於研究者本身的教學年段為高三,故 僅能就公民與社會選修課程內容之主題二「國際關係與和平安全」和主題三「世

界主要政治意識型態」為教學概念主軸。選擇高三選修課程目的除了全球教育 議題的課綱適用外,在學校教學時數上,本研究實施之學校,高三公民與社會 課程社會組每周四節課(含一節輔導課),因此時間上較能彈性運用。另外,配 合學校教材內容,以 103 學年度學校選用之三民版課本為主要參考教科書,輔 以其他版本與研究者蒐集之相關資料內容,因此全球教育議題批判思考教學方 案的實施僅能就相關課程範圍進行探討。

貳、參與學生方面

本研究之參與研究者為研究者任教之學生,由於班級安排與研究者教學時 數上的限制,研究者選擇高三所任教之三個班級進行全球教育議題批判思考教 學方案之實施。由於行動研究之進行需有反覆實施與修正之歷程,因此在有限 的課程與班級數內,兩個不同的教學方案將個別對個班級進行實作,以取得研 究資料。然而,依據研究者經驗,本研究實施時間為高三學科能力測驗放榜之 後,該階段學生多數為準備推甄申請大學等相關事務,又學校各處室為幫助學 生面試等各式講座舉辦可能影響學生正式課程的學習情況,學生也往往缺席而 未能參與課程內容,因此,就研究分析上將以全程參與全球議題之批判思考教 學實施的學生做為主要研究對象。

参、研究者方面

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方案之執行者,同時身兼教室觀察者的身分,從教學 方案設計、實踐教學內容、觀察學生學習反應並記錄蒐集實施資料,研究者可 能力有未逮之處,也無法面面俱到,但希望透過以下方式盡可能做到資料蒐集 的完整性,以增進研究結果之發現。首先,每節課程將以錄音或錄影方式進行 教學後反思,為避免記憶佚失並於教學後撰寫教師札記;其次,學習單與作業

單回收後定期批改,並檢視學生學習資料與筆記抽查,針對學生回饋內容進行 非正式訪談以累積研究資料;最後,邀請同校教師擔任協同研究者,透過協同 研究者以多面向觀察教學方案實施過程並給予建議與回饋。

肆、研究方法與設計方面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此研究方法重視教學實務的歷程,研究者從發現 教學問題開始,設計教學方案、發展教學策略與評量工具、實際操作教學方案、

學生學習與課堂回饋到發現新問題,再進行修正後實施,並反覆不斷的研究歷 程,但礙於研究者的教學實務限制,如時間、課程進度、學校安排等條件,並 無法讓研究者可以無限制地反覆實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亦有難以完全控制的環 境因素與場域關係。因此,在這樣的限制與範圍之下,本研究採用兩個不同的 主題進行全球教育議題批判思考教學方案並進行三次施作,每次實施後進行反 省和修正,作為下次實踐教學方案的參考依據,透過有限度的反覆施作與修正 歷程,以期達到資料飽和之需求進行後續分析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