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共各級領導人對「國家新安全觀」之講話內容統計

第三節 「六方會談」的背景與運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運用「均勢戰略」提高中共的國際地位,以及採取「現實主義」的 觀點來推動其所謂的國際新秩序 91

中共認為在多極的世界格局當中,大國關係即為世界格局的基 礎,各主要強國若能維持「均勢平衡」,則國際間的穩定與和平即能確 保 92。故中共在力促東北亞地區各國改善雙邊與多邊關係的同時,亦 積極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此種作法除確保中 共持續主導東北亞地區的角色、地位與能力外,也保證美國在本地區 作為的不致脫軌,中共此種利用其大國本身地位的影響力,將本地區 的利益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掛鉤的「連帶效應」,擴大了區域性組織的功 能,也令美國投鼠忌器,得以有效制衡美國在本地區勢力的茁壯發 展 93,乃至於對本地區的主導能力了。

第三節 「六方會談」的背景與運作

冷戰結束後,隨著前蘇聯與東歐國家的瓦解,單極化世界成型,

美國超級強國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內幾無任何國家得以挑戰,而美國 也樂於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持續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經濟力量恣意 於全球部署其自稱捍衛國家安全戰略的戰力。由美國歷年有關東亞安 全的報告中,皆提到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不被任何國家 和勢力所挑戰,係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核心利益。因此美國在東北亞 區域戰略上,繼續維持冷戰時期建立的美日、美韓同盟架構,除確保 上兩國家不致出現脫離其掌握的局面外,亦藉上兩國家之力跨足亞洲 事務,主導亞太情勢,另也持續其冷戰時期防堵思維的落實,不僅防 堵俄羅斯,即連中共也在其算計之中;美國就在這種戰略指導下,以 美日、美韓同盟為基礎,加強與本地區各國的交往與合作,同時在合

91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 1 卷第 3 期,1999 年 7 月,頁 10-12。

92 俞邃,「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若干問題探討」,『現代國際關係』第 2 期,1998 年 2 月,頁 41-44。

93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 43 卷第 1 期,2004 年 1、2 月,頁 118-1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作的另一面,也能見到維護其國家利益而採行防範、牽制與威懾的潛 在意涵。

面對冷戰後的美國亞太戰略,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溫政權已能 有效因應調整,除延續鄧、江時期的外交策略作為外,也積極結合國 際新情勢的變化,努力尋求自我定位;雖然基本上其戰略方針仍是「韜 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有所作為」,但崛起中的中共,一旦面 臨挑戰美國霸權主義時,此時若再加上北韓的攪局,不安的情況將日 益加深。此點可由一直以來即為世界關注的火藥庫─朝鮮半島的安全 情勢中得悉。冷戰時期因為兩極的對立,朝鮮半島南北韓的格局無可 非議,也因國際數強的相爭,使該地區一直是戰爭爆發的潛在引爆衝 突點,成為兩極對立下重要的橋頭堡之一 94。冷戰結束後,國際環境 日趨平和,未料朝鮮半島卻在各強權國家的堅持下,不但未能消弭爭 議,使衝突問題單純化,反而因為北韓的擁核,更加激化了本地區的 矛盾,甚至將此紛擾擴及整個東北亞地區;複雜性增加了,影響的國 家多了,自然也就增加和平解決的難度了。透由不同形態多邊合作機 制的努力,力求消弭朝鮮半島核危機所帶來複雜的東北亞安全問 題 95,係本地區各國家普遍的願望,在此背景下四邊會談、三方會談 最後到六方會談於焉產生 96,分述如後:

壹、四邊會談:

四邊會談係由韓戰四個主要交戰國:中共、美國及南、北韓所組 成的多邊對話機制。主要目的是在終止當時形式上仍存在的南北韓交 戰狀態,欲以永久的和平條約取代 1953 年簽定的停戰協定,並藉由四 邊會談的進行來建構信心的對話機制,以期最終達到朝鮮半島永久和 平,並結束目前無戰無和(No War-No Peace)的局面。四邊會談的構 想最初係由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於 1975 年聯合國

94 沈明室,「南韓總統選舉後的東北亞區域安全」,青年日報,2002 年 12 月 30 日,版 3。

95 李明,「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與本區域安全」,朝鮮半島和波灣情勢發展與台灣安全的意義研討會論文集,國 立政治大學主辦,民國 92 年 2 月 21 日。

96 楊永明,「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國際事務首頁,http://140.112.2.84/~yang/Paper-ARF-0300.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 30 屆大會時所提出,他表示:「南韓與美國為使停戰協定繼續維持 效力,希望舉行包括南韓在內的停戰協定當事國舉行會談,藉以緩和 半島的緊張情勢 97。」

1984 年 1 月 11 日,北韓建議舉行美國及兩韓的三方會談,欲以 與美國達成「和平協議」(peace agreement)取代停戰協定,並期望與 南韓達成「互不侵犯宣言」(non-aggression declaration),惟遭致美國 與南韓的拒絕 98。1996 年南韓總統金泳三向美國要求召開包括美、中 與兩韓在內的四邊會談,並倡議簽訂南北韓和平協定,以彌補過去李 承晚因未參與停戰協定而遭北韓攻擊其政權合法性的窘境,建議旋獲 美國柯林頓總統支持,而中共方面則立即表示因擔憂北韓利益遭到切 割而願意參加,予以支持、俄羅斯要求其參與權不應被排除、日本則 表示不便介入,而北韓也極盡能事的迴避,最終在中共的威脅利誘下 才又重新接受。

四邊會談終於 1997 年 12 月召開第一次的協商會議,之後陸續又 召開了五次會議,雖達致成果極其有限,但仍有其貢獻。學者李明曾 對四邊會談的重要性發表看法,認為該會談的重要性在於:

一、南韓長久以來一直堅持兩韓關係的改善要先於美國與北韓的對 話。而四邊會談提出,明顯區隔美國與北韓間的雙邊對話,表 示南韓放棄其先前堅持「協調與平行」(harmony and parallel)

的聯繫戰略。

二、南北韓可以針對議程的設定個別表達意見,有助於瞭解彼此的 立場與想法。

三、四邊會談有利於北韓。經由會談過程達到四國的「交叉承認」

,由國際社會保證北韓政權的存續,並可自南韓獲得經濟援助 的保證。

97 “Statement by U.S.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Regarding the Korean Question at the 30th

U.N.G.A.,September 22,1975,” in Documents on Korean – American Relations : 1943-1976, ed. By Se-Jin Kim, Seoul :Research Center for Peace and Unification, 1976,pp.17-47.

98 Byung-Joon Ahn, “North Korea’s Proposal for a Tripartite Conference and Changes in Four Power Relations in Asia,” Korea and World Affairs,vol.8,no.1, Spring 1984,pp.17-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四、四邊會談可以成為討論朝鮮半島全面和平計畫的論壇 99。 雖然四邊會談並未達成任何協議,但學者柯薩(Ralph A.Cossa)

卻認為該會談實際上仍達成了幾項重要的目標,包括:

一、使停戰協定得到美國、南韓及中共的背書,在最終和平協議產 生之前持續有效。

二、美國藉此告知北韓,和平條約的簽訂不可能排除南韓。

三、提供兩韓直接接觸與交往的機會。

四、鼓勵中共在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100

而個人則認為四邊會談的召開除上開兩位學者的意見外,應仍有 以下兩個重要指標:一為確立各國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區域衝突的模 式,四邊會談也成為以會談協商方式解決東北亞安全問題的濫觴;二 係試探與會各國的態度與底限,使意見透明化,有利日後另類型式的 談判協商。

表 2-2 四邊會談進程統計一覽表

項 次 時 間 會 議 內 容 ( 結 果 )

第 一回 合 1997 年 12 月 9 至 10 日

會談進展有限,主要係受限於與北韓兩大主 張的堅持,四國同意於 1998 年 2 月中於北 京召開特別次級委員會,以預備第二回合會 談議程。

第 二回 合 1998 年 3 月 16 至 21 日

北韓拒絕南韓雙方成立聯合委員會實踐基 礎協定之提議。四國對於成立處理和談議程

(針對建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次委員會無 法形成共識。

第 三回 合 1998 年 10 月 21 至 24 日 四國同意成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與「緩 和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兩個次委員會。

第 四回 合 1999 年 1 月 18 至 22 日 兩個次委員會於 1 月 20 至 21 日進行有關其 運作程序及預備工作的討論。四國可以開始

99 李明,「朝鮮半島四邊會談的功能與限制」『亞洲研究』,第 150 期,2002 年 6 月 1 日,頁 44-46。

100 Ralph A.Cossa, “The Agreed Framework/KEDO and Four Party Talks : Status/Prospects and Relationship to the ROK’s Sunshine Policy,”Korea and World Affairs,vol.XXIII, no.1,Spring 1999,pp.45-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討論有關建立和平機制取代停戰協定,以降 低緊張對峙的具體步驟。

第 五回 合 1999 年 4 月 24 至 27 日

兩個次委員會於 4 月 25 至 26 日進行工作會 議。北韓仍堅持美國撤軍以及與美國簽訂和 平條約,並希望列入會談議程。南韓提議設 置信心建立措施,包括兩韓軍事高層之熱 線,及互派軍事演習觀察員。

第 六回 合 1999 年 8 月 5 至 9 日 四邊會談再度因為北韓有關美國撤軍及與 美國簽訂和平條約的堅持而失敗。

資料來源:Tae-Hwan Kwak, “The Korean Peace Process : Prospects for Peace Regime Building after the Summi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9, no.1, 2000, pp.1-29;朱松柏,「南北韓新政府的統一政策及其進展」『問題與研究』第 38 卷第 11 期,1999 年 11 月,頁 19-29。

貳、三方會談:

由於四邊會談的結果不如預期,致自 1999 年迄 2003 年各國均未 再有所動作,及至 2003 年朝鮮半島爆發第二次核武危機。

2003 年 1 月 10 日北韓正式宣佈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並採 取一系列不冷靜的舉動,再加上美國堅持在處理北韓核武問題上的強 硬立場,透過和平對話解決北韓核武爭議的可能性逐漸渺茫,終於正 式引爆第二次的朝鮮半島核武危機。危機爆發後,由於雙方劍拔弩張,

情勢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危,美國總統布希只有將希望寄託在中共的 身上;在美方頻頻施壓及各方的引領冀盼之下,1 月下旬中共首度透

情勢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危,美國總統布希只有將希望寄託在中共的 身上;在美方頻頻施壓及各方的引領冀盼之下,1 月下旬中共首度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