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日本 俄羅斯與兩韓

第四節 文獻分析 壹、中共文獻檢閱

(Yossef Bodansky)

著,新新聞編譯小組

茲(Kenneth Waltz)

的新現實主義理論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確,對學者瞭解該會 談的背景及對東北亞 安全的前景展望甚具 參用價值。

致的混亂,將可能波及 中共;三為一旦北韓擁 有核武器將迫使韓國與 日本被迫發展核武,從 而破壞亞太地區的軍事 平衡。雖已能將重點列 出,惟偏重於防堵,忽 略積極性的企圖作為,

如藉助北韓問題鞏固其 東北亞地區新興強權的 戰略構想,係美中不足 處。

有關中共東北亞安全戰略研究、乃至於「六方會談」研究的文獻 與報告、著作均甚為豐富,但以「六方會談」的發展為基調來探研中 共東北亞安全戰略的專論卻不多見,甚至由雙邊、多邊關係及至多邊 機制的討論亦並非汗牛充棟;根據上述相關研究著作之檢閱,我們發 覺到無論是中共、美國、俄羅斯乃至日本的學者專家,幾乎皆見本位 主義,尤以中共學者最是易見,此點顯與國家教育與國情有關;當中 首推王逸舟所著作的「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與解釋」,

書中討論到中共外交的變化趨勢,以及中共在綜合安全與合作安全的 重要目標下,如何把握多邊外交契機的作為 31

就親美學者論述觀之,彼等認為美國在 911 後因『確保本土絕對 安全』戰略思維的形成,對全球安全威脅再一次做了周全嚴謹的評估,

並進一步加強對東北亞地區的爭奪與控制 32。我們發現美國一方面致 力於本地區前沿軍事部署的加強,提高對東北亞及其週邊地區的軍事 威懾與應變、干預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利用北韓核武問題有計畫的製 造地區的緊張與不安,以強化對日本及南韓的軍事控制。通過對北韓

31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與解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年。

32 江西元,「試析東北亞安全合作框架變化趨勢與特點」『國際觀察』,2003 年第 5 期,頁 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採行強硬、軟弱不一的政策,使北韓核武問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 散、將北韓列為「邪惡軸心」國家,並暗示可能對北韓動武等威懾性 舉措,在掌握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安全合作的主導權上與中共分庭抗 禮。此部分論述的重要代表著作主要係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歷年所研究的相關報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安全戰略」(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布里希 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所著「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Imperatives),麥克‧布朗(Michael E. Brown)

等人所著作的「中國崛起」(The Rise of China)等書籍與報告。

另就有關論著來看,中共有關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的專書主要包括 王傳劍著的「雙重規制:冷戰後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高連福的「東 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及陳峰君的「亞太大國與朝鮮半島」等。儘管都 在不同程度上或從不同角度論述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但大都從歷史、

大國關係與大國戰略的角度切入議題。以高連福的「東北亞國家對外 戰略」為例,論述重點係冷戰結束後地區內國家的對外戰略,且亦非 專門針對朝鮮半島戰略。至王傳劍的「雙重規制:冷戰後美國的朝鮮 半島政策」雖涉及冷戰後美國的朝鮮半島安全政策,但大部分內容圍 繞在美國冷戰後的全球戰略和東北亞地區戰略,安全機制的研究論述 則稍顯不足。

至有關六方會談與中共東北亞區域安全戰略方面之書籍,出版比 例略顯缺乏。惟在中共學者的期刊論文上,則有較多相關議題的討論。

例如,朱鋒的「中國的外交斡旋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時殷弘的「北 京六方會談與中共外交作為」、蔡建的「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有限作 用」、閻學通的「以實力地位看中國發展」等。

而在國內方面,僅有少部份的專書有所提及,如學者朱松柏所著

「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李明所著「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

等專書,始有論述分析相關議題。以李明的「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 亞安全」為例,側重於從南北韓政治、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冷戰後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北亞地區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國內著墨較深、較廣者仍源自學者的期 刊論文,如朱松柏的「北韓發展核武與東北亞區域安全」、李明的「中 共與南北韓關係及對朝鮮半島的影響」、邱坤玄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 半島的權力平衡」、劉德海的「北韓核武、六邊會談與中國大陸之角色」

等期刊論文,都有很詳盡地論述到六方會談的相關議題,並且分析中 共東北亞區域安全戰略是如何考量定位,扮演角色等。

另,分析「六方會談」中各組雙邊關係的互動與利益考量,證實 了北韓核武問題確實會影響美國與北韓及中共、南韓、日本、俄羅斯 等國之間的戰略競逐,這種既互相幫助又相互約制的戰略平衡關係,

使得東北亞地區安全合作的基本態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即有學 者、乃至本地區內的主體國家均表示應儘速建立一個屬於本地區的多 邊安全合作機制,多邊安全合作架構儼然已成為東北亞各國安全政策 的基本走向,只是各國加入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而已。僅列出相關重要 著作如后:

一、約瑟夫‧波丹斯基(Yossef Bodansky)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

「北韓危機」33

全書主要由四大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敍述韓戰結束前朝鮮 半島獨特的歷史。重點放在北韓的建立,金日成的竄起,蘇聯 控制的建立,以及韓戰的作用。第二部份包括北韓軍事力量的 發展。特別注意北韓戰爭觀念的發展,核武器和化學武器的發 展,北韓對南韓和美軍進行的戰爭方式。第三部份和第四部份 討論的內容是平壤現在的繼承問題,即金日成把權力移交給金 正日,會如何影響北韓發動一場可能的核戰爭。本書主要是對 一場新韓戰發生可能的發展,造成的影響,以及美國可能的選 擇進行評論。

二、秦亞青著,「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34

本書中分別針對霸權國利益與對外干預行為、國家利益的

33 約瑟夫‧波丹斯基(Yossef Bodansky)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北韓危機」,台北,新新聞出版社,1994 年。

34 秦亞青著,「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判定、霸權系統與霸權護持、全球層次的霸權護持、區域層次 上的霸權護持、霸權系統與國際系統的變化與霸權護持等方面 說明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寓意不外指稱美國因維護其霸權體 系而使得國際間頻於發生國際性大小不一的衝突,挑戰美國霸 權之潛在意涵,其理甚明矣。

三、高連福著,「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35

本書重點針對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進行分析,首先說明東 北亞地區是大國關注的「焦點」;近半個世紀以來,除了歐洲外,

其他大國都直接插手該地區事務。其次探討的是東北亞國家新 型的經濟增長模式發展,來探索其與朝鮮半島之間的關係,整 理出世界經濟發展的模式,在以經濟為基礎的前提下,說明東 北亞地區內各國對外戰略的考量與因應,以及彼此之間相互的 利得與利差。

四、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編,「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 構想」36

本書概括了冷戰結束後東北亞地區安全形勢的特點,說明 地區安全合作的基本狀況,分析了美國、俄羅斯、中共、日本、

南韓等相關國家的地區安全政策,以及上述國家內政界、學界 對未來地區安全合作機制的基本構想,並對構建地區安全合作 機制提供思考建議方向。

此外,由於東北亞地區的現況仍在不斷的變化,也有諸多的限 制,本文仍參照諸名家之論述精神,包括:丁樹範的「美國導彈防 衛與核武態勢評估對中國核武政策影響」、朱松柏的「北韓的飛彈外 交與亞太安全」、巨克毅、段念祖的「美軍武獲管理與複雜問題之決 策方式」、令孤衍「朝鮮半島的戲劇性變局」、李明「因應北韓核武 問題的首次六方會談」、李世傑「新國際核武秩序-從美國的核武戰

35 高連福著,「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年。

36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編,「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年 7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略看印度核試」、吳正偉「北韓與美國核子協議的演變」、程玉浩「當 前朝鮮半島勢之我見」、夏立平「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進程與東北亞 安全機制」等均有其參用之價值。

本文將綜理各家理論菁華,努力顧及每一層面的潛在問題及為 文寓意,改善缺失,俾得力求圓滿,針對中共於六方會談的種種作 法析論其東北亞安全戰略之施作與其發展走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