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圖像繪製與帝國統治

第三節 其他圖像與帝國治理

清帝國於版圖征服與擴張過程,一直是帝國拿來歌頌、誇耀帝國偉大的最 佳題材,所以相關的紀錄、史書不斷地被撰寫出來,紀念與頌揚它們的石碑、

地圖、雕刻、繪畫乃至詩詞歌賦等亦得以創製與流傳。每一幅圖像的產生,皆 與特定的歷史事件或武功征服的發生有所關聯,清帝國所繪製的有關臺灣的圖 像亦當如此。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圖像中必定具備幾個足以像徵臺灣的元素──

原住民、海疆等意象。

以下分別從《臺灣戰圖》與《晚清臺灣風俗圖》,這兩種與臺灣原住民有關 的圖像,藉由其製作梗概以及與其他相關圖像的比較,或可以窺知一二,進而 藉以觀察清帝國臺灣番人於圖像中的政治意涵與其發展變化,以及與晚明出版 文化的關係。

一、《平定臺灣戰圖》51

自明代以降,中國即有運用戰爭圖像來描繪軍功的傳統,此種發展到了清初 仍延續不衰。尤其在乾隆年間,幾次重要的軍事征伐,不但被製成一系列的銅版

48 戴逸主編,成崇德著,《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邊疆民族卷(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頁 185-187。

49 柯嬌燕, “The Qinglong Retrospect of the Chinese-MartialhanjunBanners,” in p. 64.

50 鄧津華,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p. 79.

51 該圖的命名並未統一,如(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命名為《平定臺灣圖》,中國歷史博物館 命名為《平定臺灣得勝圖》,日本町田市國際版畫美術館稱為《平定臺灣戰圖》等。而乾隆 年間製作此戰圖時,檔案史料中多以《臺灣戰圖》來稱之,故行文以此名之。

畫與御製詩文來象徵和紀念帝國偉業,52 更有「十全武功」的美稱。53 「十全武 經緯〉,《故宮學術季刊》25:2(2007.12),頁 163。

56 翁連溪,〈清代內府銅版畫刊刻述略〉,《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 年 4 期),頁 41-50。

圖稿樣是先由皇帝挑選八場戰役的險要地點,就近讓福康安在臺灣當地聘雇畫 工繪製而成:

大學士伯和,字寄欽差協辦大學士總督將軍公福、成都將軍參贊鄂、四川 總督李、四川總督成。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十九日奉上諭:此次福康安等帶 領官兵剿捕逆匪…卓福安康即將北路一帶官兵進剿打仗、破賊時所有險峻 要隘處所,如平林仔、小半天、集集埔、斗六門、水里社、水沙連、大里 杙、及道逆首林爽文被擒之老衢崎等處,即將地形山勢,即于臺灣選畫 工,詳悉各繪圖樣呈覽,以誌戰功。即日擒獲莊大田,其南路險要地方,

亦照此辦理。57

意即福康安先按乾隆皇指示,先進呈八個關於平定林爽文事件的戰地地形圖;

並告知其爾後事件平定後,其他戰況亦需作如此處理。

福康安在接到皇帝旨意後,馬上將其辦理情況奏報朝廷:

臣福康安接奉諭旨後,即在臺灣將各該處形勢、路徑繪出底稿,因彼處畫 工、裱匠均屬平常,是以待回至內地,另行繪畫裝潢,親帶至熱河呈覽。

此內嘉義縣城、斗六門、水沙連、大里杙、集集埔、小半天、老衢崎、琅 嶠八處,係蒙諭旨指出臣福康安所繪與臣等前進圖樣相同,臣福康安又於 八處之外,添畫興化店、大排竹、大埔林、攸武乃社、大武壠、牛庄、枋 寮及拿獲林爽文家屬之水里社等八處,共十六幅,謹一併呈覽,恭備聖明 揀擇,俟欽定後,臣等即遵旨於圖內粘貼領兵大員姓名,並摘敘畧節具 奏,俟御製詩發下後,再交如意館刊刻戰圖。又臣福康安尚繪有臺灣民番 風俗及花果草木圖共三冊,謹一併恭呈御覽,謹奏。58

根據福康安的奏摺,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有趣的線索,首先是福康安一共上呈 16 幅戰圖,與其爾後被清廷所選取製作的 12 幅臺灣戰圖銅版畫有十分密切的關聯 性。因福康安第一次呈獻宮廷的題材,大多都被選定作為日後戰圖與銅版畫的 主題,只有 1 幅水沙連被換下,第二次卻則僅有 3 幅獲選。59 其次是,在福康

57 乾隆 53 年(1788)2 月 19 日,〈廷寄福康安〉,收錄於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清代臺灣 檔案史料全編》第 8 冊,(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頁 1706。

58 乾隆 53 年(1788)8 月初 4 日,收錄於洪安全總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二)》,頁 1279-1281。

59 12 幅的臺灣戰圖銅版畫,每一幅上並無圖名,但各有其主題和乾隆御製詩於上,從第一幅至 第十二幅的主題分別是「諸羅解圍圖」、「斗六門之戰圖」、「大里杙之戰圖」、「小半天之戰 圖」、「集集埔之戰圖」、「老衢崎之戰圖」、「大埔林之戰圖」、「大武壠之戰圖」、「枋寮之戰 圖」、「生擒莊大田之戰圖」、「福康安返抵廈門」、「賜宴凱旋諸將圖」。見莊吉發,〈故宮檔案 與臺灣史研究〉,收錄於黃康顯主編,《近代臺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大 學,1987),頁 36-39。

安來臺平定事亂期間,亦曾有過一次的臺灣民番風俗與花果草木圖的繪製;由 此可知臺灣民番風俗圖應該有多幅,可惜今日已不復見福康安命人所繪之臺灣 民番風俗及花果草木圖。

以福康安所承辦的 16 幅戰圖為開端,自此拉開了爾後 12 幅臺灣戰圖銅版 畫的製作序幕。福康安上呈戰圖後,清宮內隨即有負責的畫工接手這批底稿,

他們一方面參考福康安上呈的奏摺,一方面也詢問海蘭察等參與戰事的將領的 意見,7 月時便將戰地形勢圖的圖樣重新畫過並呈覽,且已提及之後要送到如 意館去刊刻戰圖:

臣等遵旨將此次臺灣剿捕賊匪時,官兵奮勇攻撲並險峻要隘之嘉義縣城、

斗六門、水沙連、大里杙、小半天、集集埔及擒獲首逆林爽文、賊目莊大 田之老衢崎、琅嶠共八處,查對福康安歷次奏摺,並詢之海蘭察等,將各 該處形勢繪畫圖樣呈覽。再,圖內應鐫刻御製詩,謹查對詩本內,嘉義縣 城、斗六門、大里杙、小半天、老衢崎、琅嶠六處,俱奉有御製詩篇,謹 於圖內將詩題黏貼黃簽進呈。其水沙連、集集埔二處,未奉有御製詩,是 以圖內未經粘簽。應否俟福康安到日,將福康安所繪各圖核對比較,再行 請旨定奪,交如意館刊刻戰圖。謹奏。60

在福康安與朝廷內部先前往返的奏摺中,亦曾提及這批形勢圖的最後用途,是 要刊刻成戰圖。由此,我們似乎可以推測,「刻印成戰圖」大概是在作戰前就 已決定好的事實。並且,也可知道早在宮中底稿完成之前,乾隆皇帝早已寫好 其中 6 首詩御製詩與之相搭配。61 而之所以要將福康安原上呈的 16 幅《臺灣 戰圖》印製成銅版畫的目的,是因刷印銅版調度性相當地靈活,只要下回有所 需求,便能馬上讓銅版作再刷。而且銅版的印刷,不僅省卻乾隆皇帝每次審稿 樣的精力,更能進一步確保每一張成品都一模一樣地符合皇帝的需求,在往後 的每一次再刷都能維持原貌。因此,端看銅版畫戰圖的製作與否,就能直接反 映清帝國或者乾隆對此場戰役的重視程度。

60 乾隆 53 年(1788)7 月 14 日,收錄於北京市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張翔責任編輯,《清 代臺灣檔案史料全編》第 8 冊(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頁 1177-1178。

61 乾隆 53 年(1788)8 月初 6 日,「戰圖已有御製詩者,共六首:福康安奏大剿諸賊開通諸羅 改次諸羅縣名為嘉義詩一首;福康安奏報攻克斗六門詩一首;福康安奏攻大里杙詩一首;福 康安奏攻剿小半天詩一首;福康安奏生擒林爽文詩一首;福康安奏生擒莊大田一首。」見洪 安全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二)》,頁 1287。

在《臺灣戰圖》銅版畫的前置作業中,我們也能看到宮中負責的單位一邊

稿具有臺灣海疆的意象,因從「渡海凱旋」中的渡海畫面,更能貼近評定林爽 文事件與臺灣遠隔重洋的意象,或可說是乾隆帝想要強調的元素。67

《臺灣戰圖》很有可能大致依照《回部得勝圖》的賞賜原則分賞,就算有 些重臣日後恩寵不在,至少地方的督府衙門都會分到一份。而每一套戰圖在宮 中的陳設地點,也逐步隨日後其他戰圖的陳設清單而一併擴充,調整每套戰圖 的賞賜與陳設,使其全部同步的企圖與用心相當明顯。68

若果如此,《臺灣戰圖》被製成銅版畫戰圖的歷史定位,就不能只單被視 為是「十全武功」的插圖紀念品而已,應當看作是:清帝國有意利用此種文宣 來宣傳其臺灣治理的業績,且除了宣揚戰功與政績,透過餽贈與陳設,亦展現 了肯定本身工藝的自信與帝國的威望。

當中,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原住民並非是《臺灣戰圖》的主角,但其身影 卻屢屢出現於《臺灣戰圖》系列組圖中,不論是印製成銅板的 12 幅,或是最初 由福康安上奏的 16 幅,最具體者便是〈大武壠之戰〉和〈老衢崎之戰圖〉這兩 幅。此兩圖,圖上皆繪有原住民的聚落房舍與圍籬柵欄,屋外見有冠長羽頭 飾,上身赤裸,僅著獸皮短裙,手持刀劍、長矛或引弓做對外攻防狀,這些場 景與人物即是在呈現臺灣內山番社原住民協同清軍截堵林爽文、莊大田等亂賊 逃竄入山區的畫面。此外,畫面的文字敘述,亦摘引許多督戰將領奏報關於臺 灣原住民參與戰事。其用意除了描述臺灣原住民於此場戰役的貢獻外,或許也 旨在強調臺灣原住民得以服膺於大清帝國,並為己所用。

當時朝廷是採取招撫原住民的戰略,致使全臺番社幾乎皆為清軍所動員,

並於各地協助緝拿林爽文等朝廷要犯。又,我們可從福康安上奏的奏摺中發 現,清軍聯結原住民協同作戰的背後原因考量:

內山生番素不與外社相通,惟番社通事間往交易,林爽文滋事之初,即預 為逃竄地步,勾結生番往來稔熟……但內山路徑崎嶇,林深箐密,向來人 跡不到,軍行糧運跋涉維艱,與山外地方可以長驅深入者,情形實有不 同……臣現已尋覓熟諳番情通事前往剴切曉諭各社,該生番雖係化外之

內山生番素不與外社相通,惟番社通事間往交易,林爽文滋事之初,即預 為逃竄地步,勾結生番往來稔熟……但內山路徑崎嶇,林深箐密,向來人 跡不到,軍行糧運跋涉維艱,與山外地方可以長驅深入者,情形實有不 同……臣現已尋覓熟諳番情通事前往剴切曉諭各社,該生番雖係化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