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符碼在各版本之間的挪用、轉化與再造

第三章 圖像、文字與臺灣原住民形象

第三節 文化符碼在各版本之間的挪用、轉化與再造

在眾多有關清代臺灣原住民的風俗畫版本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發現各本畫 幅都具有相同的特定構圖結構,64 不論是在畫作內容,或是畫作風格與人物配置 的位置,上述各版本大體上均是如此,而此種特定構圖結構,筆者稱之為「符碼」。 也就是說,每一幅圖的主題都有其特定的符碼與之相配合,即使子目名稱略異與 繪製的時間各不相同,也不影響其符碼的特定樣式。以下試以〈社師〉的基本構 圖為例,闡述〈社師〉所代表的符碼。

圖 3-3-1 各本〈社師〉特定構圖結構

藉由圖 3-3-1 的比對,可以發現不論版本間繪製的時間早晚,各版本的畫工 在繪製子目名為「社師」/「教讀」此一主題時,均採取如下的構圖方式:在一茅 屋下,有一方桌,桌後坐一長者,應即是「社師」;桌前立一原住民童子,背對 老師,似乎正在默背詩文,另有三童子,或坐或立,或取書閱讀,或埋案伏首。

而屋外有二人,一人手中拿著書,一面交談,一面前來。此外,畫中的社師與原 住民學童皆是面對觀者的方向,此種視角的呈現,使得畫中的原住民成為被觀看 的群體,且不論各版的方向亦皆固定與相同。這種特定的構圖結構,即形成「社 師」此一主題的符碼與基本模式,畫工少有創新或突破,頂多僅於畫作背景稍作 修改或在人物表情等細節之處修飾而已。

「社師」符碼並非特異的存在,在眾多的清代原住民風俗畫中,幾乎每條子 目必有與之相搭配的特定符碼。且於前文中也曾提及:出現在巡視圖中的番人形 象與風俗主題,與《諸羅縣志》中的〈番俗圖〉,以及其後同樣身為御史六十七 所主導而生成的《番社采風圖》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妙;在現存各版的清代番人

64 一個特定的構圖結構可以是因為此作品的位置,屬意此作品的實際地點,以及要觀賞此作品 的角度等因素而成形,見阿爾柏斯著、石守謙譯,〈藝術是否歷史〉,收錄於康樂、黃進興主 編,《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頁305。

風俗畫中,也可以發現此種情形。原因在於,這些風俗畫工皆採取固定的子目與 特定的構圖模式。若我們以現存時間最早《諸羅縣志》的〈番俗圖〉作為清代臺 灣原住民風俗畫的母本,將之視為基本且原始的符碼,那麼以「採檳榔」/「猱採」

此一主題與子目為例,65 《諸羅縣志》〈番俗圖〉的原型骨架:多描繪原住民攀 爬椰子或檳榔樹採摘果實的景象(請參考圖 3-3-2),此種構圖方式、人物動作與 位置配置,大致皆為後來的版本所承繼下來,至少其風格和符碼並沒有相距甚遠。

圖 3-3-2 各版本之「採檳榔」符碼

其中,唯有內山本的〈猱採〉與其他版本差異過大,但仍可見內山本之畫工 將原始的「採檳榔」符碼挪移作其他主題:〈書塾〉與〈文身〉的背景之中,此 可從圖 3-3-3 得到明證。可見子目名稱略異與繪製的時間各不相同,也不影響其 符碼的特定樣式,畫工頂多於仿繪過程中增添或是挪移,抑或是更換背景。而背 景中的遠山、險峰、奇岩、飛瀑、急流、林徑,呈現出一種郊野荒外與人煙罕至 的感覺,這些背景元素只是綴景好讓觀者意識到此為原住民的生活空間。換句話 說,並不影響讀者對於畫作主體─即臺灣原住民的認知。

65 「採檳榔」/「猱採」此一主題與子目,在六十七的《圖考》中亦有所記載,稱之為「採實」: 檳榔高數丈,花細;實如青果,在葉下幹上,攢簇星布。椰樹幹葉亦似之,但其實大如瓜,中 有瓤,味香,白如雪、脆如梨,其液如酒,切片和檳榔啖之。六、七月熟,可採,番人騰越而 上,扳援蹻捷,名曰「猱採」。見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 叢第90種,1961),頁14。

圖 3-3-3 「採檳榔」之符碼分割移作內山本〈書塾〉與〈文身〉的背景 而此種部分背景遭到畫工挪移與複製之情形,事實上在內山本中最為常見,

在其它子目的圖像背景中,也可見到內山本畫工將其他各版本的背景或文化符碼 轉接與拼湊到內山本的圖幅之中。像是中研本與臺圖本的〈織布〉背景,便被轉 接成內山本的〈猱採〉的一部分。

圖 3-3-4 部分符碼挪移與複製之情形

事實上,若依基本構圖法來剖析內山本的〈猱採〉,從畫面正中央來看,觀 者一眼所看到此幅畫的重點應是在於屠牛或是襁兒,畫中攀爬樹枝的番人僅是配 角,然圖說與子目卻是強調「猱採」,此為圖與圖說的相互牴觸。而襁兒的形象 及構圖卻又與東寧本、北大本中〈織錦襁兒〉的「襁兒」構圖如出一轍,可見內 山本的畫工參考多本的風俗畫冊中的臺灣原住民形象,將之融雜一起,再繪成〈猱 採〉一圖。

圖 3-3-5 部分符碼挪移與複製之情形:「襁兒」

內山本的〈猱採〉圖說,如是說:「番性善緣木,穿藤、攀棘如履平地。梹 榔果實、番檨樹皆高尋丈,採摘時飛登樹杪,捷於猿猱。又有雞足番,趾如雞距,

食息皆在樹間。其巢在深山中,與他社不通往來。」此與畫中攀爬樹枝的番人形 象相吻合,而攀爬樹枝的番人不是裸身,就是穿著獸皮,形體同如猿猱,再加上

「雞足番,趾如雞距,食息皆在樹間」等敘述,看來畫中似乎也隱含暗示著番人 非人之屬。

至於,內山本〈猱採〉圖說中所提及的雞足番,應等同於六十七圖考中的「雞 距」,66 該傳說的來源應是源自於郁永河《裨海紀遊》〈番境補遺〉,而從歷來輾 轉承襲的文本來看,清代文人將某些臺灣原住民型塑為與猿猴為伍,在森林樹梢 中跳躍的「動物」。67 內山本之畫工將「雞距番」之傳說雜揉於畫作中,並以圖 像的手法將之呈現出來。夏之芳於《臺灣雜詠百韻》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內社 諸番氣未馴,如魔如鬼獨稱神;楂ㄚ雞距工飛走,跳躍猿猱是比鄰。」68 足見當 時清人對臺灣原住民的異族想像,已脫離原本的面貌,清代文人將「他者」──

臺灣原住民書寫「非人化」的傾向,在圖像中亦表露無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圖說與六十七的《圖考》文字高度重合的史博本,在 其內容中,仍有「甘蔗」乙幅是《圖考》中所未曾得見。「甘蔗」畫幅的出現,

是這些版本中極其值得注意並深入討論的問題,因為「甘蔗」原本並不屬於原住 民的風俗,也未在《圖考》中出現的項目,卻在臺圖本與中研本亦均得見,而且

66 六十七的《圖考》中對於「雞距」有如下的敘述:內山有社名曰「嘟嘓」,其番翦髮、突睛、

大耳,狀甚惡;足指如雞爪,上樹如狷獮,善射好殺。番境補遺云:『雞距番,……聞聲即跳 遁』。見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頁18。

67 陳龍廷,〈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 ─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 55:4

(2004.12),頁214。

68 諸家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文叢第280 種),頁28。

構圖十分接近。69 為什麼會有這種超越《圖考》內容以外的項目出現呢?筆者認 為,這是因為隨著統治日久與時間的推移,臺灣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已出現變遷,

為了貼近與符合臺灣原住民的生活近況,摹繪者往往又參考其他文獻,或是受其 他文獻所啟發,而於繪圖中的權變,所以有所突破與創新,加入許多《圖考》原 本沒有的項目或內容。出現《圖考》文字敘述以外的圖像,史博本並非單獨的特 例,因為我們也可以於其他本中發現,像是中研本與臺圖本的〈糖廍〉、〈守隘〉、

〈瞭望〉,以及內山本的「種園」、「互市」,還有東寧本的「支柝」,也皆未曾於

《圖考》中出現。而且,仍可見這些新出現的子目圖像亦形成固定的符碼,而被 後來的版本所繼承。

圖 3-3-6 六十七《圖考》文字中未出現之子目

因此,或許可說風俗圖向上的番人形象雖有忠於「現實」的寫實層面,70 但 也有沿用「格套」之處,且畫作的主題大多一脈相承,多著重於描繪生業行為、

器物型態與社群生活。71 圖像的再現內容少有變化,更多的是符碼和傳統論述的 複製,72 因此重複與固定的主題與意象便不斷的出現,再經不斷地經過輾轉傳抄,

即形成既定的臺灣番人「刻板印象」。73 由此說來,圖像繪製主體的世界觀、異 族觀與分類觀,可能遠比被描繪的客體,更具有探討的空間,甚至真實性。74

69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頁137。

70 關於《番社采風圖》忠於寫實部分的討論,詳見杜正勝、詹素娟與張隆志等學者的研究。

71 張隆志便直言:《番社采風圖》雖然可以呈現平埔物資生活與部分生命禮俗的具體樣態,但卻 無法充分傳達較抽象的平埔社會結構與親屬組織,亦無法觸及更深層的平埔宗教儀式與神化 信仰,更遑論對於土著語彙及族群意識等重要面向的描述與理解。見張隆志,〈台灣平埔族群 的歷史重建與文化理解〉,《古今論衡》1(1998),頁26。

72 王鵬惠,〈漢人的異己想像與再現:明清時期滇黔類民族誌書寫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系碩士論文,1998),頁146-192。

73 此處筆者所指的「刻版印象」與杜正勝所謂的「格套」意義相通,是指漢人對臺灣原住民認識 的總結。此種「刻版印象」與「格套」為後來的番人風俗畫作題材所沿用,相關討論與比較,

見杜正勝,〈平埔族群風俗資料考〉,頁323-353。

74 詹素娟,〈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古今論衡》1(1998),頁16。

究其畫工筆下所選擇的符碼與子目,多半具有特定意義,其所呈現的原住民 形象也固定化。細究這些重複出現的番俗「母題」,大多可從中發現,內容著重 於番人的人物狀貌、日常生產活動、社會生活,以及官員教化之描繪與敘述,例 如以插秧/耕種、穫稻/刈禾、收貯/登場等內容,來表現番人學習漢俗之男耕女織

究其畫工筆下所選擇的符碼與子目,多半具有特定意義,其所呈現的原住民 形象也固定化。細究這些重複出現的番俗「母題」,大多可從中發現,內容著重 於番人的人物狀貌、日常生產活動、社會生活,以及官員教化之描繪與敘述,例 如以插秧/耕種、穫稻/刈禾、收貯/登場等內容,來表現番人學習漢俗之男耕女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