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像、知識與帝國統治: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比較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圖像、知識與帝國統治: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比較分析"

Copied!
1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詹素娟 教授. 圖像、知識與帝國統治: 清代臺灣原住民形象的比較分析. 研究生:宋冠美 2015 年 06 月. 撰.

(2) I.

(3) 本論文寫作期間(2013.08~2014.07) 曾獲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學金之補助 謹此特致謝忱. I.

(4) II.

(5) 謝. 誌. 論文的產出過程中,冷暖自嚐。曾經我不斷地幻想著寫完論文後的狀態, 也曾經下定主意「不要寫謝誌」,就怕寫出來的謝誌會成了阿婆的裹腳布─變得 又臭又長。但真的走到了畢業的這一步,發現再多的言謝都不足表達我的感激 之情,而這也發現謝誌怎麼如此難寫,畢竟這一路走來,該感謝的人實在不可 勝數。所以,就讓我以此文來銘表謝意,謝謝您們陪著我走過了這一段。 首先,得謝謝我親愛的指導教授─詹素娟老師。不論我遇到了多麼大的難 關,情緒有多麼地挫折,只要與詹老師談話,彷彿就能獲得滿滿的勇氣,鼓舞 我再繼續往前走,也能從談話的過程中,無止盡地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疼愛與 包容,謝謝您!老師的存在,本身就是學生的太陽,總用和煦的光和熱照耀著 我們,願您身體健康,好讓我們可以一直纏著您,最愛您! 其次,也萬分感謝我兩位的口委老師──杜正勝老師與王鵬惠老師。謝謝 兩位老師百忙之中抽空來幫我考試。杜老師以其自身嚴謹的學術態度與社會關 懷,教會我得更嚴謹地面對自己的論文;而從論文的期中審查階段就擔任我口 委的鵬惠老師,不好意思讓老師久等了,謝謝您對於我的研究抱持高度的肯 定,一種給予我很多的鼓勵。希望論文修稿後的樣貌,能稍稍符合與接近兩位 口考老師的期許。 再者,還得謝謝大學師長們對我的教導與愛護,像是良卿老師、偉盛老 師、蘭芳老師與盈慧老師,在您們身上我感受到的是您們對學生的付出與對待 學術志業的態度,不僅鼓舞著我繼續升學,更讓我無限懷念那段在山城的生活 與讀書歲月,且讓我備感幸福的事,即使畢業至今已迄四年多,仍可常收到老 師的關懷,更常邀約我們這一群學生聚會。另外,也多虧於「暨大旅北團」學 長姐對學弟妹的關愛,一直鞭策我們這群學弟妹,更走在我們前頭,成為我們 學習的模範,尤其是謝謝小胖哥、螢火蟲學長的叨唸,有你們在,真好。 而不能忘記的提及的是,師大臺史所給予我滿滿的養分,求學於師大感受 到一種與暨大截然不同的讀書氛圍。於佩賢老師、素玢老師和蔡老師的課堂上 學到許多,也感謝玉茹老師與隆志老師等師長一路對學生的教導與鼓勵打氣, 帶著我們出田野,也用另一種思考的角度來看世界。此外,研究室的大家與詹 家同門學長姊的陪伴與共同打拼,像是小美、阿 LAN 學姊、維正、瀞潁、俞 萱、育薇、宜君、怡璇、若菜、丰中、俊昌和佳陽學長等人,大夥們一起打屁. III.

(6) 聊天、玩桌遊、吃飯等快樂氛圍,以及對談中流露出的妙語如花,總讓人忘卻 計畫與論文寫不出來的苦痛。雖然我一度覺得這是有毒的溫柔鄉,有意使人身 陷其中,而荒廢掉論文…但不可否認,此時是我們紓壓的最好管道。 最後,還得謝謝我工讀於中研院臺史所時,檔案館的幸霖、小魚學姐、秋 瑾、文雯、嘉妤、佩君,還有柏棕、彥倫等人的照顧;尤其是怡涵學姐,謝謝 你帶著我一路成長,並提供我許多學習的會,身為歷史小學徒可以親自接觸不 同的歷史原件,是無比幸運的事。另外,也特別謝謝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給予的肯定,讓我有機會在臺史所訪問,更利用所上強大的資源,收穫滿滿。 謝謝在我寫論文的最後階段,讓我窩居於新店的景雅一家,受到景雅與育 甄學姐諸多的照顧,勝全學長偶爾還充當我的讀者,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 以及,陳永龍老師提供我工作的機會,讓我的經濟壓力稍稍減輕,也感謝同事 珍珠、楚涵、子芮的一路相挺與包容。而高中與大學一票好友對我的支持,友 誼的力量總在我脆弱時給予我滿滿的能量。此外,阿潭的出現與陪伴,也是此 一時期重要的心靈支柱,也謝謝阿潭帶我領會臺灣山岳之美。最重要的是謝謝 爸爸、媽媽、姊姊、哥哥,容忍我的任性,您們要好好照顧身體,我會努力成 為我們家的「棟樑」。 念研究所時,最大的困惑來自於自身,因為對於未來一知半解,對於要成 為什麼樣的人也懵懵懂懂,對於所學和認知的一切,總是不斷地再解構,然後 再重建,如此反覆循環。然而,即使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充滿苦痛與挫敗,還是 感謝走過這麼一遭。而終於到了最後,回頭審視一下過往的自己,發現還有許 多可以努力的空間,卻被自己的怠惰給蹉跎了,實在可惜。期許未來的自己 「永保本性與初衷,不要停止學習」。要畢業的這一年,臺灣充滿動盪,世局也 不斷地變動,常常問自己能夠為臺灣做什麼?而越是了解這塊土地的過往,心 裡越是不捨,希望現在與未來的自己勿忘初心,能夠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貢獻 所學。 冠美於 2015.08 誌於師大. IV.

(7) 摘要 圖像一如文字記載,具有影響輿論與形構歷史的作用。筆者著眼於清帝國 如何以圖像來詮釋其對臺灣原住民的認知與統治方式。本文中所論及的眾多有 關臺灣與臺灣原住民的圖像,對於清帝國來說並非特例的存在,亦非偶然,是 屬於帝國建構的一環。 本文中,對於臺番圖風格、母題、構圖與形象建構之分析,一則讓我們重 新檢視清帝國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想像,再者得以釐清臺番圖並非是紀實畫作的 風俗畫,而是清帝國統整運用了一貫和制式化地構圖方式、繪畫風格進行創作 與複製,使得臺番圖像所建構出的臺灣番人生活面貌重複性高,畫面時間軸也 凍結在特定的時空內。 透過圖像的流傳、展示與再製,以及不同創作者與讀者接受、再詮釋的循 環歷程,其圖像內涵必歷經某種程度的轉化;臺灣的原住民圖像亦必當如此。 然而,此一問題的討論,涉及書籍史、出版史與閱讀史的範疇,惟此受限於圖 像史料的囿限,目前仍無法再做進一步地討論這些臺灣原住民圖像的製作、流 通與傳播的問題,以及圖像繪製的傳統。 諸多畫像中所呈現的臺灣原住民,其存在是為了彰顯大清王朝的帝國榮 耀,故畫中的原住民形象不在僅是原住民本身的生活面貌,更有服膺與臣服的 一面,實蘊含帝國擴張性強烈的政治特色。可說,清帝國有意利用圖像建構出 其所統轄世界的疆界和面貌,因此圖像中所隱含的政治權力是我們必須解讀的 「達文西密碼」。再者,我們亦可發現每一種圖像類型的創作,皆與當時特定 的歷史事件有所關聯,如此不啻為清帝國文化霸權的展現。. 關鍵字:臺灣原住民、風俗圖、文化符碼、職貢圖、番社采風圖. V.

(8) Abstract Graphics are just like the written recodes, are capable to affect the opinions and form the history.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methods of Qing Dynasty taken to interpret the perception and governance on Taiwanese aborigines through pictures. The pictures of Taiwan and Taiwanese aborigines discussed in the study were neither the special cases nor the coincidences to Qing Dynasty, but an aspect of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In terms of the analyses of the style, theme, composition and image of pictures related to aborigines, the study reviewed the perceived images of aborigines to Q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and clarified that the pictures were not based on actual events, but, however, utilized the consistent and systematical composition and drawing style to create and duplicate the pictures on the other hand, which caused the high repetitiveness of pictures depicting the routine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and the frozen timeline in a specific term. Through the spread, exhibition and remaking, as well as the cycle of perceiving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authors and viewers, the contents of pictures would definitely varied in certain degree, so did the pictures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However, the discussion of the issues involved the scopes of bibliographical, publishing and reading histories; only that the issues of production, channel and spread of the pictures and the traditions of drawing it cannot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because of the limited image relics at the moment. Taiwanese aborigines presented in pictures were existed to manifest the glory of Qing Dynasty. The images of aborigines in pictures consisted of not only the livings but also the aspects of obedience, which contained the political element of intensive imperialism. It is fair to say that Qing Dynasty intended to establish the boundaries and appearance of its governed dominion through pictures. Therefore, the implied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pictures is the “Da Vinci Code” we need to understand. In addition, we may notice that each type of the art creation is relevant to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events at the time. Such phenomenon is the statement of cultural dominance of Qing Dynasty. Keywords: Taiwanese aborigines, social habits picture, cultural code, Depictions of Tributaries, genre painting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VI.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 ....................................................................................................... 2 第三節. 史料介紹與評估 ................................................................................................... 9. 第四節. 研究概念與章節安排 ......................................................................................... 14. 第二章. 臺灣原住民知識的形成 ......................................................19. 第一節 命名與分類 ......................................................................................................... 19 第二節 進京朝覲天子 ..................................................................................................... 27 第三節 圖像臺灣的建立 ................................................................................................. 34. 第三章. 圖像、文字與臺灣原住民形象 ..........................................41. 第一節. 文本與圖像的互映相成─以《諸羅縣志》與《臺海使槎錄》為例................................................ 41. 第二節 番俗圖中的番人形象 ......................................................................................... 52 第三節 文化符碼在各版本之間的挪用、轉化與再造 ................................................. 60. 第四章 圖像繪製與帝國統治 ..............................................................71 第一節 「巡視圖」的統治意涵與圖像位置 ................................................................. 71 第二節 清帝國的族群圖錄--職貢圖製作....................................................................... 85 第三節 其他圖像與帝國治理 ......................................................................................... 94. 第五章. 結論 ....................................................................................105. 附錄. ............................................................................................111. 參考書目. ............................................................................................122. 一、. 圖像史料 ............................................................................................................... 122. 二、. 文字史料、檔案 ................................................................................................... 122. 三、. 專書 ....................................................................................................................... 125. 四、. 期刊論文 ............................................................................................................... 129. 五、. 碩博士論文 ........................................................................................................... 131. 六、. 電子資源及線上資料庫 ....................................................................................... 132. I.

(10) 表次 表 1-3-1. 民間畫家產出的臺灣風俗圖 ............................................................... 10. 表 1-3-2. 宮廷畫師產出的臺灣風俗圖 ............................................................... 12. 表 2-3-1. 清代臺灣原住民相關的風俗圖 ........................................................... 38. 表 3-2-1. 目前與清代臺灣原住民相關的風俗圖 ............................................... 53. 表 3-2-2. 各版本子目對照表 ............................................................................... 55. 表 4-1-1. 「林氏巡視圖」與「單氏巡視圖」之對照表 ................................... 78. 表 4-2-1. 職貢圖版本 ........................................................................................... 89. II.

(11) 圖次 圖 1-3-1. 不同形式的《職貢圖》表現方式 ....................................................... 12. 圖 3-1-1 《諸羅縣志》〈番俗圖〉之「舂米」、「登場」 ................................... 45 圖 3-1-2 《諸羅縣志》〈番俗圖〉之「乘屋」 ................................................... 46 圖 3-1-3 多種風俗圖冊中的「乘屋」 ................................................................. 48 圖 3-1-4 《諸羅縣志》與《番社采風圖》之「乘屋」 ..................................... 50 圖 3-2-1 七版本中皆有的〈渡溪〉 ..................................................................... 57 圖 3-3-1 各本〈社師〉特定構圖結構 ................................................................. 60 圖 3-3-2 各版本之「採檳榔」符碼 ..................................................................... 61 圖 3-3-3 「採檳榔」之符碼分割移作內山本〈書塾〉與〈文身〉的背景 ..... 62 圖 3-3-5 部分符碼挪移與複製之情形:「襁兒」 ............................................... 63 圖 3-3-6 六十七《圖考》文字中未出現之子目 .................................................. 64 圖 3-3-7 六十七《圖考》中的「讓路」以圖像示意 .......................................... 65 圖 3-3-8 徐澍《臺灣番社風俗圖》 ..................................................................... 67 圖 3-3-9「忠義統轄九社岸裡大社主敦翁行樂圖」 挪移為「平埔族風俗圖」的部分內容.............................................. 68 圖 3-3-10 「平埔族風俗圖」之片段圖式 ........................................................... 68 圖 4-1-1《巡視臺灣圖》 ....................................................................................... 73 圖 4-1-2 大正 13 年(1924)由片瀨弘所摹繪之「林天木臺灣巡視圖」 ....... 73 圖 4-1-3 巡視臺陽圖卷 .......................................................................................... 75 圖 4-1-4 乾隆元年單德謨巡視圖 .......................................................................... 76 圖 4-1-5 部分御史巡視圖與康熙南巡圖之相似構圖比較 ................................. 83 圖 4-1-6 「舂米」圖之比較 ................................................................................. 83 圖 4-2-1 謝遂《職貢圖》與《皇清職貢圖》比較 ............................................. 91. III.

(12)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絕島中華古未通,生來惟闘此身雄。 獨餘一面猙獰外,人鳥樓臺刺自工。 1. 上述詩文,是清朝文人黃叔璥與臺灣原住民接觸後,2有感於原住民文化的 殊異而寫下的詩文。人我的異同,往往在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接觸時,感受 才會特別明顯,甚至產生文化高低的比較。故華夷之辨,是傳統中國的重要政 治文化課題;對異民族形象的刻畫與描寫,更是相關文獻史料的重點。這些留 下來的資料,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亦不論是主觀或客觀的書寫,皆是「我 族」認識「他族」的一種表現。 地處海外的臺灣,向來被視為帝國邊陲,在清帝國版圖擴張的時代氛圍 下,始被納入帝國境內。進入版圖後,清廷在臺灣施行帝國的行政組織與統治 架構,以確保其對臺灣的有效控制力。清帝國和臺灣原住民,便在此種歷史情 境下相遇,「未曾王化」臺灣的原住民也因此被迫納入帝國的體系之內,成為帝 國的子民。 基於行政上的考量,帝國亟需掌握對臺灣原住民的認識,作為帝國施政的 憑藉。滿族以少數民族之姿入主中原,有關邊疆族裔的政策思維,較中國歷代 周延且敏銳,其中亦包含對臺灣原住民的統御規劃。在清廷的治理下,臺灣原 住民被稱為「番」,又依其納稅、服勞役等因素與否,而有「熟番」和「生番」 等分類;且實施與漢人有別的統治方式。 讓筆者疑惑的是:清帝國是如何看待這群新納入帝國版圖內的新子民?對. 01 02. 黃叔璥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海使槎錄》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 叢刊第 4 種〔以下簡稱「文叢」〕 ,1957),頁 175。 黃叔璥(1682 年-1758 年),字玉圃,號篤齋,清順天府大興縣人,康熙 48 年(1709)進 士;為臺灣首任的巡臺御史。康熙 60 年(1721)朱一貴事件結束,清廷任命黃叔璥與滿人 吳達禮共同擔任巡臺御史。黃叔璥來臺後,除致力掃除朱氏殘餘勢力外,亦認真巡行各地, 訪察民情風俗,著成《臺海使槎錄》8 卷,另有〈番社雜詠〉24 首,均為記述臺灣史事、形 勝、風物以及原住民之習俗,為後之研究臺灣史地者,多所取資。巡臺御史任期 1 年,雍正 元年(1723)秩滿,奉旨留任一年,雍正 2 年(1724)年離臺。資料出自:張子文、郭啟傳 撰,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2002),頁 600-601。 1.

(14) 臺灣原住民理解和認識的管道又是從何而來?這樣的分類有何意義?而由此分 類架構下展開的治理方式與歷史想像,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當代的臺灣原住 民。上述的問題,皆為筆者研究關懷之所在。可惜的是,臺灣原住民並未發展 出自己的文字,今日我們無法透過臺灣原住民自身的文字,得知其是如何看待 自身的歷史或是被清帝國統治的看法。 清帝國因其疆域廣大與統治上的需求,相當注重各邊疆民族的描繪與書 寫,所以留下許多資料,像是方志、遊記或是各邊區的風俗圖等,3 可供研究 者使用。尤其是在圖像資料上的異族形象更是栩栩如生,4 而圖像資料比起純 文字資料的描述,顯得更為具體,再者有圖為證,往往較易引人一窺究竟,讓 人在想像之餘多添一份具體的憑藉。圖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證詞一樣,也是歷史 證據的一種重要形式。5 那麼,清帝國之眼看到了何種臺灣原住民的面貌呢? 因此,筆者意圖透過清帝國統治臺灣期間所遺留下的圖像史料,來剖析與還原 清帝國所看到的臺灣原住民面貌。.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 學界中,直接利用風俗圖圖像來討論臺灣原住民形象認識與帝國書寫的策 略,相關的先行研究並不多。但探討臺灣原住民在清代的方志上所呈現的形象 書寫,與討論形象再現等問題,是臺灣文學研究的熱門研究議題,且已累積一 定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另有許多研究成果在議題或問題意識上,或有助於 本文在研究上先備知識的理解,或對本文的論點、形成有所啟發與引導。筆者 茲分類和討論如下:. 一、. 風俗畫研究. 既然《臺灣番社圖》與《番社采風圖》,以及各版本的《皇清職貢圖》被劃 歸於風俗畫的範疇之列,在探討這些圖像內容之前,理應對風俗畫的研究脈絡. 03. 04. 05. 目前關於風俗畫的定義尚未統一,最常見的通說定義如下:繪畫題材的種類之一,以日常生 活和週遭環境為題材,其作用如同一部記錄生活的文學著作,有象徵性及教化意義。亦有將 風俗畫歸類於人物畫的一種。認為風俗畫是始於漢代,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 筆者在此所指的圖像,其定義與彼得‧柏克(Peter Burke)在《圖像證史》一書中所採用的圖 像定義相同,按照彼得‧柏克的話來說: 「圖像不僅包含各種畫像(素描、寫生、水彩畫、油 畫、版畫、廣告畫、宣傳畫和漫畫等) ,還包括雕塑、浮雕、攝影照片、電影和電視畫面、時 裝玩偶等工藝品、獎章和紀念章上的畫像等所有可視藝術品,甚至還包括地圖和建築在內。」 見彼得‧柏克著,楊豫譯, 《圖像證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頁 3。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證史》 ,頁 9。 2.

(15) 有所理解,然而學界目前對於風俗畫的研究,並未有大量、全面、系統性和深 入的討論,相關的研究依然闕如,且定義也尚未統一。 在此情況下,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畏冬(金衛東)可說是最先關注風俗畫研 究者。畏冬探討風俗畫的概念,陸續寫成〈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上)〉〈中國 古代風俗畫概論(下)〉、〈清宮風俗畫擷談〉等文,6 對於風俗畫的歷史淵源、 類型以及研究方法等作了簡要明確的分類,且將之定義為:「風俗畫是造形藝術 樣式之一。人物畫的一種。以其描寫對象──人類的社會風俗活動而得名。」7 但其研究仍屬於基礎研究的性質,屬於通史性概論的文章,且其研究內亦有許 多待補充與思辨之處,像是:宮廷作坊中產出的風俗圖與產生民間於風俗畫, 彼此之間的關聯何在?各自的產生原因又是甚麼?大規模製作的風俗畫在當時 政治脈絡中可能有的意義又是甚麼? 儘管「風俗畫」此一概念已被普遍地使用,多數的研究僅關注特定的單幅 作品像是著名《清明上河圖》作闡述與介紹。但整體而言,史學界尚未把風俗 畫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和利用,多半視為是文字史料的補充,對於相同主 題卻有不同版本並存的風俗畫之間的比較與關聯的闡明研究仍舊缺乏,且對於 圖像史料背後所顯現的集體文化意識亦無清楚的論述。. 二、. 圖像研究:以圖證史. 與臺灣原住民形象,直接相關的風俗畫圖像資料,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 《番社采風圖》和《皇清職貢圖》,相關的研究也多圍繞於此展開,以下順序介 紹之。 首先,先就《番社采風圖》的研究史脈絡作一梳理與回顧。早在日治時 期,就有日人蕉鹿夢和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對總督府圖書館所藏的 《番社采風圖》投以關注的目光,並定調該版本係為六十七命人所為,但皆屬 通俗性的介紹,惜無進一步地探討與比較。8 06. 07 08. 畏冬, 〈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上)〉, 《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 年 3 期),頁 14-26。畏冬,〈中 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下)〉, 《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 年 4 期),頁 53-65。畏冬,〈清宮風俗畫 擷談〉, 《紫禁城》(1995 年 2 期),頁 29-44。 畏冬, 〈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上)〉,頁 25。 蕉鹿夢,〈古臺灣蕃社圖〉 ,《臺灣時報》第 70 號,頁 49-51。山中樵,〈黃叔璥の臺灣蕃社圖 に就いて〉, 《南方土俗》1:3(1931.11) ,頁 29-36;山中樵, 〈六十七と兩采風圖〉, 《愛 書》2 期(1934.08),頁 11-20;山中樵,〈臺灣蕃俗の圖譜〉, 《南方土俗》3:4(1935.09) , 頁 366-369;山中樵, 〈蕃社采風圖に就て〉 ,《日本學術協會報告》10 卷 1 號(1935),頁 244-246。 3.

(16) 而戰後要直至 1998 年才有杜正勝的〈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 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9 對當時所能見的各種版本的番社采風圖進行爬梳 與蒐羅,對各版本圖說、內容先進行考訂,藉由本文可一窺各版本的《番社采 風圖》,並了解各版本的差異所在。此外,該文旨在於分析與考證《番社采風 圖》的內容與真實,更佐以時間範圍上自 1603 年,下至 1754 年的文獻史料, 以畫冊內容與不同時期的紀錄互相映證,建構出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平埔 族社會從原始社會跨入國家文明歷史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其文脈分成四大部 分,第一部分論述今所能見各版本的臺灣風俗圖的年代與畫者,並為史語所典 藏的《臺番圖說》即六十七《番社采風圖》之一版正名。第二部分論述六十七 在臺史事。第三部分則從《番社采風圖》所涉及的主題,一一細數和分析平埔 族在進入歷史初期與外力進入臺灣後,平埔族的社會、文化樣貌,像是體貌、 服飾等方面所發生的變化。 之後,則有蕭瓊瑞利用巡臺御史六十七命工繪製的《番社采風圖》探討十 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寫成《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 民生活圖像》。10 其文重點雖擺在風俗圖內容的歷史考察,但基本上仍採藝術 史的角度切入,論述的重點與目的,在於釐清畫面表達內容以及成圖背景。所 以,在歷史的論述外,著重在畫面表現手法的討論,並對畫中所畫之物質文 明,如器材、建築等作分析。 綜合而論,杜正勝與蕭瓊瑞的研究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兩文皆是使用《番 社采風圖》作為主要的分析史料,亦是藉由考訂各版本的差異,來推斷版本的 先後。以他們研究方法來說,兩者皆是用圖像史料對照文獻來映證所謂的「真 實」,並藉由這樣的「真實」試圖還原出當時原住民的部分生活情景。然而,值 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真實」其實是作畫者選擇過後的產物,是早就被設定好 的類型!所以筆者難免對此種由圖像建構出的真實,感到懷疑:這樣的「真 實」真的是真的嗎? 也就是說,筆者認為上述兩位學者的研究,惜在並未對圖像成像的目的與 繪製背後的權力關係作分析,且並未對圖像中所呈顯場景、器物、服飾等出現 的圖像符碼作過討論,如此一來,可能無法顯現這些圖像之所以成圖的歷史意. 09. 10.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 ,收入《景印解說 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頁 1-42。關於本文的相關評論, 可見:詹素娟,〈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 〉, 《古今論衡》1(1998.06) , 頁 1-17;張隆志, 〈台灣平埔族群的歷史重建與文化理解──讀《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 , 《古今論衡》1(1998.06) ,頁 18-31。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 (臺北:東大,2007)。 4.

(17) 義與社會背景,更忽略其背後所隱含的文化、政治意涵。誠如詹素娟在回應杜 氏研究的〈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題解》〉文章中,11 所 反問的問題一樣:「《番社采風圖》到底有多寫實?寫實到有助瞭解歷史的程度 嗎?從《番社采風圖》的文化符碼,我們能據以認識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到何種 程度?是只能停留在符碼的程度,還是可以伸入文化的內涵?《番社采風圖》 既是歷史的產物,則它究竟在宣告什麼?是反映『繪製者』的歷史?還是『被 記錄者』的真實風貌?」12 至於《職貢圖》的研究,學界最早注意到《職貢圖》的史料價值,並對其 有全面性研究者,首推莊吉發。莊吉發以其在故宮服務的地利之便,就臺北故 宮所典藏的謝遂《職貢圖》,從 1989 年起陸續發表《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 校注》一書,以及〈香格里拉人間仙境─謝遂《職貢圖》畫卷完成的年代〉、 〈職貢有圖──臺灣原住民形象〉、〈謝遂,《職貢圖》研究〉等文,13 利用檔 案史料說明《職貢圖》繪製的梗概,爬梳畫卷增補的時間,再逐一校譯滿漢文 圖說的差別。 服務於北京故宮的畏冬於 1992 年起,針對北京故宮內所藏的蕭繹的《職貢 圖》,就乾隆和嘉慶二朝各版本《職貢圖》的繪製與增補,作了梗概的介紹。14 此外,他大量運用清宮的內務府檔案,著力於釐清《職貢圖》版本的考訂與製 作過程的重建,使得《職貢圖》的繁複製作過程得以重新為人所知曉。15 另外,周妙齡亦在其碩論〈乾隆朝《職貢圖》、《萬國來朝圖》之研究〉 中,綜合乾隆朝各種形式的《職貢圖》,針對其畫作的繪製與版本的考證作了基 礎性的研究。16 然而,清代職貢圖系列作品數量多、規模大,種類甚繁,以致 於全面性的介紹,各卷之間關係的剖析,及圖像所代表意涵,帝國權力在其中 的角色等相關問題的研究,仍有許多空白以待補足。. 11 12 13. 14. 15 16. 詹素娟,〈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 〉,頁 17。 詹素娟,〈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 〉,頁 9。 莊吉發,《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 。莊吉發,〈香格 里拉人間仙境─謝遂《職貢圖》畫卷完成的年代〉 ,《清史拾遺》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2),頁 230-240。莊吉發,〈職貢有圖──臺灣原住民的民俗圖像〉, 《故宮臺灣史料概述》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頁 31-46。莊吉發, 〈謝遂, 《職貢圖》研究〉 ,《清史論 集》 (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頁 413-465。 畏冬, 〈《皇清職貢圖》創製始末〉 ,《紫禁城》1992 年 5 期,頁 8-12;畏冬, 〈乾隆時期《皇 清職貢圖》的增補〉, 《紫禁城》1992 年 6 期,頁 22-23;畏冬,〈嘉慶時期《皇清職貢圖》 的再次增補〉, 《紫禁城》1993 年 1 期,頁 44-46。 見:畏冬、劉若芳, 〈《苗瑤黎僮等族衣冠圖》冊及《職貢圖‧第六冊》考〉 ,《故宮學術季 刊》27:2(2009.12) ,頁 193-240。 周妙齡,〈乾隆朝《皇清職貢圖》、 《萬國來朝圖》之研究〉 (臺北: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 士論文,2004) 。 5.

(18) 再者,由於《番社采風圖》和《職貢圖》,其圖像內容所具有的社會和風俗 的性質,使得其圖像常被用來作為各種民俗研究的註腳和佐證。像是莊吉發的 〈從謝遂的職貢圖談金川民俗〉,17 與李紹明的〈清謝遂《職貢圖》中的羌族 圖像〉,18 以及侯瑞秋的〈《皇清職貢圖》與赫哲族民俗〉等文,19 皆可歸於此 類研究的範疇。或是如同宋光宇所撰輯的《華南邊疆民族圖錄》一書,20 屬於 史料的羅列與介紹。 由以上的討論及回顧後,可知直至目前為止,對於《番社采風圖》與《職 貢圖》等圖像的研究並不多,多數的研究大半仍停留在考證其圖像內容的真 偽,以及釐清版本的先後,與史料介紹等基礎研究;或者則以之作為史料,透 過解析、考證,好映證所謂的「真實」─「史實」。 除了《番社采風圖》與《職貢圖》以外,與臺灣相關的風俗圖,還有《鹿 皮畫》一畫。趙家凌在其碩論〈想像與真實─對臺灣鹿皮畫的初步解讀〉,21 針對國立臺灣博物館、德國柏林民族博物館與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三幅鹿 皮畫,進行了初步的解讀與研究,而鹿皮畫內容主要是在展現臺江內海的地理 空間分布,且趙家凌的研究依舊不脫上述以圖像映證「真實」─「史實」的研 究方向。 由此依舊可發現,目前研究上對於圖像成圖的大時代背景與生成意義的理 解,以及圖像背後所隱含的文化、政治意涵的分析,略顯不足,甚至無法解釋 風俗圖所反映的集體文化族群認知和位階差異。. 三、. 原住民認識與形象書寫. 關於臺灣形象與原住民認識、書寫的研究,先由鄧津華(Emma JinhuaTeng)的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a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首開先例。22 鄧津華的研究,以後殖民的角度切入,運用大 17 18 19 20. 21 22. 莊吉發,〈從謝遂的職貢圖談金川民俗〉, 《故宮文物月刊》6:3(1988.06),頁 50-53。 李紹明,〈清謝遂《職貢圖》中的羌族圖像〉 ,《文物研究》1992 年第 4 期,頁 19-22。 侯瑞秋,〈 《皇清職貢圖》與赫哲族民俗〉 ,《滿族研究》1998 年第 3 期,頁 87-92。 宋光宇,國立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編,《華南邊疆民族圖錄》 (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 。 趙家凌,〈想像與真實──對臺灣鹿皮畫的初步解讀〉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 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年) 。 鄧津華(Emma JinhuaTeng),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a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4. 臺北:南天,2005。相 關中文書評,可參考:張隆志, 〈Review: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rs(1683-1895) 〉《中國文史哲研究集刊》26 期(2005),頁 4156.

(19) 量清代的地圖與文獻為基礎,來分析臺灣的主要功能在於做為帝國文化地理的 重要疆界,並試圖重建臺灣從十七世紀所謂的「蠻夷之島」轉變為晚清中國行 省的歷史文化過程。本書的重要貢獻在於闡明清代殖民論述與帝國擴張歷史, 和當代中國民族國家論述之關聯。鄧津華認為清代中國版圖的擴張和帝國秩序 的建立,不僅只依賴軍事征服和政經設施,對於新收入的邊疆土地和人民的地 理知識及文化的書寫,像是旅行文學、圖像記錄和地圖編纂等作品的集結,更 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鄧津華將清代文人和官員對臺灣的書寫分成原始性修 辭、匱乏性修辭以及侵略性修辭三種,而對於番人的描寫則呈現性別倒置的特 色,以及強調武力的馴服和教化,試圖消弭番漢之間的界線,好成為清帝國的 子民。鄧氏的研究在於強調結合文本與圖像史料的論述分析,對於理解清代帝 國邊疆異己再現與帝國地理想像的影響,給予筆者很重要的啟發。 但誠如張隆志在回應鄧津華研究的〈評 Emma JinhuaTeng,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China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一文 說提及的:鄧津華並未討論文本與空間知識生產的歷史脈絡、轉變機制和社會 效應,亦忽略區辨各時期先後來臺的文武官員、幕友教喻與民間人士,在身分 背景、遊歷區域與在臺時間的差異,23 且並未解釋文本之間互相傳抄與引用的 關聯。故在鄧津華的研究基礎之上,仍有許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受到鄧津華研究的啟發和影響,有不少與旅行書寫及臺灣形象有關的研究 紛紛出爐,且以臺灣文學學科的研究居多,此類的研究多以採取特定的文本分 析理論,利用後殖民理論,論述在帝國觀點下的原住民形象書寫,認為原住民 的形像遭到妖魔化、野獸化的形塑,而各版本之間的內容具有高度相似性、傳 抄,忽略了歷史各階段的時間性的轉變和統治者對於臺灣原住民的認識,此類 的研究可以陳龍廷的〈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 寫〉、〈相似性、差異性與再現的複製: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形象之論述〉的文 章為例。24 莊勝全的〈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25 旨在探討. 23. 24. 25. 422。張家綸, 〈評介鄧津華《想像臺灣: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 》〉 ,《臺灣 師大歷史學報》第 36 期(2006.12) ,頁 215-226。 張隆志,〈評 Emma JinhuaTeng,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a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頁 415-422。 陳龍廷,〈相似性、差異性與再現的複製: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形象之論述〉 ,《博物館學季 刊》 ,17:3(2003.07),頁 91-111。陳龍廷,〈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 魔化書寫〉 ,《臺灣文獻》 ,55:4(2004.12),頁 211-245。 莊勝全,〈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8)。該論文後由稻鄉出版:莊勝全, 《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 寫與認識》 (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3) 。 7.

(20) 清領時期清帝國對臺灣的認識與觀察,以及臺灣形象在不同階段的演變。莊氏 運用再現(representation)、敘事的套式(narrative)與文化邏輯、集體心態 (mentalities)等概念,操作清帝國文人的遊歷書寫,及奉派來臺的官員所留下 的記錄這兩種文類,企圖勾勒清領時期帝國對臺灣的印象與認識。作者把清帝 國對臺灣的書寫分成三類:一為清代文人至臺灣遊歷後的書寫,二為奉派來臺 的官員卸任後所留下的紀錄,三為官方編纂的地方志書。作者將重點放在前兩 類書寫紀錄的爬梳,以地方志為輔,企圖得出自帝國來臺遊歷的文人與官員, 在對臺灣的認識呈現何種圖像。作者關注這些書寫背後所隱含的文化刻板印 象,並以此視角探析帝國書寫背後的文化脈絡。莊氏從地方志、遊記著手,對 帝國書寫背後的文化脈絡作了清楚的闡析,但對於同時代所產生的圖像史料中 所透露出的集體文化意識是如何,則不在他的研究關懷之列。 人類學科出身的王鵬惠,為闡述漢人傳統的「異己觀」,其碩論:〈族群想 像與異己建構:明清時期滇黔異族書寫的人類學分析〉,26 旨在透過歷史文 本,探索明清時期漢人對雲南與貴州地區非漢族群之書寫與建構,並使用明清 時期的官方論述(正史、地方志)、民間論述(文集、筆記小說、遊記)與視覺 展現的畫冊做為分析的文獻材料,將之視為「類民族誌」,當代中國有關非漢族 異己書寫的先驅。作者藉由這些文獻來討論漢人書寫者,並從中解析書寫者寫 作的目的、內容與所建構的異己形象之意義。王鵬惠的人類學取徑方向,亦值 得筆者借鏡,然因學科本質性的差異,在王鵬惠的討論過程中,其將明、清兩 朝一併討論,未區別明與清兩帝國在漢人書寫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不同,也未釐 清不同時空背景下的不同帝國治理文化脈絡,因此歷史研究中的時序感未能清 楚顯現。. 四、. 帝國建構與治理. 受到新清史研究風潮的影響,何羅娜(Laura Hostetler)的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27 以早期近代 世界史的角度,把清朝視為近代早期帝國,並將之與當時的俄羅斯、法國帝國 做對比,認為大清帝國與當時正在擴張國土的統治者無異,都同樣意識到民族 學和地圖學在帝國建構事業中的密切關係,皆利用直接觀察和嚴格的測量方式 來製作地圖與民族誌圖冊。何羅娜的研究主要利用 17 到 19 世紀的苗蠻圖,探 26 27. 王鵬惠,〈族群想像與異己建構:明清時期滇黔異族書寫的人類學分析〉 (臺北:國立臺灣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何羅娜(Laura Hostetler),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8.

(21) 索清帝國對於邊區少數民族(範圍多為今貴州省)的理解,以及苗蠻圖這種風 俗圖在清帝國經營邊區的「殖民政策」作用所發揮的作用。此書的貢獻,在於 是第一次系統性地介紹《百苗圖》此種文類。但可惜的是,無論是對於中國傳 統製圖史的討論,還是對中國歷史上對於邊區民族書寫的回顧,都甚無新意性 的突破。那麼,若以圖像和地圖為主要史料,以同屬帝國邊區的臺灣來作對照 研究,又會得出何種歷史圖像? 另外,賴毓芝的〈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28 係 以乾隆朝的《職貢圖》(主要以職貢圖的第一卷)之圖像生產為中心,試圖探討 乾隆朝與統治的關係,並得出《職貢圖》是一個呈現由中心到邊緣、以地理為 順序安排的帝國圖像。作者先釐清乾隆朝《職貢圖》各版本的關係為始,重建 其製作過程,並透過排比其製作過程中的增補,推敲各國圖像順序的構成原 則,此也為帝國秩序的呈現;並指出《職貢圖》有別於傳統,以一男一女方式 來標示一個地方或國家之歐洲根源形式的創新表現。最後,配合其他文獻資 料,作者進一步論證,現代意義下的「西洋」如何成為乾隆形象帝都與結構帝 國不可或缺的成員。至於臺灣番人的形象與地位,與其繪製背後的文化脈絡, 以及所顯現出何種的意涵,並非是作者著重的焦點,因此著墨不多,但本文的 寫作與分析的視角,值得筆者做為參考與借鏡。. 第三節. 史料介紹與評估. 清帝國疆域廣大,對邊疆各地民族的描繪與書寫相當注重,所以今日留下 相當豐富的資料。清代是風俗圖冊繁盛的時期,風俗圖依據畫家身分的不同, 又可區分為宮廷畫家與民間畫師兩種。宮廷畫師所畫的作品可以《職貢圖》為 例,此類的作品為官方所認可,主題固定。而民間畫師的畫作可以《番社采風 圖》為例,此類作品通常為自行選材繪製,主題多元。 而依據杜正勝的見聞,此類的土著風俗圖冊,不論是關於臺灣的原住民或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一般都沒有書名,著錄的名稱往往是後來的收藏家或圖書 館編目人員加上去的。29 所以常有隨著研究的進展而更動畫作名稱,因而有一 圖數名的情況,或有指涉不同版本不同畫作卻同一名稱者。 同一主題卻有不同版本的意義,在於說明畫師和創作年代的不同。雖然畫 師與創作年代的判斷,並無法直接從圖像畫面中看出,而是要透過畫面中的鈐. 28 29. 賴毓芝,〈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75 期(2002.03) ,頁 1-76。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頁 5。 9.

(22) 印或是畫風的考訂才能得知。但皆對同一族群或同一主題的創作下,不同版本 在圖像的內容與圖說的呈現上,有的彼此接近,有些則差異相當大;甚至是每 幅圖編排的次序,題旨名稱也略有不同。總之,有清一代所產出的風俗圖,包 含臺灣、西南地區(貴州、雲南)與海南島等地的民族形象與生活樣貌,呈現 多元豐富的樣貌。 以下就本研究所欲探討的風俗圖畫和文字史料,分為圖像史料與文字輔助 資料等二大部分論述之。. 五、. 圖像史料. 筆者所謂的圖像史料,是指內容與臺灣原住民有關的風俗圖。而就目前筆 者所知,與清代臺灣原住民有關的風俗圖大致有十餘種,30 筆者依繪製的時間 排列如下: 表 1-3-1 民間畫家產出的臺灣風俗圖 名稱. 主事者. 典藏機構. 年代. 圖數. 備註. 康熙臺灣輿圖. 傳為. 國立臺灣博物館. 約 1700 年左右. 1幅. 原名: 《臺灣番社圖》 ;. 長卷. 黃叔璥. 番俗圖. 周鍾瑄、. 又名《臺灣古地圖》 《諸羅縣志》. 1715 年. 10 幅. 只有題旨. 原名: 《臺番圖說》. 陳夢林 番社采風圖. 六十七. 中研院史語所. 約 1745 或 1746 年. 12 幅. 兩采風圖合卷. 六十七. 臺灣圖書館. 約 1745 或 1746 年. 17 幅. 舂米圖. 《古銅鼓圖錄》 1770 年代. 1幅. 單幅圖. 32 幅. 有畫家題款與紀年. 東寧陳氏番俗圖. 陳必琛. 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臺灣番社風俗圖. 陳必琛. 美國國會圖書館. 12 幅. 沒有圖說、題旨;有題款. 臺灣番社風俗圖. 陳必琛. 北京大學圖書館. 25 幅. 沒有圖說、題旨;有題款. 臺灣番社圖. 徐澍. 國立臺灣博物館. 1820 年. 4軸. 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1840 年代. 25 幅. 北京故宮博物院. 1875 年. 36 幅. 立軸 臺灣風俗圖 冊頁 晚清臺灣番俗圖. 沈葆楨;. 冊頁. 張斯桂. 原名: 《臺灣風俗圖》 , 昔稱《臺灣內山番地風 俗圖冊》. 30. 關於有關清代臺灣原住民的風俗圖資料介紹,詳見本文附錄。 10.

(23) 這些民間畫家產出的臺灣風俗圖,先前已有杜正勝詳實的基礎考證性研 究。31 再者,杜氏等人所蒐羅到的臺灣風俗圖版本並不齊全,像是原藏於美國 國會圖書館的《臺灣番社風俗》與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臺灣番社風俗》,32 並 沒有在杜氏文章的討論範圍之內;且在杜氏的研究中,對於各版本所呈現的原 住民形象、圖說、題旨的差異,以及對於風俗圖圖像背後所蘊含的思想、政治 和社會文化脈絡的著墨較少。故筆者認為可在杜氏等人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深 化研究。 另外,即使是宮廷畫師的《職貢圖》,亦有不同畫家在不同時間增補、修訂 而造成版本不同的《職貢圖》。清代職貢圖系列作品數量多、規模大,種類甚 繁,目前可知的乾隆年間的版本,就有:丁觀鵬、金廷標、姚文瀚和程梁四人 的《皇清職貢圖》、33 謝遂版的《皇清職貢圖》,34 由門慶安等繪圖的武英殿 刊本 8 卷的《皇清職貢圖》、35 以及四庫全書版的《皇清職貢圖》,36 和四庫 全書薈要版的《皇清職貢圖》。37 而嘉慶朝亦有兩個版本的《皇清職貢圖》, 分別是清嘉慶 10 年(1805)武英殿增刻本,38 與黎明、程琳等繪的《皇清職 貢圖》。3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請參閱: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一文。 佚名畫,《臺灣番社風俗》 ,收錄於陳支平主編的《臺灣文獻匯刊》第 7 輯第 11 冊(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頁 29-56。 畏冬, 〈《皇清職貢圖》創製始末〉 ,《紫禁城》1992 年 5 期,頁 10。 莊吉發著,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 (臺北:國立 故宮博物院,1989)。 董浩等奉敕撰、門慶安等繪圖,《皇清職貢圖》 (合肥:安徽美術出版,2002) 。 四庫全書版的《皇清職貢圖》 ,參考線上資料:http://ctext.org/library.pl?if=en&res=5201(查閱 時間:2013.05.28) 。 四庫全書薈要版的《皇清職貢圖》 ,參考線上資料:http://ctext.org/library.pl?if=en&res=6462 (查閱時間:2013.05.28) 。 門慶安、徐溥等繪,靖本誼等錄,《皇清職貢圖九卷(清嘉慶十年武英殿增刻本)》(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1)。 周妙齡,〈乾隆朝《職貢圖》、《萬國來朝圖》之研究〉 ,頁 29-32。 11.

(24) 表 1-3-2 宮廷畫師產出的臺灣風俗圖 名稱. 畫家. 時間. 館藏. 皇清職貢圖. 丁觀鵬等繪圖. 乾隆. 北京故宮. 卷&冊 繪本. 正本不存. 職貢圖. 謝遂. 乾隆. 臺北故宮. 手卷繪本. 1套4卷. 皇清職貢圖. 門慶安、徐濤、戴. 冊頁刊本. 禹汲、孫大儒等繪. 8卷8冊. 圖. 武英殿 26 年版. 皇清職貢圖. 乾隆. 四庫全書本. 北京故宮. 乾隆. 臺北故宮. 冊頁寫本. 9卷9冊. 皇清職貢圖. 四庫全書. 冊頁寫本. 薈要本. 皇清職貢圖. 黎明、程琳等. 冊頁繪本. 合繪. 圖 1-3-1. 乾隆. 臺北故宮 9卷9冊. 嘉慶. 北京故宮 4 卷,現只剩第 3 卷. 不同形式的《職貢圖》表現方式. 說明:前圖為謝遂版本的《職貢圖》 ;後圖為四庫全書版本. 12.

(25) 六、. 文字史料. 本研究中所欲使用的文字史料,絕大部分都已經被出成專書。這些專書史 料,主要係以臺灣文獻叢刊與臺灣史料集成,以及近年來中國復刻出版的古籍 為主,如《臺灣文獻匯刊》、40 《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41 《中國地方志 集成》、42 《中國古代府州縣輿圖集成》、43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等。44 這些古籍內容多收錄清代邊區少為罕見的資料,像是臺灣與西南一帶的地 方志、各府州縣輿圖,以及文人的遊記、詩文,甚至還有幾幅不同版本的風俗 圖存在,使得帝國統治邊區的地方情形,以及各地的民俗風情與異族形象均躍 然紙上,提供筆者對於清帝國西南邊區少數民族的基礎認識。且能在此基礎之 上,可以圖像史料來對照文字史料,究明圖像史料與文字史料之間所呈現族群 形象落差,以及探究清帝國對邊區民族的書寫脈絡與隱身於背後的認識體系。 另外,清帝國的各種檔案、文書,亦是筆者取材的來源。例如,光是乾隆 一朝,便有以下如此豐富的官方文書:奏摺─《宮中檔乾隆朝奏摺》、45 軍機 處檔案─《軍機處錄赴奏摺‧乾隆朝(縮影資料)》46 與實錄─《高宗純皇帝 實錄,首卷五卷,一千五百卷》,47 還有《清代兵事典籍檔册匯覽》、48 《清 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等資料,49 皆有助於筆者理解清帝國的政治背景和 社會動態,能進一步探討官方對邊區民族繪製風俗圖和書寫背後所蘊藏的文化 脈絡和意象,建構出這些風俗畫大量產出之時代意義。.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陳支平主編, 《臺灣文獻匯刊》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 季羨林名譽主編,徐麗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 社,2002) 。 中國地方志集成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府縣志》 (上海:上海書店,1991) 。 《中國古代府州縣輿圖集成》編委會主編, 《中國古地府州縣輿圖集成》(北京:線裝書局, 2012)。 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臺北:廣文書局,1962)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技術部攝製,《軍機處錄赴奏摺‧乾隆朝(縮影資料) 》(北京:中國第 一歷史檔案館,1986) 。 不著撰人,《高宗純皇帝實錄,首卷五卷,一千五百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 。 茅海建主編,俞冰、謝東榮副主編, 《清代兵事典籍檔册匯覽》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5) 。 13.

(26) 第四節. 研究概念與章節安排. 本文中所使用的圖像資料,多半被概括稱為「風俗圖」,且多附有圖說與題 旨,畫像表現存在著一定的格套。以題旨為據,解析格套,再搭配文獻上的相 關記載相互對照及映證,進而梳理各版本相同主題風俗畫的生成脈絡與背景, 以及辨別它們的使用目的,或許是解讀與理解圖像內容、形式以及畫意,最重 要的切入角度。 由於圖像史料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憑藉,職是之故,因此在研究的概念 上,必然無法迴避「觀看」與形象「再現」等諸多問題。「觀看」的概念則是受 到約翰‧柏格(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一書的啟發。此書雖然是談論西方 藝術主流傳統的社會角色,以及意識形態和科技如何薰陶我們觀看藝術和世界 的方式。但柏格所提出的觀點,如:「藝術並不獨立於社會現實之外。和藉由觀 看,我們得以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以及,我們只看見我們注視的東 西。還有,注視是一種選擇行為,這行為將我們看到的事物帶到我們可及之 處……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 關係」50 等觀點,都成為筆者反思清代風俗畫盛行的時代背景與風俗圖在使用 和流通上所顯示的意義時,思考觀點上的切入角度。 亦即,柏格指出影像可以展現這個影像過去曾經如何被別人觀看;所以我 們得以認知影像製造者的特殊觀點,此亦同屬影像紀錄的一部分。51 正是由於 圖像資料的特性,筆者認為這足以映照出清朝對邊區民族的認識與想像,甚至 是製圖背後清帝國的特殊異族觀點和文化態度,因此欲藉由清代描繪邊疆民族 的風俗圖,作為詮釋清帝國對臺灣原住民認識和想像的主要材料。 近年來,隨著美國「新清史」研究的推展與議題的擴大,使我們對於清帝 國整體的帝國輪廓以及內涵,有了新的理解與認識。在「新清史」的討論中, 最讓人注目的研究方向,可說是「新清史」學者們著重強調清帝國與眾不同的 滿州元素及其獨特的統治性質,傾向於把清王朝描繪為一個有意識的多民族帝 國,從早期近代和殖民主義的角度探索清朝,從邊緣的觀點審視清朝歷史的發 展。52 此種研究面向的觀點和史料的運用,筆者認為亦有助於拓展清代臺灣史. 50 51 52.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 《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 ,頁 10-49。 約翰‧柏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頁 13。 劉鳳雲、劉文鵬編, 〈序言〉,《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2010),頁 2-3。 14.

(27) 的研究。 不過,在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對中國的區域研究中,亦提醒研究 者注意:「像傳統中國這種由不同地區所建構的帝國,必須在各個區域史中被彙 整、綜合,用以思考具有全帝國重要性的主題。」53 再者,過往探討清領時期 臺灣史時,大多選擇臺灣(以全島為單位),或是臺灣的某一特定區域,作為研 究的範疇,好對清領臺灣史進行更細緻、詳細的研究。可是,這樣的研究卻易 予人有繁瑣和斷裂之感,忽視了清帝國統治的重要性,更無法藉此觀看到同處 清帝國統治脈絡下的其他地區,同時亦無法得知臺灣在帝國下所處之位置,甚 至是無法指認臺灣原住民在多元族群帝國下的族群位階。故本文試圖將臺灣的 歷史發展重新置入清史的架構,從帝國邊區治理的角度,以臺灣為研究主體, 討論清帝國的族群觀、圖像知識與地方治理等問題。 此外,由於本研究主要藉由風俗圖等圖像來進行研究,所以圖像學的研究 方法和理論也必然成為取徑之處。所謂的圖像學理論,主要是借助圖像學大師 ──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圖像學理論中的圖像分析(iconographical analysis)與圖像詮釋(iconologocal interpretation);即是我們須洞察在不同歷史 情境下,特殊主題或理念經由物與事所表達的方式──這些圖像史料的成畫背 景,以及檢視其內在含意,並且由歷史的角度去審視圖像與政治、文化與權力 的關聯。 最後,本文亦受到「再現」觀點的影響。「再現」源自於二十世紀的後半葉 以來,因歷史學門不斷面臨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衝擊與挑戰,所衍 生出的概念。當時所有歷史著作、檔案與史料,均被劃歸成「虛構」的「文 本」。在此波思潮的衝撞下,史家反思文字、「真實」,以及由它們建構而成的文 本,所具有的可塑性與主觀性的特質,進而強調包括歷史文本在內的一切「再 現」的可變性、多元性與文化建構的本質。54 得諸於此,圖像再現時的可變 性、多元性與文化建構的本質,也成為筆者在探討風俗畫中原住民形象時,必 須思考的角度。 綜合而論,本論文係以風俗圖的圖像文本研究為主,輔以地方志、奏摺、 文人遊記。筆者在研究方法上首重圖像資料的蒐羅,並藉由網羅不同邊區的風. 53. 54. 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收錄於陳平原主編,《現代中國》 (武 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頁 270。 韋思諦(Stephen Averill)著,吳喆、孫慧敏譯,江政寬校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 史研究之若干趨勢〉, 《新史學》11:3(2009.09) ,頁 159。轉引自莊勝全,《萬文遙寄海一 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新北市:稻鄉,2013),頁 18。 15.

(28) 俗圖與臺灣風俗圖,針對風俗圖的圖像內容、圖說,進行解讀、分析和比較, 是以,文獻研究法依然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取徑。 清帝國因為帝國版圖的擴大,不斷地與不同族群發生接觸,進而書寫、描 繪其所形塑和建構出的異族形象,筆者認為這可以反映書寫者所認知的族群 觀,甚至是對自我族群的認識。因此在書寫和描繪的背後,必然將其帝國意識 隱含於其中。絕大部分,對「他者」書寫的描述,往往都會受限於作者自我認 知的影響,在書寫上多以自身為出發,而著重描寫異與己的「差異」。如此的書 寫難免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偏頗與限制,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這些相關材料上,不 得不斟酌與謹慎,甚至是辨明其背後的文化脈絡。 受到上述諸觀點的啟發,將運用「異己中的他者」、「觀看」與「再現」等 觀點,探析帝國圖像背後的文化脈絡與政治權力運作的表徵,試圖闡述風俗畫 所呈現出的清帝國治下的臺灣原住民形象意義。 因此,基於研究宗旨的考量,在進入風俗圖、方志和遊記等相關對原住民 形象敘述的文本前,筆者勢必得先釐清與解讀圖像的內容,以及比較各版本之 間的傳抄以及差異,探明其對異民族形象書寫背後所隱藏的族群認知與知識 觀,進而討論風俗圖的產出脈絡,並指出其背後的帝國權力運作方式,更分析 風俗圖圖繪和書寫背後所蘊藏的文化脈絡和意象。換句話說,筆者的研究目 的,並不在於辨析或重建風俗圖圖像藝術風格,亦不是給予風俗圖美學意義的 優劣評價,而是在於如何解讀清代臺灣原住民圖像背後所蘊含的族群思想、政 治權力和社會文化脈絡。 本文將以下列章節架構進行探討,除了第一章緒論、終章結論之外,其餘各 章分別簡述如下。 第二章〈臺灣原住民知識的形成〉,先從臺灣原住民的命名討論起,試圖指 出「熟番」和「生番」命名分式的緣由與其代表的意義,並試圖與圖像史料中 呈現的形象對照,以呈現圖像史料中的族群認知。接著,再討論清帝國與臺灣 原住民接觸的管道與方式,以及由此過程中產出的各種圖像其所蘊藏的政治權 力。最後,則梳理與羅列現所能知曉各種版本的臺灣原住民圖像,意圖指出彼 此之間的關聯,與其各自的脈絡。 第三章〈清帝國對臺灣原住民知識的建構〉是討論清代有關臺灣原住民的 圖像繪製與文本書寫的關聯,以及各式原住民圖像的意義。筆者藉著梳理《諸 羅縣志》與《臺海使槎錄》所呈現出的原住民形象與知識,並釐清文字書寫與 16.

(29) 番俗圖之間的聯結,以重建圖繪和書寫背後所蘊藏的文化脈絡和意象,探討特 定圖像符碼的意義,並且隨著統治日漸與不同的用途考量,圖像符碼又產生何 種轉化與挪用。 第四章〈清帝國對臺灣原住民的治理〉的旨趣,是闡明清帝國如何利用這些 原住民圖像於臺灣的治理上,以呈現其帝國的權威,並論及其繪製這些圖像的 目的與用途,直指清代臺灣原住民圖像背後所蘊含的族群思想、政治權力和社 會文化脈絡。. 17.

(30) 18.

(31) 第二章 臺灣原住民知識的形成 大清帝國疆域之廣袤與境內族群之複雜,堪稱中國歷代王朝之最。隨著帝 國領土的不斷擴張與邊疆少數民族的陸續歸附,為了有效統治與記述海外諸國 及國內各民族,清帝國有其一套治理與認識的策略。 雖然,清廷未能像日後統治臺灣的日本政府,曾對臺灣原住民作精密調 查,以實施科學式治理。1 但在統治臺灣的過程中,清廷也逐漸建構出一套關 於臺灣原住民的知識系統。 康熙 23 年(1684)施琅攻佔臺灣,在經過一連串棄留與否的辯論攻訐後, 臺灣才正式收歸帝國版圖之內。帝國初領有臺灣,因「臺灣自古不屬中國」、 「臺灣於古無考」 ,有關臺灣的資訊相當地不足,初入版圖的臺灣與番人是如此 陌生,因此清帝國亟需建立一套對臺灣的認識體系。來臺文人或官員的觀察, 除了以文字描述臺灣的人群、物種與自然景觀等描述外,亦以圖像來記錄其對 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種種觀察,尤其是今日稱為原住民的南島民族。 本章先處理清帝國對臺灣原住民的命名緣由與分類意義,對番人的印象與 書寫。其次,拾掇清帝國中央對臺灣物產與原住民的認識與印象,以及相互接 觸的經驗,尤著重於乾隆年間的幾次上京,並闡述清帝國對臺灣原住民印象的 翻轉。最後,羅列有清一代利用圖畫所建構出的各種臺灣相關的圖像,像是臺 灣輿圖、清代方志的附圖、戰功得勝圖等等,尤亦著重於與臺灣原住民相關圖 像產出。至於,各式番人圖像的編輯與出版代表的意義,以及隨著統治日漸, 圖像中番人的形象又產生何種變化,則是後面章節欲措意之處。. 第一節. 命名與分類. 清朝統治臺灣之初,統稱臺灣原住民族群為「番」;此一稱呼,是延續明朝 時期對臺灣既有稱呼與印象而來。2 而「番」的意涵,是中國用來指稱對邊境 少數民族或外國的稱呼,就像「夷」、「蠻」等字彙一樣。. 01. 02. 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臺灣原住民展開的調查與形成的「蕃情」知識的討論,請參考: 陳偉智,〈殖民主義、 「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在明代,概稱臺灣北部地區的雞籠山,與北港、東番等名,皆為臺灣全島的泛稱。見《明 史》 〈外國傳〉 「雞籠山」一條詞語。另外在陳第的〈東番記〉中,也稱呼臺灣原住民族群為 「夷」,也稱呼臺灣為「東番」 :「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見陳第, 〈東番記〉 ,收入沈有容, 《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 56 種,1959) ,頁 26。 19.

(32) 當時臺灣全境並不在清廷的管轄範圍之下,3 清廷為了統治與管理上的便 利,遂又對臺灣的「番」進行分類,4 因而有「諸羅、鳳山番」以行政區域界 定的稱呼,也有「土番、野番之別」的紀錄存在。5 可見,此時清廷對臺灣原 住民的稱呼與分類,尚未完全統一與固定,呈現紛雜的現象。且當時不是僅有 臺灣原住民族群有土番的稱呼,即使是在臺的漢人亦有「客民/土著」的分類。 在《六堆客家文獻》中,一篇由「下淡水客民」撰寫的稟文,明確地提到了 「客民」的由來以及範疇: 臺屬居民有土著、客民之別。……,何為土著,其所來之人,俱帶家眷, 生齒日繁。所闢之土,或依傍紳衿,或仗勢衙門。承一墾戶,動稱業主。 衿紳衙門,悉數漳泉。此土著之所由來也。6 這些被稱做土著的漢人,主要是來臺較早的閩南人,且早在清廷領臺前即 已居住於臺灣的府城以及周邊地區,沒有受到清初禁止攜眷政策的影響。在臺 灣從明鄭到清朝的政權轉移過程中,清初曾就既存的土地與人民進行登記,以 致於比較早來的漢人因而被官府登記成為「土著」。7 同理可證「土番」的稱 呼,其所傳達的意涵,應是有被清廷登記在案的「番」民。 但清廷,除了有稱臺灣原住民為「土番」外,尚有「野番」的稱法。蔣毓 英於康熙 24 年(1685)完成的《臺灣府志》,稱漢人以外的臺灣住民為「土 番」或「番人」,並說「大抵番民標悍,不善治生,而南番尤窮於北番,亦因其 地產之多寡不同耳。」8 且就《臺灣府志》中〈風俗〉下附的「土番風俗」其 內容觀之,提及的土番有:新港、蕭壠、目加溜灣、麻豆、哆囉國、大武壠、 鳳山下淡水八社等社,9 皆是清朝統轄下的原住民,主要分布於臺灣西部。依 此可知,清初官方通稱臺灣西部平原原住民族群,叫作「土番」;又以其居處的 地理位置不同,籠統區分為「南番」與「北番」。以上的人群分類,不外乎是以. 03. 04. 05 06. 07 08 09. 當時的臺灣行政區劃尚在「一府三縣」的時期。臺灣本身是大清帝國福建省下的臺灣府,府 城在今天的臺南市,府治周邊的行政區域是為臺灣縣,境內沒有原住民村社。而以府城為中 心,又劃分為南路的鳳山縣與北路的諸羅縣二路;鳳山縣的範圍大概包含今臺南以南地區, 諸羅縣的範疇則大略以今鹽水溪為南界,北至雞籠,甚至也包含廣義的後山地區。 因「分類」是人們理解、把握、控制,進而建構、組織或整理其周圍,包括自然、人文及社 會在內的世界秩序,建立或形成其「生活世界」的某種最初步秩序和主要工具。見高丙中, 《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頁 133-138。 郁永河,《裨海紀遊》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 44 種,1959) ,頁 62。 〈臺灣公呈〉 ,載邱維藩(彙集) 、邱炳華(抄錄) , 《六堆忠義文獻》,頁 28-29。該註轉引自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1),頁 169。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 ,頁 170。 蔣毓英,《臺灣府志》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5),頁 56-58。 蔣毓英,《臺灣府志》 ,頁 103。 20.

(33) 地理區位或有無被清廷統轄作為命名與分類的依據。 而相較居處於平原地帶的「土番」,也有分布於山外的「野番」。此在郁永 河在康熙 36 年(1697),因採硫磺而來到臺灣而完成的遊記《裨海紀遊》中, 亦可得到驗證: 番有土番、野番之別:野番在深山中,疊嶂如屏,連峰插漢,深林密箐, 仰不見天,棘刺籐蘿,舉足觸礙,蓋自洪荒以來,斧斤所未入,野番生其 中,巢居穴處,血飲毛茹者,種類實繁,其升高陟巔越箐度莽之捷,可以 追驚猿,逐駭獸,平地諸番恆畏之,無敢入其境者。10 行文至此,可以明顯發現,官員與時人眼中的臺灣原住族群有「野番」與 「土番」之分:「土番」係指清朝統轄下餉納的原住民;而不在清朝統治之下 者,則被稱為「野番」或「化外野番」。對於清帝國來說,「野番」是他們接觸 甚少,所不熟悉、陌生的群體,因此對於「化外野番」的敘述,亦是充滿想像 與誇大。《臺灣府志》的敘述,可見一斑: 山外係化外野番巢穴,番獰路險,人煙罕到,亦不知山在何處,與山之高 大幾何也。至如仙人之山,云有絳衣、黑衣仙子,時常下遊,石蹬、碁盤 儼然在焉,則別一洞天世界也。11 清帝國初領有臺灣之時,由於神仙志怪印象的移嫁以及統治上的陌生感, 乃多側重於原住民生活景況的描述,也對其野蠻未開化的一面深感驚奇與懼 怕。12 而自康熙 30 年代後,清朝對於未受統治的原住民已漸漸不用「野番」 或「化外野番」一詞,此時對臺灣原住族群的人群分類與命名,漸漸已有固定 的指涉與用法,13 開始出現了「生番」、「歸化生番」與「生番歸化」,還有 「熟番」等詞彙。此種人群分類與命名之語彙字詞上的轉變,應當與清廷官員 在臺統治日久,與對臺灣原住族群的認識加深,甚至是與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 興起的生番歸化政策有關。 而生番歸化風潮的興起,應源於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的爆發,使清廷對漢 人的疑懼加深,轉而致力攏絡熟番以為控制漢人的憑藉,因而大力推展「熟番 教化」與「生番歸化」的文化政策,並希望藉此彰顯帝國文化的兼容並蓄與偉. 10 11 12 13. 郁永河,《裨海紀遊》 ,頁 32。 蔣毓英,《臺灣府志》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5),頁 26。 莊勝全,《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 (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3) , 頁 311。 溫振華,《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二):清治時期》 (南投:臺灣文獻館,2007) ,頁 10。 21.

(34) 大之處。14 在覺羅滿保的〈題報生番歸化疏〉中,亦提及: 自入版圖以來,所有鳳山縣之熟番力力等十二社、諸羅縣之熟番蕭壠等三 十四社數十餘年仰邀盛澤,俱各民安物阜,俗易風移。其於南、北兩路生 番,自古闢處山谷,生教未通;近見內附熟番,賦薄徭輕、飽食煖衣、優 游盛世,耕鑿自安,各社生番亦莫不歡欣鼓舞,願附編氓。……臣因海外 生番輸誠歸化,若非撫綏安置備極周詳,無以仰副皇上德洋恩溥,遠至邇 安之意。…15 該奏疏紀錄了臺灣生番第一次大歸模歸化現象,而自康熙末年一度風起的 生番歸化可視為文化主義理想的具體實現。16 而在清初最早由蔣毓英所編寫的《臺灣府志》中,提及各種對番人的命 名,曾出現「熟番」一詞: 在山以西者為外番、在山以東者為內番;外番者南北兩路之熟番也。…… 番民性雖剛狠、喜酒,易爭殺;然無所知識,無意外之想。故臺灣之難, 不難於治土番,而難於治奸民……。17 據此,則 1680 年代以來,官員對臺灣的原住居民,除了土番、野番之分外,另 有「外番」、「內番」之稱。18 只是,「熟番」一詞似乎直到康熙末年才較普遍被使用,19 因為要到了康 熙 55 年(1716)左右,諸羅縣知縣周鍾瑄寫作《諸羅縣志》時:「內附輸餉者 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20 才又再度出現「熟番」一詞並漸漸 廣為流傳與使用。而「熟番」直到康熙末年才比較為人所使用的緣故,應與清 廷的邊疆治理發展,以及漢人移民漸多,與生、熟番的互動增多,對熟番的了 解越多有關。 此種區分「生」與「熟」的概念,應源自於傳統中國對四夷的一種分類方 式,像是宋代稱呼與漢人較為接近的韃靼為「熟韃靼」,較遠者為「生韃靼」; 唐代也將西番(即是吐番)分為熟番與生番。另外,清代亦將西南邊區一帶的 14 15. 16 17 18 19 20. 莊勝全,《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 ,頁 311-312。 覺羅滿保,〈題報生番歸化疏〉 ,收錄於周鍾瑄主修、陳夢林纂修,《諸羅縣志》 (臺北: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 55 種,1958) ,頁 251-252。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頁 39。 蔣毓英,《臺灣府志》 ,頁 10-11。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 》 (臺北:聯 經,2009) ,頁 44。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 》 ,頁 47。 周鍾瑄,《諸羅縣志》 ,頁 154-155。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新一代設計展創辦時間應為 1981 年非 1991 年。2020 年 2 月臺灣成立國 家級設計研究院「財團法人臺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行業: 運輸服務業 – 陸運服務業 保留類別: 國民待遇(投資第10.03條) 法規措施: 2003年7月2日公路法第35條. 說明:

為釐清中華民國(臺灣)對第 12.04 條所為之承諾,提供金融服務之法人機

8 Reglamento que Regula las Actividades de las Empresas Arrendadoras de Vehículos Automotrices y Acuáticos (Rent a Car) , published in La Gaceta No.. Reglamento de Guías

為使本協定更明確,第 10.04 條及第 11.03 條亦不適用於任何 現行或未來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的之國際合作計畫。.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