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巡視圖」的統治意涵與圖像位置

第四章 圖像繪製與帝國統治

第一節 「巡視圖」的統治意涵與圖像位置

《諸羅縣志》中的〈番俗圖〉被視為是日後番人風俗圖的濫觴與原型,但究 其〈番俗圖〉的構圖,與最廣為人知的中研本或是臺圖本的《番社采風圖》中的 整體番人形象與構圖仍有所差距。因此,現今於風俗圖冊所見的番人形象未必是 直接沿襲自《諸羅縣志》的〈番俗圖〉,可能歷經一番轉化與調整。

筆者發現巡臺御史在巡視臺灣的過程中曾有「巡視圖」的製作與流傳,而「巡 視圖」除了描繪巡臺御史威風出巡的景象,更著力於番人角色與形象;且其中番 人的多種圖符元素,與《諸羅縣志》的〈番俗圖〉,甚至是和後來六十七命工繪 製的《番社采風圖》多所相像,彼此必當有所關聯。

可惜的是學界對於巡視圖的研究較少,1 且目前傳世可見的巡視圖,也僅有 四幅,分別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的《大正 13 年片瀨弘模寫巡台御使「林

01 現今尚未出現有關巡視圖的專論,主要資料多屬於美術性通論或網路上科普式的介紹,對於 巡視圖的製作始末緣由,以及製圖背景並未多有著墨;甚至就連典藏單位的查詢系統,亦有未 詳實登錄以致無法查詢之現象。

天木台灣巡視圖」》,2 與據聞收藏於天津博物館的《巡視臺灣圖》,3 還有中國國

http://collections.culture.tw/ntm_cms/metadata.aspx?GID=17260 查閱時間:2013.11.14 )

03 《巡視臺灣圖》長61公分,寬為440公分;長卷,紙本設色;創作年代不詳,約繪於雍正年 中國的情景。(天津文化信息網:http://www.tjwh.gov.cn/wwbl/02wwjp017-156.html ,查找日期:

2014.07.18)位於畫中央的大船為本圖的重點,巡臺御史及其隨從一行人皆坐於船上;而位於

圖 4-1-1《巡視臺灣圖》

資料來源:圖片擷取自「國寶檔案」節目,於 2012.04.20 日所撥出的節目內容。以下為節 目連結:http://ppt.cc/7Xl5(查閱時間:2013.11.14)

「林氏巡視圖」,7 該圖的內容是在描繪巡臺御史林天木與覺羅栢修於雍正 12 年(1734)任巡臺御史時,巡視臺灣北路之景。畫面中有一群浩浩蕩蕩的巡視 隊伍,當中兩位身著紫色官服者,分別應為林天木與覺羅栢修,其中一人戴著官 帽乘坐於轎子上,一官員跪於其前,手持紅色的公文上秉;另一人則於隊伍後方 乘坐牛車,隨著隊伍前進。兩人的左右,皆有多位士兵與隨從護衛,隊伍的前後 有許多導引與跟隨者,而導引隊伍一路沿著蜿蜒山路前進。在隊伍的最前方有四 位番民敲鑼與舉旗引路,其前有多位官員與士兵在此等待。而在畫卷左方隊伍行 經的路上,繪出居住於高架屋的番民正在織布、舂米、狩獵以及捕魚的生活型態;

在畫卷右方隊伍之後,則有番民挑擔及乘坐牛車人尾隨。全圖除了表現巡臺御史 巡視的情形,也反應出當時番民的生活型態。

圖 4-1-2 大正 13 年(1924)由片瀨弘所摹繪之「林天木臺灣巡視圖」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編,《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臺南:國 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頁 114-115。

07 林天木,字毓川,號荔山,廣東潮陽人。雍正癸卯年(1723),登進士。雍正11年(1733)任 巡臺御史,後留任一年。巡察臺灣期間,兼理學政,主持歲、科兩試。秩滿,尋丁祖母艱,哀 毀逾禮,以疾卒於家。與林天木共事的滿人巡臺御史是覺羅栢修。資料來源:劉良璧等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74種,1961), 頁432。

據雍正 12 年(1734)2 月 25 日的覺羅栢修與林天木共同上奏的「奏報巡視 臺灣北路地方情形摺」:

臣等於本年貳月初貳日出巡,自郡城臺灣縣起身,由北路諸羅縣、彰化縣、

淡水所屬竹塹、後壠等處,又巡海濱鹿子港、笨港、鹽水港一帶地方,到 處悉皆宣揚聖教明白曉示各社番眾,照例給賞加意撫綏,所有番黎無不踴 躍,蒸蒸向善,感被德化。……臣等巡歷所至,均面加訓飭令其小心防範, 毋得惰懶,借端生事擾害番民,以無負皇上恩加豢養之至意。8

由該摺的內容,可知覺氏與林氏兩位巡臺御史於雍正 12 年 2 月初 2 日自郡城起 身出發北巡,途經諸羅縣、彰化縣、淡水所屬竹塹、後壠等處,並巡視濱海的鹿 子港、笨港、鹽水港一帶,所到之處均向番、民宣講聖諭與給賞。

但該摺並未提及有巡視圖的繪製,遍尋其它相關資料,亦未能得見林天木與 覺羅栢修兩人有上呈皇帝巡視圖的記錄。據臺博館的典藏資料顯示,該圖是日本 人片瀨弘於大正 13 年(1924)在廣東鮀江摹繪,後轉送臺灣總督府收藏。按林 天木為廣東籍人,此圖應為林天木或是覺羅栢修聘畫工所作,後為林天木後人所 藏,完成年代可能為雍正 12 年至 13 年間(1734-1736)。9

雍正 12 年至 13 年間(1734-1736),臺灣正逢大甲西社番亂後的平復階段。

10 大甲西社番亂發生於雍正 9 年至 11 年間(1731-1733),事件的起因肇始於清 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熟番群起反抗,復因官員的處置不當致使事件急速擴大,

當時彰化縣境熟番各社幾乎全部參加了此行動,為清代熟番最大的武裝抗官事件。

事件過後,不僅漢人與平埔各族傷亡慘重,清廷也加強駐兵,以控制熟番。故推 測《林氏巡視圖》,與另一幅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之《巡視臺陽圖卷》極有可能 是在上述背景下生產而成。

08 雍正12年(1734)2月25日,巡視臺灣陝西道監察御史覺羅柏修等,〈奏報巡歷臺灣北路地方情 形摺〉,收錄於洪安全主編,《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五)》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2002),頁3616-3619。

09 參閱臺博館典藏資源檢索系統而來,其網址:

http://irs.ntm.gov.tw/cms/archive/metadata_page.jsp?dept=1&dtd_id=2&id=AH000501 (查閱時 間:2013.11.17),

10 大甲西社番亂,此「番亂」名稱,來自福建提督許良彬所上的奏摺。見雍正10年正月初3日,

福建廈門水師提督臣許良彬,〈奏報臺灣大甲西社番亂情形摺〉,收錄於洪安全主編,《清宮宮 中檔奏摺臺灣史料(四)》(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673-2677。亂平之後,參與的 番社勢力大幅衰退。直到乾隆年間,生計仍然困苦,官方屢次救濟。其後清朝放寬海禁,而助 官平定事件有功的岸裡社則接收叛亂番社的土地、鹿場等,領域遍及臺中盆地,勢力大為擴 大。

圖 4-1-3 巡視臺陽圖卷

資料來源:郭秀蘭,〈《丕翁先生巡視臺陽圖卷》〉,收錄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中國國家博 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繪畫卷(歷史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 116-121。

《巡視臺陽圖卷》,據郭秀蘭的 考證,認為該圖卷在描繪雍正 13 年

(1735)巡臺御史嚴瑞龍巡視臺灣的 情景。11 畫面正中央是一位身著藍袍,

坐在夾椅上的御史,御史正在接見許 多有「穿耳」的臺灣番民,12 御史身 後有多位官員和隨從人員環伺,這些 人手上拿著許多御史準備賞賜予番 民的物品。而跪在地上的番民中,最 為特別的是一名身著漢服的漢人社師,手指身後數名身著漢服的學童,似乎是在 說明其接受「教化」的程度。另外,在畫面的左側山路,亦有一群番人或抬著鹿 籠,或拿著土產,或擔著籠鳥而來;而遠處亦有番人身抱物品,正在渡水前來。

或許御史的到來,是番社中重要的大事,因此紛紛有許多番人紛紛動身前來拜見 御史。

11 郭秀蘭,〈一幅有歷史意義的圖卷─記《丕翁先生巡視臺陽圖》〉,《文物》1991年1期,頁82。

12 此處御史所接見的臺民,可確認多數為番人,此可從畫中跪足於地之人的耳多有「穿耳」此一 特徵看出,且畫工亦有將番人耳「以竹圈圈之,或嵌以螺錢,圈漸舒則耳漸大」之特殊面貌繪 出;另其多為赤足,與其身著之服飾等細節處,亦與官員穿鞋、戴帽有別。

圖 4-1-4 乾隆元年單德謨巡視圖

資料來源:邱琳婷,〈清季台灣原住民的形象〉,《圖象台灣: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台灣》(臺 北市:藝術家,2001),頁 22-23。

至於,「單氏巡視圖」圖卷人物眾多,13 姿態各異。貫穿「單氏巡視圖」畫 作的是一群浩浩蕩蕩的巡視隊伍,其內容在描繪巡臺御史單德謨於乾隆 2 年

(1737)任巡臺御史時,巡視臺灣之景象。與「林氏巡視圖」相同,畫面中,巡 臺御史也是身著官服並戴官帽乘坐於轎上,其身旁有多位士兵護衛和隨從跟從。

而在御史的座駕面前,則有一官員跪於地,手持紅色公文上呈。有一官員在隊伍 後方乘坐牛車,隨著隊伍前進。行伍前有一番人「麻達」在導引隊伍的行進,隨 行官員或步行或騎牛或騎馬前行,隊伍中也有不少番人在鳴鑼開道、舉旗引路、

駕駛牛車和挑擔行李。在行伍對面,臺灣的文武官員與紳士亦列隊恭迎。畫卷左 方,則描繪居住於高架屋的番民正在織布、舂米以及捕魚的生活型態。「單氏巡 視圖」的構圖和風格,與「林氏巡視圖」最為相近。

各幅巡視圖的製作者與成畫時間皆不相同,但不可否認其製作的目的,主要 在彰顯皇帝皇威浩蕩,或是有意識地呈現臺灣在清廷治理下太平之景象。從單德 謨的自序,或可一窺究竟:

臺灣孤懸海外,貫東西兩洋。兵、番、民雜處其間,時輒不靖。官於斯者,

恆視為畏途,惴惴然,若不克終日者。乾隆丙辰冬,余以給諫,奉 天子 命,巡視茲土。維時老母在堂,予固陟屺情般。而老母無以荒服絕域,既 有巨浪驚濤之險,又有獷鷙蠢動之虞,無時不以游子為念也。因繪斯圖萬 里遣致,庶幾披(□=閱)之下,歡愉之情形,太平之景象,暸如目覩,思

13 單德謨:山東高密人。於雍正5年(1727)中進士。乾隆元年(即「丙辰」,1736)被乾隆皇帝 任命為巡臺御史,乾隆2年(1737)到任,以工科給事中差。當時與單德謨所搭配的滿人官員 是白起圖。差滿便離臺,轉陞任江南鹽驛道。單德謨在臺灣最為人所熟知的政績,便是他設科 棚與進言閩省鄉試另編臺字號,造福臺籍考生之舉措。而他將其巡視臺灣的沿途情形與浩蕩

13 單德謨:山東高密人。於雍正5年(1727)中進士。乾隆元年(即「丙辰」,1736)被乾隆皇帝 任命為巡臺御史,乾隆2年(1737)到任,以工科給事中差。當時與單德謨所搭配的滿人官員 是白起圖。差滿便離臺,轉陞任江南鹽驛道。單德謨在臺灣最為人所熟知的政績,便是他設科 棚與進言閩省鄉試另編臺字號,造福臺籍考生之舉措。而他將其巡視臺灣的沿途情形與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