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其他影響民眾重分配政策偏好之因素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五節、 其他影響民眾重分配政策偏好之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那麼讓我再強調一次,持續擴大的不平等性以及持續減少的流動性,

已經對我們的美國夢、我們生活的方式、以及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 方式造成了根本性的威脅。是以,我在此不僅僅是做出道德上的呼籲,

而是拿出實際的作為來面對持續升高的不平等性以及持續降低的流 動性11

本研究從文獻回顧中可以看出流動性認知對重分配政策產生的重大影響,以 理性自利的角度出發,若人們對未來抱持樂觀的態度,則就如同「隧道效應」般 不會因為現在的不得志而感到沮喪或是氣憤,反之,若目前的經濟情形與貧富差 距已經十分嚴重,而人民對未來也看不到好轉的情形,由於預期自己努力也無法 翻身,則會加強對政府重分配政策的偏好。

不過,經濟理性不是唯一影響民眾重分配政策偏好的因素,下一章節探討其 他傳統上也被視為重要重分配政策偏好的要素。

第五節、 其他影響民眾重分配政策偏好之因素

除了流動性預期與流動性經歷外,本研究同樣探討基本人口變項對重分配政 策偏好所產生之影響,相關研究的文獻十分豐富 (Alesina & La Ferrara, 2005;

Alesina & Giuliano, 2009; Keely & Tan, 2008; Rainer & Siedler, 2008; Rehm, 2005;

陳文學、羅清俊,2012 等),以下分別探究「個人基本特徵」、「社會經濟地位」

以及「政治意識形態」對重分配政策偏好之影響。

11 原文”So let me repeat: The combined trends of increased inequality and decreasing mobility pose a fundamental threat to the American Dream, our way of life, and what we stand for around the

globe. And it is not simply a moral claim that I’m making here. There are practical consequences to rising inequality and reduced mobility.”參照美國白宮網站:

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12/04/remarks-president-economic-mobility

一般的結論是女性較男性支持重分配型政策 (Alesina & Giuliano, 2009 ; Keely &

Tan, 2008 ; Revallion & Lokshin, 2000; Rehm, 2005),這樣的差異可以從經濟觀點 解釋,亦可以從利他主義的觀點分析;前者是指由於女性在勞動市場中一般是較 處於經濟弱勢的一方,不論是薪資12、升遷機會抑或失業風險均較男性來的不友 善,是以女性一般來說會基於理性自利觀點較男性支持重分配政策(何志祥、林 翠芳,2011;陳文學、羅清俊,2012);另一種觀點是指由於女性較男性有同理 心與平等價值觀等特質,因此較男性支持重分配政策 (Bartels, 2008)。

年齡對重分配政策偏好的影響較為複雜,Alesina 與 Giuliano (2009)認為彼此 是呈現一個「U 型 (curve U)」的關係,即隨著年齡增長,偏好度先上升後下降;

此乃因年齡會影響到其他變項,進而影響到重分配政策的偏好,例如受過高等教 育的年輕人因為自己預期收入增加而不支持重分配政策,中年人擔心中年失業而 有動機去規避失業風險,老年人則依賴政府的老人年金與社會福利制度過於生 (Rehm, 2005),不過整體來說,由於年齡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其他特質,是以研究 中多作為控制變項使用。 板(glass ceiling)」一詞專門用來形容女性等職場弱勢族群在升遷上容易碰到的瓶頸。

是信仰什麼宗教,兩者均能對重分配政策偏好產生影響。Chang (2010)發現有宗 教信仰者普遍較支持政府的重分配政策,此乃因宗教能使人具有利他主義以及平 等觀所致,之中佛道教者較偏好政府增加醫療保險的支出;又 Alesina (2009)指 出天主教與猶太信仰者較支持重分配政策,而基督信仰者由於一般則持反對的態 度,這與美國社會中,WASP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13族群政治右派傾向 有較大的關係。

二、 社會經濟地位與重分配政策

社會經濟地位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一般來說包含教育、收入、職業 等等因素,由於是一個綜合性的評量指標,不同的變項間對於重分配政策的偏好

Siedler, 2008);此外,Rehm (2005)認為從風險規避觀點來看,教育程度會影響一 個人的失業可能性與健康情形,又失業與健康會影響到重分配政策的偏好,是以 關係,此種說法也和 Alesina 與 Giuliano (2009)反對理性經濟利益是決定重分配 政策偏好的唯一要素的說法一致。

13 WASP 是指在美國社會中,白人、央格魯薩克遜裔的新教徒,由於這類人在美國一般都具有 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一般來說政黨頃向也會偏好較保守的共和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收入與重分配政策之關係則較為單純,Rehm (2005) 指出重分配政策是個人 達到「對平等的渴望(desire of equality)」的工具,使窮人能夠因重分配政策而減 少社會上的不公平;反之個人所得或家庭可支配支出越高,由於重分配政策的實 施會減少其效益,是以會反對重分配政策,是以相較於窮人,富人會較反對政府 實施重分配型政策 (Alesina & La Ferrara, 2005; Rainer & Siedler, 2008),此外若從 國家層級的觀點來看,若該國民眾認為重分配政策可以增加個人的「淨所得」, 則也會支持重分配政策 (Isaksson & Lindskong, 2009);然在前章已提到過,若加 入個人過去的經驗(流動性經歷)與對未來的預期(流動性預期)後,目前的所 得對於重分配政策的偏好影響力就沒有那麼關鍵,甚至有較高的流動性預期的窮 人反而會反對重分配政策 (Benabou & Ok, 2001)。

職業較無法單獨對重分配政策產生影響,而是透過與其他變數的關係而間接 影響重分配政策;比如說 Rainer 與 Siedler (2008)指出若現在的職業在未來有較 高的加薪可能,則基於經濟理性途徑,則會減少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反之若預 期將來在職場被降級的機率很高的話,則會增加重分配政策的偏好;亦或黃德福

(2010)發現職業為農林漁牧對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較不滿意,也會有較高的偏 好,則是由於收入所致;而從風險趨避的觀點來看,Rehm (2005)指出那些越缺 乏技能專業性的工作由於失業風險較高,因此會較支持重分配政策以尋求保障,

反之 Ravallion 與 Lokshin (2000)發現若個人不懼怕將來會失業的話,對重分配政 策偏好將會降低。

三、 政治意識形態與重分配政策

在歐美等先進民主國家,偏左派的政黨在理念上較保守派主張向弱勢關懷、

社會公平或分配正義等議題,強調政府應該介入人民經濟生活以提供較較多的社 會福利政策,是以就邏輯推論也較支持重分配政策,例如 Ravallion 與 Lokshin (2000)指出投給共產黨的俄國民眾較支持資本主義者更認為應該限制有錢人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財產,Rainer 與 Siedler (2008)發現東德受過共產主義統治的民眾就比居住在西德 的民眾支持重分配政策;而 Alesina 與 Giuliano (2009)發現左派政黨的支持者較 支持重分配政策,且這種現象與教育程度交互作用更為明顯,即教育程度高的左 派支持者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程度也越強烈。

在臺灣,雖然我國並沒有典型的左派政黨14,但傳統上民進黨相較於國民黨 在意識形態光譜上是相對左頃的、重視社會政治經濟的政黨,也較常推出重分配 型的政策,我們也可以在民進黨的黨綱中看出許多相類似的概念(基本綱領中第 四大點:公平開放的福利社會,即包含了諸多如追求福利國家境界、實現社會安 全制度等和重分配政策有關聯的條鋼)15;蔡佳泓與俞振華(2007)的分析顯示,

民眾對於民進黨處理社會福利事務的評價較高,而陳文學與羅清俊(2012)也發 現民進黨的支持者較國民黨的支持者偏好重分配政策。

14盛杏湲與陳義彥(2003)指出,相較於西方民主國家,台灣的重分配議題並不是影響政黨支持 的重要因素,而是統獨議題。

15 參照民主進步黨網站:http://www.dpp.org.tw/history.ph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