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政府實施重分配政策的基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旨在從個人流動性認知(包括未來的流動性認知以及對過去的流動經 歷)的觀點分析何種因素會影響民眾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在文獻回顧的部分,

首先從基礎公共政策理論以及市場失靈的觀點做開頭,從公共政策與市場失靈兩 種觀點分析政府應扮演的角色;接下來析關於重分配政策的相關概念,包括定義、

國家實施重分配政策背後的理論基礎與原因,以及學者如何具體的將重分配政策 分類;接下來討論「風險偏好」與重分配政策間的觀係,先由規範性的觀點帶出 風險規避的心理與行為特質,再分析對重分配政策偏好間的關係;第三部分則探 討個體的「流動性預期」以及「流動性經歷」等認知如何透過「經濟人(economic

man)

4」動機來影響重分配政策的偏好,並藉由檢閱相關文獻分析學者如何架構 出研究的模型以及變數的選擇,作為後續研究設計的參考以及架構;最後討論文 獻中除了流動性認知以外其他傳統上被認為也會影響重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並 統整歸納及建構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政府實施重分配政策的基礎

在第一節,本研究從兩種角度分析政府介入重分配政策的立場,首先本研究 從 Lowi 的「影響矩陣」以及政策類型分類區分出學者如何對公共政策予以分類,

接著以市場失靈 (market failure)的觀點分析分析政府應扮演的角色以及介入市 場的理論基礎。

4 根據相關文獻,影響重分配政策偏好的因素非常多,本文主要係探究「經濟效果」─尤其是個 體的流動性認知對政策偏好所產生之效果,因此其他可能影響重分配政策之動機如利他主義以及 政治意識形態等動機僅在第三章約略描述而不作深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一、 公共政策的意涵與類型

公共政策 (public policy)是政府用以解決社會需求的科學,更具體的說,學 者 Dye (1998:2)認為公共政策即是「政府的作為與不作為 (Public policy is whatever government choose to do or not to do)」,而 Easton(1959:25)則認為政策即 就是「權威性的社會價值分配 (the 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values for a society )」,

上述的定義表明出,公共政策的範圍十分廣泛,涉入的價值也有其複雜性,而隨 著時間發展,國家機關需要處理的事務日趨複雜,公共政策的數目與類型也越來 越複雜豐富,是以學界不乏對政策類型的討論,比如說 Peterson (1995)依照政策 的目的不同,將公共政策依照其功能二分為分配型以及發展型兩種,「分配型政 策」為資源重新分配的相關政策,比如社會政策、健康保險、房屋補助等,長期 而言有助於實現社會公平的目標;「發展型政策」指的是該政策能提供經濟發展 的基礎建設,例如交通建設、教育政策、治安維護等等。

不過關於政策類型的分類,最普遍的分類方式為學者 Lowi 在 1960 年代提 出的公共政策分類辦法,他將公共政策的類型從「政府影響 (government coerces)」

的角度上出發,如表 1 所示,將公共政策因利益分配而會導致的政治行為予以 分類,利用「影響矩陣」區分為管制型政策、分配型政策以及重分配行政策,隨 後在後續的研究中又增加了一項建置型政策 (Lowi, 1972:300)。在這個二乘二的 矩陣中,縱向為影響的可能性 (likelihood of coercion),表示政策的產生的影響會 是遙遠 (remote)或是立即 (immediate)的:前者較常藉由政黨藉由選舉政見或是 國會內滾木立法來促成,後者則偏向由政策相關的利益團體進行協商;而橫向則 為影響的層級 (applicability of coercion),表示政策是透過是個體行為 (individual conduct)或是控制環境 (environment conduct)來達成政策目的:前者的特色為強 調分權並注重地方利益,後者則以帶有意識形態的總體或是國家層級為主。Lowi 認為只要能將公共政策依照這兩種標準而區分出其類型,則可以分析並解釋政策

“Four Systems of Policy, Politics, and Choice,” by Lowi, 1973,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2, 300. 作者自行整理。

一,管制型政策 (Regulatory policy)

此類型的政策具有「立即」的影響可能性以及「管制行為」的影響層級。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二,建置型政策 (Constituent policy)

此類型的政策具有「遙遠」的影響可能性以及「控制環境」的影響層級。這 類型的政策在 Lowi (1964)原始的研究中並未提及,與其他三種類型相比較缺乏 明確性,在原始文獻中這類類型的政策包含了國會席次的更動、議程重新設定以 及宣傳,由於這類型政策涉及到「遙遠」的影響適用性以及「環境」層級的影響 可能性,因此這類型的政策特徵為較不受到注目,因此很容易在政治上取得共識 的政策,Smith 與 Larimer (2010)認為建置型政策包含了所有不屬於其他三類型的 政策。

三,分配型政策 (Distributive policy)

此類型的政策具有「遙遠」的影響可能性以及「管制行為」的影響層級。指 權威當局將義務或利益分配給不同標的團體承擔或享受的政策,其特徵在於個人 為利益以及成本分配的基礎,由於成本基本上是平均分散至所有人,影響可能性 較為遙遠,因此政治上的共識性較高,而從賽局的觀點來看,並這類型的政策並 非一方之所得洽為一方之所失,因此是一種非零和賽局;關於這種本質上倚賴高 度滾木行為 (logrolling)的政策,Lowi 認為最典型的即是政府對相關產業的資助 行為,其特徵在於國會議員也樂於進行肉桶分肥來取悅選民。

四,重分配型政策 (Redistributive policy)

此類型的政策具有「立即」的影響可能性以及「控制環境」的影響層級。指 政府將特定標的團體的利益或義務移轉到另一群體承擔或享受的政策,這類型的 政策透過大型團體彼此協商而相對具有共識,但由於影響的單位為「環境」,是 以潛在的衝突也較高;例如目前已開發國家均普遍實施的累進稅率以及社會福利 政策,政府對高所得者進行較高比例的課稅,現金移轉或實物補貼給低所得者,

以縮減社會上因經濟發展所產生之貧富差距。同樣從賽局的觀點分析,富人階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之所失為窮人階級之所得,同樣具有利益與義務的排他性,是一種「一方之所得 為一方之所失」的零和賽局。

從「類型學」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分類有助於我們在討論一項政策時有 較具體的理論指引,而 Lowi 的分類有助於我們在分析一項特定的政策時,能夠 藉由影響的可能性與適用性來將之定位,並了解可能因利益分配所產生之政治效 果;此外若從「政策偏好 (policy preference)」的觀點來看,候選人若希望贏得 選戰,就必須要先了解選民的政策偏好,才能提出相對應的政策來取得選票。

二、 福利經濟學與市場失靈

相較於傳統公共政策的觀點,福利經濟學家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在治理中所應 扮演的角色。依照古典經濟學理論以及自由主義的觀點,在完全競爭市場之下,

社會資源在市場上自由的交易,供給與需求的平衡藉由一隻「看不見的手 (an invisible hand)」進行資源的分配,生產者追求利益極大化,消費者追求效用極大 化,能使社會資源達到最佳的配置,也就是「巴瑞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

政府無須介入市場;然而自大蕭條已降,市場秩序崩解,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並衍 伸出眾多社會問題,放任市場自行恢復秩序無疑緣木求魚。是以凱因斯的需求面 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家紛紛指出,市場有其固有限制,完全放任市場自行運作不 但無法使經濟達到穩定發展的目標,在資源分配議題上更會使資本自由主義造成 資源分配不均的「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貧富差距問題;因此,從福利經濟學 者從市場失靈 (market failure)的角度出發,政府必須介入市場,以達到經濟穩定 發展 (stabilization)、資源有效配置 (allocation)以及財富公平分配 (distribution) 等目標(余致力等,2007:6)。

福利經濟學 (welfare economics)以理性自利的觀點分析,政府的功能即在使 社會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衡量指標即是「社會福利函數」 (social welfare function),也就是將社會上所有人的利益量化後加總之指標;是以,為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提升效率,政府以謀取社會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目標,則必須解決市場失靈的 缺失,並提出解決方案 (Weimer & Vining, 1992:95)。

具體來說,市場失靈 (market failure)的原因包含了以下因素,使的政府有介 入並矯正市場的理論基礎 (Weimer & Vining, 1992:30-77;轉引自丘昌泰,2013:

285-287):

一、公共財

公共財具有下列三種特質:第一、消費的非敵對性 (non-rivalness):人們對 財貨或服務的消費將不會減少他人可以消費的數量。第二、所有權與使用權非排 他性 (non-exclusiveness):表示該財貨或服務一旦被提供,就可以讓許多人同時 消費,而且無法、或很難禁止別人免費享用該財貨或服務。第三、擁擠性 (congestion):由於消費財貨或服務的人增加,使的消費的社會成本也隨之增加。

典型的公共財,比如說國防與外交,由於俱有上述的上述三種特質,容易產生不 必付出卻可享受成果的「搭便車 (free rider)」情形,使得自利的私人廠商不願意 提供,必須由政府負責提供。

二、外部性

指市場的交易影響了社會上非買賣雙方之不相干的第三人,而這個影響有可 能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負的,前者即是外部效益:比方說興建藝文廳使的周邊居 民連帶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後者即是外部成本:比方說舉辦棒球比賽造成周 邊居民被迫接收吵雜的加油聲;然不論是外部效益或外部成本,就市場效用觀點 來看都是無效率的,需要政府介入以消除外部性。

三、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

指某些產業,譬如電信或能源產業,由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與資源才能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利運作,導致市場上形成只有單一或少數幾家企業壟斷的情形;由於自然獨佔的 情形會扭曲資源分配與供給需求的機制,是以政府必須要干預並矯正自然獨佔的 問題。

四、資訊不對稱

四、資訊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