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學者 Lowi 於 1960 年代將公共政策的類型,依照利益分配的不同區分為目 前為大眾所知的分配型 (Distributive policy)、重分配型 (Redistributive policy)與 管制型政策 (Regulatory policy)三種;而這之中,重分配型政策牽扯到國家介入 民眾私領域的程度甚高,背後牽扯到的因素包括左右派價值觀、政治意識形態、

政策工具的選擇以及其他價值觀等等因素,往往成為政黨候選人在參選時提出的 政見來吸引選民的支持。

事實上,重分配政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早在啟蒙時期法國思想 家 Voltaire 就曾經說過:「一般來說,政府施政的藝術在於盡可能的從某階層的 公民拿錢來分給另一階層的公民1」。當時的歐洲重商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盛行,國 家內貧富差距的問題開始成為主權國家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Voltaire 觀察到當 時的法國種種社會現象,即主張政府的職責應該包括資源的重新分配,更具體的 說,就是現代政策科學家所稱的「重分配型政策」。

臺灣自從 1950 年代國民政府遷台後實施的一連串經濟改革,從簡單的進口 替代、出口擴張,1970 年代開始的十大建設再到 1980 年開始的科學工業園區等 等一連串由威權政府所主導的經濟政策,創造了所謂「臺灣經濟奇蹟」,使臺灣 的人均 GDP2從 1961 年的 162 美元大幅成長至已超過 22000 美元。然而,即便執 政的政府宣稱臺灣所得分配惡化的情形並不嚴重,但經濟成長的背後卻隨著時間 而引發越來越龐大的分配正義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觀察:

1 原文:En général, l’art du gouvernement consiste à prendre le plus d’argent qu’on peut à une grande partie des citoyens, pour le donner à une autre partie

參照 http://en.wikiquote.org/wiki/Voltair

2 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4616&CtNode=3566&mp=1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102 年家庭收支調查,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102

事實上,如圖 2 所示貧富差距的擴大是一個跨國性的問題,隨著國家的經 濟發展,國內的分配不均情形會越來越嚴重,國際上一般將基尼係數 0.4 列為「警

3 所謂的五等分位差距倍數 (The ratio of household income, top 20% to lowest 20%),或做大島指數 (Oshima index)是指將全國家庭依其可支配所得大小排序後,再將戶數 5 等分(每等分均包含全 國 20%的家庭),計算最高 20%家庭的平均所得為最低 20%家庭所得之倍數,即 5 等分差距倍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rankorder/2172rank.html

(二)從主觀的感受來觀察:如圖 3所示,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圖 3 民眾認為臺灣貧富差距嚴重程度圖

資料來源:臺灣選舉與民主化網站,取自 http://teds.nccu.edu.tw/teds_plan/list.php?g_isn=84

那麼,哪些人會對重分配政策產生偏好呢?從單純的經濟理性的論點,就一 般直覺來說,當人民的收入所得較低,或是認為貧富差距問題十分嚴重的時候,

人民就會對重分配政策產生較高偏好,然而民眾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真的是如此 單純嗎?Alesina (2005)針對美國與歐洲國家進行跨國分析,發現美國雖然收入差 距較歐洲明顯,但實施重分配政策的頻率與強度卻不及歐洲國家;又 Ravallion 與 Lokshin (2000)年發現在經濟成長率較高的開發中國家對於資源分配不平等 的現象有較高的容忍程度;上述兩個例子指出,單純從客觀的經濟不平等數據與 單一時間點的資料來分析民眾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是不盡周延的。

新自由主義學者 Rawls (1971)以「無知之幕」表示人們在「原始狀態」下,

人們由於對「將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懼怕,因為害怕自己將來會成為社會中較低 層的族群,是以會希望給予社會底層的人多一些的社會保障,而達成社會正義的 目標,也闡述了道德的宗旨;然而,借用 Rawls 的觀點來分析個體對未來預期與 重分配政策偏好的關係,這樣的哲學其實反映出了人們面對未知的恐懼會表現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風險規避」的行為,因此會對具有社會保險色彩的重分配政策產生偏好。更進 一步說,學者 Benabou 與 Ok 在 2001 年研究中將 POUM (Prospects Of Upward Mobility)假設系統化,指出即便就常理來看窮人因為會因為重分配政策獲利而較 富人更支持重分配政策,但一但考量到對未來的「預期」,即若窮人認為在未來 自己有機會在社會上往更上層流動的話,反而會反對較高的稅率,以避免到時「害 到」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女;同樣的,Alesina 與 Giuliano (2009)發現,過去有過不 好經歷的人,會使他們在心理上更加懼怕風險以及再次遭受災難,因此會更大程 度的支持重分配政策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上述兩個研究將時間的縱向概念加入民 眾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研究,也表示了當我們以經濟理性觀點在探究民眾的重分 配政策偏好時,除了民眾目前的經濟情況之外,更應該考慮他們「過去的經驗」

以及對主觀的「未來的預期」。